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惇摩挲着下巴,沉吟道:“关索今夜二更要来攻城,若是我们小心防守,倒也没有纰漏,但不能将其重创,终究还是祸患!”
功曹笑道:“府君英明,何不暗中从东门派兵而出,西门外再暗藏一支兵马,待关索来偷城,却去烧了他的营寨,蜀军必定大乱,要回营自救,那时候西门的兵马再杀出两路夹击,定败关索!”
王惇眼睛一亮,搓着手在地上来回走动,犹豫道:“但就算击败关索,等刘封大军到来,桂阳还是不保啊!”
功曹言道:“府君此言差矣,大败关索,府君便先有功劳在手,也可为长沙援军争取时间,若是刘封大军到来,援军未至,到时候就算弃城而走,陛下也不会怪罪于你,若是无所作为丢了城池,恐怕”
王惇闻言猛然大悟,拍拍功曹的肩膀:“好,今夜我亲自带兵出城,也算是为西塞罗报仇,你带兵守城!”
“遵命!”功曹暗自窃喜,这次功劳也有他的一份,到时候就算丢了桂阳,到了别的地方,也可能能混个太守也说不定。
午夜过后,关索将兵马分为三路,两路军埋伏在营寨左右,营中只留三十余人充当伙夫,自己却带领精兵,悄然来到西门以外,暗中埋伏。
将近二更,关索派五百人到城墙下抛扔钩索,城头上果然一阵骚乱,很快就看到有火把在城墙一角亮起,显然是给远处发信号。
王惇仗着熟悉地形,趁着黑夜早已绕道西门之外,看到城头山亮起三个火把,就知道蜀军已经偷城,忙带伏兵从后面冲入寨中放火。
一片火起,只听到几个稀疏的惊呼之声,王惇心中暗喜,果然关索带着所有兵马都去攻城了,现在烧了他的大营,看他还如何自处。
正指挥士兵四处放火的时候,忽然营外乱箭射入,吴军惨叫着倒在地上,只见左右两路竟有蜀军冲杀出来,显然早就准备多时。
王惇大惊,兵马早已混乱,不辨东西,被两路蜀军冲杀,抱头鼠窜,王惇忙带一队残兵夺路而逃,正好碰到从西门转回来的关索。
二人狭路相逢,火把之下关索看得十分真切,纵马而上,王惇急难回避,匆忙招架,只用一合,便被关索击飞兵器,生擒过去,其余吴军无奈而降服。
就在此时,听得身后一阵嘈乱,原来是功曹看到城外营中火光冲天,以为王惇得手,前来接应,冲到近前一看,却是关索横枪立马,顿时愣在当地。
关索揪住王惇的衣领,将其悬空提起,大喝道:“王惇已被我擒住,尔等还不投降?”
那功曹见自己被蜀军包围,又不是关索的对手,城中兵力被抽调一空,知道大势已去,只好跪地投降。
关索哈哈大笑,将王惇横在马背上,带领蜀军昂然入城。
来到城中,不等天亮,马上派人向刘封报信,城中旗帜也效仿刘封一般不作变动,只是更换城防。
来到府衙之中,关索命人将那三个逃走的吴军带来,那三人没想到转眼之间又被蜀军擒住,吓得面如土色,两股战栗。
关索上前扶起受了责打的那名吴军,言道:“我先前为取桂阳,冤屈了你,是教你故意走漏消息给王惇,此乃我之过也!”那人更加惊慌,想不到堂堂的关三公子竟会对他道歉,一时间愣在当地,竟不知道如何回话。
第229章 议取长沙
关索拍着那人的肩膀,看向三人,言道:“既然燕王承诺过,凡是诚心投降者,便不计前嫌,你我都是炎黄子孙,大汉子民,我岂能因为你们是吴人而有偏见?为完成任务,出此下策,实非得已,这次取城
的头功,算你三人的!”
“关将军,我等不敢”那三人又惊又喜,不知道关索所说究竟是真是假。
“嗳,你们不必多说!”关索抬手拦住三人,“让这位兄弟受伤,我心中着实有愧,记你头功,也算是补偿你,还望见谅,不要因我一人,而坏了大哥的名声!”
