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周允让看着韩伯异口上一脸的遗憾,但神色却颇为得意,不由得摇了摇头。
  他知道,韩伯异得意的是抓住了这一次太原镇定河间三府转移人口的机会,将密州这个大本营发展了起来,密州发展起来,北洋集团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货物,到时候恐怕要来侵夺南洋集团的份额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总不能看着大好的生意不做吧。
  不过这就是运气,琉球那里是个风水宝地,可惜人口太少了,想要从大陆迁徙人口过去,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华人安土重迁,想要他们去海外发展,这不是那么好说服的。
  不过这一次他还真的想过来寻求帮助的,看看能不能在欧阳辩那里得到支持。
  在周允让眼中看来,如果能够将琉球发展起来,从琉球这里辐射整个东南,在收回整个南中国之前,这里将会是大夏在南海的经济中心。
  若是能从大陆移民三百万到琉球,那么不出十年,琉球将成为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百年的时间,这里可能会成为大夏最为富裕的地区!
  只可惜,周允让自己心里也明白,现在大夏的主要任务还是大陆。


第664章 伟大的工程!
  大陆上面,大夏没有收复南方,就很难全力以赴来发展海洋。
  欧阳辩当然是个目光长远的皇帝陛下,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的确是大陆上的事情更加重要,因为南北洋已经控制了海上的贸易,目前来说,如果没有技术上的进步,想要进入深蓝暂时还不太可能。
  所以,现在尽可能的配合陆上的扩张策略,才是南北洋集团的第一要事,这一点周允让也好,韩伯异也好,他们心里心知肚明。
  他们能够接手南北洋集团,自然大局观是非常好的,所以韩伯异和周允让虽然也会竞争,也会尽力的争取资源,但从来不会将南北洋集团的发展凌驾到大陆政策上面去。
  “……密州工业园比起庆州工业园虽然算是后起之秀,但陛下对密州工业园的期待是胜过庆州工业园的,这一点从规模上是可以看出来的。
  虽然说庆州工业园的规模也非常大,毕竟庆州工业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要供应陕西六路、兴庆路等大夏本部地区,还要承担对西方出口的任务,这个规模本身就是极为庞大的。
  但比起密州工业园来说还是小了,密州工业园的规模至少是庆州工业园的两倍,因为密州工业园要承担的任务要更大,不仅要承担起京畿几路的日常供应,还得供应长城内外的物资需求。
  还有对外的贸易,不仅要供应高丽、倭国这些北方国家,其实南方海洋国家的外贸的产品,也得暂时从密州这边输出。”
  周允让点点头:“琉球毕竟孤悬海外,人口、资源都有缺陷,其实就是人口,资源可以从南海诸国那边运送过去,人口少就是最大的桎梏,若是陛下能够支持,从大陆移民几百万人口过去,琉球足以供应东南亚诸国。”
  韩伯异不由得苦笑:“你还真敢想,几百万人口在海上的迁徙,那是何等庞大的工程。”
  周允让点点头道:“虽然是个很庞大的工程,但我们能够做得到对吧?”
  韩伯异一愣:“……是能够做到,但我们去哪里找愿意出海的几百万人口,别说出海了,之前太原三府过来的那些人,若不是要执行坚壁清野的策略,连哄带骗将他们带到这边来,他们怎么也不会离开故乡的。”
  周允让沉默点点头,韩伯异所说的这个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招募一些船员倒是不难,但是想要让几百万级别的人出海,那就不是一般的难题了。
  周允让突然灵光一闪,心中一动:“如果……如果我们从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两浙路这些地方招募呢?”
  韩伯异惊诧地看着周允让:“可那是宋朝的地盘。”
  周允让摇摇头:“如果是这些近海的百姓,他们更有进取精神,你说他们会不会愿意出海呢?”
