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0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远的暂且不说,免除了后顾之忧之后,这些士兵为了对付艾汗赫,每个人都不遗余力,不但把所知的情报毫无保留地全都上报,还主动出去打探消息,他们本就是夏特城的人,熟悉地理,或打探军营,或扮做百姓打听夏特城的消息,几乎毫无破绽。

    李钰他们表面上死守吉克堡,实则对夏特城的动静和城外军营的情况了如指掌。

    另外还选出五百被艾汗赫欺骗的乌孙军,让他们回到夏特城,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让夏特城的百姓们都知道艾汗赫的真面目,同时也不能完全信任吐卓靡的话,不要被他蛊惑再参军来对抗汉军,断了吐卓靡临时征兵的后路。

    这些部署和消息的传播都需要时间,所以李钰并不急于出战,他本就是乌孙出身,知道四五月正是春耕放牧的时间,大敌当前,夏特城高度警戒,百姓们不敢出城,吐卓靡比汉军还着急开战,越是如此便越要稳住。

    敌人越忙乱,破绽就会越多!此时吉克堡城中的士兵并非无所事事,他们每天都从南门出城,到山中砍来质地坚硬的木头,全军上下一起行动制作木蒺藜,用来对付乌孙骑兵。

    还在路上的时候,李钰和苟晞他们就在商量如何对付乌孙军,这次从乌孙道进兵,他们都是以步兵为主,在山里交战还能正面厮杀,但一旦到了夏特城这一带平坦开阔的峡谷中,步兵的劣势太大,必须要想出有效对付骑兵的办法才行。

    汉军人马都是轻装简从而来,这地方荒山野岭,钩镰枪什么的兵器根本不敢想,铁蒺藜也很难凑足,最后在马隆的提议下决定用硬木来做成铁蒺藜的样子。

    这一招其实当年刘封在羌族领地对付匈奴骑兵的时候就用过,对于没有装马蹄铁的骑兵来说,硬木也能刺穿马蹄,对骑兵同样致命。

    此外军中也急需一批战马,落石口和乌鸦岭寨中的守军不需要骑马,所以并没有留下多少战马,吉克堡中也只有八百多匹马,远远不够军中使用,李钰想临时组建一支两千人的骑兵,以便下山之后与夏特城的守军对战。

    虽然以马队对马队,无论是战阵的默契配合还是骑手的刀法娴熟,临时组建的汉军必然会落在下风,但有一支骑兵在两翼作掩护,无论抄袭还是接应都方便许多,至少能牵制乌孙骑兵,不会让他们来去自如。

    曼拜特这几天跟着在军中做事,看李钰他们讲解了许多种对付骑兵的办法,除了这木蒺藜之外,还有什么陷马坑、绊马索,还有他们说得最多的钩镰枪,不禁打开眼睛。

    他手中拿着几个用刀削好的铁蒺藜,感叹道:“我们塞种人也是步卒强,马军弱,如果我的祖先早知道这么多对付骑兵的办法,也不会被乌孙人和匈奴人赶出天山以北了。”

    李钰笑道:“其实任何一个兵种都有其缺点,也有其优势,关键看如何使用,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关键还在出其不意!当年大将军做出这玩意杀得骄傲的匈奴骑兵人仰马翻,最终落败投降,在后来的战事中大展身手,这兵器其实魏军和吴军也都用过,但并不能阻挡大汉铁骑,所以兵器是否厉害,关键还在如何使用。”

    曼拜特大惊,用手拍着脑袋惊呼道:“哎呀!原来这东西也是大将军想出来的吗?

    想不到他不但能带兵打仗,计谋百出,还能做出这么一件对付马军的厉害兵器,真是神人啊!”

    李钰扬着下巴得意一笑:“这才哪到哪,大将军做出来的厉害武器可多着呢,就连连弩听说也有他的指导,而且最厉害的一件武器迄今为止知道的人还很少,听说尝试过它威力的都死了,无一幸免。”

    曼拜特不可置信:“这还有这么厉害的武器?”

    李钰神秘一笑:“说实话,这个武器我到现在也没见过!但不知道你是否听说,周处将军在进攻龟兹的时候于白狼关遇阻,后来一夜之间被天雷炸开,龟兹人至今还认为是上天在帮汉军,其实就是那个厉害的武器给炸开的,你说厉不厉害?”

    “啊?”

