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完颜策闻言赞叹不已,对刘封更加敬服。

 第2335章 心照不宣

    康居主动和大汉交好,这让刘封和众将十分高兴,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上策,也足见西征和帮助坚昆取得了效果,虽说整个西部即将平定,但这对收服丁零、呼揭等部来说却开了个好头。

    送走康居使者之后,刘封当即让羊祜和王浑选派人手,到乌孙各地散布此消息,让乌孙大小昆弥各部落都知道康居归顺大汉的消息,借此来瓦解大昆弥所部的军心,也能稳定小昆弥的人心。

    这段时间罗宪在车岭坚守关隘,按兵不动,虽然雨势不停,但探子斥候却如流水般派了出去,这些探子有汉军和坚昆的细作,也有投降的乌孙人,他们熟悉地理,混进赤谷城轻而易举,让赤谷城的守军防不胜防。

    即便乌孙国师百般防范,但城内的动静还是不断传出来,两军虽然隔山对峙,人马滞留在弓月城,却对大昆弥的情况了如指掌。

    随着小昆弥的背叛,大昆弥各部落也人心不定,所有的乌孙人都知道,大昆弥是解忧公主的后代,从亲近关系方面来讲,他们更应该归顺汉室才对。

    大将军童石耆战死的消息传来之后,全城震动,意识到乌孙确实不是大汉的对手,负隅顽抗不过是自取灭亡,有人想劝说尤屠塔靡投降,却被愤怒的乌孙王赶出了赤谷城。

    十余天来大雨频发,小雨不断,天气阴沉,让刚刚起势的士气略显低迷,赤谷城的乌孙军却得以休整,尤屠塔靡似乎对国师不再言听计从,冒雨从各处抽调兵力,有意与汉军决一死战。

    等到雨过天晴,道路通畅,已经是一月之后了!七月流火,用这个词形容乌孙境内的天气再适合不过,阳光如同利剑一般刺在脸上,远山如黛,草木苍翠,放眼望去绿茵茵的草原,却冒着一股股热气,尤其是下雨之后的草场,更像蒸笼一般。

    尤屠塔靡在赤谷城集合了三万大军,决定孤注一掷与汉军一战,成败全在此一举,此时那个神秘的国师已无多大作用,全城将士都在积极备战。

    每一个赤谷城的将士都明白,如果打败北路的联合大军,李钰的人马在沙钵城也将孤掌难鸣,萨珊国的援军也会赶到,还有收回乌孙各地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将前功尽弃,汉军绝不会给他们调整的机会,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痛快一战。

    最终确定的消息传到弓月城,刘封早就开始筹谋,乌孙军都以骑兵为主,如果两军正面厮杀,虽然也有把握取胜,但必会两败俱伤,这不是刘封想要的结果。

    如果乌孙的实力遭到重创,不要说难保周围的大宛和康居会有觊觎之心,一直蠢蠢欲动的萨珊国一定会趁虚而入,为他人做嫁的事情刘封可不会去做。

    另外他与羊祜等人再三讨论过,要想保证这片地盘的稳定,就让各国势力维持在一种稳定状态,让他们相互制衡,在北庭都护府的引导之下形成良性竞争,这样才能对大汉府更为依赖,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产生归属感。

    七月中旬,大汉联合大军从弓月城出发,浩浩荡荡进入车岭,由罗宪为先锋,向西开拔直取赤谷城。

    赤谷城周围都是宽阔的广袤的草原,从天山脚下到图斯池,方圆数百里的草场一直被大昆弥牢牢控制,凭借着这片沃土,大昆弥的实力才越来越强大。

    帝帝河被大昆弥的乌孙人誉为母亲河,它连接了天山和图斯池,在这片草原上蜿蜒曲折流淌,分分合合,为各个部落和草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这片草原并非一望无际,也有起伏的矮丘和缓坡,在河流弯转分合处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浅滩、湖泊,有些地方成为沼泽,野兽人群不敢踏入,成为鸟类的天堂。

    黄草泊是帝帝河支流形成的一片浅滩,从车岭前往赤谷城的必经之地因为临近车岭,此处丘陵缓坡起伏不断,从山顶看,仿佛一条被微风吹拂的绿色丝绸,缓缓向西飘动着。

    这里就是刘封和羊祜等人选定的最终战场,兵者诡道也,两军对垒不止是正面冲突,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较量,此次决战固然要震慑乌孙各部,但也要保住乌孙的生机。

