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欧阳修和王安石的轮番讲课,对苏洵来说受益最大。
  当然啦,对欧阳辩来说也是获益颇大,因为他需要的是强化训练,大部分针对的是一个表达体系。
  他要从后世的白话表达体系,转化为文言文的表达体系,这才是他要针对的重点。
  就写策论这一块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观点加文笔。
  观点这一方面,来之后世的欧阳辩是强项,文笔是弱项,但并不是指白话文,作为一个编辑,文笔再差也是有限。
  只要他补足文言文这一块的基础,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差不到哪里去,毕竟对于策论这种议论文来说,观点才是重中之重。
  在这么一个训练之中,欧阳辩写出来的文章常常令人惊叹,即便是苏轼,也经常夸奖欧阳辩。
  他认为,欧阳辩的文笔或许还有不少进步的空间,但见识广博,识见之精深,着实是生平仅见!
  苏轼的说法大家都是认同的。
  欧阳修和王安石虽然没有当面夸,但对此也是深以为然。
  尤其是王安石常和欧阳修说,和尚之论,常发前人之所未发,每次见之,常有醍醐灌顶之感,犹如春日牛饮大壶热茗,热汗驱散春寒,至此浑身通透。
  王安石因此下了个结论,若是能够碰上一个欣赏的主考官,和尚即便拿不了魁首,也有进士及第的可能。
  当然这些欧阳辩是不知情的,他还是做了些准备的,尤其是他知道得嘉佑二年的考题,虽然欧阳修没有担任主考,未必会出现同样的考题,但有备无患嘛。
  他就着《刑赏忠厚论》这个论题写策论,前前后后偷偷写了几版,精益求精的修改了再修改,最后将自己写得最好的一篇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当然啦,能够遇上最好,没有遇上也无所谓嘛。
  嘉佑二年除夕的爆竹,和元夕的灯火,都和这一群备考的人没有什么关系了,他们每日的日程就是早起背书、写策论、写诗词、上课,有了点时间就凑在一起吹牛逼。
  当大家都熟了之后,吹起牛逼来就热络多了。
  除了苏辙和曾巩稍微有些内敛,苏洵、苏轼、曾布等人也都是吹牛逼的大行家。
  苏洵不用多说,多年的浪荡,见多识广,三教九流的人都接触过,吹起牛逼来极其逼真。
  苏轼浪漫多情才华出众,一件小事都能够被他描绘出惊心动魄之感。
  曾布也是个大嘴巴,在附和他人的时候相当出色。
  尤其令人惊诧的是欧阳辩。
  一般来说,聊天时候阅历越是丰富,就越能占据主动,就欧阳辩的年纪来说,一般都是只能听着的份,但欧阳辩却是场场能够引导整场的气氛。
  无论是谁说话,他都能够接得上,苏洵说游历,他也跟着说游历,而且涉及的地方天南地北,似乎全国都去过了一般。
  苏轼谈论古今,欧阳辩经常能够找出史书上的自相矛盾之处,并且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意见常常和时下的主流观点不太相同,但却是鞭辟入里,让人不得不服。
  其他的各种奇奇怪怪的知识,更是不胜枚举,苏轼他们总感觉和欧阳辩聊天,每天都会增长很多奇怪的知识。
  对此,苏轼写日志道:
  ……吾喜与季默共处,季默其人诙谐有趣,胸中囊括天文地理、通晓古今、无论中外,俱都藏于胸中,屡屡谈起,天下事如掌上观文,尤其天下奇事逸闻共一石,欧阳季默独占八斗……
  季默何人,欧阳辩是也。


第147章 考前综合征!