那三人见关索如此赤诚,不禁感激涕零,跪在地上再三谢过,才下去养伤。
关索却皱着眉头,心有不安,自语道:“这次打了降兵,又在军中饮酒,但愿大哥来了不要骂我才好。”
刘封在零陵听到哨马来报,听了取城过程,不禁失笑道:“这老三看似粗犷鲁莽,独自带兵却也能用智谋,看来又是一员大将。”
关平也欣慰而笑,兄弟如此聪明,他这个当哥哥的也有面子,心中却暗自思忖要是自己去取桂阳,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
天色一亮,刘封带领关平等人大军赶到桂阳,关索亲自迎出城外。
“哈哈哈,大哥老是说我不动脑子,这次取了桂阳,只受伤数十人,无一人折损,你看如何?”
刘封看到关索自得的样子,指着他笑骂道:“你小子,如果不是这次用激将法,你那里肯用机谋?”
“有大哥和几位军师在,还用得着我吗?”关索摸着后脑勺嘿嘿一笑,“昨天实在是被逼得没辙了。”
“走,进城!”刘封丝毫不提关索冤枉士兵和军中饮酒的事情,带领兵马进入桂阳城中。
来到城中,刘封安抚王惇等人,叫姜维发榜安民,城中一切一概不变,蜀军也不扰民,对于这些百姓来说,一切如常,有的睡得死的甚至还不知道桂阳改换旗帜了。
刘封对王惇说道:“汝能认清大局,弃暗投明,还算能识大体,我看你治理桂阳颇有法度,百姓感念,这桂阳还是交由你来打理。”
王惇没想到刘封还会让继续当桂阳太守,吃了一惊,忙道:“败军之将,寸功未立,岂敢但此大任?恐人心不服。”
刘封摆手笑道:“这倒不难,眼下就有一场大功劳等你去做。”
王惇马上抱拳道:“燕王尽管吩咐,属下定当竭力完成。”
刘封也不分配任务,只是问道:“如今南郡只剩下长沙一城,你可知是何人守城?”
王惇答道:“回殿下,长沙太守乃是孙宇,字浩然,此人乃是孙家族人,如今也算是皇亲贵胄。”
“孙家的人?”刘封眉头微皱,摩挲着下巴,“其人若何?”
王惇也皱起了眉头,言道:“孙浩然轻财能施,善于交结,军士爱戴,又十分爱护百姓,在长沙深得民心,只怕长沙不能轻易拿下。”
“嗯?竟不是个膏粱子弟,”刘封心中再次凝重了几分,本以为若是个只靠着孙家身份混子日的官二代,长沙还不是手到擒来,如此一来,还真是有些麻烦了。
“可知长沙有多少兵马?”
“两万左右,精兵至少在一万以上!”
姜维闻言说道:“攻取南郡的消息只怕已经传到东吴,长沙定然也有了准备,两万兵马,只怕不好轻易拿下。”
刘封点头道:“士兵连日征战,有些疲惫,既然不能急切而下,不如先休整两日,再做计议。”
长沙兵力太多,一口气吃下的可能性太小,而且孙宇还是个有些功绩的太守,难度就更大了,便让关平去安排士兵休息。
众人各自去忙,刘封摊开地图,和姜维察看地形,仔细思索。
姜维说道:“长沙城一面环水,背后有山阻隔,只能从南门和西门两处进攻,难度增大了不少啊!”
刘封眉头紧锁,带兵出征这么久,他还从未打过真正的攻坚战,一来是这样损耗实在太大,除非万不得已,没必要拼得两败俱伤。
正如他和诸葛亮说过的那样,虽然各为其主,但中原还是大汉的天下,他不希望统一天下的时候整个中原人丁不旺,国力空虚,后来的五胡乱华就是因为内耗严重导致的。
姜维也看出刘封不想强行攻城,沉吟许久,才道:“就算全力攻击,我们兵力和长沙相当,只怕没什么优势,如能将他们诱出城来,在城外用计除之,便好办多了。”
“我也是如此作想,只是这援兵之计恐怕不能再用了,”刘封叹了口气,双手交叉在后脑,,伸了个拦腰,“但如何才能让孙宇派兵出城呢?”
姜维看到书案上留下的卷宗,忽然眼睛一亮,拍手道:“有了!”
孙宇一日之前就收到王惇求援的信息,但还未等他发兵,桂阳就已经失守,正暗自恼怒,忽然又有一封密信从桂阳送来。
看完手中的密信,孙宇忍不住仰天大笑:“哈哈,刘封,这次你的死期到了。”
副将李斌见孙宇突然大笑,忙问道:“将军,如今南郡仅剩长沙一城,蜀军马上就要攻来,将军为何发笑?”
