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0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哲听到营中调兵,前来中军言道:“戚老将军虽有一万多兵马,但麾下仅有戚华瑶武艺出众,其余几名弟子并不出众,还需另派副将随军才是,若有军情,也好做个商议。”

    刘封闻言顿时醒悟,扶额笑道:“方才只想着用人不疑,对老将军全盘托付,竟忽略了此事,我们一向出兵都是武相辅,派别人便有监视之嫌,未免叫他部下心中不满,不如就让定远去吧!”

    马哲点头道:“属下也正是此意,定远与戚华瑶已经定了婚约,此去正是如鱼得水。”

    刘封立刻派人将巡营的班辞叫来,命他立刻启程追赶戚渊德的人马,到月桑河与鸯会合之后换回鸯他们,助戚渊德一同对付龟兹兵马。

    班辞自然知道刘封的用意,欣然领命而去。

    正在此时周处也派人前来报信,布尔库只有一千多守军,周处兵到城下,守将出城被他斩杀,守军弃城而走,有两百余人愿意归降,人马已经进入布尔库。

    刘封闻报大喜,传令三军四更造饭,天明时分立刻赶往布尔库,接下来只要杀败辅国侯色尔德的援军,取疏勒便不费吹灰之力。

 第2104章 仓促应敌

    戚渊德降汉,献出骆驼岭,对疏勒简直是致命的打击,非但门户之地不保,全国精锐也基本用尽。

    危难之际,疏勒王命辅国侯色尔德紧急召集各城人马前来迎敌,仓促起兵本就准备不足,还未到双方约定的布尔库,又被汉军捷足先登。

    色尔德此时还在苏克尔整备兵力,各城的援军陆陆续续到苏克尔集合,至今还有几个城的士兵未曾赶到,合计有三四千人马。

    布尔库的守军败逃回城,色尔德大吃一惊,想不到汉军行动如此迅速,赶忙召集众将议事,众将闻言一阵惊慌,纷纷献策据守城池。

    参军山末习言道:“汉军势大,趁胜而来,敌至眼前,我等已无退路,此次出兵非为防戍,旨在击退来敌,保住疏勒,将军委一国之重,大王之盼,不能坐以待毙。”

    色尔德神色沉重,点头道:“拒守城池确实是等死之途,然我军精锐都被戚渊德这个老贼调走,如今军中都是各城守军,恐难与汉军撄锋。”

    山末习言道:“汉军明日大军便到布尔库,此去向南百里处有盖孜驿,位于葱岭山势险要之地,可在此修葺加固驿站,占住地利迎敌,待汉军到来,再伺机破之。”

    色尔德点头道:“如今兵力虽多,但战力不足,欲破汉军,唯有借助地利破之。”

    决策已定,立刻传令派一万精兵赶奔盖孜修筑营垒以防汉军,一面加紧操练兵马,都催后方粮草接济。

    翌日汉军进驻布尔库,斥候禀告疏勒军在葱岭盖孜扎营驻兵,刘封展开地图与马哲等人查看,此处葱岭向东延伸,从布尔库向疏勒城进军,盖孜这一带山岭是必经之地,一座突兀的雪山挡住去路。

    因为之前业余喜欢登山,刘封知道这里有一个在后世很出名的山峰慕士塔格峰,屹立于帕米尔高原上,有"冰山之父"的美称。

    慕士塔格峰是西昆仑山脉第三高峰,如同擎天玉柱,是帕米尔高原的标志,也是登山爱好者的向往地之一,虽然不比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但在这里也不知有多少人折戟沉沙,有多少人望峰兴叹。

    这座山目前在疏勒境内还未成为后世百姓崇拜的“神山”,但它的高大险峻亘古未变,在这个时代更成为不可逾越的天险,从疏勒前往大月氏和贵霜,穿越葱岭的道路都是绕过慕士塔格而行。

    一瞬间勾起原本无数模糊的回忆,刘封不由一阵恍惚,转眼间来到这个世界竟过了二十年,从当初战战兢兢,乱世求生,到现在振兴汉室甚至扫平西域,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会过得这么快。

    如果按照后世的疆域,拿下疏勒,再把龟兹平定,便算是完成对中国疆域的勾勒,但以大汉的版图来看,乌孙和康居也要一并收回,如果中原姜维和陆抗、王濬进兵顺利,北攻大漠,东进襄平,这个结局对刘封来说,已经十分满意了,唯有东海,还在等着海军去探索征服。

    感慨之间,听周处言道:“敌军欲据险与我交战,何不立刻发兵,趁其立足未稳,拿下此地?”