  春闱的主考官们囿居省院,封闭的环境令人感到压抑,而准备春闱的考生们大多囿居客栈,或者自家的小院,同样经受着重大的压力。
  欧阳辩这些人虽然每日有好吃好喝的伺候,又能够多人在一起互相鼓励,吹牛……哦,诗歌唱和,但随着时间越来越少,还是展现出了考前综合征。
  离开考只有十天时间了,欧阳辩睡不太着,晚上的淅淅沥沥的春雨又让他早早醒来,在床上辗转反侧,磨到外面大亮才起来。
  一出门,就看到苏洵神神叨叨的,对着一棵树道:“……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欧阳辩摇摇头,准备去吃早餐,餐桌上只有苏辙一个人,其他人都已经不见。
  欧阳辩看了看苏辙面前的残渣,初步推断,他已经吃了五个包子,两个鸡蛋,三个煎饼,现在还在喝粥,欧阳辩不由得叹为观止。
  最近每次吃饭总能多干个几碗,成了真正的干饭人,以至于看起来胖了一圈的苏辙看到欧阳辩,有好的点点头,以至于若隐若现的双下巴都露了出来。
  欧阳辩不由得好笑。
  欧阳辩吃完早餐,经过走廊,打算去曾氏兄弟的院子里再躺一会,听他们背书,这样自己在睡梦中也能学习东西,增强记忆力。
  却在走廊上看到苏轼在竹子林中傲立吟啸徐行,口中闭合,欧阳辩仔细一听,是自己的……哦,不对,是苏轼的定风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吟罢,还傲然冷笑了几声。
  欧阳辩:“……”
  欧阳辩怕苏轼看到他,赶紧闪人,以免苏轼感觉到社会性死亡。
  走到曾氏兄弟的院子,经过这个院子唯一的茅房,却看到曾布捂着肚子张牙咧嘴,不由得好奇问道:“子宣,你这是做啥?”
  曾布赶紧竖起食指嘘了一声,指了指茅房:“二兄上茅房呢。”
  欧阳辩不解:“他上他的茅房,你在这里干嘛,等着递手指吗?”
  曾布愁眉苦脸道:“二兄最近似乎有些便秘,每次上厕所都能够看半本书,平时倒是无所谓,但今天我似乎闹了肚子……”
  欧阳辩忍不住笑出猪叫声,赶紧指了指自己的院子:“赶紧去我那边。”
  曾布捂着肚子去了。
  欧阳辩忍不住摇头,这兄弟俩,都压力大,一个便秘一个拉肚子,也是没谁了。
  茅房吱的一声打开来,喜怒不形于色的曾巩从里面出来,带出来一股气味,欧阳辩脚下不懂神色的退了两步,脸上却露出了笑容:“子固兄,早上好啊。”
  曾巩露出笑容:“和尚早上好,又过来听背书啊。”
  欧阳辩笑着点头,自顾跑走廊上找到他的专属躺椅,盖上被子继续睡,一会耳中就充满了朗朗读书声,以及春雨淅淅沥沥的声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形容的就是欧阳辩,何等高尚的情操,以及多么好的睡眠质量。
  后世有效果卓著的量子读书法,而现在有欧阳辩的睡觉听书法,相得益彰,古今同辉。
  应考的人压力大,教课的人压力看起来也不小。
  欧阳修最近三天两头就告假,欧阳辩都怕他再这么请假下去,就要被人弹劾了,倒是欧阳修笑呵呵地:“我儿子要考春闱,这时候我得多陪伴,这道理说到官家哪里去都说得通,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父父不就是鼓励父亲履行自己的职责么,这么重要的纲常别人怎么敢弹劾?”
  欧阳辩露出微笑。
  好吧,不愧是欧阳大炮,偷奸耍滑都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不过,你这一回来就不让我睡觉,还让我立即写策论是怎么回事啊?
  没啥说的,就是强化训练罢了。
  一会王安石来了,跟着欧阳修一起修改欧阳辩的策论,然后进行点评……哦,不,进行骑脸一般的羞辱。
  庸人理解不了天才的世界,天才一样不能明白庸人为何这么蠢。
  王安石面无表情地指出了一篇欧阳辩自认为完美的文章的十二处错误,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欧阳修则是从文章的立意给予了不肯定(否定),并且安慰自家的幺儿:人力有时穷,你没有意识到不是你的问题,是爹的问题,常说虎父无犬子,但虎父犬子毕竟是常态……之类的混账话。
  欧阳辩假笑以对。
  笑得像个智障。
  当然,如果这个时候苏子瞻过来的话,定会跟着父亲以及老师一起不肯定(否定)自己,然后发出猪叫声取笑自己,当然还是会给予安慰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和尚你擅长的事情那么多,有些事情有所疏忽也是正常的。
  正常个鬼哦!
