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笑道:“这方荀屡出奇谋,又能冷静细微,公益可否引见,让我见识一下!”
刘封忙抱拳道:“能得军师赏识,是他的荣幸,我回去之后就带他到府中拜见。”
诸葛亮微微颔首,再未多说什么,方荀一来是跟随刘封的校尉,对刘封的变化最为清楚,出兵上庸前后的变化,不管是刘封还是方荀,他觉得都有必要了解清楚。
刘备也看出诸葛亮的意图,笑道:“曹操势大,若想北进中原,还是要多培养人才,此事就有劳军师了。”
刘封看在场的几人都是刘备的心腹,方荀若去见诸葛亮,身份很可能难以隐瞒,不如趁此机会说出来,反正他们至少在大目标上都是想匡扶汉室,荀彧的遭遇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同情。
想到这里,他跪倒在地,向刘备请罪:“父王,其实方荀并不是此人的真名,只是其中有些隐情,所以才有所隐瞒,还请父王见谅!”
刘备眉头微皱,旋即又笑道:“你先起来说话,既然你与他约定,就当守信,此事倒也不能怪你。”
刘封起身说道:“只因此事关系甚大,所以不敢贸然在军中传开,那方荀真名叫荀方,其实是颍川荀家的人”刘封把荀方的身世大概讲了一遍!
话音才落,张飞握拳大怒:“这曹贼真是可恶,对股肱之臣竟然做出这等事来!”
刘备唏嘘一阵,叹道:“荀家世代忠良,若有王佐之才,可惜备不能与其同心戮力,他一心为匡扶汉室,却为曹贼蒙骗,如今曹丕野心昭然,想必若悔恨交加。”
关羽抚须沉吟,想起自己见过荀彧的情形,那等风度的确让人心折,睁开的丹凤眼尽是落寞:“若乃人中豪杰,曹操如此作为,实在令人寒心。”
当年曹操对他礼遇有加,无数名士豪杰争相投奔,昔日待遇犹在眼前,却想不到最早跟随他建功立业的荀彧却落了个如此下场。
法正却轻蔑一笑,言道:“他人功过,我等自不必多说,若逆天而行,必会灭亡!”
诸葛亮道:“昔年陈宫在中牟释放曹贼,弃官追随于他,自曹贼杀了吕伯奢一家,留下宁教人负我,休教我负人,便知其疑心极大,性情凉寡,如今势大,果然如此。”
曹操虽死,但一年前自称魏王,加九锡,步履上殿不用参拜,皇帝之位早已形同虚设,再想到荀彧等忠于汉室的人都被排挤打压,房间里的气氛似乎有些沉闷。
关羽首先打破了沉默,对刘备等人说道:“先前在汉中行军,公益说他经常学习兵法谋略,我也见你颇有心得,若能得名师教导,将来必成大器。”
刘封听到这话,不由心中一动,关羽说这话可不像心血来潮,难道诸葛亮想亲自指点自己?
但又想到历史上刘封只是一个小小的武将,鲁莽冲动,甚至后来还被诸葛亮猜忌,怕他功高震主,怎么会栽培自己?
心中恍惚着,嘴上却说道:“正是,小侄自从独自带兵以来,才意识到能力欠佳,对于排兵布阵更是一知半解,冲锋陷阵固然重要,但运筹帷幄才能掌控大局,只恨自己悟性太差,只得皮毛而已。”
法正微微颔首,看向刘封开口问道:“如今主公进位汉中王,阿斗立为世子,不知公益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就连刘备也吃了一惊,诸葛亮神色微怔,也神色淡然地看向了刘封,深邃悠远的双目如同深潭,看不出任何波动。
这可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就连张飞也没有说话,关羽却似乎胸有成竹,反而又缓缓闭上了眼睛,轻抚长髯。
第35章 计定东吴
刘封虽然没想到法正会突然当众问这么直白的问题,但他心中本来就没有怨恨,来到这个乱世,他更想施展胸中抱负,驰骋疆场,征战天下,可不想困在皇宫管理政务,对于刘禅这样能放权的皇帝,他早就做好了辅佐的准备。
看到几人意味不同的目光,刘封并不慌乱,淡然答道:“封乃是没落子弟,幸得父王垂青,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能建功立业,上场杀敌,已然遂愿,岂能再有奢望?阿斗本为庶出,乃是真正汉室血脉,世子理应由他来继承,我怎会有芥蒂之心?”
