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0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封对刘弘言道:“完颜亮虽然重拾信心,但治理坚昆任重而道远,此人有些好高骛远,恐遇挫便生懈怠之心,和季今后常伴其左右,以坚其心,也正好与坚昆武亲近交厚,方便将来行事。”

    刘弘领命道:“遵命!”

    完颜亮这种心志不坚定的人很可能只是三天的热情,需要时常有人督促才行,这种感觉其实刘封在原本那个时代也深有感触,偶然看一篇鸡汤,深受触动,马上告诉自己:“再也不能这样温水煮青蛙,浑浑噩噩地过每一天了,我要早起、锻炼、学习,好好努力,明天开始重新做人。”

    然而坚持不了几天,甚至很多时候第二天就因为睡懒觉被打回原形,激情消退之后,又回到之前懒散拖延的状态,继续在懊悔中制定计划,到了晚上又悔恨自责的死循环中日复一日。

    完颜亮涉世不深,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要应对劲敌,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很容易让他精神崩溃,在培养磨练的这段时间必须要有人督促打气,刘弘无疑是最佳人选。

    刘弘在历史上评价有治世之才,在荆州时期治绩卓著,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其处理政务的能力和治理州事的才能受到后人高度评价,让他辅佐完颜亮,一来是督促完颜亮,二来对他自己也是一种历练。

 第2256章 坚昆危机

    完颜亮虽然在坚昆没有绝对的王权,但确实得到上一任女王的命令,众文武虽对他失望,但也不会明目张胆反对。

    前来抓捕大汉使者的士兵被赶走,又传旨晚上设宴接待汉使,就在唯一的青龙殿举行。

    火光之下,简陋的宫室让刘封不禁想起了农家乐的感觉,不过这对坚昆人来说已经实属不易了,完颜亮的失望和苦闷有一半是来自于对这环境的不适应。

    刘封并不想让使者团仅仅依靠完颜亮的命令而受到尊敬,要想做到上下一心,合力抗敌,必须要让坚昆文武信服,才能如臂使指,扫平北庭。

    酒席之上,每个人都露了两手,羊祜的谋略、王浑的计策、刘弘的见识都让坚昆大臣目瞪口呆,他们所说的兵法战策,治民之术都切中要害,根据坚昆的实际情况提出,有理有据,说得他们心服口服。

    另外胡奋和罗宪等武将则更为直接,就在殿前的广场上比武,几轮下来,坚昆武将都不是对手,这才让群臣的眼里·稍微有了恭敬之色。

    完颜亮也满面红光,这一次终于让这些偏安一隅的蠢货见识到中原人的厉害了,以往他说中原何等富庶,中原人精明强干,坐井观天的坚昆官员嗤之以鼻,总以为他们才是实力最强的族群,被乌孙和丁零人打得快没有立足之地,还是如此夜郎自大,实在让人气愤不过。

    如同有娘家人撑腰的小媳妇,完颜亮此刻底气十足,说话的气度都和以往不同,而且精神百倍,豪言要击退丁零,收服乌孙,让坚昆成为天山以北最强大的国家。

    看到国王忽然有了雄心壮志,让坚昆文武惊喜不已,完颜亮和汉使下午一番交谈之后整个人焕然一新,仿佛吃了灵丹妙药一般,不由啧啧称奇。

    虽说坚昆文武对汉使一行还颇有不满,但看到完颜亮的改变,无不心中暗喜,这才是他们想要的真正的王,看来只有汉使才能让他做出改变。

    就在文武心中盘算着改变完颜亮的和应对乌孙接下来的质问孰轻孰重的时候,完颜亮当众宣布,以刘封为坚昆国师,并将他的身份介绍了一遍。

    众人一听他是诸葛家族的人,心底里便觉得非同寻常,又是诸葛亮的门徒,和完颜亮一同在荆州求学,暗自猜测大概就是此人说动了完颜亮,让他回心转意,重燃斗志,纷纷点头赞许。

