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让曼拜特派出三十名塞种士兵带着干粮到山谷中查探敌情,其他士兵分批休息,分出一部分人放马饮水,想法喂它们一些草料,养精蓄锐才好做最后的冲击。
几人吃着干粮,李钰言道:;木扎尔特隘口失守,苍岩部落必定没有足够的准备,虽然有人逃回报信,也只是仓皇派兵来拦截!此时他们想必也已知道大将军行军的消息,上下人心慌乱,将士灰心,所以我才决定乘胜追击,大宛的援军早已出发,只有快速通过县度山,才能和他们合力攻打沙钵城,我们这也算是背水一战。;
邓忠躺在草丛中,两只手抱着脑袋,看着渐渐黯淡下来的天空,笑道:;我早知道李叔叔深谋远虑,这几个月你不但到处巡视,还派出许多斥候去乌孙境内,恐怕沙钵城中也有了安排了吧?;
第2326章 背水一战
李钰看邓忠一副置身事外吊儿郎当的模样,用手中的半截枯枝敲了一下他的脑袋,笑骂道:“你小子,什么时候才能和你爹一样武双全,筹谋全局啊?”
邓忠微微蹙眉,叹道:“我这脑瓜子可比不上家父,要想和他一样,难喽!”
李钰脸色一板,故作生气:“你就这点出息?”
邓忠坐起来开,朝着李钰爽朗一笑:“我只管领兵杀敌,竭忠报国而已,至于谁调派都行!叔叔放心,等到天黑行军,就由我打头阵。”
李钰无奈摇头而笑,曼拜特也在一旁失笑不已,这段时间和李钰等人接触以来,他深受感触,竟领悟了家国天下的大道理,以前那些狭隘的仇恨早已消失。
此时的他已经深知,沉浸在过往的怨恨和不满之中,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和族人越来越软弱,只有奋发向前,让塞种在以后更加强盛才是首要之事。
夜色渐浓,士兵们轮班警戒休整,寻来枯柴燃起篝火,吃喝过后都就地躺下,军中一时安静下来。
等到月过中天,兵马恢复精神,李钰传令趁着天未放亮越过县度山谷,曼拜特带领五百塞种兵先行,才入谷内三里,果然遇到乌孙伏兵,两军在乱草中杀在一处。
李钰随后听到动静,立刻命邓忠领军前去接应,自带后军在后掠阵,以防有伏兵将他们包围在这浅滩之中。
埋伏在谷中的敌军足有三千人,曼拜特和邓忠各领人马与之厮杀,李钰看看左右再无伏兵,带领十余骑冲上前去,两军在谷中混战,直杀得惨叫连天,月光地暗。
伏兵见抵挡不住,躲进乱草中逃走,此时已到后半夜,谷中不觉间升起了一层薄雾,月光愈发朦胧,李钰纵马来到一处缓坡上,眼望四方,周围被浓雾笼罩,一会儿的工夫,整个山谷的景象已经完全被掩盖。
这一场厮杀让士兵们士气大增,此时正面交锋,他们已经看出苍岩部落的兵马并不算精锐,正面交锋己方占尽上风,这让士兵们热血沸腾,只盼着尽快行军,早早拿下苍岩部落,与大将军会师。
不多时邓忠将人马重新集合完毕,前来禀告道:“将军,消灭了这股伏兵,想必可以顺利出谷了。”
李钰冷笑道:“阿伊列会靡以为在这里埋伏一支人马就能挡住,必料不到他们会败得如此彻底,但行军还需小心。”
遂命曼拜特继续带兵在前方探路,此时浓雾漫天,虽然行军不便,但守军也同样很难防备,让前后行军的士兵缩短距离,以便能及时接应。
果然如李钰所料,此时苍岩部落的沙钵城中一片惊慌,汉军一日之间攻下木扎尔特隘口,等败军来报信的时候,汉军已经到了县度山境内。
苍岩部翕侯阿伊列会靡大惊,急忙召集族人商议,立刻增派三千精兵到县度山的山谷中埋伏拦截追兵,一面命人向大将军童石耆报信,催他兼程前来救援。
汉军到来的消息让整个苍岩部落人心震动,尤其是那些官吏贵族,当年他们排挤陷害玉荼蘼,大多心中有鬼,生怕这次李钰到了之后会疯狂报复。
沙钵城一夜灯火通明,无人安睡,阿伊列会靡从各处连夜召集兵马准备迎敌,才隔了半夜,县度山的守军就败退回城,阿伊列会靡没有想到李钰的动作如此迅捷,汉军来势汹汹,惊怒交加。
他本打算利用县度山的地形设伏兵来迟滞汉军的脚步,等援军到来后由童石耆指挥反击,没想到伏兵连一晚上都守不住,汉军杀败所有伏兵,已经通过县度山,直奔沙钵城而来。
阿伊列会靡闻报又怒又怕,此时已经没有退路,咬牙道:“玉荼蘼又不是三头六臂,待本候亲自去会他。”
此时沙钵城内共有士兵两万,阿伊列会靡只留下两千新兵,由军大吏克罗科守城,等候迎接童石耆的援军,自己带领全体兵马出城迎战,想把汉军挡在县度山中,只等童石耆一到,便合力全面反击。
早晨清风吹过,县度山谷中的浓雾散去,又现出晴朗湛蓝的天空,此时李钰已经带兵走出县度山,远远便望见山脚下草原上的一座圆形如钵盂的石城,那便是苍岩部落的沙钵城。
这座城对李钰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曾经他在这里长大,又在这里被驱赶,二十余年过去,如今重返故地,石城依旧矗立在茫茫草原之上,城中人却早已换了一批。
此时士兵已经将最后的干粮和酒水全都吃喝完毕,水囊、包裹全都抛在山谷之中,全军轻装上阵,背水一战。
“出发!”