说着话刘封向刘备跪拜道:“父王放心,孩儿只有感恩之心,不敢有丝毫觊觎,虽不敢自比周公之德,却愿效仿先贤,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种情况下,刘封借机表明自己的忠心,甚至连诸葛亮的话都预先套用出来,反正他对自己现在似乎还是不放心,只好先借花献佛了,只是不知道以后诸葛亮的出师表要怎么写了。
“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闻言抚掌而笑,亲自上前扶起了刘封,“封儿不必如此,自从荆州以来,你也立下汗马功劳,只要一心为国,你兄弟二人能够齐心协力,孤便放心了。”
刘封刚才没有丝毫犹豫,说话的神情也很诚挚,以他都刘封的了解,应该不是虚言。
诸葛亮神色依然古井无波,等刘封坐下之后,问道:“那依你看来,我军失去荆州,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刘封知道这是对自己的考验和试探,若是自己回答得好,刚才关羽说的话可能就有了下,说不定这诸葛亮便答应收自己为徒,想想竟有些小激动。
对于失去荆州之后的局面,刘封已经想过无数次了,和荀方、邓艾也一直探讨,稍微整理以下思绪,说道:“荆州已失,但并不见得全无好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荆州乃四战之地,东吴一直视为自己的地盘,日夜觊觎,而曹仁盘踞襄阳,虎视荆南,如此便让吴、魏目标达成一致,三者的平衡一旦打破,二叔便是背腹受敌!”
刘备不禁微微点头,就连关羽也再次睁开了眼睛,先前诸葛亮的分析也是如此,但他是从东吴和糜芳的背叛为关羽评判,刘封则从全局上指出了大局上的被动。
刘封又道:“如今荆州已属东吴,致使吴、魏战线再次拉长,长江一带皆是其交界之处,故此吴、魏联合必不能持久;
而蜀中四面围山,只需守住汉中和江州两处险地,便可安心发展,坐视吴、魏相争,我得渔翁之利!”
法正笑道:“难道我们就只能坐守西川,待其相争么?”
刘封摇头道:“并非如此,魏强吴弱,孙权据三江之固守住三世基业,却无进取之能,然曹军平定中原,无法攻取汉中,定会再次挥军南下,扬州、荆州皆为可战之地,若要胜曹,蜀、吴还需相互依存才有胜算,此唇亡齿寒之理,江东多能人,必定能明白!”
这一次连诸葛亮都禁不住点头了,刘封的分析的确和他们商议的差不多,这恐怕也是天下大多数有识之士的见地,却又笑道:“然此次东吴背盟,偷袭荆州,若我们再遣使联合,恐被天下人耻笑,吴候只怕也不会轻易答应。”
刘封不由冷笑一声,答道:“吕蒙夺我荆州,伤我兵卒,岂能与他善罢甘休?这次不但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还要让其主动求和,孙权如此反复,要给他长点记性才是。”
看到刘封忽然露出一副痞子相来,刘备不由怔住了,诸葛亮目光闪烁,只是轻笑不语,张飞却拍手大笑道:“哈哈哈,贤侄这话听起来真叫痛快,那碧眼小儿,我早就想教训他了。”
法正问道:“公益有何对策?”
刘封言道:“吕蒙诈取荆州,孙权马上上表称臣,可见东吴还是惧怕我军会报复,如今大家都知二叔旧伤复发,父王正好以此为由发兵东吴,虚张声势,东吴必定惶恐,自会派人来言和,我们可做个顺水人情,就将荆州归还,但要让他们陪些钱粮,以备军需,再与东吴结盟,待来年徐图大计。”
诸葛亮不置可否,问道:“你怎知我若发兵,东吴会遣人来和谈?”
刘封答道:“昔日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万军队南下,孙权属下便有提议投降之人,若非军师智激周瑜,舌战群儒,焉能有赤壁之战?
如今张昭还是东吴旧臣,若是我军大军压境,其必怪罪于吕蒙等人,吕蒙虽有夺荆州之功,但如何比得了张昭旧臣的影响力?
而且东吴武必能看出与我军联合的益处,定然会谈和!”
