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欧阳辩做出一个请的姿势,几人便跟在了后面。
  欧阳辩便一边走一边介绍:“这个工厂的所有目的便是为了发明出一个叫蒸汽机的东西,咱们大夏的工商业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但缺少了一个工业的大心脏,那便是动力。
  咱们现在所有的工业都是用人力、畜力,了不起的用的就是水力,水力倒是有可取的地方,但局限性太大了,人力与畜力虽然容易获取,但人力有时穷,有许多事情人类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决定发明出蒸汽机,有了蒸汽机,车辆就不必用马匹来拉动,船只也不需要风力就可以驱动,现在矿山里大多都是利用人力来排水,届时便可以用蒸汽机来驱动,冶炼、纺织这些行业都可以用蒸汽机来作为动力。
  到时候,整个生产的模式便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车辆在蒸汽机的驱动下,载重万斤、一日千里都不需要休息,船舶在蒸汽机的趋势下,可以摆脱风力的限制,而且可以将船做得越来越大,尤其是海上的船舶,更是可以摆脱季风的限制,到时候就可以进入更深蓝处了!”
  苏辙几人一开始脸上还有不满,但听着听着就变成了憧憬,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自然知道这样的一样东西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变化。
  苏辙关心道:“现在有成果了?”
  欧阳辩笑着点点头:“有一点点,但离着实用还有些距离,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第649章 准备好迎接一场革命了吗?
  在欧阳辩的带领下,几人来到了工厂的空地处,一个庞然大物矗立在其中,周边围着许多的人,一片嘈杂的模样。
  旁边有一个看着像是带头的人,看到欧阳辩到来,赶紧小跑过来,跑到近前处发现了苏辙等几个一个个看起来十分威风的人物,不由得有些胆怯,犹豫着要不要跪下去。
  欧阳辩见状笑道:“作揖见礼就好了,大夏朝没有下跪的礼仪。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便是制作这蒸汽机的总工程师冯毓兰,之前是西工建的桥梁设计师,虽然对着蒸汽机并不属于专业,但工科上的东西本身就是相通的,蒸汽机是新生事物,大家也都是第一次研究。
  小冯毕竟数学好、画图能力强,以及有大型工程的实际经验,所以我将这个项目交给他来做,目前看来他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小冯,这几位是咱们大夏朝的宰相们,你可得仔细回答了。”
  冯毓兰拘谨一笑:“见过诸位相公。”
  苏辙几人点点头,然后抬头看向这怪模怪样的庞然大物。
  欧阳辩道:“这命名为夏的蒸汽机是一个原型机而已,是为了验证这个蒸汽机的原理而建造,所以并不以效率与小型化见长,现在第二代的蒸汽机已经在开始设计了,第二代蒸汽机将会是以实用为主,主要是要设计来作为火车的驱动力的。”
  章惇走过去仔细地逛了几圈,然后问道:“可以发动么?”
  欧阳辩笑道:“当然。”
  他转头向冯毓兰道:“小冯,给诸位相公展示一下。”
  冯毓兰对于在各位相公面前展示成果非常兴奋,他大声地应了一声,然后到庞大的蒸汽机前面折腾了几下,然后下令道:“启动!”