    曼拜特瞪大眼睛,那件事他也听说过,而且白狼关他曾经走过一次,那座关隘其实就是一座山挖出来的山洞,什么东西能把山炸开?

    李钰对曼拜特惊愕的神情十分满意,摸着胡须叹道:“嗨呀,若是我们出发的时候能得到这样一件武器,这吉克堡算什么,一下子就给它夷为平地了。”

    曼拜特深吸一口冷气,喃喃道:“如果有这么厉害的武器,那我们还打什么仗?”

    李钰目视远方的青山,缓缓道:“你放心,只要大将军愿意,这东西将来就是我们汉军征服世界的利器,什么萨珊、贵霜还有大秦国,通通都要向我们臣服。”

    曼拜特心头狂震,还要再问,却见马隆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喜悦之色,急声道:“将军,好消息,艾汗赫带着一名主将离开大营下山去了,应该是见对峙无果,到夏特城找城主商议对策了。”

    “好机会!”

    李钰大喜,一拍大腿向外快步走去,笑道,“我的战马有着落了,哈哈哈!”

 第2232章 主动出击

    接连几天,李钰和马隆他们其实都在在城楼上观察着乌孙军的动静,近半个月来,前来索战的乌孙军知道挑逗全无用处,每天只是奉命照例来骂一阵就返回营盘。

    以往他们叫骂至少要两个时辰以上,最近几日明显敷衍了许多,每次仅在城下呆上半个多时辰,只是偶尔叫喊几句便远远坐在马上闲聊,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来放牧的。

    斥候早已探到艾汗赫领兵转来攻打吉克堡,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边汉军不与他们接战,那边吐卓靡又催促进攻,半个多月消磨下来,士气明显低落。

    艾汗赫这次带人回转夏特城,显然是明知是不可为,又去和吐卓靡商议对策去了,如今阵前领兵的是一位万骑长,此人名叫达木提,是吐卓靡的副将,为人比较谨慎,所以艾汗赫才将他留下来看守大营,自己悄悄返回夏特城。

    艾汗赫自以为行踪隐秘,但他却料不到山中乃至夏特城城中到处都是汉军的耳目,他前脚才离营,消息便已经送到了吉克堡中。

    有那些降兵提供情报,乌孙军的兵力配置和战将情况李钰早已了如指掌,对夏特城的底细基本一清二楚,一切行动自然就能从容部署。

    确认消息无误之后,李钰立刻召集众将前来议事,趁着艾汗赫这个主将不在,打一个突击,打击乌孙军士气的同时,最好能一举击溃眼前这一支人马,为将来进兵做准备。

    马忠等人在城中闷了半个多月,加之每日还要被乌孙军叫骂挑衅,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听说要出兵,禁不住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李钰言道:“据斥候所报,艾汗赫回夏特城来回需要三天时间,如果他紧急行军,也要两天时间,明日且看那达木提是否还来搦战,若是他敢独自前来,正好于阵前斩之,再趁乱反杀回大营,这一路兵马可一战而定。”

    邓忠拍手大笑道:“好,这样最痛快了,如果能一口气杀到夏特城去,那才省事。”

    李钰又道:“如果明日达木提不来搦战,必是艾汗赫叮嘱他小心看守营寨,我们便明晚出兵袭营,无论艾汗赫他们明日是否能赶回来,都料不到我们会连夜出动。”

    邓忠马上起身道:“不管何时出兵,末将愿打头阵。”

    “你小子,什么时候才能像士载那般稳重,想他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兵出子午谷”“唉呀,好好好,我都听你的,不说这个,不说这个了!”

    邓忠一听李钰说起邓艾当年的事迹,就头疼不已,赶紧摆手告饶,邓艾的本事和入伍的时机,换做谁也比不上的,那些功勋可是跟着大将军刘封建立的,就是同时期的武将,又有几人能有如此机遇?

    “我看你小子还不老实?”

    李钰笑骂一声,对苟晞言道:“明日行军按此两种对策筹谋,至于如何埋伏,如何袭营,由参军和马将军二人商议讨论,我再去检查一遍营中军器!”

    几人知道李钰这是锻炼他们,给他们独自筹策领兵的机会,纷纷敛容抱拳领命:“遵命!”

    李钰起身嘱咐道:“记住,此战旨在抢夺战马,敌军有万余,三倍于我,能败敌固然最好,切不可勉力为之,我们这些兵力可经不起损耗,否则便前功尽弃了。”

    “是!”