诸葛亮等人不禁相视点头,他们的判断,是对东吴和孙权等人的了解,而刘封则更是借助了预知历史的优势。
刘备称帝之后,率领蜀军七十多万要为关羽报仇,东吴就是派诸葛瑾求和,甚至愿意将荆州退还,只是刘备没有答应,吕蒙病重,东吴不得已才起用陆逊抵抗。
法正愈发觉得刘封有趣了,原先是个只知道往军营校场跑的毛头小子,半年不见,竟然有了儒将之风,而且见地丝毫不浅,笑问道:“此次出征,看来公益着实进步不小,那以你看来,该发多少兵马?”
刘封也笑道:“多多益善,此次出征,五十万以上,不但要起到震慑作用,还要让东吴放弃抵抗之心,权当一次大规模的练兵也未尝不可,但出动的兵力和东吴的赔偿一定是成正比的。”
“哼,孙权小儿,朝秦暮楚,害得云长受苦,我兄弟三人差点天人永隔,此仇不能不报。”刘备神色微凛,遥望东方,常年身居上位的威势散发开来,看向诸葛亮,“军师,你看我们能调动多少人马?”
他们两人之间,只需要一个眼神,便能会意,诸葛亮略作沉吟,答道:“除永安、江州、汉中、南中之地兵力不动之外,其他各地可抽调人马七十万。”
“好,那就尽起七十万大军!”刘备长身而起,想起兄弟三人当年征战的气概,不由意气风发,长声笑道,“也好让叫江东鼠辈知道我蜀军之威。”
“哈哈哈,痛快,为二哥报仇,这先锋是我的了,谁也别想抢。”张飞也大笑着站起来,虽然只是练兵,也高兴得摩拳擦掌。
第36章 便宜师傅
诸葛亮笑道:“明日还要请三将军再演一番请战的好戏!”
“这个没问题!”张飞拍着胸脯答应,一想到要带兵出征,什么都好商量。
这次出征,关羽显然是无缘参与的,而且为了装病,他这一段时间恐怕只能在府中度过,不由有些遗憾,看到刘封的见识的确比以前成长了许多,忽然有了一种后生可畏的慨然。
“纸上得来终觉浅,若非此次变故,我也不能明悟春秋之意,”关羽喟然叹道,“公益既然有心学习谋略兵法,何不找人教导于你?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若只凭那些兵书,恐怕有些来不及了。”
刘封心中一动,知道重头戏来了,忙抱拳道:“二叔所言极是,然小侄才疏学浅,过于愚钝,恐怕没人愿意教我。”
关羽拂须笑道:“只要你有此兴趣,我倒可以为你引荐,你看如何?”
刘封起身道:“承蒙二叔提携,不知道哪位先生肯教导小侄。”
关羽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孝直先生常以奇谋致胜,倒和你的计策颇有相似之处,我看你在他身边学习,定有所成。”
刘封一怔,本以为是诸葛亮,没想到却是法正,不过想到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其实是在政绩,演义夸大了他在谋略方面的本事。
而刘备手下的真正谋士就是法正、庞统等人,三国志中陈寿甚至把法正比作程昱、郭嘉,可见其在谋略方面的突出才能。
想到这里,马上向法正行礼:“小子驽钝,不知先生可否教诲一二?”
法正笑道:“既然是二将军所托,我岂能推却?方才将军一番言论,眼光开阔,又有空城计弄险,倒也让人称道,明日起,你若有空,就到我府上去吧。”
“多谢先生。”得了个便宜师傅,刘封大喜,再次向法正行礼,虽然还不是正式的拜师礼,但这一次却更加认真了。
刘备见状,也欣慰大笑:“哈哈哈,吾辈后继有人,可喜可贺,不日即将出兵,不如就在二弟府上设宴吧。”
这些都是他们同辈之间的酒宴,刘封觉得太过局促,借着和关平搭讪的机会退了出来,此时已经将近下午,关平还不能外出,刘封只好自己回到住处。
和邓艾他们吃饭的时间,刘封把今天告知荀方身世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到刘备和诸葛亮等人都能接纳他,荀方才放下心里来,二人决定晚上就去到诸葛亮府中拜见,对于这位传奇人物,荀方也是倾慕已久。
知道关羽接下来会有一段闲暇时间,刘封干脆把寇威打发到关羽府中去了,这次出征也不打算带着他,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正好让关羽指点一下。
安排好二人,刘封来到书房中,开始整理自己能想起来的所有军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