    塔热尔在火光下看着披散着头发的年轻人,神情一阵恍惚,总觉得这个人十分面熟,却又想不起来哪里见过,尤其是那一双眼睛,深邃得仿佛能装下整个世界,令人不敢直视。

    一个时辰之后,酒酣耳热,双方彼此都熟悉了许多,文武各显其能,围着篝火欢笑歌舞,虽然言语不通,但欢快之情却溢于言表。

    刘封静静地坐在完颜亮身旁,观察着周边的一切,若有人来敬酒,也颔首示意,既然要当国师,就该沉稳内敛,深藏不露,与那乌孙的国师比一比高低。

    虽说隔阂暂时消除了一些,但要让坚昆上下一心,让羊祜等人令行禁止,还需要一场大胜来让他们彻底心服,眼下最要紧的就是练兵备战。

    第二日一早,完颜亮便将坚昆的军权全权委托给国师,并带着几位将领亲自陪同汉使巡视军营。

    刘弘和塔热尔介绍着坚昆的情况,眼下形势严峻,国力、兵力都不容乐观,存亡之际,他们只能选择相信完颜亮和汉使,否则只有被乌孙或者丁零吞没,消失在大漠之北,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结局。

    坚昆人口不过十万,兵力三万余,全民皆兵勉强能凑齐五万,但要算精锐的话估计还不到两万,曾经可与匈奴抗衡的部落沦落到近乎苟延残喘,实在令人唏嘘。

    曾经的坚昆占领着大漠北部最广阔的地区,但他们也遇到了让亚洲大陆所有人都头疼的匈奴,冒顿单于甚至到现在都是坚昆人用来吓唬小孩的口号。

    当年匈奴征服了周围许多民族,坚昆亦在被征服之列,丁零、乌桓、乌孙等草原部落无有幸免,他们与匈奴的战斗和大汉一样也从未停止。

    没有谁能忍受匈奴的残暴,但也没有人能抵挡强悍的匈奴铁骑,匈奴郅支单于西征,败乌孙,兼并乌揭、坚昆、丁零三国,留都于坚昆,坚昆一度完全陷入匈奴单于的直接统治之下。

    匈奴与大汉的战争数百年不曾停止,汉将李陵降匈奴后,匈奴任其为右贤王,管辖坚昆、乌孙地区,终老在漠北,出塞的王昭君也曾在坚昆地区生活过十余年,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融入到坚昆人之中。

    但即便有这些中原人的融入和改变,对于整个坚昆来说还是如滴水入海,起不了多大的反响,如今的坚昆依然过着游牧兼营狩猎的生活,这是完颜亮最想改变的现状之一。

    领地的建设和习惯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眼下最主要的是还是守住精河这一片区域,生存下去才有未来可谈。

    完颜亮和塔热尔深知坚昆面临的危机,所以他们不得不在乌孙和龟兹等国之间来回斡旋,以求得安身之地,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汉使身上了。

    刘封听着他们介绍坚昆的历史和现状,有些他早有了解,有些也是来此才知道,形势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困难,首坚昆最基础的战力问题是他没有想到的。

    坚昆军和游牧民族的习性一样,出兵打仗从不讲究阵型阵法,一旦厮杀起来,全凭个人本事,强者为尊,胜者为王,而且军中的武器装备也太过简陋。

    军卒防护还以皮甲木盾为主,长枪大刀只有头部是铁质,手柄全为木头,甚至一半以上还是铜质,中原一伙山贼草寇的装备也比这精良。

    巡营归来,刘封命羊祜、罗宪、胡奋和石苞四人分兵训练,除了骑兵之外,还要专门分出步兵和弓箭手,这是行军打仗不可或缺的。

    另外让塔热尔将族中所有的能工巧匠都集中起来,不管铁匠、木匠,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都归马隆统管,赶造一批对付骑兵的兵器。

 第2257章 避重就轻

    羊祜将坚昆军分作五部,按照军卒所长分为步战和骑战,再做军令部署,大战在即,训练阵型显然是来不及了,只让他们能懂得号令,能由各营将校统一调度指挥就不错了。

    好在坚昆上下都有无路可逃的危机感,无论百姓还是将士都对汉使十分信任,甘心情愿听从调遣,只要能击退丁零,杀败乌孙,这些都算不得什么。

    坚昆西迁至阿拉山口之后,这里的艾比湖成为他们的生命之泉。

    艾比湖西面不但地势平坦,而且河流极多,草木茂盛,更主要的是湖水中能晒出盐来,这是他们迫切需求的东西。

    在草原上,盐的珍贵甚至超过了黄金和丝绸,无论人畜都要吃盐,生活中自不必说,腌制过冬的腊肉也少不了盐水,用一座金矿来换他们也不会答应。

    坚昆人把艾比湖当做是上天对他们最后的恩赐,它北面是天然的沙漠屏障,阻隔了丁零人的追杀,湖里不仅有盐,还有鱼虾,沿岸茂密的芦苇丛中,春天鸟兽在这里筑巢安窝,到了冬天都是极好的食物,而芦苇也可用作草料和燃料。

