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迟早会有人来统一这个乱世,只是自己看不到罢了,会不会是刘封呢?
脑海中忽然闪过刘封,连曹叡自己都有些莫名其妙,那个在弘农有过一面之缘的蜀汉燕王,面对魏国数百臣武将尚能谈笑自如,可见此人多么自信。
曹叡自嘲苦笑着,原来风光和无奈都会过去,对于一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人来说,这一切似乎都没那么重要了,名利究竟是什么?
就像他现在,最期盼的,却莫过于能在外面明媚的阳光下散散步而已,称雄争霸,逐鹿中原的雄心壮志早已经荡然无存了。
“陛下,燕王已到,正在宫外候命。”正在此时,小黄门进来报告。
曹叡欠了欠身子,吩咐将曹宇宣进宫来。
曹宇行至外室,躬身行礼:“微臣叩见陛下。”
曹叡在太监的服侍下坐起身来,微微抬手:“四叔不必多礼,请进来叙话。”
曹叡看着这个和他年纪相仿的长辈,神色复杂,虽然辈分不同,但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曹叡和曹宇的关系在皇族中是最好的,胜似兄弟。
想起从前两人以前的点滴,也曾指点江山,意气风发,不由心中涌起一丝暖意:“四叔,这次急召你进宫,想必你也猜到朕的用意了吧?”
曹宇坐在床前,拱手答道:“陛下,此事臣早已说过,大将军一职需要有大担当之人才能胜任,臣才疏学浅,更无带兵经验,恐难让人心服,受之有愧。”
曹叡苍白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四叔虽未曾带兵,但当年也有宏愿,难道你全都忘记了吗?朕也曾和四叔同学习兵法、演练阵势,舞枪弄棒无所不能,为何今日却如源底沉蛟、平川猛虎,毫无斗志?”
曹宇目光中闪过一丝精亮的光芒,但随即黯淡下去:“少年人,难免年轻气盛,不知天下之大,能人辈出,一时莽撞,让陛下见笑了。”
曹叡似乎早就料到,继续言道:“四叔何必自谦?朕闻四叔常于家中揽读太祖皇帝之孟德新书,难道仅仅为了缅怀先皇,消遣时日么?”
“啊?”曹宇吃了一惊,没想到此事会被曹叡知道,连忙跪倒在地:“陛下,臣绝无二心,还望明察。”
曹叡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叹道:“朕若怀疑四叔,还会如此一心要你担任大将军一职吗?”
他看曹宇额头上渗出来的细汗,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缓缓言道:“刘封之名四叔肯定是知道的。”
曹宇不知道他为何突然提起刘封,只好答道:“此人虽为螟蛉之子,却智计过人,尤其荆州之变救出关羽之后,更是让天下人刮目相看,如今已然是天下皆知了。”曹叡点点头道:“是啊!刘备离世之后,蜀军大权本该由诸葛一人掌握,没想到刘封的横空出现,硬是将这种格局打破,且此人思虑长远,竟然以诸葛、关羽为岳父,又拜法正为师,让诸葛去了猜疑之心,
可谓一举多得。”
长安城中,正在和姜维说话的刘封突然背后一冷,打了喷嚏,搞得姜维莫名其妙,这大热天的还会着凉?
曹宇猜不透曹叡话中之意,不敢贸然答应,只好点头。曹叡继续说道:“想刘封当年不过一个副军中郎将,统兵不过万人,却一举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何等意气风发?天下人皆知蜀军中有燕王刘封,却不知我魏国也有一个燕王。”
第289章 长安发展
曹宇心中一震,忙答道:“臣才疏学浅,有负陛下圣恩。”
曹叡笑道:“非是四叔之才不足,实乃时机未到也,常言道:时势造英雄。如今时机已到,难道四叔还悬而不决吗?”
曹宇低头答道:“大将军子丹兄虽卧病不起,但其子曹爽经常受其教诲,精通兵法,可当此一职。”
曹叡苦笑道:“四叔对先皇江山何其轻也?若曹爽担任大将军一职,四叔觉得魏国江山还能守住几年?还何谈祖皇帝及先皇一统天下之志?”
