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礼之后,刘封说道:“父王,孩儿此前曾和二叔谈过,想在军中后勤配备专门的医者,以减少士兵伤亡,昨晚我和华先生谈过了,他有意前去成都,特来向父王请命。”

    刘备闻言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当真不错,只是华先生一人之力,如何能够我全军所用?”

    其实这个时代也有军医,但都是为主将服务,一旦战斗之后的多人受伤,军医就不够用了,只能指导其他人来帮忙,当然是失误频出,导致残疾、送命的不在少数。

    关羽早和刘封在路上就讨论过此事,笑道:“大哥,子益所说,乃是长久打算,华先生医术高明,我们先请他到成都开馆授徒,广传医道,再让军中有粗通医术者前往学习,如此不但是蜀中百姓之幸,也能培养出一支庞大的医疗队来,可谓一举两得啊。”

    刘备略作沉吟,不由抚掌大笑:“这可当真是开军事之先河,我看此计可行,就让华先生先到成都,再选个合适的位置开设医馆。”

    关羽拂须笑道:“既然子益昨夜和华先生谈过,稍后议事完毕,我亲自去请先生,也聊表我们的诚意,让神医能够安心。”

    “这最好不过了。”刘封一颗心终于安定下来,关羽和华佗的关系也算不错,由他亲自去请,更能让华佗感动,也让整个蜀军都知道此事的重要性。

    见到关羽,刘备也急着返回成都,这次东吴背信偷袭,不能就这么忍气吞声的罢休,回去之后亟待和诸葛亮等人商议对策。

    早上的议事过程倒也简单,毕竟关羽失去整个荆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只对刘封等人做了嘉奖,安排魏延全权负责汉中防务,人马第二天准备启程。

    封刘封为骁骑将军,孟达为平寇将军,寇威为荡寇将军,赵博为虎威将军,方荀为讨逆将军,其他士兵都各有封赏,关羽和关平等人的功过,等到了成都再做定论。

    这次入蜀,刘封只打算带寇威和赵博,孟达和其他上庸的兵马都留在了汉中,这一举措,让许多官员吃了一惊,主动交出兵权,可不是所有将领都愿意干的。

    其实刘封早就看这些士兵素质不是很高,虽然是自己的属下,但带到成都还可能和其他部曲其冲突,自己交出兵权,反而能堵住那些喜欢搬弄是非之人的嘴,只要自己有能力,还愁没有军队带?

    议事结束,已经将近中午,刘封来到住处,孟达等人也先后到来,见了刘封,孟达不满地埋怨道:“我说将军,你把我等留在汉中,自己返回成都,莫非是要放弃我们不成?”

    先前刘封曾答应和他同进退,如今独自跟着刘备返回成都,这让孟达有种被冷落的感觉,从此刘封登入龙门,自己却在这里守卫边疆。

    刘封拉着孟达到了屋里,笑道:“我与子度共同作战,生死拼杀,怎能弃你而不顾?若是没有你,我焉能有今天的功绩?我先前在上庸之言,并非儿戏。”

    孟达皱眉道:“那为何让我等留守汉中?”

    刘封拍拍孟达的肩膀,认真说道:“子度,你可曾想过,我要是带着兵马回到成都,难免会惹人非议,而且成都兵将众多,三叔、子龙都在,又有西川诸多将领,一旦入川,如何再会有出战征伐的机会?”

    孟达闻言一怔,低头沉吟不语,要是以后不让他去杀敌,那还真是不好受,连带兵的机会都没有了,何谈建功立业?

    刘封又道:“如今汉中就在前线,一旦开战,便是你立功的机会,魏延将军乃是大将之才,你跟随他左右,定能学到不少本事,何愁将来不能立功?我们与曹军,迟早都会开战,到时候我自会请命出征,那时候才是真正并肩作战之时啊!”

    孟达这才明白过来,不由钦佩刘封的眼光,抱拳道:“好,那我就在汉中练兵,等候将军归来。”

    刘封欣慰地点点头:“属下士兵,有劳子度去做做思想工作,下午若有时间,我自会去看望他们。”

    “是!”孟达领命,寇威和赵博也跟着去了,分别在即,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多少还有些不舍。

    刘封看大家都散去,正准备去看看华佗,虽然有关羽亲自去请,但昨晚他还没有肯定答复,总有些不放心,正往外走,却见方荀带着一人前来,正是邓艾,不由心中一阵窃喜。

    方荀能带着他一起前来,极有可能是说降有了进展。

    迎上去抱拳道:“士载几日不见,可还习惯?”

