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关键的问题,自然不是一时就能断定的,张飞也很自觉地闭上了嘴,关羽凤目微眯,他这时候最不好表态,诸葛亮羽扇轻摇,看不出他的心思。

    “若公益有王之心,倒也未尝不是汉室之幸,”法正微微皱眉,沉吟道,“只是人心难测,难以臆断,既然他喜欢研习兵法谋略,不如我先收其为徒,再做观察。”

    刘备眼睛一亮,笑道:“孝直深知孤心,此为上策。”

    关羽和诸葛亮也缓缓点头,这的确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只要刘封愿意学习兵法,拜入到门下,就可以观察刘封,更主要的是,这样一来,对刘封以后也有了限制,如果他忠心辅佐,也不枉一番培养,如果有了二心,法正就可以以老师的身份亲自出面讨伐了。

    张飞却不管他们的这些心思,还想着刚才诸葛亮未说完的话,催问道:“军师,你刚才说荆州丢失还有好处,这好处在哪?”

    诸葛亮笑道:“刚才亮也说过,荆州乃是大家都想夺取之地,所以此次失去,便是我军以退为进的好时机!”

    他羽扇指着地图上益州的区域,继续道:“如今我军只拥有西川一地,但是南方还有蛮人未服,不可忽视,而曹操早已经平定北方,又大破羌族,曹军再无外外族之祸,孙权也派军平定了山越军,如今便只剩我治下的南蛮了,此患不可不除!”

    刘备点头道:“不错,一定要先将内患铲除,才能安心北进中原!”

    诸葛亮又道:“西川自古远离中原,四周群山环绕,仅有几条通道可以入侵!如今汉中有魏延将军镇守,可保万无一失,只是这永安守将,亮觉得要另选他人!”

    刘备皱眉道:“难道子龙不足以镇守永安吗?”

    诸葛亮点头道:“子龙足可镇守,但却非最佳人选!”

    刘备更加疑惑:“还有谁可当此大任?”

    诸葛亮笑着看向关羽,言道:“非二将军莫属!”

    关羽有些意外,抱拳道:“多谢军师信任,只是我近丢失荆州,恐难以服众,如何能够再去守永安?”

    诸葛亮笑道:“前番东吴偷袭荆州,有许多取巧的成分,若不是糜芳背叛,荆州也只是失去一两座城池罢了!若东吴得知关将军在永安,他必怕将军伺机报复,定然会派兵严防将军,而不敢有进攻之意!”

    张飞不由拍掌赞道:“军师此计甚妙,他们从二哥手中偷袭夺走荆州,如今再让二哥和他们对峙,东吴诸将必定惧怕二哥,一心只想着防守了!”

    刘备也觉得诸葛亮这一招的确不错,从心理上压制了东吴,点头道:“二弟休息半月,便去永安调换子龙回来。”

    “此事倒也不必着急,”关羽正要答应,法正却抬手拦住了他,毫无血色的唇角泛起一丝诡异的笑容,“他东吴取荆州,又让二将军遭受囚禁之辱,焉能如此轻易罢休?”

    张飞一看法正的笑容,就知道他肯定又有了什么计策,不由期待起来,搓着手问道:“孝直有何妙计快说出来,要能让东吴也吃些亏,我第一个支持你。”

 第33章 镇北将军

    连日奔波,大家都很疲累,尤其是刘封,一直在马背上颠簸,感觉浑身都散架了似的,回到住处倒头就睡,到了第二天早上,还觉得浑身不舒服。

    洗漱完毕之后,来到成都府议事大厅,已经有人三三两两到来,见了刘封,都热情地打着招呼,虽然刘备进位汉中王,刘封没有被封为世子,但他毕竟还是刘备的养子,而且这次冒死救出关羽,功劳不小。

    不多时刘备和诸葛亮也都先后到来,刘备扫视一周,发现关羽没到,问道:“为何云长还未到?”

    刘封本以为关羽和刘备在一起,这一问,才发现不仅关羽未到,关平和关兴也不在,不禁眉头微皱,关羽既然放下心中桎梏,一心赎罪,又何必逃避惩罚?

    张飞上前说道:“大哥,二哥这几日路途劳累,就让他多休息一阵吧,有什么事我们先说好了!”