    在这里供需齐全,甚至不需要和外族交换物资,他们就能围着湖水生活下去,坚昆人在这里历经两代人,生根发芽,他们退无可退,也习惯了在这里生活,为了这片领地,他们必须要战斗。

    羊祜等人的练兵方法虽然苛刻,但十分有效,都是坚昆军闻所未闻的方式,由塔热尔亲自监督全军听从训练。

    数日来坚昆上下所有人仿佛恢复了生机,如这春日里漫山遍野的花朵,在汉使的带领调度之下,有条不紊地备战,每日忙得不亦乐乎,将原先的惶恐和不安抛之脑后。

    完颜亮和刘弘几人讨论坚昆的变法事宜,虽然暂时还不能马上执行,但绘制出的一片蓝图也让那些官员期待不已。

    最让坚昆人有信心的,还是他们得到了汉军的支持,汉军能够三年时间扫平西域之地,强如鄯善、疏勒和龟兹,也被摧枯拉朽击败,只有一个乌孙哪里能抵挡得住?

    虽说这次汉军只派了一百多人前来相助,但当他们听到乌孙道已经有一支人马杀到乌孙境内,便知道这是坚昆最好的崛起机会。

    为了让坚昆人重拾信心,刘封不得不放出李钰北进乌孙道的消息,数月过去,以他们的行军速度应该也到了乌孙境内,至于行军是否顺利,刘封对那几人还是比较放心的,现在让他担心的反而是坚昆的情况。

    出发之时没有带兵,也谢绝了悦般人的援助,一切都是因为塔热尔的情报不够准确,他豪言坚昆胜兵五万,精兵三万,刘封信以为真,以为只需要带领将官来指挥作战即可,不料塔热尔口中的精锐在刘封眼里连个普通兵卒都算不上。

    塔热尔知道此事之后大为懊悔,他当时担心刘封不肯相助,故意夸大了坚昆的实力,就是为了增加谈判的资本,不想却反而坑了自己,早知如此,当时在龟兹卖惨或许会引来汉军数万精兵,对付乌孙岂不易如反掌?

    错误的决定让塔热尔愧疚不已,这也是他每日陪同羊祜他们亲自监督练兵的原因之一,现在唯有希望汉军能帮他们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来,只要熬过这一关,对坚昆的未来也受益无穷。

    一日时间,结骨城内便架起了百余座打铁炉,因为场地不够,甚至在城外的精河岸边也支起火炉,除了校场的喊杀之声外,城内外炉火熊熊,锻打之声铿锵不绝,经夜不停。

    马隆亲自教导十几名有经验的铁匠如何打造兵器,马隆在兖州的时候先在工坊当职一年,加之他本身就懂得锻造之法,刘封安排他锻造兵刃,也是发挥其所长。

    这一次锻造最主要的兵器就是钩镰枪,无论是乌孙还是丁零,都是以骑兵为主,所向披靡,坚昆虽然也以骑兵为主,但战力远逊于对手,只能避重就轻,另辟蹊径。

    大汉数百年来与匈奴、鲜卑、乌桓、羌族等交战,对付骑兵的套路也研究出不少来,钩镰枪是刘封在对付鲜卑军时用过的方式,这东西不仅对连环马伤害极大,对骑兵也能造成致命的打击。

    马隆带着坚昆大都尉完颜策讲解钩镰枪的用处,言道:“若以骑兵对骑兵,无论是骑兵的装备还是战马的力量,乃至骑手的刀法,坚昆都落在下风,若能败其骑兵,则乌孙不足为惧。”

    完颜策这几日对几位年轻的将领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深感佩服,见马隆直言不讳,叹道:“确实如此,坚昆的骑兵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加上资源匮乏,更没有办法打造更好的兵器和铠甲。

    不知道马将军打造的这个镰刀一样的兵刃,对付乌孙军能不能收到奇效。”

    马隆笑道:“都尉尽管放心,此物在中原曾重创鲜卑骑兵,以此种兵器装备步卒,对付乌孙骑兵绝对有效。”

    完颜策看着这个像镰刀又在尖端打造枪尖一样的兵刃,又像戈矛又像镰刀,确实是他第一次所见,而且马隆要求这种钩镰枪的枪柄要加长,超出一丈有余,已经让族中的年轻人进山去寻找材料了。

    枪柄的材料要求也极为严格,普通的树木锯开来太过脆弱不能用,最好是手臂粗细的整木,如松木、桦木等等,既要质地坚硬,又要有柔韧性,这可是战场上保命取胜的关键,半点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