    大汉联军越过车岭下山,赤谷城的乌孙军也已经出发,他们其实比汉军更想速战速决,否则南线的李钰带兵赶到,他们将会背腹受敌。

    弓月城的兵马先出动,他们距离赤谷城更近,而此时沙钵城的汉军还在整备,他们最快要一天之后才能赶到。

    刘封担心尤屠塔靡不敢出城,故意错开了出兵的时间,给他用兵的时间,这一次交锋双方似乎心照不宣地在寻求决战。

    人马在山下扎下营盘,李毅亲自前来禀告军情,赤谷城的兵马这次倾巢而出,大都尉伊斯别克带领五千兵马向南防备李钰,乌孙王尤屠塔靡亲自领兵出征,留丞相格柳拉守城。

    乌孙国师见劝阻不了尤屠塔靡,萨珊国的援军迟迟不到,汉军咄咄逼人,形势紧迫之下只好做出妥协,他愿随乌孙王一同出征,两军决战之时,尤屠塔靡领兵冲杀,由他负责调度指挥大军。

    刘封闻报大笑道:“不想这乌孙国师除了权谋心机之外,竟还懂得兵法,倒要领教一番。”

    众将摩拳擦掌,纷纷请令,这一战结束之后很可能就没仗打了,这也是他们领兵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一想到近十万大军的战斗场面,每个人都已经止不住热血沸腾起来。

    “孟观何在?”

    出人意料的是,刘封第一个点将的竟是还未上过战场的孟观。

    “末将在!”

    孟观从众将身后挤出来,虽然神色冷峻,但掩饰不住眼中闪烁的精光。

    刘封传令道:“命你今晚三更之后带领钩镰兵在黄草泊埋伏,乌孙军前来索战,于半途截杀,打响第一战!”

    “遵命!”

    孟观领命而去,此时才明白为什么数日前刘封让他跟随向导来黄草泊查看地形,那里丘陵凹陷处草木茂盛,正是埋伏的理想之地。

    众人震惊之中,完颜策赶紧上前提醒道:“国师,钩镰兵是步兵,伏击骑兵恐怕要吃大亏啊!”

 第2336章 用兵一时

    在出征之前,谁也不曾想到,刘封他们刚到坚昆便举全族之力,风风火火打造的钩镰兵至今还没有上过场,以至于连完颜策本人都忘了还有这只杀手锏,在这关键之战中,自然对钩镰兵的威力有些担心。

    刘封笑道:“大都尉放心,钩镰兵专为对付骑兵而练,在中原早已成熟,此番乌孙军急于求战,尤屠塔靡一定会分兵先来交锋,我将他的人马困在黄草泊,借助地形,钩镰兵一定会给金狮骑迎头痛击。”

    自从来到坚昆之后,孟观一直都在练兵,除了一场防守战之外,没有参加过一场战斗,但他从无怨言,非但没有懈怠,反而加紧训练,让钩镰兵的阵型愈发成熟稳固,这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心态才是一个大将真正需要具备的。

    完颜策对刘封早已心服,闻言躬身说道:“我相信国师的调度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坚昆人马愿意听从将令。”

    同罗哥契也上前施礼:“大将军,我们薛延陀部的勇士们早就等待多时了,从进入乌孙领地以来,还没痛快打过一场仗呢!”

    “国师,还有属下的牦牛军!”

    一直很少说话的武松也忍不住了,这种地形再不参战,他们就没有表现的机会了。

    刘封示意众人安静,站起身来扫视众将,缓缓言道:“诸位稍安勿躁,回营之后各自整兵,明日四更造饭,五更出兵,各部人马都要参战,我们一锤定音!”

    “遵命!”

    众将大声应诺,各去传令准备,这一战关乎胜败和荣誉,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刘封留下羊祜和王浑、完颜策三人继续商议军情,先要定好各军的旗号,分配兵力,安置部署位置,争取一举击溃乌孙军,借势拿下赤谷城,彻底平定乌孙。

    明日的战斗不同于简单的两股兵力厮杀,很可能会是一场混战,到时候各部兵马冲突起来,战场上必定十分混乱,需要有人居高调度,这个指挥至关重要,军令的传达也不能有半点马虎。