    那些武官吏却别有想法,刘备在蜀中推行法制,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并让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四人编制蜀科,一切都要公平对待。

    今天是论功行赏,秋后算账的时候,关羽可能因为荆州的事情放不下面子,故意缺席。

    刘备倒也没有勉强,示意大家入座,缓缓说道:“孤虽夺取汉中,但荆州又被东吴偷袭,各地兵马需要重新调动,防线也要重新布置,下面请军师说明情况,为了汉室大业,诸位务必遵服!”

    众人答应着,诸葛亮起身环视一圈,言道:“二将军丢失荆州,虽与糜芳、傅士仁二人背叛有关,但统帅之责不可辞,念其昔日有功,着令削职罚俸,降为镇东将军,罚俸三年,三将军迁为前将军,子龙为后将军。”

    关羽从前将军连降两级,众人自然没什么意见,虽然降职,对关羽在军中的地位和威信不会有什么影响,凭他的本事,将功折罪,也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诸葛亮看向刘备,神色看不出喜怒,继续说道:“刘封先取上庸有功,后发兵营救二将军一众,斩杀吴将潘璋、马忠,归途中又破坏魏军偷袭汉中之计,功劳甚大,迁为镇北将军!”

    刘封这次倒有些意外,所有人也都把目光集中在了他身上,刘封先前不过是一个杂牌将军,一直并未受到重用,此番一战,确实也是脱颖而出,人人都想到会有升赏,但没想到直接封为镇北将军,和关羽平级了。

    最关键的一点,镇北将军,意味着他就有了开府的权力,只要以后镇守一方,就能够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和杂号将军有着质的区别。

    顿了一下之后,刘封才反应过来,出列抱拳道:“末将领命,定当肝脑涂地,誓死效忠。”

    诸葛亮点头笑道:“将军年少有为,武双全,如今初露锋芒,还需再接再励。”

    等刘封回位之后,诸葛亮又说道:“汉中已经平定,葭萌关、剑阁无需重兵把守,将孟起调回成都,兵马调往汉中;以吴懿为永安太守,邓芝为参赞,调回子龙,黄权、冯习二将调往汉中,协助魏延将军镇守西川门户。”

    吴懿等人出列答应,诸葛亮吩咐道:“此次众位都为一方守将,责任重大,定要同心戮力,恪守职责,你几人准备一下,尽快出发吧!”

    刘备望向众人,欣慰而笑,言道:“孤能有今日之成就,全是仰仗众位之功,然大汉倾颓,光复之日还很长远,望众位诸位齐心协力,我等再举光武复兴之事!”

    下面众人齐声称是!

    刘备又听马良、费祎等人汇报了一下成都和整个益州的政事,一切都已经进入正轨,今年正好也是丰收之年,倒也没有什么大事。

    正议论州事的时候,忽然大殿门口闯进来一人,跪在地下大哭道:“大伯不好了,父亲他,他病倒了!”

    刘备一看来的是关平,吃了一惊,从席位上豁然而起,忙道:“平儿有事慢慢说!”

    关平眼睛红肿,声音哽咽:“大伯,父亲昨日回到成都,宴罢之后半夜忽然惊醒,精神不振,是受潘璋等人折辱所致,今早旧疾复发,吐血数升,已然昏迷不醒!”

    “你说什么?”刘备脸色大变,两步走下台阶,张飞也从一旁上前扶起关平,暴喝道:“东吴欺人太甚,竟敢侮辱二哥,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诸葛亮走过来劝止张飞:“三将军先别着急,我们先去探视云长吧!”

    张飞怒哼一声,直接拉着关平先走了,刘备吩咐其他人各司其职,不必惊慌,自己却面沉似水,和诸葛亮匆匆离去!

    大殿中武官吏一脸茫然,才明白关羽原来是受了重伤的,怪不得今天没有出席,联想到关羽被吴军所擒,一路上肯定吃了不少苦头。

    刘封没有跟着刘备他们一同前去,出了府门一路上皱着眉头,总觉得这事太过蹊跷,他一直都和关羽在一起,只看到关羽突破后心境大变,根本没有暗疾,如果真有什么问题,华佗肯定也早就发现了,怎么到了成都,突然吐血昏迷?

    来到自己的住处,荀方正和邓艾在讨论兵法,见刘封这么早就回来,不由诧异,刘封来不及说自己升迁的事情,先把心中疑惑和两人说了一遍。

    荀方思索一阵,他的看法和刘封的差不多:“关将军一路上并未有受伤迹象,而且又能与张将军和马将军大战数百回合,可见身体并无大碍,怎会突然病倒?”

