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属下一定会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为陛下赴汤蹈火!”
  周允让道。
  欧阳辩笑了笑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即可,做这些事情,敢想敢做才是关键。”
  可不是么,这活计说得好听一点就是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可说难听点,这可是战争贩子干的活计,不够灵活、事事等指示的人,是干不了这个活的。
  欧阳辩历来的管理原则就是——找到值得托付事业的人,然后给他们建立架构,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去做就好了。
  大部分时候,他们总会对得起欧阳辩的信任的。
  比如说现在的大夏朝廷的三省六部,苏辙、章惇、吕惠卿、卢秉等人,欧阳辩将政事托付给他们,原有的三省六部之间的互相制衡的制度是值得信任的,关键是这些人值得信任。
  所以,欧阳辩可以腾开手去思考大战略上的事情,而不是在繁忙的政务中消耗太多的时间。
  所以,当欧阳辩将这个事情交给周允让以及狄骧两人去负责之后,欧阳辩就暂时将这个事情给扔开了。
  ——因为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与辽国的谈判欧阳辩并不怎么管。
  在欧阳辩看来,那已经是尘埃落定的事情
  ——在战场上拿到的东西是不可能让出去的。
  至于辽国还愿意付出什么,对于欧阳辩来说,那些都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他看来,辽国已经是奄奄一息了,虽然大夏已经终止对女真以及阻卜部的资助,阻卜部已经收缩,但女真部却不会听大夏的,依然与辽国纠缠。
  回鹘对辽国戒心很深,不将辽国打死是不会罢休的,至于高丽国,在占得一些便宜后就鸣金收兵了。
  辽国暂时是亡不了国的,但是奄奄一息是肯定的,这也是欧阳辩希望看到的。
  现在不仅不能让辽国亡国,还要它保持有一定的战斗力,这样才能够压制女真的崛起。
  至于辽国会不会因此奋发图强起来……emmm……欧阳辩只能说自己并不怕啊。
  大夏的问题在于内部,只要内部的发展问题搞好了,只要顺利地解决因为生产力跃进带来的社会革命问题,大夏将会快速地发展,并且将辽国、大宋都远远抛在后面。
  欧阳辩很确认,当下一次战争再起的时候,大夏就有能力吞下他们了,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虽然能够打败他们,但却没有办法灭掉他们,所以只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人力有时穷,国家之力也有时穷。
  能够从宋朝手上抢下来大块的土地,能够从辽国手上抢下来燕云之地,对于三国之中最小的大夏来说,已经是超越原本国力能够做到的事情了。
  之所以大夏国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一来是大夏军队超越时代的战斗力,二来是因为欧阳辩超越时代的战略能力,三来则是欧阳辩积累下来的海量资金,四来么则是远洋集团给大夏国从海上运送过来的物资打破了封锁,解决了西夏本身资源匮乏的问题。
  以上的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可即便是如此,这两次战争下来,也已经将大夏给榨干了,再勉强打下去,大夏就要崩溃了。
  所以这才是苏辙找欧阳辩哭诉力谏的原因。
  国力既然已经消耗殆尽,那么只能选择休养生息,给国力一个恢复的时间。
  这个是事情着急没用,休养生息是需要时间的。
  无论欧阳辩如何推动,经济有它本身的规律,操之过急,是要出大问题的。
  就目前欧阳辩关心的问题无非就是两件事,一件事是蒸汽机,一件则是筹备中的政治协商会议。
  按照士农工商的分类以及大夏朝的新规定,现在士为官员,农则是从事农业的农民代表,农林牧的从业者,包括自耕农、农业公司的雇员、农业公司的老板等等。
  至于工业则是工人、工厂老板以及其他的工业从业者;
  以上这些受关注的程度并不算太高,关注最高的是商人,其实欧阳辩一开始并不太愿意用这种方式去区分的,因为在欧阳辩看来,农业公司的老板也罢、工厂老板也罢,这些都是商人,这么分会让资本阶级的代表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取得更大的权力。