  然后有人在蒸汽机快速打开一个小门,往里面快速地装填黑乎乎的东西。
  欧阳辩解释道:“这是煤,蒸汽机的原理类似烧开的水汽顶开水壶盖的蒸汽的力量,这蒸汽机就是利用这水汽的力量来做功,所以需要大量的煤来燃烧。”
  燃煤被装填进去,不一会的功夫,整个锅炉便开始冒出白烟,冯毓兰将一个开关扳了下去,整个蒸汽机都轰隆响了起来,然后带动一侧重达千斤的大磨盘,有人将麦子倒进去,然后从一侧的管道之中有面粉不断地涌出。
  苏辙等人紧紧地盯着工作的蒸汽机,除了一个不断装填煤炭的工人,其余的人都没有怎么动,但千斤大磨盘却是不紧不慢地转动,似乎永远都没有停歇的模样。
  欧阳辩在轰隆的机器声中大声地说道:“这机器现在已经能够运转起来了,但是材料方面还要进行优化,设计方面也要进行适配,现在设计中的火车蒸汽机、船舶用蒸汽机各类都在进行中,这个过程中可以边用边改进。”
  苏辙看了许久之后,终于脸上有了笑意,也是大声道:“陛下,这东西用好了果真是力气,这千斤重的磨盘,在这蒸汽机的驱动下,短短的一刻钟时间,就磨出大量的面粉,若是用人力或者畜力,恐怕得用大半天的时间才能够磨得出来。
  以后陛下所说的火车、轮船的蒸汽机若是设计出来,岂不是要对这个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欧阳辩哈哈笑道:“何止啊,这东西出现了,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工业革命,子由你们看着,这个东西会在各行各业都引起行业革命的,大约会发生什么的变化,你们可以去看看我写的那本【工业革命】,里面我有进行一些方面的预测。
  蒸汽机的普及将会促进大工厂制的建立,也会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这将会成就一场伟大的技术发展,也是技术发展史上的巨大革命,将会开创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关键是,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将会推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世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变革!”
  在轰隆的声音之中,欧阳辩必须得提高音量,才能被其余的人听到,也正因此表达出他心中的振奋。
  这段时间他经历的困难越多,他现在的成就感就越高。
  鬼知道这段时间他遇到多少的困难。
  就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要打造一个合用的蒸汽机不是不可能,就是有许多的东西不是现有的东西,得寻找甚至是自己去想办法制作出来,比如说合用的钢材,密封用的胶圈、传动的链条、轴承这些东西,都得打造制作出来。
  欧阳辩这一刻才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后世的新中国为什么要打造一个全品类的工业体系,而拥有了一个全品类的工业体系的中国便成了大国粉碎机。
  不过这些都是值得的,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参与其中的工匠已经学会了蒸汽机的原理,并知道该如何去制作出一台蒸汽机,欧阳辩相信在他们的改进下,蒸汽机会越来越完善。
  接下来欧阳辩打算开设一个专门研究蒸汽机的专业,主要就是研究蒸汽机在各个行业的适配,这样才能够快速地将蒸汽机快速地推广开来,形成对这个社会的改变。
  欧阳辩想要靠体制的力量推动这原本该是市场发挥作用的进步,这样才能够在他有生之年看到社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或者说,欧阳辩有更大的野心,他想要在十年内就将蒸汽机遍布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让整个大夏形成一个天翻地覆的改变。
  欧阳辩说道:“那本书你们务必先去看看,因为一旦蒸汽机投入使用,引起的社会变革将是空前的,大夏必须做好迎接这次革命的准备,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大夏朝廷将会成为革命的阻碍,也将会被这场汹涌的潮流给冲垮!”
  苏辙几人悚然而惊,他们一直跟着欧阳辩在变革,他们知道变革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以前他们的革命是从上而下,这一场革命将会是从下而上,如果朝廷没有准备好,到时候反而会成为他们的绞索!


第650章 折腾就是为了不折腾!
  “……一场自下而上、深刻且庞大的社会革命将会因为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而来,我们要么现在就将蒸汽机销毁埋进土地里面,要么就只能积极地去应对这一场大革命的到来。
  结果大家都选择了去积极迎接这一场大革命,那么就简单了,咱们就积极地去面对就好了。
  每一场改革,每一场社会革命,都会催生出一个新的利益群体,这一次工业革命,将会让商人这个群体得到前所未有的壮大。
  历史证明,只要一个群体的力量大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就一定会谋取政治上的地位。
  历史上,给与商人的政治地位是不够的,甚至是刻意打压的。
  以前是农业社会,但其实大夏已经过渡到了商业的社会中了,再对商人打压是行不通了。
  等商人获得更大的力量的时候,他们就会想着推翻我们这个旧制度的维护者。
  我刚刚所说的主动去迎接一场新的革命便是这个意思,咱们要积极将自己向这个新的阶级过渡,我们要成为代表各阶级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也要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当我们能够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的时候,咱们就不必担心被推翻。
  所以,从现在开始,咱们要扶持这些商人,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建设里面来,给他们地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来,以一种宽容积极的态度去迎接他们。
  这样一来,他们便会将我们视为最为可靠的战友,视为他们的领袖,我们也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去建设这个国家……”
  章惇一字一句地朗读着欧阳辩的手稿,这是欧阳辩在给他们介绍了蒸汽机之后几天写的东西,将这一场有可能发生的革命给详细地阐述出来,给苏辙章惇吕惠卿等朝廷重臣做一次思想上的统一,以便于他们在之后的政策的制定之中有一个方向。
  听着章惇读到这里,苏辙扭头向坐在旁边的吕惠卿道:“吉甫,季默认为我们该给商人们政治地位,你怎么看?”
