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想到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曾相公不仅没有这么做,现在还在为奸商们说话,嘿嘿,难不成是那些奸商将他们的资产托付在曾相公的手上了?”
  曾布紧紧盯着蔡京,这个蔡京真的是太过于阴险了,竟然在这等着他,朝廷大臣那个没有产业,他曾布不过是前些年接手的产业相对多一些罢了,这又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越大,责任就越重嘛,他曾相公能力过人,多掌控一些产业有如何呢,那不是为朝廷纳税么?
  曾布正想说话,却听赵顼道:“好了,不用多说了,百官大臣都来了江南,人生地不熟的,也该有一些产业维持家计,这些不必多计较。
  不过曾相公,市易法乃是善法,执行之人也是朕看好的,过程之中纵然是有些错漏,那也是瑕不掩瑜。
  现在国家危难之际,也的确需要有人能够承担起责任来,民间对市易法有些不理解也是正常,但朝廷要多加安抚,用温和但坚定地不乏推行下去。
  之前市易法在汴京城实行,后来推广到临安、扬州等重镇执行,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既然如此,那么推广到州县里面去,当然是合适不过的,蔡相公……”
  蔡京压抑住心中的狂喜:“臣在!”
  赵顼淡淡道:“市易法宜推广到州县,每一州当有一市易司,每一县当有一市易处,如此良法该当造福天下苍生,怎么能够让重镇独享呢?”
  蔡京喜道:“陛下英明神武!”
  曾布低下了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的他想起了欧阳辩。
  当年欧阳辩的心情或许比现在更加的沉重吧。
  市易法重新肆虐,曾布手上的权柄再次丢失,赵顼对他似乎忌惮了起来,并不怎么信任他了,将他负责的一些事情分了出去,一些给了蔡京,一些给了蔡确,还有其余的一些人。
  曾布一下子闲了下来,他干吹到处去走到处去看看,身穿着常服到市井之中,去看看如今的临安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
  说实话,此时的临安非常繁华,看不出有什么末世景象。
  临安的人非常多,崇宁年间,杭州人口已达二十万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而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
  临安的景色十分的怡人。
  根据之前的统计,临安的商业有四百四十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
  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倭国、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
  西湖风景区经过修葺,更加妩媚动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服务性行业及夜市也很兴盛。
  其实即便是此时,街道上依然热闹非凡,只不过相比起大宗货物的收益,这些反而只是一些小儿科了。
  曾布不由得叹息,盛世景象之下,却是埋藏着灭世之危机,而现在的蔡京也好,赵顼也好,看起来像是忧国忧民,但实际上,他们又当真做了什么?
  走得累了,曾布便进了一家酒楼,小二带着曾布上雅间,经过一处房间之外,突然一个声音传出。
  “……如今这大宋天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换了旗帜,你们听说了没有,西夏灭辽国三十万军地,又收复了燕云之地,这可是赵家人好几代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所以,依我看,这天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易了主呢!”
  曾布不由得心生愤怒,这是什么人在妖言惑众呢!
  曾布走快几步,从窗户往里面看去,却见得几个书生一边喝酒一边高谈阔论。
  曾布一腔怒火顿时消弭,读书人议论国事倒也是正常,而且书生好大言,如今这等情况,发发牢骚也实属正常罢了。


第643章 北上,北上!
