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安石见状不由得皱眉,拉了工人一问,果然是熬夜工作出来的,这些工厂三班倒搞生产,这批工人就是干夜班的。
  王安石不由得气愤,压榨人也要个限度,怎么还强迫工人夜里也干活呢。
  不过那些工人却是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这位老丈不用气愤,虽然夜班是辛苦了些,但挣得钱也多,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比起我们以前种田一年都要多,现在我有三个孩子,一个个都上了学,都能吃饱,还能隔一段时间吃上肉,说实话,我已经很满足了,现在就打算挣多点钱,在这城里买个房子,以后我家孩子就是城里人了……”
  “是啊,是啊,老丈就不必为我们鸣不平了,虽然说老板也挺抠门,主官也挺苛刻,逮住了能够骂得我们狗血淋头,但有不少想进我们工厂也不得呢,虽然说现在只要想种田就能种的,但哪里比得上我们在工厂里面工作呢?”
  有比较混的,就直接骂了起来。
  “我倒是劝你这个老丈别多管闲事,要是害得我们被开除,老子非得揍你一顿不可!”
  “住口,你没看老丈是为了我们好,而且,架是随便打的么,察警都在附近盯着呢,你没听他们宣传的,打赢了坐牢,打输了住院,害得破财免灾,现在正经人谁还打架呢!”
  “啊……您提醒的对,老丈,是我不好,请您恕罪!”
  王安石晕晕乎乎地继续上路,他发现自己好像不太明白这个世界了。
  火车、轮船、工厂、学校、繁荣无比的集市……这一切都像极了盛世,而这些经过的城镇,也不是什么传统重镇,也不过是一些稍微重要的交通要道罢了,这些寻常的交通要道,看起来竟然比以前的那些州府县城都要繁荣得多!
  一路向北,天气也变得寒冷起来,虽然说春天已经到来,但南方的春天与北方的春天终究是不同的。
  北方的春天还残留着雪渣。
  半路上王安石得了伤寒,他的身体虚弱,又一路吹风颠簸,已经是受不太住了,一同出行的孙子赶紧找了个城镇给王安石看病,本想着找个郎中,但却让人介绍去了所谓的医院。
  在所谓的医院里面,王安石那是大开眼界。
  一个城镇里,竟然有一座颇大的成为医院的医馆,里面有几十上百个郎中在营业,还有几百个护士,还是一些妙龄的女郎,让王安石瞠目结舌,大呼世风日下,倒惹得护士们捂嘴笑骂老古董。
  倒是有郎中知道王安石的身份,便给王安石介绍起来。
  “……这医院,乃是医馆之上的机构,朝廷对于医院的建设颇为重视,每个城镇,都会根据人口多寡设置医院。
  医院又有分级,如甲乙丙三级医院,郎中数量多少、护士数量多少、各科配置,都有定数。
  比如说咱们这里,因为城市不大,所以就只有一个丙级医院,但郎中人数也不少,有八九十个,足以满足附近城乡的百姓基本的医疗需求。
  当然啦,这种医疗资源还是远远不足的,但有一些民间郎中医馆补充,倒是比以前好多了。
  以后朝廷还要大力的扩建,如同咱们这里附近的近百万的人口,至少都得十个丙级医院才算是勉强满足。”
  王安石吃了两服药,身体大好,便兴致勃勃地参观起这医馆……哦不,医院来,这医院比起那些小医馆来可是阔气太多了,占地面积很大,里面有许多供病人住院的床位,还有许多未曾见过的东西,比如说什么听诊器、消毒水、手术刀之类的东西,让王安石惊讶的是,竟然看到有郎中用刀切开病人的毒疮,挤出里面的脓液,看起来非常地血腥也颇为可怕,但几天之后,那病人就康复得差不多了,这让王安石啧啧称奇。
  在以前,生了毒疮之后,基本上就算是把命丢了一半了,因为疮极容易感染,只靠吃中药是很难治愈的,得用小手术将脓液挤出,然后将里面腐烂的肉给割掉,然后进行消毒消除炎症,才算是治愈,但以前没有消毒的水也没有消炎药,所以是很难治愈的。
  但现在这医院竟然能够治愈毒疮,说明这医术比大多数郎中都要好得多了。
  那郎中介绍道:“我们医院大部分的医生,是从医学院毕业出来的,当然也有一些事老中医,不过我们比老中医要好的就是我们有手术的能力,因为我们学的很多就是这些,但现在我们暂时只有处理一些小手术的能力,涉及到腹腔、头颅这些,我们就无能为力了,医术的发展还需要时间。”