孙宇扫视自己身边的四人,这些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干将,多年来随自己出生入死,自从拿下荆州以来,便在长沙镇守,没想到蜀军竟然在半月之间拿下南郡三城。
等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刘封已经取了零陵,当年攻取南郡可是有他孙宇一大半功劳的,眼看就要被刘封吞并,他岂能心甘?
正在计议是否向孙权求援,重拾南郡之时,王惇却派人送来一份密信,让他欣喜万分。
孙宇将手中的信拿给他们:“王惇投降刘封只是权宜之计,他已经派人前来送信,只要我们沿途设伏,等蜀军败退之时,王惇再从桂阳出兵攻击其后,断了刘封退路,只要消灭刘封,则南郡复平矣!”赵鹏闻言笑道:“如此说来,若是将军再将南郡拿下,陛下定然高兴,如今甘将军患病不起,水军大都督就非将军莫属了。”
第230章 偷袭成功
孙宇似乎看到了自己当上大都督的情景,露出自得之色,轻咳一声收敛笑容,沉声道:“但此战还需谨慎,何况甘将军尚在,尔等不可乱说。”
这些人跟着他多年,岂能不了解孙宇的心思?都齐声祝贺。
李斌将书信看完,交给一旁的朱峥,抱拳道:“将军,若王惇所言是真,当先做准备为是。”
朱峥却皱眉道:“若是这其中有诈怎么办?”
孙宇笑道:“王惇已经将刘封出动兵马、行军路线等详细告知,吾等只需沿途埋伏便可,就算有诈,也不会损失什么,相反若是能将蜀军击败,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萧晨此时也将书信看完了,听孙宇这么一说,便道:“按照送信的路程来看,刘封大军已经上路了,若是将军要依计行事,还请早作安排。”
孙宇似乎已经胸有成竹:“长沙乃是本将军的地盘,这里地势都不知道探查过多少遍了,到时候直接出兵便是,你等先派出哨马日夜打探,只要刘封进入长沙境内,我们便叫他有来无回。”
众将一想也是,都下去各自准备。
三日后,刘封率兵马已经开进长沙,孙宇命萧晨守城,其他将领带兵到城外沿途阻击。
“报将军,李将军的伏兵被蜀军的哨探发现了,蜀军从临湘绕道而进。”
“李斌是如何布置的?怎能轻易让蜀军发现?”孙宇正在山头上等候消息,没想到会出了差错,不禁大怒,“来人,将李斌押送大牢,等此战之后本将再治罪。”
赵鹏忙劝道:“将军息怒,刘封带兵鲜有败绩,而且此人用兵诡计多端,想必事事小心,此次识破我军的埋伏,也不足为怪,反而可见王惇所言不假,未战贬将,于军心不利啊!”
朱峥也言道:“将军,刘封从临湘绕道,那里水路沼泽甚多,他不过是自寻死路而已,李将军错有错着,不如让他戴罪立功!”
孙宇闻言才罢休,点头道:“若非你提醒我还真忘了,马上派人将李斌部曲调回,你和赵鹏到临湘野鸭湖一带设伏,一定不能让刘封发现,我与李将军率中军随后,一旦刘封中伏,务必便将其全歼。”
赵鹏和朱峥领命而去,孙宇又从长沙调集三千人前来,准备和李斌部曲集结兵力拿下刘封。
赵鹏和朱峥带兵赶到临湘,探得蜀军已经临近,朱峥言道:“蜀军探马甚是精明,前番李将军伏兵便被发现,你我该如何布置?”
赵鹏沉吟了片刻,摩挲着自己的山羊胡须说道:“临湘沼泽甚多,蜀军新来,不熟悉地形,夜间不敢轻易行动,按照路程来算,他们到达川口正是夜间,不如我们到此处埋伏。”
朱峥点头道:“将军所言甚是,夜间探马不容易发现我等,若是他敢继续行军,正是我们的好机会,若其安营扎寨,我们也可乘机劫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赵鹏道:“不错,只要不被他们发现,蜀军的警觉自然降低,也料不到我们会在今夜劫营。”
朱峥笑道:“就依将军之计,我派人向孙将军送信,叫他中军随时接应。”
夜色降临,赵鹏和朱峥经将士兵埋伏好,虽然也有几个蜀军的哨马经过,但在夜色中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