《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沙发”还真是第一次感受。

    坐到蒲团之上,屁股底下十分软,比之凳子更加舒适,二人心中感慨,原本就曾讨论过那些凳子,说刘封突发奇想,太会享受,如今感受了沙发,才知道还有更好的。

    “这燕王武俱全,不想也懂工匠技艺,莫非精通百技不成?”心中感慨着,令狐浚对刘封的景仰又多加了几分,真想马上看看这个燕王到底是不是三头六臂。

    “呵呵,子益乃是奇才,不可以常理论之,”诸葛亮也微微一笑,赞赏之色溢于言表,“其韬武略,定能振兴汉室,安定天下,完成先帝之大业。”

    令狐浚二人连忙点头附和,他们在军营中两月有余,已经彻底被蜀军的军制、装备所吸引,再加上军中人才济济,还有个神秘的刘封,倒也不觉得诸葛亮是虚妄之词。

    “此番派汝二人往偃城援助,定与司马懿正面一战,若其派人来劝降,二位将如何自处?”令狐浚二人正笑着,诸葛亮轻飘飘地忽然问出一句话来。正沉浸在沙发的美妙之中,却不想诸葛亮有如此之言,令狐浚愣了片刻,才脸上变色,急忙起身跪地:“末将如今已然弃暗投明,祖上本为汉臣,此番拨乱反正,自当肝脑涂地,绝不再助纣为虐,与曹魏为

    伍!”

    令狐华也一旁跪地跟着表忠心,他们二人对诸葛亮可真是敬畏有加,对方那双眼睛,似乎能够随时看透人的心思,霎时间便已经满头大汗。

    “二位不必如此,起来吧!”诸葛亮挥挥羽扇,示意二人起身,笑道,“吾自知二位将军之心,有此一问,不过是为信义而已,大丈夫一言既出,当如九鼎,切莫食言!”

    “末将不敢,绝不做反复小人!”令狐浚擦着额头上的虚汗,一颗心再次提了起来,忐忑不已。

    作为降将,难免就有这些尴尬,就算你内心再真诚,也会惹人猜忌,尤其是领命在阵前与旧主交战,别人更是要防着你反戈一击。

    “昨日吾接到汉中书信,也算与你二人有关,你们且先看看!”正猜测着诸葛亮此番用意,却不想对方又递过来一封书信。

    两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他们和汉中之人并无交往,汉中的书信与自己有何相干?莫非是有人怀疑他们的降意不诚,来信检举?

    疑惑之中,接过书信展开一看,却不由脸色微变,拿上面的字迹他们再熟悉不过,正是他们的舅父王凌的亲笔书信。

    王凌和令狐邵常有书信来往,他二人也见过许多,后来二人从军入伍,王凌也会经常来信指导,在长安的时候还曾通过书信,上面的字迹再熟悉不过了。

    不过更让他们吃惊的,还是信中的内容,王凌在信中说明,已然决定弃魏投汉,接受刘封的条件,愿意为国家效命,开疆辟土。

    虽然不甚明了王凌和刘封的具体条件什么,但他们明白,经过三年之久的软禁,王凌终究还是妥协了,选择了与他们同样的道路。

    看完书信,二人暗自窃喜,竟如释重负,只感觉心中一股莫名的压力尽去,整个人变得轻松无比,再无挂碍。

    太原王家和令狐家族都是当地士族的表率,王凌虽然被蜀军软禁,但至今未降,叔父令狐邵至今还是魏臣弘农太守,自从他们二人降汉之后,一直不曾来信,哪怕是痛骂指责也好。所以令狐浚二人虽然已经甘心投降,但心中还是有愧疚和顾忌,族中之人必定会对他们指指点点,尤其是对比王凌,更是会被唾骂,如果将来蜀军一统天下,还能衣锦还乡,一旦失败,他二人便再无颜认

    祖归宗了。但现在王凌的书信却无疑让他们吃了定心丸,如今的令狐家族远不如王家的实力雄厚,王凌更是王家的代表人物,连他都成为了汉臣,他兄弟二人的选择自不会有错。

 第519章 密授机宜

    “舅父能够继外族遗志,匡扶汉家天下,乃我族中之幸也!”令狐浚长出一口气,将书信交还给诸葛亮,这时候适时地说出当年冒险杀死董卓的王允,也是为了拉近与诸葛亮的距离。“王司徒诛杀董卓,铲除国贼,真乃国士也!”诸葛亮微微点头,言道,“如今王将军和郭伯济明晓大义,重归汉室,吾已然奏请陛下,拜二位为西域都护使,前往玉门镇守西凉要道,将来西征,此二位当为

    辟边大将,建立不是功勋!”