  在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面前,他的文笔跟灾难一般,随意一看就能够找出好些个克制改善的地方,所以,所谓唐宋大八大家的实力恐怖如斯么?
  是的。
  若不是欧阳辩有来之后世的眼界和见识,怕是他的文章根本入不了这几位的眼里,若是他们傲慢一些,看一下欧阳辩未经强化之前的文章,都要大喊:什么垃圾,污了我的眼睛!
  不过就现在而言,欧阳辩的文章的文笔已经算是可堪早就了,至少是可以支撑起他的论点了,欧阳辩的文章欧阳修是这么评论的:质胜文矣,堪称雄文。
  其实意思就是文章写得不错,但文笔还是配不上论点的意思。
  原本的欧阳辩是很快乐的,但在王安石和欧阳修的压榨下,他也不太快乐,然后拿出那篇提前写好的《刑赏忠厚论》,嘿,竟然找出了十二处错误!
  欧阳辩不由得沾沾自喜,进步了,进步了!
  进步自然是进步的,就算是一头猪,在欧阳修和王安石这样的老师高强度的培训下,都可能用猪蹄子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来,何况欧阳辩并不笨,相反还很聪明,他的缺陷不过是文笔而已。


第148章 上架感言:愿2021的我们,能够重新起航
  从十月底发了第一章 开始,到今日,已经是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字数也足足达到30多万,也到了该上架的时候了。
  老猫是老作者了,我原本是些体育竞技的,如果不把之前的积分换了请假条,我应该也是个lv4的作者了。
  这本历史书是我尝试了很多次的转型之作,我一直有写历史文的想法,这一次终于是成真了。
  总体来说,收藏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不少,当然啦,超出我的底线,没有达到我的上限。
  这本书现在收藏是八千多,还没有突破一万收藏,这对我来说算是一个新的突破了,也算是心满意足。
  我对这本书的底线是均订500,上限是精品,历史文后期潜力比较高,我希望以后可以冲上精品,我也相信可以。
  感谢责编泥鳅的信任,给了我很多的推荐,才让我这本书有了如今这个成绩,也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这本书总体来说还是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有很多读者也在喷诗词用得不合理(笑),认为主角年纪太小,写出这样的诗词不合理,但咱们这是穿越文耶,宋朝是个能够接受神童的朝代,不会被当成异端的,所以,一个穿越者抄诗词,当时的人可以接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真的没有什么好喷的。
  当然还有许多的读者还是比较宽容的,认为无伤大雅,还一如既往的给我打气。
  哈哈,老猫是个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人,有人喷我其实一点也不难受,但有人夸,我会很开心。
  关于更新,因为老猫是兼职写作,所以要爆更是很难的,但我会稳定更新,打底两更,三更是常态,四更经常,五更看状态,六更……哈哈哈哈,看你们表现。
  关于上架爆更,嗯,老规矩三更,500订后,每多一百,多更一章,请诸位多多支持!
  愿2021的我们,能够重新起航!


第149章 折磨人的科举!
  元宵的灯光逐渐暗淡下去,嘉佑二年的春闱在喧闹中而来。
  太学附近的青楼妓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些学子就像是雨后的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根据地域或者其他的关系远近聚集在一起。
  学子们早就来到了汴京城,经过一番交游之后,又闭关了一段时间,如今春闱在即,他们也都重新出来活动了,考前放松一下积攒一下精力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非后世独有。
  这等情形自然是商家们所欢迎的,尤其是青楼妓馆,更是使劲浑身解数,倒不是为了多挣点钱,单纯是为了亲近点文气嘛,大家都是俗人。
  当然啦,来都来了,打赏点买笑钱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嘛。
  西湖城环境优美,尤其是第一期工程,经过不断地完善,无论是环境还是服务,都比城内要高出一个档次,这里更受学子们欢迎。
  欧阳辩自然没有跟着厮混,他盯紧了账册,发现这考试经济不仅对汴京城有莫大的裨益,对西湖城更是促进巨大。
  学子赶考,穷困人家消费能力不大,但大部分的学子家中都是有料的,自然不能是一个人来赶考,有时候一家几口人都一起上京来,就相当于是一起来旅游了。
  城内太挤,就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