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时间,曹魏派出的五万精兵悉数被破,行军大将胡遵父子三人被刘封生擒,包括参军徐邈也难逃劫难,唯有王濬和夏侯威在乱军中逃回了安邑。
两路援军一路全军覆没,另一路虎豹骑狼狈而返,军中士气大振,整个河东都为之惊慌,暂时没有余力再来进攻。
收拾完残局回到营中,重新部署昕水工事,刘封打算以此处为界分割河东之地,再往前战线拉得太长,河西还没有发展之前,光粮草运转就是个大问题,又有并州曹宇大军威胁,眼下还不能贪多。
胡遵和徐邈这样的人物,刘封根本就没打算一席话就能说服其投降,休息了一日,直接命精兵押送到长安去了,如果能将曹魏的武全部掏空,刘封当然来者不拒。
此时柳隐也派人来报信,南部匈奴奉胡遵之命想从通天山袭击后方,已经被尽数消灭,实力大损,蒲子的匈奴兵这一路再无威胁。
一月之后,徐陵用离间计大破左右两部匈奴的消息传到,刘封不禁拍手称赞,这样心思缜密的计划,也只有徐陵这样的人才有耐心去设局,曹魏想要借助匈奴抵挡蜀军的计划也自此落空。
除去这些隐患之后,刘封知道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将柳隐从通天山调来昕水,命其接管昕水军防,如此老成持重的大将,才能让人放心。诸事安排完毕之后,刘封自带精兵向北和张苞会合,从兹氏到平陶,还隔着司水,这是太行山一条断堑之间的大河,两地从地图上看相隔不远,但有如此天堑,却只能隔河相对,要想行军还需半月以上的
路程,可望而不可及。
邓艾攻下平陶已经三月有余,如果不是鲜卑军牵制曹宇大军,恐怕也是孤城难守,霍峻带了五千援军前往平陶,至今没有消息传回,也不知道战事如何了。
曹宇久攻雁门不下,西河又接连失利,不得不以退为进,将雁门、马邑、忻州等晋阳以北的百姓全部南迁,曹魏大军撤回晋阳和上党,将匈奴北部兵马调往雁门防守鲜卑。
相比于并州的战斗,刘封更关心的还是荆州战事,眼下西河和上党、晋阳之间隔着太行天险,行军路线有限,大规模的交战不会太多,而在南阳,才是真正的四战之地。
奇袭西河,刘封其实甚至做好了和司马懿交手的准备,但似乎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司马懿被调往他的老巢宛城,驻守南阳,防备荆州的关羽所部。
或许是关羽和诸葛亮两人的压力更大吧?
刘封暗自思忖,当年的北伐之战,如今变成南阳之战,司马懿前往宛城,柴桑的诸葛亮定然放心不下,肯定回到襄阳甚至上庸坐镇,不知道这一次两人交战,又会留下怎样的经典。
行军路上,刘封不断猜测着,从荆州出兵宛、洛,直逼中原,也是当年诸葛隆中三分大计的重要策略之一,这一次诸葛亮亲自督战,想必也是踌躇满志。
赵云从汉中奇袭上庸之后,伤退成都,诸葛亮调胡济为汉中都督,以蒋琬次子蒋显为护军,随着长安成为战线前沿,汉中已经成了益州和长安之间的运转中枢,无需大将镇守。上庸与襄阳隔汉水相望,诸葛亮表王平为镇东将军、上庸太守,邓芝为别驾从事,调汉中十万精兵驻扎,由汉中和襄阳供给粮草。
第435章 南阳烽火
王平为将沉稳笃厚,又有赵统等将为副,足以防备钦之兵,但听说曹魏遣司马懿往南阳,诸葛亮还是放心不下,他还在布置豫章、柴桑一带的防线,无暇脱身,便派马良前往上庸,以为军师,防备魏军
。
钦少以名将之后,材武见称,先在汝南之时,因诸葛诞为太守,不被重用,自认才干没有发挥,此次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南阳太守,自然极力想证明自己。
领兵来到宛城之后,发现各处布防完整,城池修葺一新,兵马训练娴熟,这几年在徐晃的治理之下,基本没有什么漏洞。
南阳军政都找不到可以挑剔之处,钦自觉被属下暗地偷笑,思索再三,决定重夺上庸,收回失地,一来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二来也能解除南阳的威胁。