    方荀拉着邓艾的衣袖,笑道:“属下不负将军重托,总算说服士载,愿同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邓艾这才躬身行礼:“属下邓艾以后愿听将军调遣!”

    刘封一听果然如此,不由心中高兴,拉着邓艾的手大笑道:“哈哈哈,我能得二位将军辅助,定能帮助父王光复汉室,成就大业。”

    得到邓艾,以后行军可就省事多了,自己虽然有些后世的知识,但也用不了多少了,毕竟这时候已经是后三国时代,关羽等人老去,年青一辈他知道的还真不多。

    方荀的本事他不清楚,但邓艾绝对是大将级别的人物,只要他肯留下,独当一面是没有问题的,想到以后自己带领大军,有邓艾这样的大将在左右,只需要说个大方向,行军布阵都无需亲自过问,差不多就是个甩手掌柜,那才是他想要的统帅风姿,够惬意,也够威风!

    已经到了中午,经历了上庸的苦战和奔波之后,刘封终于第一次彻底放松下来,得到邓艾,更是心中满足,便拉着两人要去外面的酒楼庆贺。

    正拉着两人,却见方荀忽然跪倒在地:“将军,属下有些事一直瞒着将军,只因事关生死,不敢泄露,如今既然决定追随将军,恳请相告,还望将军恕罪!”

    刘封神色微顿,转而笑道:“人人各有隐私,若不是亏心之事,倒也没什么,世元能坦诚相告,自然最好不过,我们还是找个酒楼边吃边说,只要你不是曹吴的间谍,不是针对汉室大业,一切都好商量。”

    三人向外走去,刘封心中却在猜测,着方荀究竟是什么身份,竟然如此郑重地向自己认错,邓艾也不是轻易能够说服的人物,一夜之间同意归顺,难道和他的身份有关?

 第24章 小班底

    正值中午,汉中城里到处一片喧闹景象,熙熙攘攘的人群,满街琳琅满目,丝毫感觉不到战乱带来的影响,刘备在治理城池和安抚民心方面,的确令人钦佩。

    府衙外不远处的一座酒楼上,刘封和方荀、邓艾三人坐在包厢,酒菜已经上齐,刘封笑道:“如今这里就你我三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好了!”

    两人沉默了一下,邓艾先说道:“将军,其实他并不叫方荀,而是叫荀方,是颍川旬家的人!”

    刘封吃了一惊,一路  猜测方荀的身世,却没想到他竟然用的假名字,问道:“莫非是和荀彧、荀攸一家吗?”

    邓艾看看方荀,点点头,再没说话,想让方荀自己说出来,看来这件事还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的家族之事。

    方荀神色黯淡,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不瞒将军,家父便是荀彧,荀若!”

    “啊?”刘封一下子站起来,方荀竟是荀彧的儿子?

    这个消息实在有些震撼,他以为荀方即便是和荀家有些关系,也不过是远亲,绝没想到竟是荀彧之子,荀彧可是曹操的股肱之臣,怎么会让自己的子嗣跑到蜀国来?

    荀方双目紧紧缩在一起,沉声道:“曹贼自称魏公,入朝不拜,剑履上殿,家父屡次阻拦,却不想被曹贼所害”

    房间里瞬间沉默下来,刘封呆呆地站着,要是别人,恐怕还不会相信方荀的话,但他来自后世,对三国的历史多少有些了解,却知道荀方的话,并非虚言。

    历史上曾有记载,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另一种说法则是服毒自尽,年仅五十。

    想到这里,刘封心潮澎湃,缓缓坐下说道:“若是世元如此说,曹操当真歹毒,若先生一直对汉室忠心耿耿,一生夙愿便是能够光复汉室,从而出山辅佐曹操,如今曹操已经贵为魏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下人皆知陛下也只是傀儡罢了,令尊因大义而被曹贼所害,实在令人惋惜。”

    荀方潸然欲泣,深吸了一口气,言道:“我兄弟六人,只有我一人逃亡在外,辗转来到蜀军之中,以求完成家父夙愿,幸遇将军赏识,若能诛杀曹贼,此生必当誓死追随。”

    刘封长叹一声,愤慨道:“当年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便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之言,可见其狼子之心,曹操为人寡薄,对其有用之时,自然百般拉拢,一旦对其有所忤逆,便翻脸无情!”