    刘封回过神来,立刻命周处领五千兵马往盖孜,如果能拿下这里最好,攻不下也要骚扰敌军,不能让他们好好修筑营垒,制造麻烦。

    周处领命而去,半日时间到了盖孜,见这处驿站修建在半坡之上,平常都是过往商客休息之地,用巨石黄土垒砌的围墙只是用来遮风挡雨,此时疏勒军正在将围墙加高。

    周处带兵涌进,直逼馆驿之外,将山路围得水泄不通,疏勒军见汉军到来,马上全军防备,守住矮墙,弓箭手蓄势待发,军士严防死守,坚壁不出。

    周处在门前喊叫许久,却不见有人出战,无奈之下下令强攻,步兵以大盾、弓箭和连弩压制,中军步步逼近大门。

    城中疏勒军见状,立刻开始放箭,还未等汉军逼近,便箭如雨下,周处立刻传令撤退,汉兵退到山坡之下,就在山谷中扎营,疏勒守军分兵把守,却不敢来攻。

    天色将黑,汉军营寨在山坳中安营,排成阵势,西接大山,东临悬崖,十余所军营相接,将这一片山谷占满。

    副将商越言道:“此处距离敌营不过二里,隔坡相望,营寨安扎此处,若敌军来劫营,不好防备。”

    周处笑道:“方才强攻敌营,不过是试探其兵力而已,我看这守军阵型散漫,将士疲惫,号令不整,果如戚老将军所言,不过是乌合之众,我正愁他固守不出,若敢来劫营,正好将计就计。”

    商越言道:“将军若用诱敌之计,何不到后军取些疏勒军的甲胄旗号来,若其敢来劫营,可混在乱军之中进入营垒,就内起事,内外夹攻一战而定。”

    周处点头笑道:“此计甚妙,我立刻派人请大将军拨付一千衣甲来,必有大用。”

    汉军来得极快,盖孜守军早将军情报于色尔德,色尔德不敢怠慢,立刻连夜派参军山末习到前军督战,现在军中的将领都经验不是很足,能征惯战的都被戚渊德带走了,疏勒军中的精兵强将都是戚渊德一手培养的,他这一次投降汉军,让疏勒损失的不仅仅是兵力,也让全军战力大打折扣。

    山末习赶到盖孜,在营房中观察汉军大营,只见漫山遍野灯火相连,整个山谷中都是汉军的营帐,蹙眉在箭楼上伫立良久,才转身回到中军大帐。

    几位将领都围着山末习,等他的命令,没有了戚渊德之后,疏勒军仿佛失去了精气神一样,非但战力不足,连军心都有震动,汉军的强大让他们未战先怯,连戚渊德都非汉军对手,如今主力降了汉军,其他人能是汉军的对手?

    山习末自然知道军中的情况,忧心之余,深知眼下需要一场大胜来振奋士气,重整军心,若被汉军一味打压,长此下去,总有一日军心会溃散,那时候根本无需汉军来攻,军中先要自乱了。

    灯光之下,山习末的面庞忽明忽暗,显得有些阴沉,缓缓道:“中原有句话,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现在,该到我们绝地反击的时候了。”

