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大夏目前的国土,长安就是中心,以长安为都城还是有优势的。”
吕惠卿对此表示同意:“陛下所说甚是,火车真是国之重器,有了火车,就可以将距离缩短,以前的千里需要十天半月才能够到达,现在千里路可能就需要几个时辰,这对于朝廷治理非常有益啊,陛下,诸位相公,咱们是不是该尽快铺设铁路了。”
闻听吕惠卿此言,苏辙的眉头皱起。
“吉甫……火车的确是好东西,但是目前的财政恐怕暂时支撑不起来,我们还是延缓几年再修吧,这两年的财政的确是非常紧张。”
吕惠卿摇摇头道:“财政的情况我是清楚地,是紧张了些,但也没有到真正困难的时候,与辽宋的战争也早就停了下来,现在虽然也有许多的大工程在做,但火车这个东西利国利民,越早建设对国家的发展就越大,现如今经济的发展,也的确是需要有或者这样的国之重器来推进,我的看法是越早越好。”
欧阳辩看向章惇。
章惇沉吟了一下道:“子由兄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咱们在做的大项目的确是很多。
以长城为中心的防御体系,虽然说只是简略的修整,但投资依然非常大;
密州工业园现在已经逐渐投入生产,但后续的投资依然不小;
刚刚收回的燕云十六州,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钱粮进行重建,现在土改刚刚完成,大规模的公路水泥化的项目正在进行当中;
河间府、真定府三府也在进行重建,这些也都是大投资;
还有许多虽然规模不大,但也耗钱的项目都在同步进行当中,想要挪出钱来建设铁路,如果只是几千里倒也罢了,但吉甫兄的意思恐怕不是几千里就能够搞定的吧?”
欧阳辩看向卢秉,卢秉是户部尚书,有没有钱他才最清楚。
卢秉面露苦笑:“户部的确是拿不出来钱了。”
欧阳辩点点头,看向坐在旁边的陆采薇,陆采薇虽然只是央行行长,但她毕竟是欧阳辩的妻子,所以可以随侍在侧。
陆采薇看到欧阳辩的眼神,知道欧阳辩的意思:“央行有钱,但如果太多的话,会影响央行的正常运作。”
欧阳辩露出笑容:“户部、央行、农行、以及社会资本,都可以一起来做吧,铁路是和其他的基建不同,铁路是可以挣钱的,虽然说可能只能收回成本,或者说还要亏一些,这个没有关系,国家会补贴,这个是没有关系的。
现在主要的问题不是国家不愿意投钱,而是财政没有钱,只要过个几年,财政有了钱,到时候就可以大规模的推广了。
现在财政、央行、农行以及一些社会资本,大家一起先把架子撑起来,建起来再说,定一个盈利方案,这个国家会予以补贴,大家觉得如何?”
陆采薇积极跟上:“央行这边没有问题。”
卢秉也赶紧道:“户部这边也没有问题。”
农行行长于谋也道:“农行这边也没有问题。”
欧阳辩露出笑容:“好,众人拾柴火焰高,那就先把事情给做起来再说……仲甫。”
卢秉精神一震:“陛下?”
欧阳辩道:“也快到年底了,咱们的财年也该总结了,现在有大概的数据没有?”
卢秉点点头道:“截止至大兴七年十一月份,大夏国库的收入同比增加80%……”
欧阳辩插话道:“怎么增长这么多?”
卢秉笑道:“一部分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战争需要大量的军需,军需从民间采购,直接促进经济的繁荣,在各个环节收上来的商税自然会大增;
另一部分是田赋的增长,虽然说真定三府坚壁清野少了一些收入,但今年下半年是大丰收,因此不仅没有损失,还增多了收入;
第三便是社会本身的经济发展,咱们大规模基建,让整个经济都活跃了起来,各行各业都非常活跃,如此一来,自然商税猛增;
第四是海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咱们限制宋朝的海上贸易,这一块让南北洋集团承接了下来,所以收入上自然是要大幅度增长的。
不过……”
欧阳辩皱眉道:“不过什么?”