  王安石闻言点头,这个所谓医学院,他倒是知道一些,大约应该是之前大宋开设技校的时候的一部分吧,看来已经初见一些成效了。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王安石再次体会到了这个道理,上一次他体会到这个道理的时候,还是在他小的时候跟着父亲到处跑的时候,那时候他的父亲就是一个小县官,到处调动,他也跟着一起见识过民间疾苦。
  这一次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年纪,原本以为世间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惊讶的了,没想到出来这么一趟,见到的这么一个新的世界,给他的感觉又何止是吃惊。
  好多年前他第一次见到欧阳辩的时候,就觉得那个小孩以后长大或许会很了不得,尤其是得知那为天地立心四句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强烈,但没想到欧阳辩的功业会宏伟到今天这种地步。
  统一了分裂百年国家、收回了失去百年的土地、重新焕发一个古老国度的活力,现如今,国富民强,尤其是这大步向前的态势,不知道几十年后,这个国家会强大到何等的地步。
  而且欧阳辩不仅让国家变得富强起来,而且人民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孩童能够幸福的上学、人人有工作,人人有田地可以耕种,可以吃得上饱饭,还能看得上病,这样的盛世何其难得!
  从江宁到汴京其实并没有多远,但王安石愣是走了一个月,这一路上他走走看看,发现这大夏比他以前理想中要建设的国家还要完美得多。
  王安石虽然一路上磨磨蹭蹭,但还是来到了汴京,欧阳辩远远迎了出来,来到了朱仙镇接上了他的老师王安石。
  师徒两人多年未见,再次见面未免唏嘘。
  尤其是王安石,感触尤其多,或许是因为他年纪大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隐居让他有时间去思考很多的问题,见到欧阳辩的时候,他第一句话说的便是。
  “季默,你的做法才是对的,为师的做法是错的,当年……是为师对不住你。”
  欧阳辩瞬间眼眶湿润起来。
  多年来,他一直安慰自己,王安石是因为理想而不是因为私欲而背弃了他,但即便如此,欧阳辩有时候深夜醒来,依然会觉得心中苦闷。
  毕竟,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叛,即便是情有可原,但每次想来,也总是心中锥痛。
  “老师,你没有错,坚持理想哪里有什么错,咱们也不过是路途不同罢了,但目的终究是一样的,您一路走过来,这个国家的变化可否如您所愿?”
  听到欧阳辩如此说道,王安石瘦削的脸庞顿时露出笑容:“非常棒,比我追求的还要好得多,我第一次见你,便知道你不是池中之物,但也绝对没有想到你能够做到如此功在社稷之事。”
  欧阳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也不算什么……”
  王安石笑了笑摆摆手:“好了好了,别谦虚了,你这性子,我还不知道呢,走,回去,我要看看汴京城如今变成什么模样了。”
  欧阳辩笑着大力点头:“好,咱们回去!”
  欧阳辩亲手扶着王安石,上了他的车,一行回驾汴京。
  欧阳辩与王安石在车上对面而坐,欧阳辩给王安石讲解他在大夏执行的各种政策,尤其是关于各类惠民的政策,王安石听得很认真,一边听一边点头,有时候发问几句,大约一个时辰的车程,王安石面无倦色,显得神采奕奕,他这是高兴呢。
  他的心情已经产生了变化,刚刚从江宁出发的时候,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这个弟子,但一路走来,他对弟子的观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尤其是在这一个时辰里面,欧阳辩与他讲解政策,将政策里面的种种考虑都讲解得非常清楚,王安石更是开心。
  王安石看到的只是部分东西,管中窥豹可以知道一些东西,但欧阳辩是政策的制定者,他讲出来的东西是本质上的东西,让王安石了解得更加的深入,因此更加的欣慰。
  欧阳辩在治国理政这个事情上,比他想象得还要出色得多,即便他想象的已经是尽量高估了,但依然没有完全完成对欧阳辩的一个客观评价。
  “为师以你为傲,千百年过去,为师也将因为是你的老师而名传千古!”