 第2105章 长驱大进

    春夏相交之际,星空下的葱岭显得愈发挺拔险峻,起伏的山岭轮廓如同威猛的神兽,静静地俯瞰着西域这一片大地。

    月黑风高,星光闪烁,阵阵夜风拂过山岗,松涛声忽高忽低,偶尔伴随着几声兽吼虫鸣,沉默的群山将种种危机包藏其中。

    盖孜驿内外的灯火早已熄灭大半,疏勒和汉军两营士兵对峙了半日之后终于沉沉睡去,枕戈待旦,养精蓄锐等待着下一场生死殊斗。

    二更过后,从盖孜营垒中悄无声息地涌出许多黑影,如同出巢的蚂蚁一般,沿着山脊向左右的山岭下包抄过去,夜色和树影掩盖了他们的行踪,源源不断靠近汉军大营。

    到了营外数十步开外,只见周围的营房全都熄灯,只有巡逻的士兵还在打着火把穿行其中,观察片刻之后,一声低沉的怪鸟声响起,随后每个山谷中都有回营。

    一道火光瞬间将夜色撕裂,不等营中汉军发觉,随后的几处山谷中同时亮起火把,转眼之间火箭如飞蝗一般隔空射入营房之中。

    此时东南风正紧,营房遇火即燃,周围的一排营房起火,火势熊熊,马上引起了巡逻士兵的注意,急忙敲锣示警,但此时外围的疏勒军已经冲杀进来。

    十余队疏勒军见顺利烧着汉军营帐,无不惊喜万分,这么好的机会谁也不肯放过,一个个争先恐后冲入营寨,挑开帐篷准备厮杀抢劫。

    但当他们冲进营帐的时候,却发现里面非但空无一人,还堆着许多枯草干柴,领兵将领一怔,立刻大声呵斥全军退出山谷。

    但此时为时已晚,两旁的山岭后面忽然鼓声大作,那熟悉的冲锋号再次响起,划破夜空直上九霄,汉军从左右杀入,黑夜中乱箭齐发,射到无数疏勒军,他们又被逼回山谷之中。

    此时山谷中营房已经起了大火,前有敌军后有火海,浓烟呛得他们难以呼吸,面对绝境,疏勒军冲突几次无法冲过汉军的包围,只能从烟火中穿过,冒死逃回营垒。

    后半夜的盖孜山谷之中,黑烟冲天,火势熊熊,惨叫声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天亮才渐渐消停,疏勒军零零散散逃回盖孜驿,一个个面目黢黑,衣甲破烂,刚回营垒之中便倒卧在地,疲惫不堪。

    还未等他们歇息,外面山坡上鼓声大作,汉军杀散山谷中的疏勒军之后衔尾追来,营中的守军赶忙放箭对敌,就在此时,驿站中传来阵阵惨嚎。

    守军回头一看,只见好几队士兵暴起发难,竟对着同伴下手,瞬间将营中疏勒军杀了个措手不及,守军还在错乱疑惑之中,已经有一队士兵冲到了营门前,防御的守军杀散。

    天色微明,双方到了近前厮杀,守军才发现这些动手的人面貌不是疏勒军,纷纷大叫奔逃,此时外面的汉军已经攻破营门冲杀进来,盖孜守军见势不妙,各自奔逃。

    周处手提狼牙槊杀了几名疏勒军,大步来到盖孜营中,见疏勒军从北面的营门逃走,也不去追赶他们,传令士兵守卫关塞,收拾军器辎重,这一战拿下关键之地,还缴获了不少物资。

    刘封领兵来到盖孜驿的时候,山谷中还有黑烟飘动,周处将计就计拿下要塞,必定让色尔德措手不及,马哲等人都建议趁胜追击,不给敌军喘息之机,一鼓作气击溃来敌。

    拿下骆驼岭之后,汉军已经势不可挡,长驱大进直逼王都,可一举震慑疏勒上下,让其不敢再有反抗之心,刘封深以为然,稍作休整之后,立刻又命鸯、李钰领一万兵马往苏克尔城逼近。

    山习末偷营失败,反被汉军算计,丢了盖孜,领残兵退回苏克尔,正和色尔德商议接下来的对策,忽然外面鼓声大作,守军来报,汉军已经到了城外。

    色尔德脸色大变,惊得站了起来:“汉军来得如此之快,该如何是好?”

    山习末叹了口气,言道:“汉军大胜连进,士气正盛,兵锋极锐,诸将骁勇难敌,此时不可与之争锋,当先坚守不战,抚慰将士,安定军心,数日之后待汉军疲惫之际,再思破敌之策。”

    色尔德无计可施,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

    遂叫山习末先去歇息,传令各将坚守勿战,亲自到城上来巡察,只见一员白袍小将在城下搦战叫骂,气势睥睨,遍历诸将,恐难有与之匹敌者,心中愈发叹息不已。

    不觉天色将黑,汉军才缓缓退去,城上守军顿觉压力骤减,暗自松了一口气,昨日败军回城说了劫营失败之事,今日见汉军营寨就在城外三里之处,却没有一人敢言出城偷袭。

    第二日汉军大军来临,远远便见旌旗蔽日,尘土飞扬,兵甲闪着寒光,城上守军愈发惊慌,即便是戚渊德的人马,也没有这般令人心惊的杀气。

    短暂的休整之后,汉军再次到城下列阵,这次也不见他们搦战,只将人马分列开来,步兵守卫中军,骑兵在两翼策应,推出来大大小小的木车铁架,叮叮当当就在城下肆无忌惮地安装攻城器械。

    疏勒军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有些士兵从未临前线,甚至还未见过投石车,待到一排十二架投石车组装完毕,四架井阑立起来的时候,城上守军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那投石车的威力如何还未领教,只是这三丈高如同箭楼一般的井阑就让他们倍感压力,井阑的高度比苏克尔的城墙高出六七尺来,汉军登上井阑之后,城中的一切一览无遗。

    井阑上的汉军和俯视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