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之上,诸葛乔见到吴军放出火箭,便知道阵法被破,暗自叹了口气,将潘临和尤突两人指挥到安全地带,等军中火起,才命令两人追击吴军。
毛甘眼见大获全胜,不由长啸连连,仰天大笑,这一下不但死里逃生,而且杀得如此痛快,自己的人马也没有损失多少,反击之战实在痛快。祖郎和寇威两人此时也正好上得岸来,看到毛甘大笑,远处的潘临和尤突正带兵追击吴军,知道战争已经到了尾声,想到两边自己都没赶上参战,不由尴尬地看了寇威一眼,苦笑道:“看来我只是一个看客
。”
潘临和尤突带领兵马冲杀一阵,见吴军已经逃走,到了谷口,却也不敢贸然追击,命人守好此地,便撤了回来。
此时毛甘等人已经回了大帐,帐内气氛热烈,都在为劫后余生感到庆幸,毛甘听到诸葛亮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下了柴桑,震惊不已,
近半月时间相处,他已经被蜀军连续带来的意外震得有些麻木了,反而没有太过失态。
寇威将诸葛亮的书信交于诸葛乔,说明柴桑及豫章两郡的情况,众人皆大欢喜,要不是山越军实在缺乏粮草,毛甘便想现在就大宴三日,否则心中的痛快实在无以表达。
“哈哈哈这次将吴狗打得落花流水,真是太痛快了。”
几人正在帐中说笑,就听见帐外一个洪亮的大笑声传了进来,知是潘临和尤突二位头领返回。倒是祖郎在一旁神色尴尬,虽说自己也得了任务,但奈何总是差了一步,这下子搞得自己寸功未立,有些郁郁寡欢。
第324章 一国两制
“这次我们能够死里逃生,全是仰仗诸葛先生和王太守相助,本王代全族勇士谢过两位!”毛甘心中高兴,脸上都快笑开了花,这谢意也显得十分真诚。
“说得对!”潘临走进来也点头笑道:“我们都应该好好感谢两位才是。”
诸葛乔看完了诸葛亮的书信,见众人称谢,连忙说道:“此番相助贵军,也是因吾等邀请贵军相助在先,若是让大王受了损失,吾等如何心安?”
毛甘等人见诸葛乔并不居功自傲,对他的好感更曾了几分,奈何手里拮据,族中又没有什么好东西送给诸葛乔,心里愈发惭愧,这么大的人情不知道该怎么偿还。
诸葛乔扬了扬手中的书信,对众人说道:“在下已经收到丞相书信,对大王此次出战十分感谢,若非大王吸引吴军主力,我军也不能轻易拿下柴桑。”
他看毛甘等人顿时神色古怪,知道他们心中所想,便笑道:“大王莫非以为丞相是在利用你们?”
“不是不是,先生多虑了。”毛甘干笑连连,神色却有些不自然。“这也难怪大王,不过若非吴军一心要夺取荆州,将柴桑的兵马抽调一空,吾等也不能如此轻易成功,所以拿下柴桑,乃是东吴咎由自取,贪心不足所致;东吴本知大王出战乃是为了粮草,为何前几年都有
粮草送与大王,这番却出兵来剿?”
诸葛乔不动声色,将责任全部推到东吴身上,让毛甘明白他们虽然在柴桑争夺中占了重要作用,但要不是东吴粗心大意,一心想着扩张,也不至于丢了柴桑这么重要的地方。
毛甘见诸葛乔如此说,便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何况就现在的这种情况,他更不可能翻脸。
刚才在高台上,他还暗自提醒自己万万不可和这些可怕的蜀军为敌,要是哪天自己迷迷糊糊闯进了他们的什么阵法,那可是万劫不复。
想到这里,毛甘抱拳正色说道:“先生不必多疑,本王愿与贵军结为盟友,日后互不攻伐,若丞相有所差遣,本王一定倾全族之力相助。”
诸葛乔见毛甘神色坚定,当下笑道:“大王果真是性情中人,在下十分佩服,丞相之意与大王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啊!”
