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晞道:“这些败军退回夏特城,若是被吐卓靡重新聚合起来,经其一番整顿,方为心头大患。
既然孝兴也认为我军人困马乏不宜进兵,我料吐卓靡也是如此作想,今夜城中必无准备,若一夜之间兵临城下,守军摸不清我们的虚实,岂不是速战速决的良机?”
李钰大笑道:“正是此理!此时决不能不给他们喘息之机,传令即刻进兵。”
邓忠也笑道:“将军,你尽管放心出发吧,我们争取天明之前到达城下,你在东门劝降吐卓靡,吸引注意力。
我只需带五百精兵到西门去,和城里的人接应,只要有人打开城门杀进去,不管他吐卓靡愿不愿降,他败局已定。”
马隆也知道此战有利有弊,见众人都赞成出兵,也抱拳道:“末将随将军前去,可再命休密一同前去,我们早一刻到达夏特城,争取早点结束战斗,他们的家属也就多了一分安全。”
休密他们之所以敢将家人置于险地投降汉军,只是赌定吐卓靡在这个危难之际不敢胡乱杀人,先回城的那些士兵也会暗中保护他们的家属,但总归还是为城中的家人担忧不已,忽然听说要连夜出兵,无不欣喜,近四千多乌孙兵马全体出动。
李钰传下将令,半个时辰之后,各路人马准备完毕,此时已到半夜,但大家都精神抖擞,留下苟晞和一千军守营,其余兵将倾巢而出,在月光映照下向西奔去。
李钰和马隆率领五千余骑,一夜急速行军,平明时分赶到了夏特城城外。
此时天色还未大亮,缺月即将垂落西边的峡谷之后,远远见城上并无多少火把,他令邓忠和休密带各带五百精兵从山中绕道西门去,马隆领兵在西门外接应,自己领大军在三里外忽然点起火把,大张旗鼓催兵到东门下。
令守城者正在城头昏昏欲睡,忽然听到鼓声,连城大片的火把正往城下涌过来,顿时一片惊慌,呼喊着各执兵器防备,敲响了城头的警钟。
密集的鼓声和钟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天空蒙蒙亮,月光下城头上人影奔走,李钰催马来至城下,顺风朝着城上混乱的守军喊话,让他们传话给吐卓靡,叫他出来答话。
守军听到果然是汉军杀到,赶忙派人去请吐卓靡,前线接连几日的消息让夏特城军民惶恐不安,先是守军不断失败,再是艾汗赫坑害族人,昨夜更有无数人马连夜回城,听说是峡谷的守军造反,更让城中人心惶惶。
吐卓靡昨日接到几道消息,气得差点昏了过去,盛怒之下准备全城捉拿那些叛军头领的家属杀头泄愤,幸好及时被城中官吏劝阻才没犯下蠢事。
数千人的家属几乎牵连到到城中的每一户人家,各家又都是数十代居住夏特城,谁没个沾亲带故的,这也是艾汗赫抛弃族人之后为什么全城百姓和全军官兵痛恨他,那里面都是自己的亲戚,而且此举也大伤人心,如果吐卓靡再来一场捕杀,不等汉军杀到,夏特城先要内部暴乱了。
热依哈领残兵回城,吐卓靡将其臭骂一顿,原本打算立刻发兵反击,但发现城中上下一片混乱,军卒心不在焉,只好强打精神重整兵力,安抚民心,只将大营中几名头领的家属抓起来关入牢中。
惊怒中又忙碌一日,吐卓靡精神几近崩溃,晚上吃饭的时候喝起了闷酒,喝得酩酊大醉,至今还在梦中未醒。
此时城头鼓声大作,警钟长鸣,本就忐忑不安的百姓们早被惊动,各自躲在家中听着外面的动静,早就潜入城中的细作也立刻集合起来,打听着外面的消息。
城长来到行宫,守卫还不让进宫通报,昨夜吐卓靡大醉,打骂了好多人,谁敢在这时候去找他?
第2240章 救命恩人
城长见事态紧急,不顾宫人阻挡闯宫报告,吐卓靡一听汉军已经兵临城下,大惊失色,顿时睡意全无,一迭声地问道:“胡说,怎么可能?
你们是不是看花了眼?”