曹宇听曹叡拿曹操和曹丕来压自己,执意要将大将军一职授予他,心中左右不定,不知道该如何答复,只好垂首不语。
曹叡见曹宇还不答应,心中急切,不由觉得胸口发闷,剧烈咳嗽起来,曹宇急忙扶着曹叡,宫女急忙端上热汤服侍。
忙乱一阵,曹叡平复心绪,拉着曹宇的手说道:“朕自知不久于人世”
见曹宇要开口,抬手制止道:“四叔不必宽慰朕了,朕虽大限已至,但并不伤感,奈何这先祖江山交与朕,若不能安保齐全,让朕有何颜面见先皇于九泉之下?
如今朝堂之中暗流涌动,朕虽不言,但也略有察觉,若封曹爽为大将军,只怕江山便要易手他人了,难道四叔就忍心眼见曹家基业拱手让与他人?”
曹宇惶惶答道:“陛下但放宽心,魏国君臣上下齐心协力,自会完成先皇大志的。”
曹叡冷笑一声:“四叔是当真不知,还是假装糊涂?若四叔真打算弃曹家一族于罔顾,朕亦不勉强。”
曹宇闻言连忙跪倒在地:“陛下羞杀臣也,臣也是曹室宗族,安能置先皇基业与不顾?”
曹叡闻言喜道:“那四叔是答应了?”
曹宇答道:“只是大将军一职臣实不敢当,容臣思之。”
曹叡叹了口气,躺在床上说道:“朕知道了,但此事不可拖得太久,便再给你一月时日,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朕的一片心意。”
曹宇忙道:“臣知罪。”
“好了,你先回去吧,朕累了,要休息一阵。”曹叡无力地摆摆手。
曹宇行礼往外而去,却听曹叡突然说到:“大将军之事朕已经和子丹叔叔商议过了,太傅钟繇也推荐于你,四叔你可要三思啊!”
曹宇脚步微顿,却未答话,径直出了未央宫
长安在魏延的带领下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建和发展,长安以东又修了两座瓮城,监视潼关的魏军,两城太守都为新提拔的才俊,分别为王贤和霍林,以田茂随军典曹,负责两处城池的部署和百姓安置。
这两个地方是魏延和刘封共同商议设置的,一旦开战,退能阻挡敌军,让长安城及早准备,进能转运粮草,调度兵马,一举两得。
城中还有荀方和徐陵等人的辅佐,经济政治都搞得有声有色;蜀军势力不断扩大,加上打着汉家的旗号,慕名来投的人更是不在少数,长安的兵力已经增至近十五万。
来到长安之后,刘封去大牢看了一眼魏军送来的倭寇俘虏,总共有十三人,曹魏使者繁钦只带走了夏侯琳和两百多俘虏,至于郭淮和陈武等人,魏延则搪塞过去了。
繁钦只带来十三个倭寇,换来夏侯琳已经不易,还有几百士兵,也不敢奢望过多,只好回去复命,其他几人,只能以后再交涉了。
十三名倭寇倒也彪悍,个个桀骜不驯,叽哩哇啦说着听不懂的话,刘封冷然一笑,命魏延先把他们放在水牢里慢慢折磨,只要保住一线性命就行。
另外专门成立荡寇营,暂时只有二十人,由邯郸人张蛮统率,他们眼下的任务就是从这些倭寇俘虏身上学会那些的鸟语,审问清楚倭寇的航海路线,为将来出海做准备。
刘封坐在原先诸葛亮分给他的燕王府内,盯着花园中的一颗桃树发呆。
桃花已经凋零,地面上花瓣狼藉,枝叶上仅剩的几片残瓣不经意间随风飘落,毛茸茸的小桃子从花蕊中间探出头来。
“将军为何一人在此发呆?”
刘封回头一看,来的正是荀方,经过几年的历练,荀方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加上他从小在荀家的熏陶,已经俨然有了大家风范,俊朗的脸上一双深眸子,睿智而又明亮。
脸上带着一抹自信的笑容,这点倒是受了刘封的影响,原本的荀方可是不苟言笑的,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
“世元来了,”刘封笑笑,示意荀方坐下。“也没什么大事,偶尔感怀而已。”
荀方言道:“将军自几日前来到长安,便显得心事重重,莫非是想家了?”
刘封对荀方的无端猜测有些无奈:“哪有此事?”
随之又叹了口气:“说来也是,离家已经半年多了,不知道伶儿长大些了没有。”
荀方失笑道:“才有半年,哪会长那么快?”