毛甘见诸葛乔将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顿觉倍有面子,忍不住大笑起来。
“对了!”诸葛乔继续说道:“丞相信中还交代,大王连日征战,恐军中粮草不足,命吾抽调豫章郡一月粮草供大王所用,还望大王不要嫌少。”
毛甘本想推辞,但军中实在是缺乏粮草,又加上刚才提出同盟,干脆厚着脸皮答应下来,暗道这蜀军还是仗义,可比东吴慷慨多了。
诸葛乔又道:“既然大王已经出兵至此,丞相之意,欲将浪溪以南让于大王,由大王派人接管经营。”
“啊?”毛甘吃了一惊,这可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这,这”
不止毛甘说不出话来,潘临三人听了也十分吃惊,他们出兵经常是抢点物资,搞点战利品便回去了,从未想过要在这里立足,现在诸葛乔开口就将这些土地划分给他们,可真是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诸葛乔早就料到这些人的反应,问道:“大王可知吾等对南王及羌王如何?”纵然深处蛮荒山野之地,但对于这样的大事毛甘自然还是听说过的,尤其是蛮族和羌族的命运,曾让毛甘感慨良多,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将山越族人带领到那样的地步,也足以让族人永远的记住毛甘这个名
字。
一想至此,毛甘猛然醒悟,心中狂跳,暗骂自己糊涂,他一直企盼的机会,不就正在眼前?
正准备一口答应,忽然看到身边跟着的这三位,不由退缩了,他们打打杀杀还行,要是治理地方,每一个能用得上的。
一想到治理城池,耕种田地,毛甘便进退两难,一时间竟然无法抉择。
“我听说汉军不仅对南王和羌王帮助很大,甚至连匈奴人都带到西凉的土地上,让匈奴骑兵加入到军队中呢!”潘临见毛甘居然发呆,只好先替毛甘回答。
“对!若是我们能够相互帮助,自然是最好的。”毛甘回过神来,点头答道。
“这么说来,大王是要答应了?”诸葛乔笑道。
“唉!”毛甘却叹了口气,百般无奈地说道:“先生有所不知,我族中实在无人能够治理地方,若是得了这些土地,连本王都不知道要怎么处置了。”
“只要大王肯答应,此事倒也简单,”诸葛乔似乎胸有成竹:“为了能与大王这样优秀的族人相互合作,我国中燕王早就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法,保证让大王满意。”
“一国两制?”毛甘皱起眉头。
这是什么政策,他可从未听见过,不过听说这个办法能解决他心中的难题,不由眼睛放光,紧盯着诸葛乔,期待他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诸葛乔见毛甘的目光如此热烈,心中一突,没来由地想起刘封给他讲过背背山的故事来,赶紧低头避开。,干咳一声言道:“咳咳,此事说来简单,若真要施行,却有些困难,不仅需要大王和几位头领全力
配合,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才行。”
“还请先生指教。”毛甘眼见有了方法,怎肯轻易放弃,便学着汉人的礼仪向诸葛乔做了一个揖。
“大王不必多礼。”诸葛乔见毛甘态度十分诚恳,心中欣慰,本来他还想怎么说服毛甘来完成诸葛亮交给他的这个艰巨任务呢,没想到毛甘居然如此配合。
沉吟片刻才道:“简单来说,就是在这片土地之上,还是按照你们山越人的习俗来治理,但必须要遵守我大汉律法,若有触犯,无论是山越还是汉人,同等治罪,不得偏袒。”毛甘点点头:“这倒简单,犯法自然是要受到惩罚的,汉人能够做到的,我的族人也一样能够做到。”
第325章 我的地盘
“好!”诸葛乔对毛甘的表现十分满意,不由赞道:“大王如此开明,定能带领山越人走向更加辉煌的时代,大王之名,恐怕要被族人永远传唱了!”
和王惇同行数月,他对毛甘这些人的想法还是十分了解的。
“先生实在是太夸赞本王了,实不敢当啊!”毛甘虽然嘴上谦虚,但神色中的高兴却显露无遗,对诸葛乔更是生出了知己之感,恨不得上去抱着诸葛乔大叫两声。
“呃”诸葛乔见毛甘的目光越来越不对劲了,赶紧岔开话题:“此番带王太守前来,正是因为王太守与大王相熟,一来作为引荐,二来便是让王大人帮助大王治理此地。”
“当真?”毛甘又得到一个惊喜,终于将热切的目光转向了王惇,诸葛乔这才暗中松了口气,前几日被困绝地,尚能谈笑自若,这一阵竟然背后隐隐出汗了。
王惇赶紧答道:“既然是丞相之命,在下岂敢推辞?”
