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采薇点点头道:“嗯,带去会客厅,我两刻钟后过去。”
秘书领命而去。
陆采薇微微皱着眉头想了想,没有想出个所以然,就抛开不想了。
说起这个于乔宇,陆采薇倒是认识的,以前于乔宇的父亲于良德开得一家小船行被于乔宇接手,一开始只能算是兢兢业业,但后来却以小博大收购了茂昌船行,之后变成了汴京城有名的船行之一了。
人们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认识这个于乔宇的,不过陆采薇是更早之前认识的。
当时陆采薇当欧阳辩的秘书,去农行实习,于乔宇也是他的客户之一,还贷了几笔款,只是之后随着陆采薇的进步,便渐渐没有怎么联系了。
到得后来于乔宇收购了茂昌船行,资产一下子膨胀了起来,在央行这里也是挂了号的,这才重新联系了起来。
只是茂昌船行资金一向充沛,大夏营运环境也很好,以于乔宇的能力,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才对啊,怎么会这么急匆匆来找自己呢?
陆采薇心里还是有些奇怪的。
第674章 商人是信不过的!
当陆采薇见到于乔宇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二十年前的时候,于乔宇是个风度翩翩的富家子弟,后来再次相见,已经是商界大鳄,可今日于乔宇却是憔悴不堪,满脸土色,且眼睛里满是血丝,看起来就像是走上了绝路的人一般。
“于老板,你这是?”
陆采薇惊愕道,但下一刻她更加吃惊,因为于乔宇见到她的时候直接扑通一声就下跪了。
“陆小姐,救我!”
陆采薇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很快将心中的吃惊给压了下来:“不用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大夏朝是个可以说话的地方。”
于乔宇听到陆采薇的话,忍不住落泪道:“陆小姐有善心,我今日算是有救了。”
陆采薇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于乔宇述说,她的面色不变,但听着听着,心下却是越来越震惊。
等于乔宇说完,陆采薇紧紧盯着他的眼睛说道:“于老板,这些都是真的?”
于乔宇再次落泪道:“若非到了迫不得已,我又怎么会陷自己于这等境地之中,我虽说来举报,但我身上的罪名亦是存在的。”
陆采薇点点头道:“好,我现在要立即叫人,一来是控制你,二来则是保护你,你同意么?”
于乔宇不仅没有惊惧,还如释重负一般:“我同意,我同意,不过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派人去保护我的家人,然后逮捕宋朝间谍朱员外一行,以免有更多的人遇害。”
陆采薇点点头:“这个我会安排,你这边我会送你去宫内,陛下会接见你。”
于乔宇吃了一惊:“见陛下?”
陆采薇点点头:“间谍的事情原本不大,但是被间谍混入政治协商会议这件事情,便是涉及到高层了,而且根据你的描述,还涉及到了开封府,开封府是京畿要地,这里竟然也被敌人渗透,情况已经到了很危机的时候了!”
于乔宇赶紧道:“是,那请陆小姐安排。”
陆采薇点点头,外面有脚步声传来,有人敲了敲门,陆采薇道:“进来。”
一个身着黑色制服的精干年轻人进来,对着陆采薇敬了一个礼。
“陆行长,我们现在就带于乔宇进宫,您这边海鱼什么吩咐的吗?”
陆采薇点点头:“好,你们安排,于乔宇的家人有没有派人去保护,还有朱员外是不是该立即控制起来,免得走漏风声,让他们给逃跑了?”
年轻人赶紧回道:“陆行长请放心,我们已经派人去了,不仅于乔宇的家人有人保护,其余的人也都让人去控制了,至于朱员外,此人潜伏很深,虽然我们有得到风声,但一直找不到,现在倒是个好机会,我们回抓住这个机会的。”
陆采薇露出笑容:“那就好。”
年轻人见陆采薇满意,也露出笑容:“陆行长,现在京中形势复杂,治安形势恐怕也有动荡,我想能够多派一些人手在您身边保护,您看可以吗?”