荀方是刘封来到这个乱世碰见的第一批人,和孟达一样都视作最亲近之人,又曾在成都拜为主公,两人早已亲如兄弟,几乎无话不谈了。
“也是啊,”刘封拍拍脑袋:“倒是我糊涂了。”
荀方言道:“将军爱子心切,倒显得十分真诚。”
说笑一阵,又问道:“若不为此事,将军为何愁眉不展呢?”
“此事世元不知,我却知一二。”两人正说着话,院中又来了两人,正是姜维和徐陵。
姜维边走边笑道:“子益所忧心的,恐怕是鸯其人吧?”
荀方皱眉道:“鸯乃是是魏国大将钦之子吧?此人年纪尚幼,所虑何来?”
姜维在一旁坐下,便将在冀城见到鸯之事说了一遍。
荀方还是有些不解:“就算鸯有些本事,也不至于将军如此挂怀吧?想我军中武之人数不胜数,青年一代也是人才辈出,一个鸯,不足虑也。”
虽然荀方说得有道理,但刘封心中还是放不下,这家伙可是和张苞、关索一个档次的,就这样放弃了,总是不甘心。“鸯本事如何我不得而知,”徐陵一旁也说道:“不过其胞姐鸳倒是武全才,不让须眉。”
第290章 幕后高人
“真有此事?”刘封和姜维同时问道。
虽然问话一样,但两人意图却是不同,姜维本来对这个没见过面的未婚妻没抱什么希望,刘封注意力一直就在鸯身上,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两人同时开口,不由相视一笑,当然明白对方的心思,女武将可是能够组建女子兵的,如今在西凉和荆州,女子军已经初具规模,很快就要派上用场了。
徐陵点头道:“此事在汝南一带早就传开,鸳不仅聪慧过人,熟读兵书,而且武艺高强,钦军中将领也没有几人是其对手。”
“哎呀,”刘封搓着手站起来,徐陵不说还就算了,这么一说更是让他心中难受,看着几人问道:“如此大才,岂能为魏国所用?你们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吗?”
姜维几人相视摇头,钦可是跟着曹操打天下的,如今身居要职,让他来投靠,简直是天方夜谭,连姜家的婚事,都打算要退掉了,可见其决心。
就在此时却有亲兵送来书信,刘封拆开看了一遍,皱眉道:“曹叡又召曹宇进宫密议,看来很是重视此人啊!”徐陵点头道:“曹宇虽为曹叡长辈,但两人年纪相仿,相交深厚,曹宇又为人谨慎,稳持厚重,诸王之中他是唯一一个能够自由出入洛阳的藩王,深得曹叡器重,曹真如今卧病在床,看来大将军之职非要交
给曹宇不可。”
刘封对曹宇没什么印象,问道:“此人之才若何?”
徐陵略作思索,一字一字说道:“深海之蛟。”
******
曹宇从洛阳马不停蹄一路赶回邺城,匆匆进了王府,径直往后院而去。
府中之人见曹宇行色匆匆,都不敢上前相问,在院内玩耍的曹奂见父亲进来,跑上前去,曹宇摸了摸曹奂的脑袋:“奂儿乖,父王现在有事,一会陪你玩。”
曹奂倒也听话,跟着那些丫鬟到一旁去了。穿过长廊转了两个弯才来到一个庭院旁边,此处却与别的地方大不相同,不仅各种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又有奇花异草,虫鸟争鸣,加上此处是王府禁地,也没有闲杂人等,更显得清净悠远,倒有些
世外桃源的味道。
曹宇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衫,推开院门走了进去,只见一位须发花白的老人正在院中舞剑,看上去六十上下,面色红润,身手矫健,没有一点老态。
曹宇并未上前打扰,垂首立于一旁。
何人会有如此尊贵的身份,竟让燕王对他如此恭敬?
那老人似乎并未发现曹宇进来,兀自舞了一阵,转身之际发现曹宇,停下身形忙道:“王爷亲来,为何不招呼老朽,真是失礼了。”
曹宇笑道:“先生客气了,学生看先生兴至酣处,欣赏一番倒也无妨。”
老者将手中长剑放于石桌上,指着凳子行礼道:“王爷请坐。”
待两人坐下这才笑道:“微末技艺,只是活动活动筋骨罢了,见笑了。”
曹宇抱拳说道:“先生身体康健,不输于青年之人,风采不减当年。”
老者摆摆手,叹道:“老了老了。”
捋着颌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