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缓缓闭上了眼睛,有他在,荆州便不能再失。

    马良见众人都沉思不语,说道:“依属下之见,不若做两手准备,可命蒋将军率领水军与东吴在江上对峙,如此可不必伤及平民。若水战不利,则续续退守江岸,待其半渡之时,再水、陆两路合击之。”“嗯!”关羽点点头,其实这个思路是几人早就定好的,今日便是看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意见,便道:“东吴大军已到夏口、三江口、石阳一带,不日即将开往江陵,既要对敌,我军岂可死守?”

 第301章 成败声名

    说到这里关羽再次睁开眼睛,浑身气势陡然放开,恍如卧虎起身,真龙出动,众人顿觉得浑身一震,精神抖擞,关羽散发的战意也感染到每一个人。

    “吴懿听令!”关羽沉喝道。

    “末将在!”吴懿经过多年战火洗礼,已经成为一员虎将,走出武将之列,便有一股大将之风。

    “命你带一万兵马前往汉阳,陈到、关索、陈楚为辅,颜琰为随军参赞,即刻启程。”

    其他几人也出列领命,与吴懿领了将令下去点拨人马。

    “蒋壹、蒋休。”关羽又传二将。

    “末将在!”蒋壹兄弟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率兵出战,不禁忐忑又激动。

    关羽看二人气概,十分满意:“某荆州十万水军交于你兄弟二人,沐风随军,顺汉水往乌林港开进,不得有误。”

    二人大喜,领过将令,和沐风速去准备。

    关羽这才对一旁的“诸葛亮”道:“丞相就与本将军帅本部兵马前往乌林。”

    “诸葛亮”还是淡然的样子,微微点头道:“二将军久在,便依将军安排。”

    关羽微微颔首,又传将令命王甫守江陵,张嶷、王佑运送粮草及后备军于沔阳随时接应;

    来敏、宗预往襄阳替换关兴前来沔阳;

    樊建带领一部人马驻守公安港,以防吴军偷袭后方;

    因为有诸葛亮在,不好直封马良为军师,命其为随军典记,随关羽领中军前往乌林迎战吴军。

    蒋壹兄弟赶往军营,蒋休言道:“我兄弟二人虽受二位王爷器重,委以重任,不敢怠慢,便知有此局面,虽有准备,但到了眼前,还是难以面对江东兄弟儿郎啊!”蒋壹抬头看着天空,叹气道:“二弟所言差矣,岂不闻士为知己者死乎?当年燕王对我兄弟有再造之恩,又蒙关将军厚爱,不以吾等为降将,荆州水军悉数交于你我,纵使我二人尚在东吴,亦不过一城之

    守,安能统兵征战,以慰先父之志?”

    蒋休点点头,心中还是有些芥蒂:“兄长所言,小弟自知。然东吴诸将多与我二人相熟,若相见于两阵,难免有愧也。”

    蒋壹看着自己的兄弟,知道他和自己当年一样,在这道坎上卡住了,虽然到今天才想到这一层,但也算是成熟了不少。

    拍拍蒋休的肩膀:“为兄曾经也如此想过,虽知当年父亲托梦之事乃是燕王一力所为,何尝又不是燕王一片爱才、赤诚之心?”

    看到蒋休神色松动,继续说道:“自古良禽择木而栖,我二人追随汉室,纵使人有微词,尚可辩之,若三心二意,恐为天下人所不齿。”

    蒋休闻言心中一惊,想想这其中的道理,顿时觉得冷汗涔涔,如果真如蒋壹所言,自己已经背叛了东吴,又对蜀汉不能忠心,只怕再也不能得到重用,还被天下人耻笑,现在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兄长,我明白了!”想到这里,蒋休对着蒋壹用力点头,目光中全是坚定之色。

    蒋壹这才放心,转身往水军大营而去,正色言道:“若是汉室光复,中原一统,你我兄弟二人便不会是罪人了。”

    蒋休闻言心中一动,发现兄长的背影居然十分高大坚毅,和当年的父亲十分相似,也许只有这一条路才能让他们得到最大的回报,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那时候才能得到印证。

    ******

    “报!”夏口吴军大营内,陆逊等人正在议论军情,传令官飞马传信。

    陆逊抬起头:“有何军情?”