    这次连邓忠都不敢乱说话,他虽然好战,但也知道行军打仗每一个决策可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有半点儿戏。

    李钰走后,马隆几人以苟晞为核心,开始商议对付乌孙军之事,这么重要的战事交给他们,每个人顿觉得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与以往大不相同。

    几个人居然从傍晚商议到掌灯时分,还在推敲一些细节和可能出现的意外,其实到后来也只有马隆和苟晞在商议推演,邓忠和曼拜特在一旁已经昏昏欲睡了,李钰自从出门后就一直在军营中,晚饭也没回来一起吃,看来是完全交给他们决策了。

    第二日五更时分,天色微明,吉克堡紧闭十余日的北门沉沉打开,马隆率领着一千精兵出城沿着大道向北而行,在乌孙军前来索战的路上埋伏,只等乌孙军交手失利,便内外夹击,将其杀败。

    进入伏击圈,就围而歼之。

    马隆带领的一千人就埋伏在吉克堡前方五里处的山坳之中,科克山到处都是山谷密林,寻找埋伏之地并不难,这里高处能看到吉克堡前的战场,正是埋伏的理想位置。

    马隆将兵士分成了两队,挑选出一百脚力强劲的就近路边藏在草丛之中,只等乌孙军经过之后,便在来路上撒下木蒺藜,等乌孙军退兵的时候便可见奇效。

    一切分派部署完毕,马隆又亲自来到路边的密林中检查,确认这里不会暴露之后,才爬上一颗大树藏在树干后观察来路。

    此时已经晨光初露,山中的清晨依然寒气逼人,但这并不影响刚刚行军的士兵,刚才行路时大家都出了一身汗,等稍后太阳升起,很快就会暖和起来,而且等乌孙军到城下叫战再回来,大概也日上三竿了,并不影响全军行动。

    时间在焦急地等待中一点点逝去,眼睁睁看着朝霞漫天,朝阳升起,山谷中烟雾缭绕,逐渐散去,太阳已经升起三丈余高,山中大雾完全散开,大道上还不见乌孙军出现。

    山中的士兵已经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山中视野一片清晰,山道上依然不见踪影,只有鸟儿在林中欢鸣,筑巢求偶,忙得不亦乐乎。

    即将到中午时分,太阳已经挂在了山岭正中上空,按照以往的规律,此时已经是出来的乌孙军准备撤退回营的时候了。

    马隆不由一阵叹息,看来乌孙军果然因为将帅不齐,不再前来搦战,只能执行晚上的计划,前去袭营。

    就在他准备下树传令退兵的时候,忽然看到远方路旁的树林中群鸟惊飞而起,在上空盘旋着,不由一阵激动。

    不多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山路上的宁静,一路上不时有鸟群飞起,盘旋惊叫。

 第2233章 私自出兵

    这次领兵来的正是达木提,之所以今天比以往晚了近一个时辰,是因为他也在大营中犹豫良久,最终才下定决心出战。

    正如李钰他们所料,艾汗赫在悄悄离营之时,叮嘱达木提要谨慎守营,不必再去城下挑战,万一汉军出战,没有后军接应十分危险,其实每日出兵,艾汗赫都安排了伏兵在半路接应。

    艾汗赫之所以留下达木提,是因为他比热依哈更为稳重,但他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却未向达木提说明回夏特城的原因,只说要去和翕侯商议军情。

    二人走后,达木提确实按令守营,甚至还亲自去巡逻了一圈,但回营之后亲信却告诉他,艾汗赫带着热依哈回城,极有可能是为他争取都尉的位置。

    前面几次交战左右都尉都被汉军所杀,左都尉姑木苏死得早,吐卓靡早已重新任命他的女婿波罗什为左都尉,而右都尉玉素才战死在吉克堡,右都尉的职位一直空缺,至今还没有新的人选。

    放眼整个夏特城,能有资格提拔右都尉的只剩下他们两个万骑长了,二人暗中较劲已久,这段时间乌孙军之所以每日到城下搦战乐此不疲,就是因为二人轮流去城下,每次盼望汉军能够出城,只要杀了一两名汉军,他的功劳就更大,竞争右都尉便有了绝对优势。

    此时艾汗赫突然带着热依哈前往夏特城,经亲信提醒,达木提终于明白过来,肯定是热依哈这个混蛋暗中给了艾汗赫好处,这次回城如果有热依哈的举荐,右都尉便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