  夺取长城让天下震撼,而随后发生的事情更是令人错愕。
  辽国西边的阻卜部突然造反了,这倒是没有什么,毕竟阻卜部历来不老实,要是长时间不造反才是咄咄怪事呢。
  让人嗅到一些不寻常气味的是,东边的女真部也造反了,相比起阻卜部来说,女真部其实还要温顺一些的,女真部也攻击辽国了,这就有些不同寻常的意味了。
  更让人诧异的是,西州回鹘与高丽也发起对辽国的攻击。
  一时间,辽国就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局面了,感觉偌大的帝国就要就此崩塌一般。
  王韶听闻这个消息,立即抓住机会向大定府进军,狄骧率领的海军也快速向大定府推进。
  对于拥有炸药这个攻城利器的夏军来说,城池之坚固已经不再是前进的阻碍了。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夏军野战能力拔群的基础之上,如果是宋军拥有炸药,他们可能还是依然龟缩在城内,那就无法发挥炸药的真正的力量了。
  王韶与狄骧,一个向北,一个向西,目的地都是大定府,沿途攻城拔寨,而后方支援的军队源源不断。
  王韶用兵胜在于堂堂正正,大战略定下来了,便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推进,攻下来的城池,也并不会舍弃,而是让后方的人接手,并且由文官接手城池。
  后世总有人说汉族因为修建了长城,所以丧失了进取的心思,这就是一句屁话。
  长城可不仅仅是为了防御,实际上这是一个以长城为核心,以长城外的诸多城池节点为跳板的进攻型战争堡垒。
  王韶非常了解这一点,所以拿下来的城池,便要融入到长城体系里面,所以,军队驻守、文官接手城池,便成为了必须。
  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其实更加令人崩溃。
  尤其对于守在大定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连绵不绝的军报接踵而来。
  “……五月二十一日,滦河失陷;”
  “……五月二十一日,锦州失陷;”
  “……五月二十二日,安昌失陷;”
  “……五月二十二日,敌军越过九宫岭,进逼宽城;”
  “……五月二是二日晚,宽城已告失陷!”
  ……
  一个个城池沦陷,一个个更加不好的消息,一个个如同黑白无常催命一般的消息接踵而来,让守在大定府的将领一日三惊。
  守卫大定府的将领叫耶律辉,名字普通,但来历可不普通,他可是耶律洪基的侍卫出身,要不是这层关系,大定府这中京可轮不到他守卫。
  耶律辉不断地发出求援,但每次的回复都是让他死守,至于援兵什么的,只有一句话——暂时调拨不出更多的兵力了。
  这个耶律辉自然是知道的,三十万辽军伐夏尽墨,现在高丽、回鹘、女真部、阻卜部全都反辽,到处都需要军力,哪里还派得出军力来救援他。
  耶律辉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之所以不断地求援,也在不断地渲染夏军的可怕,虽然也的确是很可怕,但目的不是这个,是为了他撤退打掩护呢。
  如果他不提出这些困难,到时候城丢了算谁的?
  按照他现在的做法,城丢了他还可以理直气壮——敌军那么多的军队,我就这么少的军队,哪里受得住哇,我倒是求援了,你们连一个人都不给老子派过来,这个事情怪得了我么?
  在耶律辉准备推卸责任的时候,王韶这边却是气势如虹。
  王韶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好好睡觉了,这些天不断地攻城拔寨,不断地靠近大定府,王韶越来越亢奋。
  这种亢奋来源于开疆拓土,对于文人来说,为国家开疆拓土,这是至上的荣耀之一,而且这种打击入侵汉人国度的异族的战争,更是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蕴含其中。
  所以王韶这一路上虽然稳扎稳打,但进攻的速度始终是保持着如火一般的态势,给了辽军方面极大地威慑。
  一开始王韶还在担心狄骧那边海军的实力,害怕狄骧那边跟不上自己这边的速度,还有意稍微放慢一些速度,没想到狄骧的海军展现出来的实力令人惊诧。
  狄骧心里也是憋了一口气的,这里面有意气之争,也有实际的利益存在。
  海军马上就要面临扩张,这个扩张自然要看海军的实力。
  海军算是一个新生的力量,这个兵种有它的特殊性,海洋上广阔无垠,所需要的海军力量是非常大的,但朝廷中有一些意见,认为大夏的重心是在陆地上,海上虽然有生意,但陆上的威胁更大。
  陆地上现在面临的是宋朝以及辽国的包夹,还有可能发生矛盾的吐蕃诸部、回鹘等等,海洋上现在大夏的海军已经足够维持势力了,没有必要再进行扩张了。
  狄骧进汴京城一段时间,对于这种论断听得多了,心里也有一些气愤。
  别的人不懂,但他狄骧还能不懂。
  狄骧认为,陆地代表着过去与现在,但海洋才是大夏的未来。
  这么些年在海上驰骋,狄骧对海洋的潜力极其看好,他认为,海上力量与陆地上的力量一样重要,而未来是海洋的。
  现在的海军控制近海倒是绰绰有余了,辽国没有海军,高丽、倭国更不是对手,但海洋本身就是对手,海洋太大了,大夏海军想要进入深蓝,就必须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
  进入深蓝,需要更大的船只,需要更多的人手,需要更好的装备,而这些,都需要朝廷的拨款。
  以前只需要远洋集团拨款,现在已经与远洋集团分家了,就得指望朝廷了。
  而如今朝廷内部有这样的声音存在,就由不得狄骧心中紧张了。
  到时候海军一分为二,如果分家的时候分不到多少东西,就只能依仗朝廷的拨款进行扩军了。
  而现在路上的敌人这么多,如果不能证明海军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的情况下,即便是支持海军的皇帝陛下,也要好好考虑的吧?