    “报大都督,荆州兵马已从水陆进发,顺汉水而来。”

    “嗯,有多少人马?”

    “水陆兵马各十万。”

    “啊?二十万?”众将十分吃惊,没想到荆州一次就出动这么多兵马,而东吴水军也才十五万,加上马步兵,也就二十五万多,这基本算是举国之兵了。

    “再探!”陆逊面色如常,看着地图的头都不抬一下。

    “大都督,荆州水陆兵马二十万前来,当奏请陛下再发援兵才是。”

    江夏太守孙胤神色忐忑,他继承其父孙皎之位以来,并未见过什么大阵仗,发现兵力不占优势,便没了先前的自信。

    “二十万何足惧哉?”周泰虽然年近五十,但体魄十分强壮,他可是水陆作战都有经验之人,瞥了一眼孙胤,沉声道:“我大吴十五万水军,江上作战,何惧也?”

    “周将军所言甚是!”朱然也是满脸自信:“若是在水上,普天之下,吾等焉有对手?何况荆州水军也才区区十万,此番定要活捉他几员大将。”

    上次他在武陵被刘封活捉,用了两万斛粮食才被换回来,引以为耻,私底下还被人称为“朱贰万”,早将刘封和蜀汉之兵恨之入骨了。

    其他众将闻言才心中稍定,虽然荆州兵马不少,但水军并不占优,逆流而上,直接便能杀到荆州境内。

    “蜀军顺流而下,占据地利优势,吾水军虽强,欲逆流冲击,还需小心部署才是。”徐盛作为水军统领,没有盲目乐观,水上作战,也要考虑地理、水势、风势等方面的因素。

    陆逊却始终淡然听着众人议论,并未发表意见。

    “大都督可有妙策应敌?”孙胤见自己说了一句话便被人轻视,面色难看,只好将重点转移到陆逊身上,免去尴尬。

    陆逊扫视众人一眼,嘴角升起一丝笑意:“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吾大军刚至夏口,荆州兵马便已开动,看来他们是不想把战火引到荆州境内,吾等尚不知敌军动向,还是等候探马来报再定。”

    众将不由有些羞愧,没想到陆逊年纪轻轻却城府深重,临战不乱才是大将之风。

    正在这时探马再次来报:“荆州水军从汉水往乌林进发,马步兵一路往汉阳驻扎,本部兵马前往乌林会和。”

    “何人领兵?”陆逊看着地图问道。

    “关羽、诸葛亮随本部兵马往乌林,汉阳兵马由吴懿率领,水军统领为蒋壹、蒋休二人。”“果真是此叛逆小人!”朱据闻言切齿骂道,他与蒋壹兄弟二人也算有些交情,没想到被俘便投了蜀军,深以为耻。

 第302章 庐陵危机

    陆逊命人继续打探,似是对此二人带领荆州水军并不在意,突然他心中一动,目光定在地图的一个位置上。

    赤壁?

    难道这是天意么?

    从目前蜀军动向来看,要想将荆州水军一口气吃掉,处在下游的他们,能选的最好位置便是赤壁。

    此处水流平缓,水面开阔,能充分发挥水军的优势。

    若是在其他地方作战,下游的水军肯定是要吃亏的,要是水面不够开阔,兵力优势也就失去了作用。

    想起当年周瑜率领十万水军就将曹操八十万兵马击退,一战震铄古今,虽然自己向往,奈何生不逢时,没有赶上。

    当年参战一名小兵也都引以为傲,如今又是在赤壁,敌我旗鼓相当,我还有什么失败的理由?

    想到这里,陆逊深吸一口气,食指狠狠按在赤壁的位置,对众将说道:“既然荆州兵马已发,吾等亦当早做对策才是。”

    “遵都督将令!”众将见陆逊有了计较,便停止议论。

    “孙胤带领本部人马回转江夏,做好押粮等后备事宜。”本来是受了孙皎托付照顾他这个儿子,但从刚才的表现看来,他能作一个太守便不错了。

    “是!”孙胤闻言却面露喜色,本来跟着陆逊出征想混点功劳,听到蜀军势大,心中早有退意,此时让他回到江夏,自是求之不得。

    陆逊看到孙胤的神色,心中叹了口气,并未多言,继续传令:“张休、凌冽二将何在?”