陆采薇笑道:“这也是你们的职责所在,没有什么问题。”
年轻人松了一口气:“最近还请陆行长莫要随便外出,还请忍受一下。”
陆采薇微笑点头。
……
查庆松战战兢兢了一整天,因为他也知道了谈忠秋家的事情,这可是惨绝人寰的灭门,不用调查,他们都该知道这是朱员外的手笔。
谈忠秋做了什么事情惹恼了朱员外,这些他们并不知道,正是因为不知道,查庆松才这么紧张。
——因为他对朱员外安排的事情也并不怎么上心。
谁知道这个朱员外只是杀鸡儆猴还是怎么滴,或者说自己会不会也是朱员外安排的一只鸡,这个谁也说不定啊。
不管怎么说,查庆松表示自己被成功吓到了。
这个朱员外还真的是狠人一个啊,说杀你全家,就一定要杀你全家呢。
查庆松让家丁到处巡查,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被吓得不行,以至于警卫队的人将查庆松家给围起来的时候,查庆松差点就吓尿了。
不过在得知包围他们的是大夏皇家警卫队的时候,查庆松更害怕了,当场吓得都尿出来了。
在他看来,包围他家的是警卫队也好,是朱员外的人也罢,其实区别并不大。
如果是朱员外的人这时候到来,估计就是要对他下手了,这个下场估计就是死。
而警卫队的到来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着他们的事情已经败露了,做间谍是什么下场查庆松没有太大的概念,但肯定是难逃一死。
所以,这两种下场并没有什么不同。
警卫队四处出击,将十几个代表的家里给保护了起来,并且根据于乔宇提供的消息,将朱员外给控制了下来。
而于乔宇则是被火速送进了宫内,欧阳辩亲自听证于乔宇的口供,然后下令彻查。
这一查颇为触目惊心,在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之中,被直接控制的代表有十六人,而被输送利益的代表足足有几十人。
不仅如此,朱员外不仅在商人之中渗透颇深,连官府之中也有很多人被控制,尤其是开封府里也有他们的人,以至于谈忠秋去举报之后被报复,全家都被灭门,这样的惨案令人惊心动魄。
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大夏秘密战线上的部门的失职,但这也是因为大夏扩张太快的原因。
因为大夏扩张太快,因此只能大量启用宋朝原本的官员,所以有官员还心怀故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问题。
欧阳辩对此倒是比较看得开,但是随后而来的苏辙却是铁青着脸。
“陛下,臣早就说过,商人信不过!”
苏辙关注的点与欧阳辩关注的点并不一样。
欧阳辩关注的是间谍,苏辙看到的却是没有半点国家观念的商人。
苏辙这话让欧阳辩忍不住苦笑。
其实从他决定组织政治协商会议开始,苏辙便明确表示反对了,反对的原因就是商人靠不住。
欧阳辩对苏辙历来倚重,但这个事情他不能听苏辙的。
第675章 要民主,也要集中!
苏辙坐在他的客厅里面,这个房子是他以前住过来的,也是欧阳辩在很久之前,在他结婚的时候借给他的,说是借,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欧阳辩送给他的。
房子其实不大,但被苏辙的老妻布置得很温馨,孩子们也都早就结婚搬出去了,现在这里就剩苏辙与老妻一起居住。
这个事情其实蛮有趣的,之前苏辙叛出宋朝,投奔了欧阳辩,宋朝得知此事之后,将苏辙的房子给没收了,以示对苏辙的报复。
不过等大夏打过来之后,这个房子又被发还给原来的屋主欧阳辩。
欧阳辩给苏辙送了更大的房子——原来一个王爷的府邸——不过苏辙拒绝了,他请求欧阳辩把原来的这个小院子送给他。
对于苏辙这种想法,欧阳其实心里是能够理解的。
——这是属于老年人对于温馨过往的怀念。
苏辙算不上老人,在政坛上,他的年纪更是属于风华正茂做事业的时候,不过不可以忽视的是,苏辙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爷爷了。
这个小院子里面,有他几个孩子留下来的记忆,所以他与老妻不愿意居住偌大的王府,而是愿意留在这座温馨的小院子里面。
——这是属于老年人的固执。
老年人的固执历来不会只体现在一个事情上面。
在小院子的事情上如此,在政治上依然如此。
关于商人参政的事情,苏辙没有说太多,但苏辙对商人参政这件事情依然是耿耿于怀的。
从宫中回来之后,苏辙就呆坐了许久,老妻叫他吃饭,苏辙也不去吃,只是蔫蔫地坐在这里。
第二天,苏辙请了个病休,欧阳辩过来探视,看苏辙没有什么事,就又回去了,只是吩咐苏辙早点回去上班——不是欧阳辩是个压榨人的老板,而是政坛上皇帝若是叫老臣多休息,这是暗示别人赶紧退休呢。
之后又有其他的人过来探视,吕惠卿来得不早不晚。
苏辙以为吕惠卿与其他人一样,看到他没事了,就闲扯几句就回去了——反正也没有什么事,大家天天一起工作,见面太久反而要相见两厌了。
吕惠卿却是坐了下来,然后还和苏辙的老妻请求留下来吃完饭。
苏辙一看吕惠卿这是有事情要聊呢,赶紧识趣地请吕惠卿去书房聊。
吕惠卿在苏辙的小书房里面逛了几圈,羡慕道:“这些古籍金石的收藏,是季默送的吧?”