  不过欧阳辩仔细思考之后,觉得其实这更加符合他的意愿,很明显,资本阶级在这个阶段是代表着大夏最先进生产力的,而他自己设置这个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也是要为资产阶级的地位提升而努力的。
  所以,欧阳辩同意并且肯定了这一种做法。
  有时候矫枉过正并不是一种贬义词,在某些特殊的时段,就必须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校正。
  古代中国对于商业以及商人的打压持续了千年的时间,欧阳辩想要在他短短几十年时间里面扭转商人的地位,就必须有这么一个过程。
  资产阶级有它的劣根性,但在这个时候有它的先进性,甚至可以说,在这个时代,资产阶级就是代表着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欧阳辩想要去完成他的大业,他的身后就必须有一股庞大到可以颠覆世界的力量。
  这股力量对外表现是国家力量,但在内部,则是需要有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现如今最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就是资产阶级,或者说,蒸汽机的出现,终将让资产阶级蓬勃的发展起来。
  与其等资产阶级来革自己的命,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加入资产阶级。
  欧阳辩是个富有理想主义的人,但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又是个极为务实的人,在他看来,什么阶段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才是正确的事情,而不是想着去超越时代做一些事情。
  ——他曾经那么做过,但事实狠狠打了他几巴掌。
  在大宋的时候,他惘顾他所处的封建地主阶级,靠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力量,去革封建地主的命……
  现在想想,这个事情做得是在是太傻叉了。
  不过好在觉悟得早,及时从宋朝脱离出来,及时谋朝篡位打造了一个新基业,这样才能够按照他的想法来进行各样的改革。
  对于一个算得上全新政权的大夏来说,对于地主贵族的革命,即是一场大清理,又是一场非常及时的革命,大夏朝也因此焕然一新。
  但别忘记了,汉人文官集团,依然是带着封建地主性质的。
  当然,他们可以往资产阶级转,也可以往封建地主方向而去,对于他们来说,只要稳住在官场里面的基本盘,往那边转都是可以的。
  这就是欧阳辩的机会!
  ……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朱员外笑着说道。
  他颇为满意地看着饶松孙,于乔宇,查庆松等人,这一次经过他的多方运作,一共十六个人进入了协商会议,这可是个大收获。
  虽然说相比起一共有八百人的政治协商会议来说,十六人在其中的比例并不算大,但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十六个人,想要严格控制政策的走向并不可能,但只要运作得当,是影响一些政策的走向的。
  朱员外世代官宦,对于官府游说的工作非常地熟悉,他以为到协商会议这样的机构,其实更加适合游说。
  尤其是前期还是一盘散沙的时候,在各种利益集团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可以利用游说,将一些没有派系的人给凝聚到了一起,然后对一些政策进行定调。
  朱员外将目光放在商人这一块上。
  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一次协商会议似乎在格外照顾商人的利益。
  士农工商四民各占平等份额,这原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农、工、商这三民中,有不少虽然也在从事各自的行业,但里面的农、工代表,其实有工厂主、农业企业主,这些人在朱员外眼中看来,特么的与商人有什么区别?
  所以,除去里面的自耕农代表、工人代表,商人估计要占到全部代表的一半左右。
  所以,朱员外认为,只要将商人团结起来,就可以掌控这个政治协商会议!
  朱员外认为,欧阳辩花这么多的力气搞的这个会议,不可能就搞个热闹或者说做个秀,肯定有他的用意所在。
  既然如此,无论是借助这个会议做点什么,或者干脆破坏掉这个会议,对于大宋来说,都有非常大的意义。
  ——毕竟,敌人想要的我偏要破坏嘛!


第671章 杀鸡儆猴!