  所以,想要吃饱饭,就必须得拼命啊!


第644章 海军的压力!
  有压力,自然要更加的拼命。
  这个压力对于狄骧如此,对于普通的士兵同样存在。
  在远洋集团的体系下,海军的待遇是非常好的,甚至比之前的银监卫都要好上三分。
  现在海军要与远洋集团分家,参考陆军的待遇,海军的士兵心中不免有些慌。
  陆军同级士兵的待遇可能比不上他们待遇的一半,即将到来的分家与扩军,意味着他们即将受兵部管辖了,到时候差距这么大的待遇,陆军那班家伙一鼓嚷,到时候自家这边的待遇说不得就得下滑了。
  到时候海军这边是抗议还是妥协呢?
  抗议其实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大家都是当兵,凭什么你这么阔气,而我这么苦逼?
  是,骑兵的待遇也好,但骑兵的待遇是源于他们的实力,骑兵是被证明过的路上大杀器,但海军呢?
  海军在海上又对手么?
  有还是有的,不过,除了大宋的水师,还有其他的国家么?
  而且就大宋的水师,那也是长江内河的土鳖,根本算不上海军,真要到海上去,那还真是不够看得,实际上他们也不敢出来。
  也就是说,自家海军不仅船只耗费极大,还要养着自己这些看起来也没什么用处的海军,换了自己是皇帝宰相,也不会愿意投钱的吧?
  而他们这些拿着高额月薪的人,别说陆军了,其实自己心里也是忐忑啊,他们总是有这么一个想法——我真能值这么多钱?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所以海军上下两万多人,一个个精神都紧绷着呢。
  所以,基于正面自己的海军,在打仗的时候那是真的悍不畏死,有时候连狄骧都拉不住他们。
  有一次狄骧给气恼了,大骂这些带队的小军官们,一个小军官委屈道:“军长,现在这种时期,我们作为第一代海军,若是不能确立起海军的地位,那以后的海军人会责怪我们的。”
  狄骧听到这句话,不由得沉默起来。
  这个小军官说得对,很多时候地位是一开始确立起来的,若是一开始不确立起来,以后想要再提高地位,那可谓是事倍功半了。
  海军这种情况下,想要短时间赶上陆军的地位是不可能的了,但至少要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
  狄骧安慰道:“大家不必操心太多,这个我会考虑的,你们只需要听命令就可以了。
  海军的地位不会差的,咱们的陛下眼光深远,早在很多年前,陛下就一直在支持我们海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咱们海军就是陛下的亲军,就是陛下的嫡系,陛下怎么会看着我们沦落呢。
  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只需要出色的完成我们的任务,陛下就能为我们说话!”
  话虽如此,在战场上,士兵军官依然是争先恐后的去执行最危险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海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城拔寨,竟然比王韶的大军还要快得多!
  欧阳辩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由得愣了愣,然后笑了起来。
  苏辙见状也是笑道:“狄骧这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