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略作沉吟,言道:“此番曹宇兵败,就算退回并州,也需要重新整备兵马,准备粮草,又有无当飞军搅乱,非半年无法用兵,并州还有鲜卑军虎视眈眈,我们直下河东,正是最佳良机。”
邓艾点头道:“不错,曹宇之败,已经注定,就算不派兵追击,也因粮草不足而自溃,河东一战,胡遵兵败,精锐不存,兵力空虚,正好可取。”
“吾意正是如此,”刘封点点头,“此番退兵,当以司水为界,吾军退回兹氏,与霍县互为犄角之势,由霍将军和柳隐二将守卫此地,我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安邑,则河东可一战而定也。”
徐陵笑道:“兵贵神速,魏军皆知殿下与曹宇在并州交战,定料不到曹宇败得如此之快,此番去河东,其定然措手不及。”
刘封点头道:“好,霍将军押送粮草先从汾水撤回兹氏,其余兵马,随我徐徐退回司水,令狐宇令三千疑兵故作追赶之势,叫曹宇不敢觊觎我军。”
张苞不解道:“既然奉丞相之命取河东,要兵神速,为何不速速退兵,反而如此迟缓?”徐陵笑道:“诸位有所不知,如今曹宇大败,我军若速退,曹宇必定会乘势追赶,此取败之道也!先留疑兵,叫曹宇不知虚实,如今其兵粮已尽,若迁延几日,就算想要追击,已无余力,如此方能安然退兵
。”
“嘿嘿,原来如此!”张苞挠头一笑,忽然又问道,“仲权执意不肯归降,该如何处置?”
刘封笑道“夏侯将军之事,我已有定夺,将其先送到霍县,由柳隐将军照看,我自有打算。”
“大哥,你不会要把他送到敬贤院吧?”张苞摸着满脸胡茬,有些尴尬,“以仲权的性情,只怕会被逼疯”
“你尽管放心,”刘封看着张苞笑道,“就算不看你的面子,看在叔母的面子上,我也不能让夏侯将军从此埋没,只要洛阳方面还珍惜夏侯将军,定能叫他安然归去。”
“好!”张苞倒也不问刘封到底如何去做,只要答应不把夏侯霸软禁即可。
刘封敛容吩咐道:“事不宜迟,诸位早作准备,今夜连夜渡河退回兹氏,精兵先赶往霍县,随我去取河东。”
“遵命!”众将轰然听令。
******
蜀汉元熙四年夏六月,赵云偷袭上庸之后,蜀军兵进南阳,拉开中原大战的帷幕,在关羽的调动之下,荆州精锐北上,司马懿亲至宛城布防,诸葛亮也到襄阳赶往樊城督战。
与此同时,蜀军调动长安十五万精锐从蓝田往青泥隘口进发,南下直逼武关,打算从北面打开进入南阳的缺口,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对南阳之地似乎势在必得。
东吴方面,连丢两郡之后,孙权病情愈发沉重,举国上下因为太子和鲁王之争人心惶惶,在水军败于荆州之后,无力重夺柴桑,不得已再次与蜀汉议和。中原大战吸引了曹魏主要兵力,东吴又打起了寿春的主意,这一次领兵的既非大都督陆逊,也非后起之秀诸葛恪,而是新任征北大将军孙宇,孙宇也是孙坚堂弟之后,贵为吴国贵胄,先前镇守长沙,被刘
封用计破之,回国数年之后,被孙权再次起用,临危受命。
因为太子和鲁王各自各位一党,朝中分成两派,孙权对支持太子党的陆逊等人大为不满,诸葛恪要守孝三年,朝中无人可用,唯有孙宇能够担当北征大任。
孙宇拜征北大将军,持节钺,令二十万大军从庐江、濡须二地征兵北上,进逼合淝、新城、巢县三地,扬州战事再临。
拜将孙宇之后,孙权又作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举措:拜陆逊为水军大都督,封南洋候,命其领两万水军从南海出发,再次渡海前往夷洲,征服此地。
十年前,孙权励精图治,君臣上下一心,东吴国力强盛,孙权想要扩张兵力,听说海南还有土地,便派诸葛直、卫温渡海到夷洲,迁徙土人,以为军用。