苏辙闻言笑了起来:“以前我与先父家兄就借助在文忠公家中,文忠公、伯和(欧阳发)与季默都喜欢这些收藏,于是我也跟着喜欢起来。
季默是个狗大户,他有钱呢那时候,只要有时间,就去相国寺那边的老旧书店淘宝。
他眼光毒,但也有走眼的时候,有时候买回来的东西不合他意,转手就送给我们了。
这个我们,指的是文忠公、伯和以及我了。”
吕惠卿大笑了起来。
四处看看之后,吕惠卿又道:“子由,这一次你不是身体有恙,而是有心病吧?”
苏辙只是叹息一声。
吕惠卿点点头道:“是关于商人参政一事吧?”
苏辙低垂着眼帘。
吕惠卿道:“此事……我也有不同的意见。”
苏辙抬起眼帘看着吕惠卿。
吕惠卿笑道:“季默一向重视商业这一点上面我是理解的,也更是支持的,以前大宋的发展,现在大夏的发展,都证明了商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但是,让商人参政这件事情,我觉得还是过了。
我们重视商业,那就给商业制定法律法规,建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如同季默所说,要成为服务型的官府,去服务百姓。
这一点我也是深刻赞同的,毕竟以民为本是应该的嘛。
但是,我们支持商业,就得让他们参政吗?
历来朝廷官场,尤其是宋以来,辛苦营造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大好局面,可若是让粗鄙商人这么容易就进入了,对于朝廷来说,这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吧?”
听得吕惠卿这么一说,苏辙脸上浮现出忧色。
“吉甫,你说,季默到底是怎么想的,有些事情我憋在心里很久了,今日既然谈到了这里,那我也不怕与你说说。”
“嗯,子由,你只管说便是,有些事情你知我知,出了这里,有些事情我也不会承认的。”
“嗯,有时候我觉得,季默真的是个怪人……额,这么说好像也不太准确,应该说,他一直都是个怪人。
当然啦,这种怪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吸引我们的地方,比如他对普罗大众的怜悯以及人人平等之观念的执着。
因为怜悯大众,所以他无论是在宋朝还是大夏朝,都坚持变革,让大众拥有自己的田地,这当然是好事。
人人平等之观念,其实也不能说不好,在我看来,怪是怪了点,但好得很。
一系列之劳动法对雇主的约束,着实帮奴仆这些地位低微的人主持了公道,至少在他们遭受压迫的时候,能够有个依仗。
但有些坚持却又是莫名其妙,比如说一直想要让商人参政,还一直推动政治协商会议,政治协商会议这个事情你也该知道,一般人其实就是商人。
按照协商会议之章程,这协商会议是要凌驾于三省六部之上的,这岂不是说,以后这些商人,是要凌驾于我们读书人之上?
其余古怪的还有,比如说不封父母不封兄弟,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给封王,还要他们参加科举,看样子还要他们走仕途……嘿,明明是皇子,还得与寻常人去走科举之路,这不是荒谬么?”
苏辙估计是真的憋久了,逮到可以倾诉的人,就喋喋不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