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一怔,身后的令狐宇也略感诧异,旋即冷笑道:“此必是老儿疑兵之计,城中守军不在,既然不肯开城,马上强攻拿下,不可贻误战机。”
秦武醒悟过来,马上回到军中,正准备带兵攻城,忽然身后喊声大震,左右也有火光冲天,无数魏军从城外杀来。
令狐宇脸色大变,忙对整队的秦武喊道:“魏军果然有了准备,快随我杀出去!”
魏军中当先一员少年将军,全身披挂,正是在城外埋伏的夏侯威,这次见蜀军果然中计,战意正浓,挺枪跃马大喝道:“汝等蜀贼,还不速降?”
令狐宇也不答话,挥刀打马直取夏侯威,黑夜之中,两人战不数合,夏侯威憋了一口气,全力厮杀,精神倍长,令狐宇竟被逼得连连后退。
那边秦武也在一旁调回士兵厮杀,正战之时,其他两路的魏军也都夹攻杀来,正是王濬挥兵而来。
令狐宇首尾不能相顾,连忙逼退夏侯威,冲开一条路,和秦羽引败兵奔走,夏侯威兀自不肯罢休,一路挥兵追杀,看看快到稷山,看远处火光出现,正有一队兵马快速赶来,才领兵退回。
令狐宇狼狈回撤,到了近前,见是张苞领骑兵正飞奔而来,不由满面羞愧,身后只剩下不到千人,其他士兵也都逃散,不知道死伤有多少。
“令狐将军,你当真中计了?”张苞见令狐宇的样子,就知道大事不妙。
“唉,惭愧啊!”令狐宇低头叹息。
张苞也无奈叹了口气,言道:“我们在稷山等候,却不见有魏军前来,便猜到可能有变,大哥命我来接应,还是晚了一步。”
几人重新回到稷山,来见刘封,令狐宇和秦武说了经过,城外的魏军早有埋伏,肯定有人识破了计策。
刘封看了一眼徐陵,苦笑道:“我们还是太小看赵俨和王濬二人了,却不知是哪里出了破绽。”
徐陵微微摇头,眼中光芒闪烁,倒映着漫天星辰,缓缓言道:“这王濬也是武双全,智勇足备,若让其留在魏国,将来领兵,必为大患。”刘封双目微凛,他何尝不知道王濬的本事,这可是后期司马集团的大功臣,不仅为人严正清峻,而且还治边有方,更主要的他在益州训练水军,最后西晋伐吴时,自成都出发,率水陆军顺流而下,率先攻
入石头城,功不可没。
这样的领军大将,刘封早就垂涎三尺,奈何不为他所用,胡遵和徐邈送到长安之后,他之所以一直扣留徐邈,正因为王濬是徐邈的女婿,他还抱着收服王濬的一丝希望。
徐陵的一句话,更让刘封下此决心,微微点头,安抚令狐宇道:“此次失败,是被人识破计策,非你之过,你们先回绛县歇息休整吧!”
“殿下,我等愿戴罪立功!”令狐宇和秦羽同时抱拳,都不愿回去。
“好,都随我出发,前往安邑,”刘封收回思绪,言道,“既然赵俨识破我们的计策,想必已经向洛阳求援,我们要尽快拿下安邑。”
众将领命,刘封又以张苞为先锋,起大军前往安邑,本以为能够轻松取城,却不想反而中计,折损了兵马,心中多少觉得有些不爽。
******
此时的安邑城中,一片欢腾,魏军在屡次失败,尤其是大将军曹宇兵败之后,全国上下士气低落,甚至有人对刘封生出了不可战胜的想法。
但王濬这一场小胜,却让安邑城中的守军士气大增,不仅打破了刘封不可战胜之说,也让王濬成为城中绝对的统帅,再无人敢质疑他。
刘旭自从知道王濬之计之后,心中也多少有些忐忑,王濬料到蜀军会乘虚来攻城,叫夏侯威出城之后,走了三十里便绕回城下,另外又在城外埋伏兵马,等蜀军来后,三面夹攻,果然大获全胜。
这一次他对王濬也彻底信服,再无半分不忿,尤其是先前他轻信了杨骏的书信,要是按照他的判断,恐怕安邑已经不保了。
城中上下一片欢欣,但府衙之中,赵俨等人却依旧面色凝重,这次所败的不过是蜀军先锋兵马,恐怕过不了多少时间,刘封必定亲自领大军来,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硬仗。
赵俨言道:“今夜一战,虽败退蜀军,激励士气,但蜀军大军即到,洛阳援军至少也要半月才能赶至,只能让城中百姓一同协防了。”