    荀方点头道:“将军所言甚是,当年家父为他曹家立下大功,纵使晚年有何过错,也应当看其功劳赎罪,没想到竟会为了一个魏公之事,便残害手下股肱之臣,因此遇害的何止我父亲一人,曹贼不灭,汉室终将倾覆。”

    刘封沉吟了一下,又道:“我听闻令尊是在寿春病故,此事可当真?”

    “哼,一派胡言!”荀方闻言大怒,咬牙道。“当年曹操设计将家父调往寿春不再重用,家父担忧此事会涉及家人,便将遣回颍川,并告诫带家人逃离颍川,投奔荆州,不曾想我离开寿春才三日,就听闻父亲病逝的消息。”

    说到这里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恨声道:“我离开寿春之时父亲尚且安康,怎会两日间病逝,更不敢返回寿春探视,只好隐姓埋名连夜返回颍川,没想到曹操这老贼心狠手辣,早已派人到颍川将我全家老少接到许昌去了!”

    刘封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这是曹操恐他人议论是非,让你兄弟在朝中担任闲职,也算是堵住了悠悠众口。”

    邓艾在一旁轻叹一声:“属下也是这两日和世元详谈别来之事,没想到他家竟会有如此大变,而且还是曹操所害,真是令人心寒,想若先生何等大才,被曹操称为子房,股肱之人尚且如此,岂不叫人痛恨?看清曹贼面目,我才下定决心为皇叔效力,光复汉室!”

    他轻轻举起酒杯,对荀方说道:“在下世元既是同窗,也是知己,当助世元一起杀败曹操,为若先生讨一个公道!”

    刘封朗声道:“不错,于公于私,曹操与我等都是有不共戴天之仇,以后大家定要同心戮力,铲除国贼,国恨家仇,一并解决。”

    荀方感激涕零,跪拜在地:“属下从颍川逃亡出来后,便发誓要铲除曹贼,东吴守成有余,进攻不足,唯有皇叔才自始至终为了汉家天下奔波,与曹操势不两立,我来军中,便是想建功立业,杀敌报仇,为家人着想,便隐姓埋名一直到今,还请将军见谅!”

    刘封忙扶起荀方:“世元放心,你的真实身份现在也就我三人知道,对外你还是称方荀吧!等找到合适的机会,我自会向父王禀明事情,想必他也会接纳与你,我们从今之后,同心破曹才是正事。”

    荀方和邓艾都同时抱拳道:“属下定会助将军铲除曹贼,以成大业!”

    刘封慨然感叹,同情荀方的命运,但对这件事的结果却很是满意,邓艾自然不用说了,荀方作为荀彧的儿子能力应该也不会太弱吧?

    这次荀方全盘说出自己的身世,邓艾三人心中再无隔阂,从此之后都成为自己的心腹之人,加上寇威和赵博两人,自己的小班底,也算是初具规模了。

    絮絮叨叨,一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荀方终于释放了心中的压力,醉意微醺,邓艾扶着他去休息了。

    刘封又来到华佗住处,华佗已经答应前往成都,刘备、关羽和刘封都对他如此敬重,不但带入上宾,还亲自来请,华佗早已感动,再加上刘封给他的规划,更让华佗无法拒绝。

    不过既然来到汉中,华佗还不想匆匆而过,打算走访一月再去成都,治病救人是一方面,不同的地方能遇到不同的病人,也能采集药草,这对他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而且他正在撰写青囊经,打算把自己行医的经验和药方流传下来,多走访一些地区还是很有好处的。

    这件事刘封自然不会勉强,而且去了成都,肯定还有一大堆事要面对,便和华佗约定年底在成都见面。

 第25章 重新布局

    随着关羽平安返回汉中,荆州之战也算是告了一个段落,经此一战,有两个人声名大噪,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

    首先当然是东吴吕蒙,他白衣渡江,成功用计袭取荆州,拿下南郡,活捉刚刚威震华夏,无人撄锋的关羽父子,人人侧目,成为继周瑜之后的第二个东吴大都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