凝目看了一眼东山升起的朝阳,李钰一声大喝,率先催马往山下疾驰而去。
汉军如猛虎下山,扬起一片沙尘向沙钵城行去,刚刚来到山脚之下,便见远处旌旗飘动,一大堆骑兵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放眼望去尽是翻腾的马蹄。
李钰将人马停住,蹙眉道:“没想到乌孙军竟会主动出击,看这势头,大概是倾巢而出了。”
邓忠和曼拜特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们本以为乌孙军节节败退,必会死守城池,打算到城下与大宛兵马会合,没想到对方出动了这么多兵马,竟也是背水一战。
看到乌孙军气势汹汹包围过来,曼拜特对正在犹豫的李钰说道:“将军,看人数乌孙军恐怕有两万兵马,他们也想决一死战,我们还是退回山中,依托地形布阵,暂避其锋,调大军来支援。”
李钰眉头紧皱,摇头道:“不可,乌孙军接连失败,其实已如惊弓之鸟,外强中干,如强弩之末!此时若退,不仅我军锐气尽失,还会激发敌军锐气,他们定会趁势杀进山来,如果县度山再被他们占住,要想再攻打可就难了。”
邓忠扭头看向西面起伏的山岭,叹道:“若是此时大宛的援军能赶到,我们两路出兵,定能取胜。”
李钰抬头看了看朝阳,言道:“大宛军也要翻山越岭而来,西面山中没有大道,他们的行动不如我们迅速,眼下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第2327章 陷入重围
眼看乌孙军越来越近,邓忠反而激起了豪情,大笑道:“纵然他来两万兵马如何,我看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只凭借兵甲之利,我们就能以一当十。”
李钰双目微眯,沉声道:“苍岩部落的兵马之所以倾巢而出,恐怕还是担心我会报复他们。
稍后敌军赶到,我先以言语劝说阿伊列会靡,即便不能劝降,能扰乱其军心也好,我们三人就在这片斜坡之上俯冲杀敌。”
邓忠二人立刻将兵马分作三队,全军毫无惧色,在朝阳下铠甲鲜亮,兵刃泛着寒光,都束紧战带蓄势待命。
李钰独自催马上前,横枪立马准备与阿伊列会靡对话,却不料对方根本不做理会,挥动令旗招呼兵马加快速度,从斜坡下向前猛冲而来。
此时阿伊列会靡正在中军的一处高坡上观察,看见汉军人马不足三千,心中大喜,传令全军分成左、中、右三队,呈扇形向汉军包抄过去。
现在乌孙各部接连失败,人心惶惶,尤其是苍岩部落即将面临劲敌,正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士气,稳定人心,他哪里会和李钰对话。
三队兵马如洪流而出,阿伊列会靡胜券在握,趾高气扬对左右说道:“都说玉荼蘼游历中原,成为大将,善于用兵,我看也不过如此!他孤军深入,就是不将我们看在眼里,犯了骄兵大忌。
今天,我要族人都知道,他玉荼蘼不过是丧家之犬罢了。”
众将纷纷点头附和,看到李钰只有这点兵马,顿时放下心来,都大骂李钰不知死活,狂妄自大,这次将他除掉,再夺回县度山,等大将军援军赶到,沙钵城便安全了。
李钰见乌孙军不作停留直冲而来,立刻飞马回阵,对邓忠二人言道:“看来阿伊列会靡是想将我们歼灭在此,如今我军兵少,不宜分兵,当全军紧密结阵,直捣阿伊列会靡中军,斩帅夺旗,以成大功,你们可敢与我冲锋敌阵?”