刘旭言道:“我已派人到各县调兵,明日中午附近兵马都能赶到,必能坚守半月。”
王濬思索片刻,又说道:“刘封尽起大军前来,定也知道我们会死守城池以待援军,何不再分兵城外,趁夜偷袭,虽不能尽败其兵,也能打击蜀军士气,拖延时日。”“城中守军本就不足,如何还敢再分兵到城外?”刘旭吃了一惊。
第513章 百密一疏
王濬却坚定言道:“正是如此,方能攻其不备,以此能消耗蜀军兵力,叫其不敢全力攻城。”
“好,就依王司马之计!”赵俨如今也是计无可施,对王濬完全信任,“我这就率城中百姓在城上守御,严阵以待,其余兵马,都由司马调动。”
王濬言道:“如今天色未明,末将和夏侯威将军正好可带兵到城外埋伏,城中器械器械足备,城中上下一心,士气正盛,就算蜀军明日攻城,也可坚守一日。”
赵俨点头应允,命刘旭马上发放榜,召集城中青壮到兵营集合,留下四千精兵带领这些百姓,全都分发铠甲兵器,搬运器械到城头准备。
刘封领兵来到安邑城下,已经到了天明时分,见安邑的城池虽不算宽大,但城墙倒也险峻,城上守军分列整齐,正严阵以待。
“赵俨善于治民,王濬又能统兵,安邑城中防备充足,又旗帜整齐,以逸待劳,真要强攻不成?”
看到如此情形,刘封不禁叹息起来,但凡攻城,他其实都不情愿强攻,这是让最先攻城的士兵去送死,用人命消耗城中物资,冷兵器时代的攻防战,太过残酷了。
徐陵久随刘封,自然知道他的想法,却还是说道:“凡攻城池,当以初到之日激励三军,一鼓而下,若是拖延时日,只会丧失锐气,急难攻破,恐怕援军也不日即到。”
“嗯,如此也是无奈之举!”刘封无奈叹了口气,就因为城中多了一个王濬,却要让如此多的人丧命,无论对于魏军还是蜀军,都是他不愿看到的,在他内心深处,这些将来可都是他的部下。
在得到王濬和士兵的生死予夺之间,刘封忍不住感慨,一将功成万骨枯,绝非虚言!
徐陵言道:“兵马一夜赶路,可先休整半日,先准备井阑、投石车等,待巳时攻城,先压制守军锐气,再做定夺。”
刘封点头道:“好,魏军刚胜了一阵,若是强攻实为不智,先用投石车和井阑与之消耗,且看看此处守军实力如何!”
等士兵饱餐休整之后,刘封命张苞、令狐宇和句扶三将各攻一门,在城外架起投石车和井阑开始攻城,先用投石和弓箭与守军消耗,寻找机会,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开始强攻。
“这安邑太守也不露个面,就躲在角楼之中,莫非知道我神射手的威名不成?”赵广带着神箭营的一百精锐在三门来回巡视,寻找机会狙击主将,转了大半日却毫无所获,咂着嘴表示不满。
徐陵失笑道:“那赵俨不过是一名士而已,加之年纪又大,自不能时刻都在城上监视,只要我们不强攻,他只需吩咐各部小心防守便是。”赵广一翻白眼,擦拭着射日神弓嘀咕道:“就算如此,也该派出一两个像样的大将到城头调度吧?王濬我虽不认识,但夏侯威也不见踪影,大概是先前和夏侯衡对箭,把我的本事告诉了夏侯威,见我巡视,
便不敢抛头露面了。”
“你小子,就不知道谦虚一点?”刘封正查看河东地图,听到赵广这话,不由失笑起来,“你的箭术比之你师傅如何了?”
“呃我正在练,快赶上了!”赵广一阵愕然,虽然提到老黄忠,却还是老神在在,“我现在白天练射飞钱,夜射香头,炼成此技,便达到师傅的境界了。”
虽然平日里自诩箭术超群,颇为自得,但这是赵广本性使然,并非他狂妄自大,刘封等人都知道,这家伙在私下里练武,比别人可都刻苦,别看他表面精瘦,两臂之力竟与张苞不相上下。
和这样一个随时保持自信乐观又能讲些冷笑话的家伙在一起,刘封有时候恍惚有种回到原先世界中的错觉,对于赵广,他内心深处真是当兄弟来看的,他们二人对话,有时候太合拍了。
“你是说,夏侯威和王濬都不曾出现在城上?”徐陵正摇头笑着,忽然眼睛微眯,看向了赵广。
赵广点头道:“对啊,这两人也该是安逸最高统帅了吧,怎不见督战指挥,莫非是昨夜一场厮杀累了,在养精蓄锐?”