  韩伯异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一会之后道:“还真别说,对这些地方的百姓来说,还真的是有可能的。
  他们有很多是从事海上贸易的相关行业,现在海上的贸易基本被我们封杀了,现在宋朝内部已经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大萧条,无数的工厂作坊倒闭,无数的商人破产,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无人购买,可以说很多人都没有了活路。
  如果我们能够去招募他们,他们是愿意出来的,只要能够活下去,他们会出来的。
  只是,这是个很严重的政治问题,到时候如果宋朝抗议,你这边恐怕要吃挂落的,如果严重点,你的前途就毁掉了。”
  周允让点点头:“我会和陛下恳请的。”
  韩伯异点点头,将话题转移开了。
  “此次进京述职,你的业绩是比较亮眼的,没有太大的问题,你的位置是肯定稳了的。”
  韩伯异笑道。
  周允让点点头,这一点上也是基本能够确定的,他的业绩是很亮眼的,基本没有什么意外,但他想要不仅仅是稳固权位,他想要将琉球建设为南海上的一颗明珠。
  琉球现在虽然也足够的璀璨,但在周允让看来,这还离着真正的璀璨远得很呢。
  琉球的位置非常好,背靠大陆,面向南海,掌握琉球就掌握了南海,这里就该是财富汇聚的所在,只要大夏愿意经营,这里以后的繁华可能不逊色汴京城,经济上也可能比拟以前的两浙路。
  想到这里,周允让心中火热。
  如果一个比拟两浙路的琉球在他手上焕发出来光芒,那么自己的名字将会在琉球上流传千年,这等青史留名机会可不多。
  所以,这一次进京,一定要向陛下争取!
  不过眼下也不用太着急,还是看看密州工业园的建设再说,说不得以后还需要密州工业园的建设经验呢。
  从外面看和走进里面来,那种感觉是不同的。
  在外面看,密州工业园占地很大,就像是一座恢弘的大城,但进入到里面,周允让忍不住惊叹。
  “这很了不起啊!”
  的确是非常了不起。
  工业园里,厂房连绵不绝,宽阔的大路上车水马龙,巨大的四轮马车运送着各类的材料或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其中穿梭。
  恰逢中午时分,各个厂房想起了铛铛的声音,然后各处厂房涌出穿着各自厂家服装的工人,工人有男有女,但大多是年轻人,年轻男女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欢快地谈笑着往食堂中走去。
  一眼望过去,偌大的工业园到处都是人,周允让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不过是工业园的一角,若是他站到高处往下观看,这个场面会更加的壮观。
  听到周允让的惊叹,韩伯异笑了笑道:“的确是很了不起,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在这工业园里面工厂工作的人超过百万人,更有几百万人靠着工业园为生,而工业园形成的经济上的影响超过千万人,如果这样的伟大工程还不算是伟大的话,就没有什么是伟大的了。”
  周允让不由得屏息。


第665章 周允让进京!
  周允让当然是个见过世面的人。
  他航行的船见识过东方,也见识过很远的西方,到过能够到达的最北端,也到过南海的最南端。
  他见识过辽国人、女真人、安南人、真腊人、占城人、还有许多的西洋人,他还见过很多的城市,那些城市或者看起来美丽,也有异域风情的,但无论是哪里,都不如大夏大宋的城市这般的辉煌壮观,文明之火在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
  城市是文明之光,而密州工业园则是人类文明桂冠上的明珠。
  周允让见过那么多的城市,见过那么多的人,但在密州工业园里,他见到的是从没有见过的伟大。
  这是一个纯粹的因为工业而建立的城市,人群在这里集中,各种工业原料往这里集中而来,也从这里远远不断地输送出去,而惊天的财富也因此不断地汇聚起来。
  在这里,周允让看到了琉球的未来。
  琉球,也要成为密州工业园一样的地方!