    决战前夕,两军都在紧张准备,当夜繁星点点,四野空旷,帝帝河在大雨之后上涨了许多,浑浊的河水奔腾咆哮,彻夜不绝,似乎在呼唤着这场决定命运的战争赶快到来。

    苍穹之下,夜风呼啸,远处山巅还传来几声狼嚎,孟观带领着钩镰兵借着茂盛的青草和芦苇穿行在丘陵之间,如果不是停下来仔细观察,很难发现他们的行动。

    偶尔有乌孙的探马在夜空下疾驰而过,他们只是粗略看看夜色下有没有骑兵的影子,乌孙军也不会想到,在这草原之上,还会有步兵行动,钩镰兵隐藏至今,反而给他们的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孟观找到早已选好的埋伏之地,将兵士分成了三批,他带领两千人埋伏在中间低凹处,其余的左右各分一半,士兵们卧倒,便很好地藏在了青草之下。

    这段时间连日阴雨不能练兵,钩镰兵也没有闲着,孟观找来银月部落的人,让他们帮忙割草编制蓑衣,这是他在银月部落迁徙的时候看到的,这种蓑衣和头戴的草帽不但能遮阳挡雨,还能很好地隐藏行迹,一百多人走在山中,从远处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他们。

    等阵型布置完毕,孟观亲自检查一遍,不觉东方已经发亮,他亲自又跑出一段距离观察,确认没有任何疏漏之后才回到原位。

    刚刚下雨不久,草地上还十分潮湿,士兵们行路时并不觉得难受,待他们蹲伏在草丛之中,不大一会儿便觉得浑身发痒,蚊虫也都围了过来,到处叮咬。

    半个时辰不到,许多人的手脚都被咬得肿了起来,但没有人会叫一声或者动一下,只是小心地挥手驱赶,盼着乌孙军尽快到来。

    相比于这些讨厌的蚊虫,他们更愿意和乌孙军痛快厮杀一场。

    孟观遥望东方,朝霞映红了天际,远处河流隐约可见,太阳刚刚露出光芒,按照距离估算,骑兵的速度应该再有半个时辰就会经过此处。

    此时天色大亮,乌孙的游骑哨探也都撤了回去,以防被敌方袭击追杀,他们也在准备战斗,四下旷野空无一人,只有群鸟起起伏伏在草丛中觅食。

    孟观趴了一阵,顿觉得浑身酸疼,甚至腿脚都会抽筋,马上想到士兵蹲伏太久会身体僵硬,而骑兵的速度极快,等听到马蹄声再准备战斗有些迟缓,很难适应争斗,钩镰兵的战力必会大打折扣。

    想到此处,他马上派出几人潜伏到一处高坡上了望,监视敌军动静,其他士兵就地活动腿脚,保持身体灵活,也能驱赶蚊虫,将随身携带的干粮拿出来吃饱喝足,准备随时迎战。

    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一点点逝去,太阳已经升起东山,天空湛蓝,阳光驱散了草叶上的露水,远处的草地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轻雾,恍如仙境一般。

    因为有天山阻隔,太阳看似才出山,时间其实已经过了辰时,黄草泊自从丝绸之路断绝之后便商旅稀少,再加上乌孙各部征战不已,更不会有人经过,周围死一般的寂静。

    沉默的等待之中,忽然高坡上的士兵打起了手势,所有人立刻将手中的食物扔掉,飞快地整理着盔甲,将钩镰枪放在最趁手的位置。

    了哨的人回到原位,所有人都隐没在草丛之中,不多时,便有沉闷的马蹄声打破了黄草泊的寂静,所有人都在屏息听着由远而近的马蹄声。

    沉重的马蹄声如惊涛骇浪一般,转眼就到了今前,孟观此时在草丛中看得真切,来的居然是乌孙军的金狮骑,不由一阵激动,钩镰兵训练这么久,打的就是敌军精锐。

    待其前军即将冲上坡顶的时候,孟观将钩镰枪狠狠地顿在地上,借势一跃而起,挥手大喝道:“钩镰兵,准备!”

    “杀!杀!杀!”

    隐藏在草丛中的两千步卒同时起身,举着兵器怒声大喝。

    孟观持枪立于前队,士兵们身披重甲,眼神冷峻而坚毅,手中的钩镰枪斜指向乌孙军,枪尖和镰刃映着朝阳,发出刺目的寒光。

 第2337章 群狼捕羊

    金狮骑刚前后队经过矮丘进入凹地之中,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爆喝惊得阵型大乱,战马受了惊鬃毛竖立,扬蹄嘶鸣,士兵也吓得有几人差点从马上跌落下来。

    领头的是一名骑君,急忙勒马观看,却是一支人数不多的步兵,不禁大喜,大声呵斥着部下冷静,将马头齐齐朝向了眼前的步兵。

    那人一挥手,便有一人从背后取下长弓,朝着天空放了一箭,那支箭发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