但此二人返回江东,却一无所获,反而因为士兵水土不服,疾病丛生,又缺乏医药,再加上思乡心切,一万士兵只剩下十之一二,他们只待会了一千多夷洲土人,可谓得不偿失。
孙权闻报大怒,将二人斩首,但也知道夷洲十分落后,毒瘴极多,当地土人并无精良兵器,都是用石头木枪等,根本不堪一击。
十年之后,孙权为完成遗愿,再次派遣陆逊出海,这一次有先前的一千多夷洲士兵带路,可谓轻车熟路,要征服此地,化为东吴的地盘。
消息传出,东吴上下一片震惊,太子党更是人心惶惶,支持太子的武都是以陆逊为核心,虽然陆逊已经不受重用,但他还是江东四大家族之首,陆家的族长,在江东士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东吴上下都猜到孙权的意图,这是要将陆逊彻底发配流放,征服夷洲可不是一两日之功,需要长年累月,加之陆逊即将年近五十,恐怕这一去便无法复返。
尤其太子党众人,陆逊一走,便如失去了主心骨一般,心慌意乱,有人甚至接连上书要求暂缓征服夷洲,中原大乱,怎能再让陆逊远征海外?面对无数人或明或暗的挽留,陆逊却遵从王命,义无反顾地领兵出发,加之诸葛恪还要守孝三年,东吴军中似乎瞬间少了主心骨,士气大跌,军心震动,暗中更是有人怨声载道,对孙权的猜忌独断颇为不满。
第488章 奇袭徐州
曲阿港,海风习习,波涛阵阵,十艘斗舰整齐二列,无数斗舰和楼船排列左右,海面上千帆点点,如同白云,遮天蔽日。
陆逊告别当地守军,扶舷登船,身旁跟着其子陆抗与一众家将,陆家许多弟子都跟随到曲阿相送,他们也隐然明白,这一去,恐怕就是永别。
站立船头,陆逊看着江东之地,慨然一叹,脸上依旧平静,挥手示意,在绵长的号角声中,东吴水军离开水寨,驶入大洋,渐行渐远,只有他孤独的身影还伫立船头,一直盯着越来越远的土地。
“大都督,此去夷洲,你要多保重,等我夺取徐州,踏足中原,再向陛下上书,定能重返故土。”
船头之上,不知何时出现一个青衫少年,剑眉星目,眼角微长,虽然眼眸中看视一切似乎不屑一顾,但对面前的陆逊,却十分尊敬。
这人正是宣称要在家中守丧三年的诸葛恪,他发髻上的丝带为白色,证明还在服丧,诸葛乔三月便离开江东,受人指责,谁也料不到诸葛恪竟也悄悄离开了江东,与陆逊同行。“吾受陛下委任,未能完成大任,心中有愧,”陆逊缓缓转过身来,看着这个骄傲的年轻人,淡淡一笑,“如今朝中人心不稳,各为其主,若陛下不早做决断,必生祸乱,汝此番从水路袭取徐州,魏军定然不
备,可一战而定矣。”“多谢大都督吉言!”诸葛恪抱拳,上前来到船头站定,望向北方的海面,只见碧波万顷,粼粼海面金光点点,只看到一群群海鸟翱翔,慨然道,“吾等屡次在扬州与魏军周旋,实乃以短攻其长也,若能早从
水路取徐州,水路两厢进攻,只怕早已踏足中原了。”“若曹仁、张辽等将还在,未可定也,”陆逊却缓缓摇头,“曹魏兵多将广,从背后偷袭徐州,虽能叫其大乱,然登陆之后,却还是难与魏军一战,两路进军,拉长战线,分散兵力,更难抵挡,只是如今,却
局势大不相同了”
“哼,魏国老将不存,曹宇、司马懿又被蜀军吸引,无暇脱身,孙将军于扬州与魏军周旋,吾从水路进攻,此乃进取中原之良机也。”
诸葛恪虽然不服,却也无法辩驳,但现在张辽、曹仁之流都已经不在,魏军精锐都被吸引在南阳和并州,加上孙宇在扬州吸引徐州兵力,他从水路偷袭,没有失败的理由。
“从水路偷袭徐州,乘虚两路直取中原,此的确是我大吴踏足中原之良机,”陆逊也缓缓点头,忽然空洞的眸子变得明亮起来,看向诸葛恪,“此计莫非是孔明所出?”
“嗯?”诸葛恪本来冷笑的脸色忽然一变,扶着船舷的手紧紧握了一下,忽然又笑道,“不管计从何出,能共除曹贼,匡正大义,也是当年孙刘联合之意,何乐而不为?”
