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毕,关羽这才对那个士兵说道:“你既然假扮丞相,便不要过于拘谨,让人看出破绽来。”
那人正擦着汗,听到这话连忙答道:“是,属下记住了。”
“嗯?”关羽虎目微开,冷哼一声。
那人打了个寒颤,勉强打起精神,站直了身躯,挥舞着羽扇,淡淡道:“就依二将!”
“这才像话,哈哈哈”关羽突然大笑起来,“将丞相到江陵的消息放出去,晚上某为尔等设宴接风,令城中百官都来拜见。”众人没想到一向威严无比的关羽忽然会如此作弄,愕然怔住,就连关平都有些适应不过来,掐了一把身旁的关索,见关索疼得龇牙咧嘴,才相信这是真的。
第299章 雄心未已
洛阳嘉福殿外,司马懿、曹宇、钟繇、陈群、曹休等重臣,甚至连重病的曹真都在等候,神色堪忧,个个表情凝重,没有人说话。
天空阴沉沉的,阵阵冷风吹过,吹动着每个人的冠带,屋檐上的风铃叮当作响,似乎在告诉他们,要变天了。
正在这时,嘉福殿大门缓缓拉开,一位宦官看着众人低声说道:“陛下宣几位进殿。”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由司马懿和曹宇两人带头进了嘉福殿。
大殿中静悄悄的,曹睿脸色苍白,躺在龙床上,轻声咳嗽,太子曹芳侍立一旁,垂涕不止。
曹睿听到脚步声,缓缓侧过头,见几人行礼之后,虚弱言道:“朕自继位以来,虽有寸功,却失了雍凉二州,安敢于泉下先祖面前侥幸免责乎?
今朕自知患疾甚重,恐不久于人世,故以后事嘱君五人,诸位爱卿与朝中诸臣辅少子。”
顿了一下又道:“朕有尔等重臣托孤,亦无所恨也。”
五人垂首答应,曹睿让曹芳以师礼一一拜见,让其多听教导,安排完毕,昏昏睡去。
即日,曹睿于嘉福殿驾崩,年仅三十二岁。
曹芳继位,令魏国上下素孝哀悼,追谥曹睿为明皇帝,庙号魏烈祖,葬于高平陵。
因魏国新丧,曹芳从司马懿之计,大赦中原,遣使往东吴,陈说国丧不宜出兵,待来年约定共同出兵伐蜀。
吴大帝孙权闻信震怒,两国约好共同伐蜀,到头来魏国却按兵不动,隔岸观火,怎能不怒?
但也无可奈何,此时大军已经开拔,驻扎在夏口、柴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传旨陆逊继续出征,权宜行事。
此时在荆州南郡,桂阳太守王惇接到丞相诸葛亮的密令,让他暗中挑拨山越军,并补给山越大量兵器装备之后,命其攻打东吴后方。
山越大将毛甘得到兵器之后,十分满意,终于在一月前答应出兵抢掠柴桑、会稽两郡,这里是东吴后方,数年没有战乱,郡民都极其富庶,又加上守军并非正规军队,最易攻破。
这里的士兵也没经过战火,不像他们山越族人,经常锻炼、与野兽搏杀,嗜血好战,暗想此去肯定也能捞到不少好处。
虽然东吴每年也会送他们一些粮食和其他物资安抚,但这些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毛甘这个新任的山越统领,这还不如从荆州和蜀军交换来的物资丰富。
自从当上大首领以来,毛甘便立誓要带领全族过上更安稳舒适的日子,因此才得到族人的拥戴,这也是他能够击败其他三位头领当上山越首领的一个优势。
王惇看着毛甘的回信,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与山越军相熟,但毛甘是新首领,他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要是毛甘吞了他的装备,借故不发兵,他还有何面目再任太守一职?