卢秉苦笑道:“收入增长虽大,但支出更大。”
欧阳辩摇摇头笑道:“直说便是。”
卢秉说道:“支出与去年相比倒是没有太大的增长,不过,那是因为去年也是超额支出的,咱们去年支出四亿五千万贯,今年支出是五亿贯。”
欧阳辩哈哈笑道:“倒是无妨,只要不打仗,支出便可省下来大部分,接下来几年经济会大爆发,到时候收入会越来愈多,而咱们的支出不会年年增长的……”
“这可不好说……”
苏辙突然说道。
“……铁路一旦铺开,光是铁路就不是几亿贯能够打住的。”
苏辙这话一出,欧阳辩的脸色有些尴尬。
不过也是,铁路就是吞金巨兽,以大夏朝的尿性,修建铁路肯定不是几百里几百里的修,肯定是一修就是几千上万里,这么大的投资堪比大型战争!
欧阳辩历来脸皮厚,只是心中有些感慨。
以前在大宋的时候,一年下来也就是几千万贯的岁入,那时候上下百官都要高兴个好久,因为有几千万贯的收入明年就会很阔绰了。
而现在大夏的地方还没有之前大宋的疆域大,收入却是以亿贯为单位的,这还是打了几年仗的数据。
“还有……”
卢秉突然记了起来:“陛下,南洋集团下半年基本没有缴纳盈利,而且看这个情形,明年估计也没有盈利可以缴纳的,这可是大约四五千万贯的缺口!”
说起这事,苏辙脸色有些奇怪:“陛下,我听说南洋集团把交趾给占了,还将人家越李朝的国王李乾德给干掉了?”
欧阳辩点点头道:“啊,是有这么回事,不过这是人家商业上的事情,咱们就不用多管了。”
“呵呵!”苏辙给气笑了,“陛下,您这话拿来搪塞自己人,您觉得可以么?”
欧阳辩呵呵一笑:“不是我搪塞你们,这个当真是商业行为嘛,虽然我在里面投了钱,但朕又不代表自己,而且,咱们朝廷没有参与其中,那就是民间行为,无妨的。”
苏辙苦笑道:“天下悠悠之口,只是披了层皮,怎么可能瞒过天下人的眼睛。”
欧阳辩笑道:“知道便知道了,反正大夏朝廷没有参与就好了,其他的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你!”
苏辙不由得气结。
这不是耍无赖嘛!
第692章 宋夏战争再起!
除去南洋集团在交趾做的事情,大夏国内的力量已经全部收缩搞经济建设了,苏辙发现欧阳辩变得努力起来,在各方面的事情上,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苏辙对此事颇为开心,但也对欧阳辩的反常感觉到好奇,于是在一次会议之后,其余的人都先退下了,苏辙则是留下来问这个事情。
欧阳辩笑道:“时不我待嘛,得尽快将南宋给收回来,这事情宜早不宜迟。”
“时不我待?”苏辙有些惊愕,“咱们的军事比南宋要强得多,经济上也已经超过了他们,更别说咱们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各方面都超过南宋。
可以说,若是咱们咬咬牙,将现在就能够将南宋给收回来。
至于北辽,现在也是焦头烂额的状态……咦,你担心的莫不是……女真!”
欧阳辩点点头道:“没错,女真借着这次打辽国,还真的是让他们打出来了,他们占了辽国很多的土地,也占了辽国的领土,可以说是越打越强了。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女真当然不算什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真会越来越强,当然啦,即便是五年后,女真未必能够对我们形成威胁,但是,如果到时候女真和宋朝勾结在一起,那我们就难受了。
所以,尽量在女真成气候之前,将南宋给收回来,一个统一的国内,女真即便是将辽国给灭了,咱们也有办法将女真打散。
所以,打宋朝是越快越好,不然迟则生变。”
苏辙皱起了眉头:“你说的是,辽国已经衰弱了下去,女真看起来有替代契丹的模样,草原部族若是崛起,势头会非常大,对中原王朝来说威胁会很大,这样的话,我们得赶在他们崛起之前,完成国内的统一,不然会有大问题。”
欧阳辩点点头,有些苦恼:“按照计划,咱们是五年后启动对宋朝的战争,但以辽国现在的局面看,恐怕是撑不到五年后了,如果女真率先灭了辽国,占据了辽国的领土,又拥有了辽国的人口,到时候对咱们来说就是大麻烦了。”
苏辙点点头:“那陛下的意思是?”