二将两人毫无惧色,大声道:“谨遵将令。”
李钰微微点头,将长枪斜举向天空,这是冲锋的信号,身后的骑兵立刻握紧了兵器,邓忠也将手向后一挥,与曼拜特招呼兵马提紧了缰绳。
“杀!”
李钰舌战春雷,一声爆喝,先带领所部直冲向正面的骑兵。
左右的邓忠和曼拜特也领兵跟上,三人将骑兵紧密列队成团,以突破性最强的锋矢阵直冲向远处的帅旗所在之处。
轰隆隆漫天的骑兵在草原上席卷而过,蹄声如雷,草屑飞扬,两军霎时间冲杀到一起,人喊马嘶响彻山边,兵器撞击的声音震耳欲聋。
李钰三人带领骑兵直奔阿伊列会靡的帅旗处,李钰一马当先,一杆枪如灵蛇出洞,怒蟒翻腾,向前猛冲,左侧的邓忠也挥舞钢枪与他配合,一左一右将眼前的骑兵全都放翻。
当年在成都练兵的时候,刘封就让邓艾跟随赵云左右,邓忠父子的枪法有一半是赵云所授,李钰和邓艾更是十余年并肩作战的老战友,此时与邓忠配合起来,一老一少也一样十分默契。
右边的曼拜特也不含糊,重新为他打造的纯钢三停大砍刀在手,横劈斜砍,眼前的乌孙军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栽落马下。
他们身后的骑士也都个个骁勇,不说跟随李钰的那些老兵,其他人也都挑选出来的精锐,他们同样装备精良,实力不俗,紧跟主帅,寸步不离。
一片混杀之中,汉军骑兵如汪洋中的一条小舟,在波涛中起伏翻滚,左右摇摆,却始终没有被巨浪淹没,不断向前行进。
战场上到处都是战马的嘶鸣之声,此时已经完全听不到任何号令,完全凭借本能厮杀,眼前的披风就是他们紧随的目标,不断有人倒下,但很少有士兵被冲散。
不觉间杀了半个时辰,前方三人身上战袍被鲜血染过,已经分辨不出原来的颜色,金甲变成了血铠,面目难以辨认,兵刃上血流如注,如同杀神一般。
他们身后的兵士也在不断伤亡,但没有任何人怯敌后退,都在竭力维持阵型闷声冲杀。
近两万乌孙军将汉军包围其中,却始终没有被冲散,乱战之中本就缺乏训练的乌孙军完全乱了套,各自为战,争相往中间的汉军挤过去,反而外围的骑兵挤作一团,互相踩踏造成了伤亡。
阿伊列会靡在高处看得真切,见汉军始终如惊涛中的礁石一样屹立不倒,正不断向中军靠近,马上就发现了李钰的意图,马上招呼左右大喊道:“拦住他们,左右的两路军撤回来,从东西包抄过去!”
传令兵奋力地挥动旗号,但乱战的乌孙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他们平日本就习惯了各自为战,也从没有万余骑兵同时出动过,置身于这么大的场面之中,不仅士兵失去了方向,连将领都晕头转向,被冲得在马上东倒西歪。
乌孙军密密匝匝地围了上来,里三层外三层如铁桶一般越来越紧,李钰边打边冲,发现四面的的压力越来越大,回头对邓忠、曼拜特喊道:“二位随我一同开路,杀透敌军,便是取胜之时。”
两人答应了一声,急忙上前护卫在李钰左右,三人组成一支强力的冲锋箭头向前杀过去,身后的数千骑手看到主帅居前冲锋,立刻自动保持队形不乱,转为利剑一般的阵型,既能攻又能彼此救应防守。
此时骑兵的冲击力早已消失,前进全凭前军开路,缓缓前移,但四周拥挤的敌军逐渐增多,不仅前进压力加大,左右和后面包抄的骑兵也越挤越多,阵型正不断被挤压得变形,要不是他们的兵器铠甲十分精良,这时候就要折损一般人以上。
这次来的骑兵都装配锁子甲,战马上也覆盖一层薄甲,骑士手持马刀,左右砍杀,居中的骑手执红旗指挥,内层骑兵释放弩箭,向敌军密集处放箭,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