陆逊目光闪烁,淡然一笑,嘴唇微动,却终究未再说什么,他和诸葛亮虽然没有正面交手,但常有书信来往,也算是神交,知其一片苦心,鞠躬尽瘁,只是为匡扶汉室江山,并无过错。
“大将军,船已离岸八百里,我们该北上了。”正在此时,督军步协前来报告。
“顺风顺水,竟是如此之快,”诸葛恪一怔,此刻他真正的身份便是吴大将军,继承了诸葛瑾的官职,统领水军北上直取徐州,“传令分兵!”
步协领命而去,诸葛恪又对陆逊抱拳道:“此一别,恐数年不能相见,伯父要保重身体。”
“贤侄尽管放心前去,”陆逊见诸葛恪以伯父相称,就知道他是关心自己,笑道,“汝心情高傲,乃领兵大忌,须知人外有人,凡事要三思而行,切不可冒失,兵法有云:骄兵必败,切记切记!”
“是!”诸葛恪躬身抱拳,这一次再没有反驳,离别之言,他知道陆逊也是好意。
不多时,船舷之上号角齐鸣,人声嘈杂,东吴水军纷纷从舱底走出来,交换位置,此时才发现里里外外全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影,何止两万兵马?
半个时辰之后,诸葛恪登上另一艘斗舰,与陆逊拱手作别,带着十艘斗舰折转向北而去,而陆逊所领的水军,仅有二十艘楼船和一些帆船,真正的水军精锐,都统归诸葛恪带领。
这一次借发配陆逊之名,暗渡陈仓,东吴水军顺利出海,就连东吴上下俱都瞒过,魏国更是毫无所知,都在寿春一带集结兵力布防,殊不知东吴水军已经直插其后,从东面袭取徐州了。
******
徐州东海部为广陵郡,沿海盐渎县为武帝时期所分,原射阳划分海滩部分,因此地遍地皆为煮盐亭场,盐河纵横遍布,故命名为盐渎县,单独设县,是为方便官盐监督管理。
但盐渎虽有县治,但是有治无城,放眼望去,尽是一片海滩,就连县衙,也只是普通的官署,并无城墙,海盗之所以经常袭扰渔民百姓,也是因为此故。
这一日清晨,天色还未大亮,晨曦微启,只见海波粼粼,渔民们正准备出海,忽然看到海面上出现无数巨大的黑影,如同移动的城堡一般缓缓而来,铺天盖地。
海上的百姓们全都惊呆了,即便海中的怪兽,也未见有如此庞大,就在他们呆愣之中,那些黑影迅速靠近,现有艨艟、轻舟上岸,无数披甲执锐的士兵一跃而下,眨眼间就控制了海岸。
随着天色渐亮,他们才发现这庞然大物竟然是船只,一个个惊得张大了嘴巴,从未敢想过竟会有如此大的战船。
盐渎县令闻讯匆慌准备出衙的时候,诸葛恪带领的东吴水军已经将县衙团团围住,守军和衙役措手不及,至今还不明白发生何事。仅仅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诸葛恪就占领了盐渎,此处地势开阔,得来不费吹灰之力,但也难以久守,诸葛恪马不停蹄,立即兵发射阳,唯有占领射阳城,才能保护沿海防线。
第489章 不同命运
射阳城上,数面旗帜在海风中飘扬,早起轮值守军们和往常一样,无聊地打着哈欠,跟身边的同伴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看着陆陆续续进城的百姓,嬉笑连连。
“你看,那是什么?”一个在伸懒腰的士兵忽然指着城外远方惊呼,甚至忘了直起腰来。
“嗯?”周围的士兵都顺着他手指所指方向望去。
射阳城周围地势开阔,城外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河水和海滩,只见在那地平线处,渐渐升起了一阵尘烟,无数人影急奔而来。
“不好,是海盗,海盗来袭!”一名士兵变色惊呼,连连招手,“快快快,关城门,擂鼓!”
守军们惊呼之中,便看到烟尘中一队人马来势汹汹,更让他们心惊的是,这部人马竟然还有旌旗飘展,如果是普通的海盗水贼,根本不会有旗帜打出。
“快!快!快升起吊桥!”一名老兵慌忙叫喊着,指挥着身边的那群新兵蛋子,“你速去禀告诸葛太守,弓箭手,弓箭手呢?”
一名士兵跑到城头的左侧,那里架着一个比他头还大的号角,他跑到号角口旁,深吸一口气,对着号角口便用力地吹了起来,同时急躁的鼓声也响起,很快就打破了射阳城的祥和。
“呜!”
绵长的号角声响起,在射阳城的上空回荡,震天的鼓声更让人心惊肉跳,城内的百姓惊慌逃窜,躲避着紧急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