作为降将,虽然刘封不计前嫌仍然让他官复原职,但这次算是王惇第一个重要任务,不能有失,这下总算有个交代了。
正当他沉思之计,却见书薄黄义走进来抱拳说道:“府君,汉茗商号有人来了。”
“哦!”王惇也没有在意,汉茗商号正是南中向全国运送茶叶的队伍,说道:“此事由你安排便是了。”
黄义却道:“府君,此次来的有一千多人,属下不敢擅自做主。”
“一千人?”王惇一怔,南郡并非大量用茶的地方,半年才有商号的人送茶叶来贩卖,数量也不多,不应该有这么多人运送才对。
听说一千多人要进城,他也不敢大意,起身说道:“去看看。”
黄义本是五虎上将黄忠的族人,关羽重夺荆州之后,已经长大成人,性格谨慎,被派到桂阳当功曹历练。
王惇带兵出城,远远便看见有几人坐在城门前的阴凉里,后面一千人虽然不是军士打扮,但给他的感觉却杀气腾腾,远胜于城中的守军,心下更是疑惑。
走近之后,见一人五十上下,虽然须发皓白,但双目明亮,黑亮的眸子犹如深潭,让人不敢直视。
那人手里拿着半截柳枝晃来晃去,气定神闲,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商队的领路者。
在他身旁的几人都是一脸英气,虽然都坐在一处,但还是能看出是以此人为主。
心中猜测着来人的身份,王惇上前抱拳道:“在下桂阳太守王惇,不知几位如何称呼?何以有如此多人运送茶叶?”
带头的老者冲着他微微一笑,王惇顿时有种被一眼看穿的感觉,心中暗惊。
只见他身旁一人走过来,从怀中拿出一封密信:“我等是从永安中转而来。”
王惇点点头,拆开看了一眼,原来是丞相密信,心中吃惊,忙道:“既然是永安来的,请进城驻扎吧!”命黄义安排那一千人到兵营安住,自己带着老者和随从进了太守府。
坐定以后,王惇才问道:“既然丞相有密信嘱咐,属下自当尽力配合,却不知几位将军如何称呼?”
那老者这才笑道:“王太守小心谨慎,又安排得当,不愧是能在山越军中来去自如之人,子益当真有用人之明!”
王惇一愣,怎么提起刘封来了?而且还直呼刘封的名讳,这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听刚才交给他密信之人说道:“王太守,诸葛丞相在此,还不速速参见?”
诸葛丞相?
此人便是大汉第一大臣、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
王惇顿时有点恍惚,迷茫地看着眼前的老者,这位名贯九州的南阳卧龙,竟就这么毫无征兆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大脑在片刻的空白之后,马上跪地:“卑职见过丞相,疏忽之处,还请丞相恕罪。”
诸葛亮笑道:“王太守何罪之有?吾等秘密前来,王太守切勿泄露消息。”
王惇也不敢多问,连连点头称是,赶紧命人准备酒宴。
诸葛亮摆手道:“酒宴就不必了,吾等休息一夜,还要前去长沙,你速将城中事务安排妥当,吾有一事,需王太守一同随行。”
随即介绍了随他来的四员大将,正是马谡、李严、王忠、张翼。
“这里有一封密信,你速差人送到零陵去!”见礼之后,马谡递过一封书信给王惇。王惇接过来,马上命人去办,安排诸葛亮等人休息之后,也去部署城中事宜,大小事务暂时交给黄义来处理。
第300章 山越分兵
“大王,这汉人如此狡猾,我们全族勇士出动了一半,这才抢了几个小县,便被挡在这里,得不偿失啊!”山越军大帐中,一个须发混在一起,身形高大,浑身肌肉虬结的的头领瓮声瓮气地埋怨着,正是山
越三大头领之一的潘临。
他在和毛甘等人竞争头领时失利,见首次出来劫掠就没有什么收获,便乘机出来挑毛病。
“潘头领不必焦急,既然大王带领我等出来,这么大老远的地方,肯定不会让大家白跑一趟的。”
潘临对面一个阴沉冷漠的声音缓缓响起,此人身材消瘦,两撇鼠须,两只小眼睛闪闪发亮,是另一位头领祖郎。
只见他转头看向毛甘,神色似笑非笑:“大王说是也不是?”
“对!”祖郎身边的一个光头赤膀的头领也大声附和,正是另一部的头领尤突,他和祖郎关系甚密,听祖郎这么一说,也跟着说道:“我们几个都是跟着大王出来的,听大王的便是!”