    “末将在。”二人闻言出列。

    “命你二人率兵马两万前往石阳,牵制蜀军汉阳所部兵马,随机而动。”

    “是!”二将领命而去。

    “其余诸将随吾前往赤壁,此战务求一举歼灭荆州水军!”陆逊英气勃发,大声传令:“只要吃掉其水军,则取荆州不难矣!”

    “是!”听到赤壁两个字,其他将领也都和他一样,眼中神采飞扬。

    年轻将领自是怀想东吴人人尽知的赤壁之战,年长一些的老将如周泰等人更是感同身受,仿佛又回到了当初追随周瑜叱咤于长江两岸的情景。

    又一个光荣的时刻到来了,作为一个热血男儿,每个人都充满了期待。

    果然有了“赤壁”两个字,都不用自己说多余的话来激励士气,看到大家如自己预料中的神情,陆逊脸上露出自信的笑意。

    随着众将散去,他目光望向帐外的天空,久久未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

    “大头领,我们也不比潘临他们弱啊,为什么却挑了这个偏远的地方来?一看就没什么油水。”

    祖郎带领的山越军已经到了庐陵境内,只见此地崇山峻岭,山路难行,已经走了半月了,也才发现了两个小村庄,有一个村里的人好像早得到消息跑光了,什么也没留下。

    他们现在就在第三个空无一人的村庄内,一个副头领在一旁不满地发着牢骚。

    “哼!”祖郎冷哼一声:“你懂什么?会稽虽然是大郡,但也有大军驻守,又加上路途遥远,万一其他地方的吴军赶来支援,就怕还未抓到老虎,反被老虎吃了。”

    副头领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敢反驳祖郎,而且祖郎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祖郎不理会周围人的表情,皱眉看着周围的房屋,有的地方还有青烟冒出来,显然这里的百姓才逃走不久,极有可能躲到山里去了。

    这个地方山势险峻,又加已是夏天,树林茂密,就算他们山越人是林中手,也不敢分散贸然去寻找。

    “派出去的兄弟们还没回来吗?”祖郎啃着干冷的食物问道。

    副头领看了一眼远处,摇头道:“还没有,这里的路实在是太难找了,还好我们从小就在山里长大,要不然”

    他本想来说早就饿死了,但看到祖郎冷冷的目光,便不再说话,狠狠地咬了一口手中的干粮。

    祖郎也知道大家心里不满,不过到现在都没找到大一点的城池,倒是出乎他的意料,难道走错路了?

    想到这里祖郎吩咐众人:“今晚就在这个小村落休息,大家好好休整一番,明日多派几组兄弟出去寻找,以我看来,马上就能找到大的县城了,到时候拿下城池,大家就尽情享乐吧!”

    其他人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好下去安排。

    ******

    “府君大人,那些山越军已经到了牛山庄,好像打算今晚在那休整。”庐陵城中,一个衙役走进太守府报信。

    府衙内,太守留略和几个人正坐在一起神色复杂,听说山越军突然来袭,让他们一筹莫展。

    本来庐陵是个小地方,地势偏远,没想到竟然被盯上了,在第一个村庄被抢之后,他们马上下令撤离了沿途的村民。

    本以为过些时间山越人抢不到东西就撤退了,没想到他们居然一直往前走,眼看还有两座山便到了县城,凭借成立这几千兵丁,根本没有胜算。

    留略示意那个衙役坐下,对身边一个留着三绺短须的士说道:“先生,我等虽撤离了沿途村民,但这山越军似乎不愿就此退去,留在牛山庄休整,只怕不到两日,便能发现县城所在了。”

    “嗯!”那人嘴里答应了一声,皱眉沉吟半晌,却未说话。

    留略却未对这人的漫不经心生气,反而有些期待地看着他,等他说话。

    旁边那个衙役也是一脸期待,如果连钟离先生没有好办法,只怕县城是要保不住了。

    还记得去年自己带着几个兄弟去李家村办事,却发现李大户强占村民稻田,种田的正是钟离牧,他在当地亲自耕种二十亩稻米。

    稻米将近成熟时,李大户却向钟离牧声称土地是他的,要他交出土地和稻米,令他意外的是钟离牧居然自愿交出了稻米。

    他闻听此事大怒,便抓了李大户,没想到钟离牧反而跑来求情,言道:“草民能在此地落足,便已知足。今因些许稻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