  “……接下来,大家多和生意上的伙伴,尤其是你们的供应商多联络感情,多沟通一下这所谓的提案。
  他们估计也没有什么诉求,但是我们要帮他们多想一想诉求嘛。
  比如我们几个诉求,最好是让他们支持一下,即便是在具体的生意中让出一些利益也没有关系的,这个主我是可以做的。”
  朱员外侃侃而谈。
  于乔宇皱起了眉头问道:“朱员外,有些人倒是会因为利益赞同我们的提案,但这些提案即便是提上去,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啊。
  比如这个希望朝廷放开与宋朝的贸易的提案,里面提出,不仅希望与开放边境的榷场,还有就是希望能够开放对宋朝海洋贸易的提案,这样的提案是违背夏朝的国策的,怎么可能通过呢?”
  朱员外笑了笑道:“能够通过自然最好,这样国内的情况就能够好一些。
  如果不能,也能够测试出一些东西出来。
  比如说如果我们争取了足够多的人支持这个提案,且达到了可以立案的标准,但朝廷就是不允许,那就可以证明这个协商会议根本没有什么用。
  不仅如此,关键在于,这会打击夏朝朝廷的威信,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
  反正无论是通过还是不通过,都是对我们有益的,关键是这个过程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朋友嘛。”
  于乔宇不由得为这个朱员外的歹毒心思而感觉到心寒。
  原本以为这个朱员外是想要利用这个会议做些什么东西,没想到人家是做也可以,不利用其做些事情,而去破坏它也是可以的。
  的确如朱员外所说,如果他们集结了足够多人的支持,让提案达到了立案形成政策的条件,而朝廷却阻拦不让这个提案立案,那么可能造成的后果便是——朝廷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朝廷对这个政治协商会议的论述是,这个机构的权力是高于三省六部的,只要在这里能够立案,就该形成政策或者形成法规条文。
  如果已经完成了这些程序,朝廷却认为提案不合理而拒绝立案,那便是否认了这个机构其实权力并不比三省六部高,也就是打自己的脸了。
  这么一来,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个笑话,朝廷也会成为一个笑话,而最早提出这个建议的欧阳辩,也会成为一个笑话!
  这是从法理上去攻击大夏的朝廷上下啊!
  这个策略真是够毒的。
  于乔宇如此这般想道。
  朱员外以为自己这般说道,在座的人会积极响应,但没想到的是现场陷入一片沉寂之中,朱员外愣了愣,但随即心中勃然大怒。
  他心中有些揣测,这些人的想法估计是——这些财产现在可是归我支配的,大约就相当是我的,到时候若是宋朝一亡,就全部都是我的,现在为什么要我将自己的财产送出啊,我有病不是?
  而且,这什么重开榷场不榷场,什么海贸不海贸的,特么的关我屁事啊,大夏朝什么机会都有,现在只恨没有更多的财产去投资,谁顾得上外面的生意啊!
  想到这里,朱员外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这些人眼界太小,只顾得上自己一亩三分地上面的东西,简直是夏虫不可语冰。
  只是……现在自己将他们推上协商会议代表的身份,已经是不可以改变了,自己若是想要干点事情,就必须通过他们……
  朱员外深吸了一口气,压住心中的怒火,曲指在面前的桌子上敲了敲。
  他面无表情道:“诸位,以下的话我曾经说过,但我现在只说最后一遍,听不听都随你们。
  第一,你们手上的东西,是陛下的东西,不是你们的东西,你们可以从中拿出来部分养家甚至花天酒地,这些我都不管,但是,你们要记住,那是陛下的东西,不是你们的东西;
  第二,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也好,君之禄,忠君之事也罢,反正都是一样的意思,天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拿了就该做事,如果拿了吃了,还把自己当大爷……恕我不奉陪;
  第三……”
  朱员外眼神凶戾:“……不愿意听从智慧的人,你们可以现在就走出去,是去报官也好,是逃走也罢,看看是谁的手段高明,看看是我被官府抓捕,还是你们的脑袋被弃市!”
  众人被朱员外的凶戾给吓到了,纷纷站出来表态。
  “哎呀,朱员外,你怎么老是这么沉不住气呢,我不过是在想改怎么运作罢了,没话说的,该怎么做你说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