毛甘冷眼看着三人一唱一和,他当然明白三人的心思,虽然他当了山越大王,但这三人心中都不十分服气,从这次出征便能看出来。
遇到劫掠,这三人的部曲跑的比谁都快,一旦要攻城或者对敌,却只有自己的部下冲在最前面,他们只等着瓜分好处。
但能在这三人中胜出,毛甘也不是傻瓜,当下冷笑道:“的确如三位所说,吴军的反应速度大大超出了我们预料,他们的这招好像叫什么坚壁清野。
据探马来报,已经有三万兵马从柴桑赶来了,我们没有多余的粮草,守在这里肯定不行,不如分兵到各处,各取一路,看他们如何应对。”
“好,大王高见,我同意!”潘临第一个起身赞成。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是山越第一勇将,麾下兵马也最为精锐,但大家约定好了利益平分,心里便一直很不舒服,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他当然极力赞成。
祖郎冷哼一声,斜眼扫视着潘临,心中暗自咒骂:没脑子的家伙,遇到狡猾的汉人,只靠勇猛是没有用的。
但他自负能力,也不想和这几人一起,也点头道:“大王英明,我觉得此法可行。”
尤突也跟着点点头,问道:“不知道大王打算怎么部署?”毛甘拿起桌子上从吴军手中得来的地图,言道:“眼下我们在两郡的交界处,会稽比较远些,但没有精兵驻守,柴桑虽近,却是个难啃的骨头,还有庐陵一带,虽然比不上这两个大郡富庶,但只要有一个人
带兵去,也能有所收获!”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看向三人,示意他们自己先挑。
祖郎揪着一撇胡须沉吟片刻,阴声说道:“我兵马少些,又无勇猛大将领兵,就去庐陵一带吧!”
潘临本来就不想去这些小地方,又怕毛甘把自己留下来对付柴桑的吴军,干些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急忙说道:“既然祖郎选了庐陵,我手下都是骑兵,正好去远一点的会稽。”
毛甘不置可否,二人的反应也在他预料之中,当下便对反应慢半拍,还在愕然的尤突说道:“既然他们二位都选好了地方,看来只有本王和尤突头领继续往柴桑去了。”
尤突见其他两人都定好了,心中暗自悔恨,但毛甘自己都要留下来,他也不能拒绝,只好沉着脸默然点头答应。
毛甘将地图收起:“此次我军共有五万勇士,加上各自本部兵马,也有七万多大军,既然要并分三路,那就分给祖郎首领一万步兵,潘临首领一万五千骑兵,你们意下如何?”
祖郎部下有八千人马,而且庐陵一带多山地,骑兵用处也不大,潘临本部一万骑兵,再加上一万五千兵马,去会稽也足够了。
据哨马报告,吴军有三万精锐出动,留下近五万兵马给毛甘,他二人也没有太大意见,计议停当,几人各自散去调动兵马行动。
******
江陵府中,关羽居中而坐,一旁是“诸葛亮”,一众武站立两侧。
有马良、王甫、颜琰、来敏、樊建、宗预、沐风等人,武有吴懿、陈到、关平、关索、蒋壹、蒋休、陈楚、廖化、周仓等人。
关羽扫视众将,心中甚慰,如今军中人才济济,蜀中、雍州、凉州后方稳定,加上休养生息近三年,就算是两线作战,也能坚持。
不禁想起刘封自上庸以后的变化,正是他的突然改变,才让整个局势扭转,自己也能起死回生,重夺荆州。
心中暗自感慨着,关羽凤目微开,对众人言道:“今东吴水军二十万袭我荆州,诸位有何应对之策?”
“东吴所仗者,不过水军耳,我军可退据沿岸,待其登陆击之。”樊建答道。
关羽点点头,没有说话。
“既然东吴仰仗水军之利,何不就在江面上将其击败?”
说话的正是蒋壹,他来到荆州之后,关羽便将水军全部交由他们兄弟二人训练,二人心生知遇之恩,自然感恩戴德,不敢有丝毫疏忽。
现在对荆州水军的实力和改造后的战船十分自信,就算是在江面上,也有一战之力。
众人都看向蒋壹兄弟二人,虽然知道荆州水军十分壮大,但没想到他们竟然要在水上与东吴水军直接对抗。
关羽暗自点头,长须轻拂:“二位所言皆有道理,此战若胜,则东吴五年内再无出征之力,若败”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缓缓闭上了眼睛,有他在,荆州便不能再失。
马良见众人都沉思不语,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