“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怎能睡得着?”徐陵嘴唇微抿,皱着眉看向了刘封。
刘封听徐陵如此一说,也心中一动,两人对视一眼,转而又齐齐轻笑起来,微微点头。
“喂喂,我还在呢,你们两个这是要干嘛?”赵广没听到徐陵回话,一抬头,正好看到二人四目来电,暧昧对视,不由浑身一震,很是夸张地打了个冷战,怪笑道,“又有什么馊主呃,妙计上心头了?”
“咳咳!”刘封回过神来,也不理会赵广,马上传令张苞三人,加紧时间攻城,每隔一个时辰休息一阵,到黄昏时分再撤回来。
赵广按捺不住心中好奇,追着刘封问了几次,刘封只是笑而不语,只好又去找徐陵纠缠,徐陵实在拗不过他,只说了一句:“这王濬真是好大的胆子。”
赵广摸着脑袋不明所以,见徐陵也不肯说,只好撇撇嘴冷然嗤笑道:“我怎么没看他胆子有多大,攻了半日城,也不见踪影。”
一直到了黄昏时分,安邑城墙变得千疮百孔,墙角下碎石堆积成了一座小土丘,箭矢散落无数,蜀军才收队休息,双方没有正面冲击,但被流失和投石击中,守军的损失反而要比蜀军还多些。
夜幕降临,蜀军大营中亮起点点火光,士兵们埋锅造饭,闹哄哄地折腾了一个时辰之后,便渐渐安静下来,本来就是连夜出兵,又攻了整整一天,将士疲惫,都早早歇息了。
将到午时,刘封的中军大营中微弱的烛光亮起,从外面很难发现,徐陵、张苞、赵广等人都齐聚于此,静静地听着刘封的吩咐。“此一战不但要将王濬捉拿,还要取下安邑,不要出任何纰漏,”刘封吩咐完毕,环视众将,最后看向了赵广,“黑夜中你眼力最好,带一百精兵,盯住了王濬,等到乱战之时,将他的坐骑射杀,王濬便交给
你了。”“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赵广嘿嘿一笑,憋了大半天,现在终于知道这个计划了,心中才算舒服了许多,又哼了一声,“这王濬害得我难受半日,岂容他再走脱?”
第514章 连夜偷袭
将近三更时分,一轮弯月被云层渐渐掩盖,天地间更加昏暗,正是夏末之时,夜风忽起,闷热的空气被一扫而空,虽有阴云,夜风却让人精神一振。
安邑城中有人影晃动,一队巡逻的士兵在主城街道上走向北门,为首的赵俨虽然身躯微微佝偻,但此刻却健步如飞。
“起风了,真是天助我也!”感受到街口吹来的夜风,赵俨停下脚步,望着天空漆黑如墨,一阵感慨,如果这一次王濬得计,必定重创蜀军,安邑也就能坚持到援军赶到了。
来到角楼之上,风势更紧,旗帜作响,巡逻的士兵按部就班,火把被夜风拉扯地不断扭动着,拖出长长的焰尾,似乎要飞空而去。
“城外蜀军可有动静?”看到刘旭还在角楼里守着,赵俨十分满意,他虽然是个士,但也是尽职尽责。
“并无异常!”刘旭扶着赵俨坐下来,神态充满了恭敬。
赵俨早在许昌之时便追随曹操左右,可是真正的三世老臣,虽然他为河东太守,并不在朝中,但钟繇有许多事还和他书信来往商议,连司马懿都对赵俨礼敬三分。
赵俨透过窗户看到城外大营中游走的火光,那是巡逻的士兵,城外寂静无声,巡逻之人也不紧不慢,停停歇歇,看来也是疲累了。
“天黑风高,王濬熟知兵法,定会借势烧营,一旦火起,蜀军自然大乱,”赵俨猜测着王濬的做法,脸上的神色终于有所轻松,“此战不求大胜,只要刘封败退,等他再整顿兵马前来,我援军也能赶到了。”
刘旭也看着外面愈加阴沉的天空,此刻已经到了三更,皱眉道:“夜风正紧,此时出兵最后,看此情形,恐会降雨,但愿王司马不要来得太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