城长哪敢撒谎,跪在地上都快哭出来了,外面那么多汉军举着火把,大将就在城下喊话,虽说天色未曾大亮,但也绝不会看花眼。
吐卓靡虽然嘴上在说,其实心中已经慌乱,翻身下了床,色厉内荏地指着城长怒喝道:“好,本侯马上去看,要是你们弄错了,我杀你全家!”
下了床胡乱穿上靴子,抓了一件外套,便衣衫不整地匆匆跑往城头,此时城中到处都是嘈杂之声,城上鼓声不绝,吐卓靡脚下阵阵踉跄,路上叫人去把热依哈赶紧叫来,他手下可用的大将就这一人了。
吐卓靡在亲卫的搀扶下才爬上城头,顺着城垛定睛一看,只见火把连成了一片火海,一夜春风,竟吹来这么多汉军兵马,一颗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李钰眼见一堆人登上城头向下张望,一人衣衫不整站在垛口,周围有人簇拥着,便知道吐卓靡到了,他仰头问道:“来者可是吐卓靡?
某乃大汉平西将军李钰。”
吐卓靡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威风,散乱着头发语无伦次:“李钰?
你你,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李钰哈哈大笑:“吐卓靡,你不知体恤将士,爱护百姓,早已众叛亲离,如今前军已败,你若是识相,开城投降尚可保住一命,若是执迷不悟,不出半个时辰,某便杀进夏特城,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晨风吹拂,清凉阵阵,吐卓靡渐渐镇定下来,冷笑道:“哼,李钰,凭你的这点人马,还大言不惭让本侯投降?
你别忘了,我乌孙人人皆兵,夏特城还有三万,不,还有五万守军,我看你怎么破城。”
李钰沉声道:“吐卓靡,我劝你不必再负隅顽抗!你在夏特城积威已久,大兴土木,穷兵黩武,百姓早已苦不堪言,百姓思变,军无战心!我知道你城里兵马不少,但能甘心听你调用的又有多少?
你若想活命,保住你的妻儿老小,就该做个明智的选择。
事到如今,投降是你的唯一出路,你若投降,我保证你及家属毫发无伤,让你安然离开夏特城,到王城去报信,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吐卓靡双手死死扣住城墙上的青砖,咬着牙一语不发,热依哈到现在迟迟不来,周围再无商量之人,一时间犹豫不决,城中还有三四万兵马,就这么弃城投降,他实在心有不甘。
李钰早就听说这吐卓靡看似骄横跋扈,实则内心脆弱,经不起太多打击,见他犹豫,便知已经动了心思,又催马上前两步,大喝道:“吐卓靡,你还记得当年的玉荼蘼吗?”
“玉荼蘼?”
吐卓靡一愣,不知道李钰为什么忽然提起这个在乌孙翕侯之间早被禁止提起的名字,“你说的是三十年前大昆弥那个汉人小妾生下的小孩吗?”
“不错!”
李钰缓缓点头,冷然一笑,“那时候你也不过是个孩童而已,是你的那一块牛肉,才让他活了下来。”
“什么?”
吐卓靡大惊,张大嘴巴看着李钰,“这件事你,你怎么知道?”
当年玉荼蘼在大昆弥忽然病故之后,因为母亲是汉人,被兄弟们和几个翕侯赶出了宫门,还派人不断追杀,就是在夏特城外,还在放马的吐卓靡遇到了已经孤身一人的玉荼蘼,送了他一块牛肉,并骑马把他送出科克山。
当时他也是个小孩,正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之中,听了玉荼蘼的经历十分同情,悄悄作出这个决定,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没想到李钰竟然当众说了出来。
“实不相瞒,在下,就是当年的玉荼蘼!”
李钰的声音变得低沉萧索,忽然在马上用乌孙的方式躬身施礼,“我感谢你当年救我一命,将我送出乌孙道,如今,我又从乌孙道回来了!”
“你,你真的是玉荼蘼?”
吐卓靡指着李钰,不可置信地叫喊起来,他心神慌乱,直到此时才意识到李钰是用乌孙语和他对话。
“那个秘密,还会有第二个人知道吗?”