  琉球现在有造船厂,有南洋集团,已经是一个贸易中心,也足够的繁华,但在周允让看来远远不够。
  贸易中心会因为国家的政策转移而改变,一旦大夏收回南方,琉球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会下降,想要让琉球保持着重要性,就让它成为一个工业中心,这才是长久之计。
  南洋集团虽然贸易资源比北洋集团要多得多,但远离大夏这也是个事实,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支撑的工业中心,以后南洋集团可能会被北洋拉开。
  这是周允让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周允让怀揣着憧憬上京去了。
  密州因为有了密州工业园,所以修了一条大道直达汴京,周允让便是从这条大道进京。
  这一路上,车水马龙。
  这一条大道旁边的驿站,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繁华的集市,很多的人依托着这一条大道在生活。
  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模样。
  周允让心生感慨。
  他曾经偷偷去过大宋的江南,现在的江南,一片萧条,就连宋朝的临安,都显得黯然失色,除了西湖上的画舫游船依然热闹,实际上经济已经萧条到了极致。
  在那里看到的人,脸上只有绝望。
  但在这里,他们干得活很重,事情很多,但他们脸上的笑容却是发自内心的,那是充满希望的笑容。
  一路走来,周允让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多了起来。
  这是个欣欣向荣的国家。
  周允让一直跟着远洋集团,他们大多数时候在海上,整个集团一直跟着欧阳辩在走,没有人提出异议,也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在海上不跟着大部分,会被沉了海。
  周允让是个孤儿,跟着远洋集团一起长大,这一路走来,远洋集团对他来说就是家。
  这个家要跟着欧阳辩走,那么他也会跟着欧阳辩走,但有时候他也会迷茫,因为即便他是个孤儿,他依然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宋人,就这么背叛了自己的国家,他心里也是十分的迷茫,所以他会冒着风险去大宋,会想着去建设琉球。
  不过这次当真回到了大夏的时候,他心中被触动了。
  相比起大宋的人民,大夏的百姓充满希望。
  在加入远洋集团之前,他是个孤儿,他饱尝人间苦难,他知道大宋百姓脸上的绝望来自于什么地方,那是对于未来的忧虑。
  或许,跟着欧阳辩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对于周允让来说,他也没有什么选择过,但这一次,他似乎觉得这个选择是对的。
  汴京的繁华超乎他的想象,但他已经没有心思细细观看了,在户部向卢秉卢尚书等人做述职报告,卢秉对他的工作是比较满意的,这一点并没有太大的疑问。
  周允让对此也没有太大的惊喜。
  他在等待的是欧阳辩的召唤。
  他此次进京来,主要就是向户部述职,至于欧阳辩会不会召唤,这个并没有列入进京的日程之中。
  大夏皇帝是何等的身份,南洋集团虽然分量不小,但对于欧阳辩来说,虽然重要,但见也可,不见也无所谓。
  所以周允让心中还是颇为忐忑的。
  周允让等了三天的时间,等到他心里已经有些失望的时候,突然有宫里的人来通知他进宫面圣。
  周允让赶紧沐浴更衣,然后等候有人来接他。
  穿过重重的宫阙,来到了写着崇政殿的大殿里面,大夏皇帝欧阳辩就在这里召见他。
  大殿虽然很大,但四面都是窗户,用薄薄的轻纱挡住外面猛烈的阳光,殿内四面铺着一些冰砖,所以在这炎热的夏季里面,依然能够感受到清凉。
  冷气往周允让已经有些濡湿的衣服里面钻,感觉非常地舒服,他才刚刚进来,还没有来得及行礼,旁边便有人递过来一大杯的冰水,周允让喝下一小口,一股冰凉成一条冰线通向胃中,一股子凉意从里到外沁出,让他打了一个舒服的冷颤。
  “怎么样,舒服吧?”
  从屏风后面走出一个人来,身着常服,笑容平易近人,可即便是如此,高大壮硕的身躯依然让人感觉到些许的压力,周允让心里知道面签照何为便是英明神武的大夏皇帝陛下欧阳辩了。
  周允让情不自禁想要跪拜,但欧阳辩却摆摆手:“免了免了,你们这些人,动不动就想行跪拜礼,大夏没有这规矩,即便是大宋的时候,也没有这礼节,你们哪里学来的坏毛病。”
  周允让不由得尴尬地笑了笑。
  没经验嘛。
  小时候是孤儿,之后跟着远洋集团在海上讨生活,虽然去的地方多,但蛮夷也没有什么礼仪,他自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所以一来见到欧阳辩,就自然而然的想要以跪拜礼表达自己心中的敬意了。
  欧阳辩也不以为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