  王安石如此说道。


第719章 人间再不见司马牛矣!
  “康儿,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啊?”
  司马光躺在床上,脸色看起来很差,因为他脚上的疮引发脓肿,从前脚跟绵延至后脚跟,整个脚都不能着地,只能仰面躺着,司马康,也就是司马光的养子,去寻了医院的郎中来治疗,却不见好,反而是越来越严重了,最近医院的郎中更是说司马相公恐怕是时日无多了。
  司马康虽然只是司马光的养子,但实际上他们血缘关系也很近,他是司马光亲哥哥的儿子,而且在这个时代,养子的意义和亲生也没有太多的区别,司马康对司马光的感情都是真实的,所以听说司马光的时日无多,他眼泪差点当场就滴落下去,郎中走后,司马康更是对司马光照顾得十分的周到,时时侍奉在前。
  听到司马光如是问道,司马康愣了愣道:“孩儿这段时间没有怎么出去过,并不太知道外面发生什么事情……”
  司马光的脸上出现了一些失望,司马康心中一痛,然后突然想了起来一般道:“听说最近好像安石公进京了。”
  司马光眼睛一亮:“那倔家伙终于回来啦?”
  司马康点点头:“父亲想要见他吗?”
  司马光点点头:“嗯,你帮为父写个帖子递过去,请他给个时间,为父去拜访他。”
  司马康一愣:“父亲,您这身体?”
  司马光摇摇头:“不过就是脚痛嘛,叫人抬着过去就好了,问题不大。”
  司马康的眼泪顿时就要出来了,赶紧低下头,像是点头一般:“好好,父亲,我立即就去。”
  司马康跌跌撞撞跑了出去,跨了两个院子之后,这才放声大哭了出来。
  原来他并没有将实际的病情告知司马光,司马光还以为自己就是脚痛而已,以前也曾经脚痛过,并没有到威胁生命的程度,却没有想到这一次却是感染开来了,连学会处理毒疮的医学院的学生都处理不了的程度,所以司马光还以为自己仅仅就是脚痛而已,没想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了。
  司马康心中悲痛莫名,所以才失声痛哭出来,哭了一会之后,司马康才整理好心情。
  司马光肯定是不能再移动了,现在躺着还能够有时日可活,要是挪动起来,怕是一下子就一命呜呼了。
  司马康想了想,决定去求见王安石,既然父亲动不了,那便请王安石来见父亲,山不来就我,我便去救山嘛!
  司马康说干就干,赶紧去安排人帮着看着司马光,自己则是赶紧写了张拜帖,匆匆赶去王安石以前的居处。
  这个规律都是默认的,大宋朝降过来的官员大多都赐还以前的宅子,即便是已经被人居住的,也大多会被劝出来,将宅子赐还给原来的主人。
  当然,有钱的原主人可能去住更好的宅子了,但司马康知道王安石不是有钱人,而且应该对老宅还是更有感情一些,所以大概率就在原来的宅子里。
  果然,宅子的确是已经被赐还给王安石了,王安石的确也在这个宅子里面落脚,但王安石却外出了,据说是去访友去了,可能没有那么早回来,司马康却是铁了心,非得候在外面,说是要等安石公回来。
  这一等就是到了夜间,王安石带着一身的酒气回来,原来是被请去喝酒了,请他喝酒的不是别人,却是吕惠卿,以他的脾性,若是一般人邀请他是不去的,作为当年他最得力的助手,吕惠卿却还是能够请动他的。
  王安石的马车回到宅子前面,才刚刚下车,就有人扑通跪在车前。
  王安石也是老眼昏花,竟然看不出是谁——不过也正常,他原本也不认得司马康是何等人。
  门子赶紧过来,告诉王安石道:“此人是司马公之子,名叫司马康。”
  王安石这才恍然大悟起来,赶紧道:“怎么让司马公子在外面候着,快快请到里面去。”
  门子赶紧将司马康请到里面,王安石则是去敷了热毛巾,稍微醒了酒才过来。
  司马康再次见到王安石,再次扑通跪倒在地,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