    得到荀方的肯定,刘封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可能,看着荀方的神色,忽然说道:“东吴?”

    “不错!”荀方也连连点头,“依属下看来,恐怕是要对东吴有所动作了。”

    “不会吧?”邓艾在一旁吃了一惊,皱眉道:“眼下即将入冬,天寒地冻,草木枯寒,不适合出兵啊!”

    刘封见荀方也是这么想,心中更是笃定,笑道:“对东吴也不一定真要用兵,以军师之能,他岂不知现在不是出兵之时?我看他们只是不想让东吴白白得了荆州罢了!”

    荀方也点头同意:“很有可能,毕竟现在曹军实力最强,孙权又上表称臣,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如能借此继续联合东吴,才有回旋的余地!”

    就在三人讨论的时候,亲兵进来报告:“将军,主公请你去关将军府中!”

 第34章 初次试探

    刘封来到关羽府中,外面已经安排士兵把守,闲人一概不许探视,进门就看到刚才还哭天抢地的关平朝他挤眉弄眼,就知道自己的猜测并没有错,心中也踏实下来。

    客厅之中,刘备三兄弟安然而坐,诸葛亮和另一个身材瘦弱的士也在,刘封凭借先前的记忆,想起来这是法正,看他如此虚弱,不由心中一沉,法正好像在刘备伐东吴的时候就死了,看来命不久矣。

    法正和诸葛亮年纪差不多,善用奇谋,可不能让他这么早就死了,心中思忖着,上前向几人一一行礼,不但没有因为看到关羽安然无恙而吃惊,反而因为法正的病情而显得心事重重。

    刘备和诸葛亮等人交换了一个微不可察的眼神,笑道:“公益,你可知为何要叫你前来?”

    刘封抱拳道:“孩儿不知!”

    张飞在一旁一脸好奇,瞪大了眼睛,摸着满脸的胡茬问道:“你看到二哥安然无恙,一点都不吃惊吗?还是我刚才演戏出了破绽?”

    刘封笑道:“三叔刚才演得入木三分,可是骗过所有人了,但我从上庸一直与二叔在一起,又有华佗先生同行,若身体真有什么差池,早就能发现了,故此猜测可能事出有因!”

    听到这话,刘备暗自点头,诸葛亮眼神微凛,本来很有节奏地摇着羽扇,这一刻突然停顿下来,关羽一向冷峻的脸上,也露出了浅笑。

    法正轻咳一声,问道:“不知将军可猜到我们为何要如此做?”

    刘封看几人都看着他,知道是在考验自己,便说道:“刚才关平着重说二叔之病是因东吴而起,大概针对东吴的计划吧?”

    法正淡然一笑,嘉许地点点头,张飞竖着大拇指叫道:“你这小子越来越厉害了,哈哈!”

    刘封忙摆手道:“三叔过奖了,其实此事我先前还不确定,是和属下一个人共同商议才想到的。”

    诸葛亮古井不波的眸子里终于出现了波动,问道:“公益属下还有此等人才?”

    其实在他想来,刘封的变化实在太大,简直有些匪夷所思,但要是他身旁有人暗中指点,这倒可以理解了,这样的人才一定要拔擢重用。

    关羽凝目问道:“莫非便是先前那个校尉,名叫方荀的?”

    一路上方荀几次提出建议,都十分可行,关羽除了对寇威印象深刻之外,另一个人就是方荀了。

    “正是他,”刘封点点头,见刘备眼中疑惑,提醒道,“就是那个提出采大会的人。”

    “哦,真是难得之才!”刘备恍然,嘉许地点点头,他半生奔波,深知人才的重要性。

    “采大会?什么意思?”诸葛亮在一旁没听明白,刘备还没来得及和他商量这事。

    “哈哈哈,军师,这事我来给你说。”张飞一听马上来劲了,便手舞足蹈将刘封和荀方的建议说了一遍!

    诸葛亮听完不由点头称赞道:“这个想法的确不错,我看可行,不如就让季常和公琰两人来负责安排此事吧!”

    法正也点头同意:“不错,现在正是养兵的时间,正好可以组织一下!”

    诸葛亮笑道:“这方荀屡出奇谋,又能冷静细微,公益可否引见,让我见识一下!”

    刘封忙抱拳道:“能得军师赏识,是他的荣幸,我回去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