欧阳辩笑了笑:“我没有什么意思,或许,按照五年的计划来也没问题吧。”
苏辙斟酌了一下,对于北方的敌人的警惕还是压倒了他的谨慎,他咬牙道:“陛下,要不,咱们撑一撑,先把南宋给收回来,有了南宋的人口和土地,咱们能够动用的力量就更大了,到时候即便是女真来犯,咱们也能够从容面对。”
欧阳辩诧异道:“那现在的经济怎么办?”
苏辙下定了决心,便解开了心结,笑了笑道:“不就是过一两年的苦日子嘛,以前能过,现在也能过!”
欧阳辩一笑:“也罢,那就搞起来?”
苏辙咬牙道:“搞!”
君臣二人下了决定,便把会议扩大,第一轮找了三省六部的主官,苏辙、章惇、吕惠卿、卢秉、王韶、种谔等人商议。
在听了苏辙的叙说之后,王韶立即站出来:“陛下与苏相的判断是非常准确地,女真的确有了势大难制的趋势了,虽然咱们对女真的援助停止得非常及时,但女真已经打出了势头了。
嗯,主要是辽国被咱们打击得太狠了,三十万军队在咱们境内尽墨,然后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又灭了辽国二十万军队,可以说,辽国的精华已经尽墨,后面的军队大多都是新招募的,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所以女真的实力是越战越强,他们占领了辽国很多的土地和人口,又抢掠了辽国的工匠以及官员,已经渐渐有一些正规的趋势了,再不遏制女真,过个十年八年,就又是一个新契丹的崛起。”
王韶的肯定让其他人想法有了些改变,王韶在军事上是大夏第一人,他的判断是值得信任的。
章惇沉吟了一下道:“关于女真的判断我是认可的,不过我想抛出两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第一是,我们一定得先南而后北吗?
第二是,无论南北谁先谁后,咱们需要多长的时间准备?”
章惇这两个问题倒是颇为建设性,这也是大家需要讨论的问题。
所谓先南后北,意思是先收南宋后打女真,章惇提出这个问题,认为先打辽国与女真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第二个问题则是备战的问题,如今大夏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如果重新掀起战火,一定会影响国内的产业布局,因为无论是南北,都是国战,国战就得倾尽全国之力,到时候经济就会变成战时经济,这不利于产业的布局是肯定的。
这两个问题都很关键,大家不敢轻易表态,因为基本是路线的问题了。
欧阳辩想了想道:“我说说吧,关于这两个问题,我的意见是,先南后北是更好的选择,而备战问题,从现在开始备战,明年四月底就可以发起全面战争了。”
章惇看向欧阳辩:“陛下可以详细说说理由吗?”
欧阳辩点点头道:“当然,之所以先南后北,我的考虑是这样的,辽国还能够支撑一段时间,至少在两年内,女真是无法灭辽的,而两年的时间,足够咱们收回南宋了。
南宋的军队大部分被咱们收编,有些被咱们击溃,现在的军队也就剩下一些能打仗,其余的大多是新兵,总体来说是好大的。
而且,现在南宋已经陷入了一场规模庞大的经济危机之中,形成了大萧条,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经济比咱们还糟糕,打起来可能是他们的经济先崩溃了。
所以,打宋朝可能比咱们想象中还要容易得多。
但是两年的时间,我没有信心能够收拾辽国与女真,不是他们强大的原因,而是因为草原太过于辽阔,咱们的军队扑进大草原里面,可能一年半载都摸不到边,反而有可能将咱们给拖垮。
但是收复宋朝就不同了,堵过淮河,渡过长江,对于咱们来说不难,而且,咱们每占领一块南宋的土地,便能够收获大量的人口以及资源,咱们是越打越是强大,如果是去北方,即便是占领很大的土地,也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先打南宋是更好的选择。
至于准备战争的时间,我觉得三个月的时间足以,只要咱们足够的坚决,就能够就粮于敌,前期有三个月的粮食,到了六月份,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