    “啊?”令狐浚吃了一惊,旋即大喜道:“舅父能得此重任,必当光宗耀祖,外祖公泉下有知,也该欣慰了。”

    令狐浚兄弟二人听到王凌竟然受此重用,西域都护使,那可基本算是封疆大吏了,虽然不如刺史权重,但独领一军,镇守边疆,甚至还能开疆扩土,那个武将不向往?二将高兴之余,也知道自己只要有本事,也一定会受到重视,蜀军中现在推行的科举制度已经吸引了大批人才前来,更有招贤馆量才录用,但凡有一技之长的,都能人尽其能,三教九流,都得官府保护,

    并无高下之分,当真是安居乐业,一片欣荣。

    诸葛亮静静地观察着二人惊喜的神色,暗自点头,言道:“此去偃城,司马懿善谋略,或会派人与二位将军暗中联络,从中起事,吾有一计,你二人务必依计行事,可成就大功一件。”

    令狐浚二人收敛神情,起身抱拳道:“丞相吩咐,自当遵从。”

    “吾有锦囊两份,”诸葛亮点点头,从衣袖中拿出两个锦囊,“若是司马懿派人来见,便依红色锦囊行事,若是半月内不见魏军来人,便依绿色锦囊行事,不得有误!”

    “遵命!”令狐浚小心接过锦囊,贴身藏好,二人眼中都有激动之色。

    诸葛亮这一次将他们二人私下叫到一处安排密计,又告知他们王凌的书信,可见是以诚相待,这一次前往偃城,就是考验他们的时候。他二人何尝不知道,诸葛亮亲自坐守樊城,就算丢了偃城,也无关紧要,还有回寰余地,但对他二人却事关终身大事,若是这一次行事失败,非但在魏军中没有立足之地,在蜀军中也不会再受重用,终将

    碌碌无为。

    二人走后,诸葛亮又命人叫来诸葛乔,吩咐道:“司马懿尚在偃城,我这几日要去一趟武当山,你负责在府中照应周旋,不得走漏任何消息!”

    “是!”诸葛亮计划去武当山的事情,诸葛乔也早已知道,并不吃惊。

    “嗯!”诸葛亮微微点头,问道,“丹水一带,军情如何?”

    诸葛乔在军中负责各路军情机要,闻言答道:“筑阳细作传来消息,司马懿又增兵三万,拆了丹水浮桥,魏军沿河筑起长堤三十余里,想要阻截上庸兵马。”“嗯!”诸葛亮微微点头,笑道,“司马懿想死守南阳,等候并州消息,再与我一战,眼下南阳还不到厮杀之时,可命王平分一路兵北上,绕过武当山与姜维兵马会合,做出攻击宛城之势,且看司马如何应对

    。”

    “是!”诸葛乔领命,似乎还要说什么,却又停住了,转身准备离去。

    “还有何事?”“也不算大事,却是一件怪事!”诸葛乔见问,只好回身答道,“钦领兵在穰县镇守,伯约与之数战,其子鸯勇武过人,部分胜负,这倒还在其次,那钦之女也勇猛非常,与伯约相持不下,已在军中传

    开了。”

    “竟有此事?”诸葛亮略感诧异,漆黑的眸子转动一阵,捻须笑道,“早听子益说起伯约与钦之女有过婚约,退婚之事被子益拒绝,可是此女?”

    “大概便是了!”诸葛乔也忍俊不禁,不知道这两人在战场之上,究竟如何厮杀,竟然会在军中传开。

    “古有女将妇好,精通兵法,不想如今也有了许多女将,”诸葛亮不由笑了起来,言道,“子益数年前在成都便主张训练女子军,关凤、马瑶雪等早已训练多年,看来是该用上场了。”

    “父亲的意思,是要让女子军出战?”诸葛乔吃了一惊。

    虽然蜀军中早已有女子军的编制,但数量并不多,不超过三千人,毕竟不是所有的女子都从小像关凤等人一样出身于武将世家,舞刀弄枪习惯了,大多数还是只懂女红,手无缚鸡之力。

    女子军在刘封的一力坚持之下组建之后,这几年也曾随军出征,但都是后勤部曲,与医疗部在一处,负责救治伤员,保护医疗部,到阵前厮杀,还从未有过。

    诸葛亮点头道:“此次襄阳援兵之中,关凤也带兵前来,待其到了樊城,便叫她往阴县,可助伯约一臂之力。”