功曹贾充劝道:“蜀军新取上庸,又从汉中调集十万精锐驻守,前两充沛,士气正盛,不宜出兵。”
钦冷笑道:“此乃黄口孺子之言耳!蜀军偏安一隅,岂能与吾精兵相比?汉中之兵所惧者,唯赵云一人而已,如今赵云重伤会成都养病,正是出兵良机。”
贾充也知道钦性格好自矜伐,信任太守,立功心切,只好无奈放弃,请命留守后方,调度粮草,以便接应大军。
钦不以为意,号令三军早作准备,命人向新野太守胡质传信,叫其小心防守湖阳港和汗水一带,以防襄阳之兵。
半月之后,等钱粮车马就绪,钦以左右护军郑翼、吕宣为先锋兵马,通过穰县直往南阳最西面的山都县方向行进,准备以此为据点攻入上庸。
郑翼与吕宣引兵行近鄼县地面,哨马报告蜀军也已经得到消息,兵马正从房陵港迤逦而来,距离山都不到两日路程。
郑翼吃了一惊,将辎重留在涉都县,命士兵兼程而行,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山都安营扎寨,以待后军,若是头阵就丢了此处,肯定会被治罪。
还好涉都与山都两县相邻,一日便到,二人商议一番,草草结下阵势,叫山都县令先调集城中粮草度用,派人打探蜀军消息。
第二日果然哨马报告蜀军先锋部曲也到了山都境内,郑翼便依山都境内的武当山为地形下寨,将兵马军分为三队,东南、西南各派精兵埋伏,自己则于正北立寨。
刚准备完毕,蜀军已经赶到,郑翼列阵而出,见蜀军阵容肃整,兵甲鲜明,不由心中暗惊,早就听说刘封在蜀中改革许多军制,光从这先锋兵马来看,就不容小觑。
“尔等反贼,逆天行事,如此助纣为虐,还不早降?”
郑翼正于门旗下思忖,忽然对方出现一员将领,以鞭指着自己大声喊话。
来将正是在汉中追随吴班的胡飞,听说南阳兵马调动,王平和马良商议主动出击,以胡飞为先锋,先来探路,以防魏军深入。
胡飞本来听从王平叮嘱不可迎战,却听探马报告魏军仅有八千人,也为先锋之兵,立功心切,便领兵直接杀进了山都。
郑翼冷哼一声,言道:“好一个欺世盗名之辈,汝等托名汉室,实为国贼,吾主早已得天子禅位,汝等不知天命乎?今奉天子之诏,来讨反贼!”
听到郑翼颠倒黑白,强词夺理,胡飞大怒,挺枪只杀向郑翼,郑翼也不肯示弱,堕了士气,拍马而上。
二人相交,三十合不分胜负,郑翼能被钦选为先锋大将,也有几分本事,胡飞虽得吴班指点,却一时也奈何不了他。
此时在东南角上观阵的吕宣见场中杀得胶着,蜀军只顾呐喊,却无防备,一声号令,带领本部兵马冲向蜀军左翼。
东南角喊声大震,西南角的魏军也得到号令,引军冲突而来,蜀军左右两翼都被袭击,正北面还有郑翼所部兵马,三处魏军一齐掩杀。
胡飞本就长途奔袭而来,兵马疲困,自己又被郑翼纠缠,不能指挥,所幸蜀军军制早已完善,有副将和几名千夫长指挥抵当,才勉强抵挡一阵。
但终究兵马士气不振,阵型未能完全备好,且大多都是骑兵,突然被袭,防备不足,被冲杀得大乱,胡飞无奈,拼死杀退郑翼,领兵大败而退。
郑翼得胜回营,和吕宣一番庆功,派人向钦报信,同时将兵马重新安排部署,等候蜀军后军前来。
蜀军中军正是吴班,见胡飞败回,折了好些兵马,首战遇挫,打击士气,命人将其押往后军,自有王平发落。
吴班领兵来到山都境内,重新安营下寨,严令各部兵马不许私自出战,取出暗部早就准备好的地图仔细观察,寻找破敌之策。
次日,小胜一阵的郑翼意犹未尽,亲自来到蜀军营外搦战,吴班却只是充耳不闻,只有弓箭手小心戒备,并无动静。
一整日不见蜀军出营,郑翼无奈,第二日郑翼再换吕宣前去搦战,蜀军还是不为所动,只是深挖沟壕,布置鹿角木障,对魏军的搦战辱骂置若罔闻。
此时双方的大军都将赶到,虽然路程差不多,但魏军三日就能赶到,而上庸一路道路难行,更需五日,对方按兵不动,郑翼疑惑不已。
正找吕宣商议之际,忽然探马来报,蜀军竟分兵去偷袭涉都了,郑翼大惊,山都县城的粮草已经用尽,如果涉都被偷袭,可是大大不妙,忙令吕宣分兵去救。
吕宣才带兵离开大营,又有探马来报,一队蜀军引军抄武当山背后径取筑阳去了,郑翼惊出一声冷汗,失声道:“蜀军几日不见动静,原来是去断我后路,当真阴险,若如此,吾前后受敌,无所归矣!”