李钰郑重言道,“所以你现在开城投降,我绝不会为难你,还允许你将家属全部带走,不要再反抗了,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这这,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吐卓靡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三十年后,那个被他同情送走的男孩,居然会转回来把自己打了个大败,不但乌孙王的梦想破灭,连夏特城都丢了,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李钰看看天色即将大亮,见吐卓靡还在犹豫,敛起笑容厉声道:“吐卓靡,我知道你蠢笨之人,乌孙王挑衅大汉威严,即将大兵压境,今日幸好是本将来取夏特城,还能保全你的家人,若是换了其他人来,可就未必如此幸运了!即将天明,你尚有半个时辰考虑。”
说完话,李钰轻提丝缰,坐骑噗噜噜打个响鼻,灵巧地转过身走回本阵。
就在此时,忽然西面隐约传来呐喊之声,如同浪潮一般涌来,吐卓靡浑身一震,才回头时,便见一名士兵跌跌撞撞跑来,老远便大喊道:“大人,有人打开西门,汉军杀进来了”“什么?”
吐卓靡面如死灰,无力地靠在城墙上,他残存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城池被攻破,那数万大军确实不能完全听他调遣,知道大势已去。
最后看了一眼城外渐渐清晰的汉军轮廓,吐卓靡无力地蹲在城墙角,瘫坐在地上,摆手道:“告诉他们,不要再杀了,开城投降吧!”
绵长悠扬的号角声响彻夏特城,夏特城的东门迎着刚刚开启的晨曦缓缓打开,城长带着士兵打开城门向汉军投降。
此时的西门的厮杀犹未停止,原来是热依哈带兵在这里抵抗,等命令传到的时候,他已经被邓忠一刀斩于马下,剩余的守军一哄而散,汉军守住城门,并未惊扰任何一个百姓,只在街上巡视,直到东门投降的命令传下,才向后退去,在城门口待命。
第2241章 夏特屯田
夏特城的大小将官迎接汉军入城,城长看着气势昂扬的人马走过大街,对身旁的官吏黯然道:“唉,汉军如此威猛,装备精良,怪不得能平定西域,疏勒、龟兹尚且不是他们的对手,更何况我们夏特城?
现在大汉气势正盛,横扫北庭,今日我们先投降,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左右的官员早被这几月来的消息弄得心生不宁,此刻反而踏实下来,纷纷点点头,随后跟着大队人马向内宫行去,他们清楚,接下来的任命和官职才是至关重要的。
李钰领兵先到府衙,命马隆部署城池,休密安抚城中的守军,城长等各司其职,出榜安民,汉军并无一人扰民,这让夏特城的百姓安心不少。
吐卓靡在随从的搀扶下再见李钰,跪倒在地上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如果当年没有救那个小孩,今日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李钰亲自搀起吐卓靡,说道:“大人不必多礼,我们当年也算旧识,虽然如今各为其主,但我并非忘恩负义之人,许你将家属、财产带走部分,前往王庭,替我带一句话给他们。”
吐卓靡眼神涣散,他当然明白李钰不会让他留在夏特城伺机再起,有些失魂落魄,怔然问道:“什么话?”
李钰抿了抿嘴,背着手看向北方,缓缓道:“你就说:玉荼蘼,又回来了。”
等天色大亮,朝阳升起,夏特城的百姓们在惶恐中出门张望,发现汉军只是在城中巡逻,城长带着官员在街口张贴榜,每一片区域都有官吏挨家挨户安抚百姓。
到中午时分,夏特城已经恢复如常,百姓们上街出城,发现城池上除了更换守军和旗帜以外,其余似乎并无变化,胆大的已经赶着牛羊出城放牧去了。
三日之后,正式的官发下来,夏特城免去三年赋税,奖励耕种生养,一切政策和他们在龟兹、疏勒听来的一模一样,三年之后征收的税目比之前也减少了一半之多,百姓闻讯无不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另外将城中的士兵减少三分之一,只留下一万精兵防戍各地,其余被强行征招的士兵全部发放抚恤遣散回家,眼下正是春耕时期,让他们立刻回家帮忙。
除此之外,汉军还会继续帮助夏特城的百姓屯田耕种,召集能工巧匠赶制水车、爬犁、牛车等工具,这比原先他们使用的器械要精良便捷许多,每个片区每隔五日还会专门派人讲解使用方法。
夏特城本就是当年定远侯为方便管理乌孙和疏勒、龟兹等国所建,一直流传着屯田的传统和军民一同做事的传统,如今汉军又来帮忙,他们似乎回到了祖祖辈辈传说的时期。
再加上李钰亲自带兵翻越吉克堡救人,那些被艾汗赫狠心抛弃的士兵, 如果没有李钰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