    他了解姜维,也知道姜维的本事,猜到姜维大概是不屑与女子交手,才弄得如此被动,如果有女将拖住钦之女,阵前部署便从容了许多。

    “父亲,此事或许我们不必太过多虑,”诸葛乔见诸葛亮如此谨慎,忽然笑道,“那钦既知此女和姜维有婚约,却故意叫她与之比武,除了故意消磨士气,或许也别有用心。”

    “哦?”诸葛亮微微侧身,顿了一下,拂须点头笑道,“伯约武俱全,人皆爱之,钦也难免惜才,如今伯约在国中也有些微名,或许真有试探之意。”

    “正是如此,先前伯约并不出名,无人知其本事,但自从拜入父亲门下,韬武略,令敌军忌惮,已然崭露头角了。”诸葛乔对姜维还是十分欣赏的。

    诸葛亮轻轻点头,言道:“霍戈先前在上庸收得三千羌兵,便是一员女将,正好叫她前往阴县,听从伯约调动,或可有用。”

    “好,我这就派人传令,叫霍戈与美思领兵驰援阴县。”诸葛乔似乎也有期待,兴冲冲地去了。“来人,取我道袍鹤氅来!”怔然片刻,诸葛亮负手走出房门,对院中的心腹之人轻声吩咐。

 第520章 阵前退婚

    “哎呀呀,伯约兄,你快去看看,那小妮子又来搦战了,”阴县城中,魏荣急匆匆地走进来,对着正在翻阅情报的姜维连连搓手,埋怨道,“你说这小丫头咋就如此厉害?要不是打不过她,我早就把她赶走了

    ,唉!”

    这十几年跟着魏延在汉中和长安长大,魏荣兄弟几乎连荆州话都忘得差不多了,一开口便是标准的关中话,时而夹杂两句荆州话,口音颇为奇特。

    “又来了?”姜维剑眉一阵跳动,抬起头来,锁眉看向门外,叹了口气,“好男不跟女斗,由她去吧!”

    姜维自从来到阴县之后,魏荣奉命将兵马交给他指挥,本想直取穰县,却不料钦闻讯先领兵来攻,在冠军扎下营寨。

    钦之子鸯十分勇猛,魏荣、傅佥都非其对手,如果不是姜维出阵挡住鸯,魏荣差点就被其在阵前擒拿。

    姜维与鸯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各自罢兵,姜维先前就见过鸯,不想数年之后,武艺如此高强,便想用计将他拿下,再做定夺。

    却不料第二日出战的是个女将军,桃腮杏目,矫健飒爽,正是与他有婚约的钦之女鸳。

    姜维已经来到阵前,当着三军之面自不能退缩,只好硬着头皮出战,两人又厮杀三十余合,姜维不由暗自吃惊,这鸳的本事竟也不低。

    那鸳更是性格泼辣豪放,当众质问姜维为何不肯退婚,约他到营中与钦相见,当面说明两家之事。

    两军阵前,姜维如何敢轻易去魏军大营,闷着头厮杀一阵,逼退鸳之后退回城中,任凭鸳交战,也不出迎。

    魏荣和傅佥年轻气盛,实在忍耐不住,双双出城交手,却被鸳杀败,倒也不是鸳的武艺有多厉害,而是她耍的一手好飞镖,却是游侠的本事,防不胜防,魏荣他们是武将,何曾练过这些?

    但不管如何,他们还是不敌鸳,灰头土脸败回城中,自觉面上无光,又怕士兵们私下议论,也不敢出城自讨羞辱了。

    这几日双方各自罢兵,才消停了两日,不想鸳又来搦战,也不知道是鸳私自出战,还是钦的主意,愣是压得蜀军喘不过气来。此时再听到姜维还是闭城不战,魏荣不干了:“这怎么行?三军将士被一个女将逼在城中不敢应战,兄弟们士气大受影响,伯约,无论如何,你得先收拾了鸳才行,不然大家都抬不起头来,还如何出征?

    ”

    “这钦身为大将,如何屡次让一名女子出战?”姜维眉头紧锁,似乎有些懊恼起来。

    因为婚约的关系,那一日在阵前,他就觉得别扭,再加上鸳姿貌不差,英姿飒爽,竟让姜维怦然心动,这才是他避战的真正原因,只是不能对其他人说出而已。

    “嘿嘿,说不定是钦故意的,”魏荣忽然嘿嘿一笑,凑上前低声道,“鸳是你的未婚之妻,此番故意教她前来,莫不是要撮合你们二人?”

    姜维和鸳的事情,早已在军中传开,人人尽知,所以鸳能径直到城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