  吕惠卿正在沉思,被苏辙这么一问,倒是有些惊醒过来,他想了想道:“这些年来因为治国理政的需要,我对季默所写的那些书是看了又看,应用在各种事情的处理之中堪称利器,尤其是《国富论》《矛盾论》等论述,更是将各类事物的本质给剖析得明明白白。
  在国富论中,季默对于商业的力量十分的推崇,但季默并非全然对商业的崇拜,他后来还写了一本《资本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在那本书里面,季默又将商业的残酷性质给剖析得清清楚楚。
  总结一下季默的思想体系,我大约可以总结为,季默认为,商业或者说商人,是这个社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无序的商业与不守法的奸商,则是这个社会的毒瘤,会将整个社会拖向崩溃。
  所以,对于商业或者说商人,季默的态度是认为既要扶持,也要在法规里面画下红线,让商人在这规则里面发展。
  所以,我认为,一方面,我们要全面提升商人的社会地位,让商人能够参与到国家的治理里面来,但另一方面,我们要也要制定法律来规范商业的行为。”
  章惇点点头:“吉甫的意见我同意,不过,归于商业的法规,不是有一部商法了么?”
  吕惠卿笑道:“那只是对商人在商业上的规定,但一旦让他们参与到国家的建设里面,便需要对他们进行限制,不然他们肯定会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为他们牟利。”
  苏辙思考了一下道:“我倒是觉得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不太好,既然要接纳他们,就得让他们参与进来,如果还是区别对待,那么他们始终会心存忌惮,到时候免不了还是会发生冲突。”
  苏辙与吕惠卿等几人对这个问题其实是有共同的理念的,但细微之处又有所不同,这个细微之处,放到现实实践之中,就会成为路线的争论。
  苏辙对此颇为敏感,所以他提议让欧阳辩参与到讨论中来,他认为,欧阳辩在这样的理论路线上的智慧是凌驾所有人之上的。
  果然听了他们的描述之后,欧阳辩立即提出了政治结构上的改良方法。
  欧阳辩认为,要防止某个群体形成对于整个国家的裹挟,就得让更多的阶层参与到这个合作中来,所以,无论是工人、商人、农民、读书人、甚至更多的职业的人都参与到其中来,形成一个共同的决策,这样才能够避免某个群体的裹挟。
  所以,欧阳辩提议成立一个政治协商体系,各社会阶层在某些法律的立法上面进行一个协商,各方面统筹之后,才能够形成相对公平的律法。
  欧阳辩的提议很快就通过了,并且会快速地进行落实。
  不过私下里苏辙却是对欧阳辩吐槽:“这个所谓的协商制度,实际上就是你一直筹划中的民主集中制的一种尝试吧?”
  欧阳辩大笑起来:“你这才发现呢,我一直都觉得一家一姓主宰一个国家是一种落后的体制,即便是用三省六部这种高度集中智慧的文官体制来管理也是如此,因为皇帝的权威是超越文官集团的,皇帝平庸也就罢了,若是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那可能是国家的幸运,也可能是国家的走向没落的开始。
  只有真正的群体智慧,只有一个及其自律且能够不断更新的政党,才能够保持着恒久恒新……嗯,当然也是有寿命的极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