“好,好,好!”毛甘今天实在是太高兴了,不仅从绝望中获生,更是看到自己远大的抱负要实现的曙光,只是连说了三个好,挥舞着双手不知道该说其他什么了。
一旁的潘临等人却神色尴尬,没有料到毛甘大王会如此失态,真是有损他们山越人的威严,个个低头转身,佯装不认识他。
马上又道:“虽然浪溪以南尚有临川等地可供大王治理,但庐陵的吴军却必须要消灭,否则便是隐患。”
“庐陵?”毛甘从欢喜中缓过来,怔了一下马上就明白了:“这是自然,在本王的领地上怎么能有吴军存在呢?”
“庐陵便交给我来收拾吧!”祖郎一听诸葛乔提起庐陵,眼皮没来由地跳了几下,主动站了出来,对这个曾让自己吃亏的地方,他可是日夜想着能够再杀回去。“两位稍安勿躁,”诸葛乔看祖郎的神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肆意杀戮这可不是他想要的,对祖郎说道:“在下自知祖郎头领曾中了庐陵太守之计,但此番若是你亲自前去,切记不可纵容士兵,造成杀戮才是
。”
“这是为何?”祖郎见诸葛乔如此说,不由瞪大眼睛,就算诸葛乔对他们有莫大的恩情,但要阻止他报仇,怎能够咽下这口气?诸葛乔却淡然一笑,并未对祖郎的冒犯生气,只是说道:“祖郎头领可曾想过,若是拿下了庐陵,这城中的百姓可都是在你们的管辖之下,他们也将会和你的族民一样,共同生活下去,若是将他们都杀了,
你得到一座空城又有何用?谁还来教你们耕种和劳作呢?”
“我的族民?”祖郎愣了一会,突然就明白了,像他这种比较聪明的人,这其中的道理还是能够想通的。
马上躬身对诸葛乔行了一个大礼:“多谢先生提醒,我一定会好好对待这些百姓的,只要他们愿意留下来的,我一定会比对我的族人更好地对待他们,不愿理留下来的,绝不会强求。”
“如此我便放心了!”诸葛乔点点头,扫视了几位山越将领:“此事若能成功,数百年之后,几位头领将像你们的越沤大神一样被永远传唱下去。”
潘临几人听了,也都神往起来,欣喜的同时,不禁暗自庆幸这次跟着毛甘出来,就让在族中守着的那几个头领后悔去吧!
能够青史留名,谁不会激动万分?
******
关羽带众将到达乌林,命人在港口扎下水寨,这一日蒋壹兄弟水军也到了乌林,关羽传令全军升帐。
“吴军已到赤壁,严阵以待,诸位以为吾等当带兵出击,还是以逸待劳?”关羽看了众人一眼,沉声问道。
关平出列答道:“父王,以孩儿来看,先待吴军有所动静,再做对策不迟。”
他早年与刘封共同作战,对刘封临阵对敌的能力很是佩服,作为武将,关平还是喜欢上阵厮杀,但这几年心性更加成熟,不再是当年的愣头青了。
关羽点点头,对关平的表现很是满意,不像老三那样只懂得冲锋陷阵,不过也是个性使然,关平或许以后可为帅才,但关索最多也就是将才了。
“义父,我看还是直接杀过去来得干脆,东吴就仗着水军厉害,我们荆州的水军也不是吃素的,趁着吴军立足未稳,我们从上游顺江而下,杀他个措手不及,说不定还能直接杀回江夏呢!”
周仓见关羽没有答话,以为关羽对关平的坐守之策不满,当下站出来大声说话,在他看来,直接真刀真枪较量,才是关羽的性格。关羽却不置可否,看了一眼犹豫不决的蒋壹兄弟,知道他们心中为难,便道:“此次水上作战,某亦知事关重大,陆逊年纪虽轻,但用兵娴熟,大有当年公瑾之风,尔等万万不可轻敌,凡事需谋定而后动。
”
说到这里,关羽不禁暗自喟叹,如今也算是故地重游,只可惜物是人非了,又对蒋壹说道:“某知你兄弟二人心中为难,此乃人之常情,此次临阵杀敌,不需你二人出面,只负责后方军事调动便可。”
“将军,吾等愿冲锋陷阵!”蒋壹兄弟闻言急忙跪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咬牙一拼了。
“二位不必再说,某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