心急之下,不得不再分一路兵绕过武当上去阻截这一路兵马,第二队兵马才走不久,忽然蜀军大营鼓声震天,一阵人喊马嘶。郑翼急忙出营来看,却见蜀军整装待发,旌旗招展,已经开始向本部营寨攻来,急忙传令全军准备迎战。
第436章 声东击西
看到全副武装的骑兵,郑翼头皮一阵发麻,意识到自己可能中计,刚才分出两路兵马,自己手下只剩五千人,急切间如何抵挡这精锐的骑兵?
他本欲回兵,又恐蜀军趁势追击,从背后偷袭,如此一来必定全局覆没,就在此时,对方马上大将已经出阵而来,到营外搦战。
这一次轮到郑翼不敢出战,只在挖好的战壕边小心防备,全军严阵以待,还好对方并未强攻,郑翼才松了一口气。
正当所有魏军都和郑翼同样想法的时候,忽然营寨左后方传来一阵惨叫声,紧接着便继而连三,似乎受到了袭击。
吴班在阵前吸引郑翼的注意力,就是给再次派回来戴罪立功的胡飞创造机会,此时见到魏军大营出现慌乱,知道胡飞已经得手。
“将士们,魏军嚣张数日,终于到我们出手的时候了,休教走了郑翼!”
前几日郑翼在营外搦战,耀武扬威,人人都记得他的名字,听到这句话,顿时齐声呐喊,在吴班的带领下直冲魏军大营。
郑翼见后方已乱,正面又有骑兵杀至,知道大势已去,慌忙撤退,寻找逃脱之路。
吴班挺枪跃马,当先冲进魏营,跳开鹿角和木桩,杀开条血路,紧追慌乱逃窜的郑翼。
吴班被一群魏军死命拦住,护送郑翼逃走,郑翼落荒冲入武当山中,听得背后喊声渐远,望深山僻路,单马逃生。
正松一口气的时候,忽然前面拥出一彪人马,当先将领正是胡飞,大叫道:“郑翼小儿,不敢与我正面一战,却派兵以多欺少,如今正好拿了你将功抵过,快下马受降!”
郑翼不知道胡飞是如何绕到自己前方,只见两旁树木茂密,山崖陡峭,除了向后走,再无去路,不禁大怒,沉声道:“某今日就算死战,也不会屈膝投降。”
胡飞大笑一声,再来与郑翼交锋,两人在山道中厮杀一处,只惊得飞鸟高悬,冲天而去,地面上草屑纷飞,几棵大树都被拦腰斩断。
两人厮杀正酣,忽然郑翼身后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直接将其挑的翻身落马,正是赶来相助的吴班。
胡飞撇撇嘴,正要表达不满,吴班却道:“其余两路魏军正在回撤,速带兵去埋伏。”
胡飞无奈,也知道军情紧急,取了郑翼人头,随吴班返回大营,此时魏军早已逃散,山都县令紧闭城门,城上却无一个守军。
吴班也不去管他,先领兵占了魏军大营,扮作魏军袭击剩余的魏军,吕宣不知郑翼兵败,等到进入营中才反应过来,已经防备不及,被吴班和胡飞杀得大败,只带了不到一千败兵,狼狈奔逃。
钦大军到筑阳十余里外迤逦而行,还未到达丹水,郑翼便派人来报信,先锋兵马已在山都大败蜀军先部。
“哈哈,好!”首战告捷,钦不由大喜,环顾左右笑道,“某早就说过,汉中之兵,除了赵子龙,其余皆不堪一击,传令郑翼,叫他在城中布防,本将立刻督促兵马前去。”
“遵命!”探马转身而去。
“哼,就凭一群黄口小儿,怎能挡得住我百战骁勇之师?以属之见,此战根本无须将军亲至,属下领兵足可讨平上庸。”
看着快速远去的探马,钦身旁一位副将捻须冷笑,正是屯骑校尉任福。
钦故作矜持,淡然一笑,向后看了一眼行进的兵马,近期蔽日,铠甲铠甲刺目,不禁意气奋发,挥手大喝道:“传某将令,全军速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