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南的经济发达,一方面来自内需的发达,江南以几路供养大宋,商品通行天下,这才造就了一个繁华无比的江南。
  但另一方面,江南的繁华是因为高度发达的海外贸易,江南所出之商品,至少有一半是供应海外的,可现在大夏海军封锁了海洋,江南的海商根本出不去。
  如此一来,即便是曾布将商家的股份发回,但市面上商品严重过剩,商品滞销的情况下,大量的商家纷纷破产,一场恐怖的大萧条在江南上演。
  民众对于国家以及官府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就是来源于对经济的满意度,一个国家如果保持着很大的经济发展增速,那么大部分的人民对于国家的认同便会大大的提升,而一旦经济下滑,那么民众对国家以及官府的信任度便会下降,乃至于怨恨。
  现在南宋朝廷正经历的大萧条,让南宋朝廷在江南人民眼中变得不堪起来,而相对比的大夏那边的繁华,江南人民更是怨恨颇多,一直以来,江南的经济除了比不上汴京,其余都是冠绝全国的,现在江南困顿,而原本看不上的淮水以北地区,现在却比江南要繁华得多,这不就是笑话么?
  而造成这一切的可不就是因为这无能的南宋朝廷么!
  对于南宋朝廷的不满,在大夏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达到了巅峰。
  很多宋人讲不清楚心里究竟是什么感受,一方面他们非常开心,因为燕云十六州终于回到了汉人的掌控之中,这意味着汉人变得安全起来了,不用担心异族的铁蹄汹涌南下。
  但是他们心里也很复杂,因为这个汉人政权并非宋廷,而是将宋廷赶到南方的夏国,夏国兵锋犀利,说不得什么时候就挥军南下。
  不过总体来说,他们还是开心的,至少夏国是汉人政权嘛,而且关键的是,夏国军队的军纪严明,在占领陕西六路也好,淮水以北地区也好,基本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烧杀抢掠的现象。
  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在占领淮水以北地区的时候,出现了小部分的军队违纪问题,当时的中路大军元帅种谊,那可是在军中杀得人头滚滚以整军纪的!
  说来有些好笑,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人,对夏军的信任比对宋军的信任还要高一些。
  在迁徙的过程之中,夏军在堵到他们的时候,派出人劝说他们留下,但不愿意留下的,夏军也不为难,反而是遇到溃败的宋军的时候,这些败兵反而抢掠他们,对比之下令人唏嘘。
  临安。
  宫殿是在赵顼决定以杭州为“行在”以后,就在原有北宋杭州州治基础扩建而成的,称为大内。
  其位置在临安城南端,范围从凤凰山东麓至万松岭以南,东至中河南段,南至五代梵天寺以北的地段。
  大内共有殿三十,堂三十三,斋四,楼七,阁二十,轩一,台六,观一,亭九十。
  与汴京类似,临安大内也分为外朝、内廷、东宫、学士院、宫后苑五个部分。
  外朝居于南部和西部,内廷偏东北,东宫居东南,学士院靠北门,宫后苑在北部,大体成前朝后寝格局。
  宫城四周有皇城包围,皇城的南门为丽正门,北门为和宁门,东部有东华门,西部只有府后门。
  宫城有南北宫门与皇城南北门相对。
  外朝建筑有大庆殿、垂拱殿、后殿(又称延和殿)、端诚殿四组。
  大庆殿位于南宫门内,是大朝会场所,垂拱殿在大庆殿西侧偏北,后殿在垂拱殿之北,端诚殿在后殿以东,其中垂拱殿为常朝殿宇,后殿为皇帝遇冬至、正旦等节日的斋宿之处,而端诚殿则是一座多功能殿宇,作为明堂郊祀时称“端诚”,策士唱名曰“集英”,宴对奉使曰“崇德”,武举授官曰“讲武”,随时更换匾额。
  此时的赵顼便是在垂拱殿。
  之前一直跟着赵顼的老伴当实在已经干不动了,迫不得已只能告老,好在皇宫之中的人才也不会少,新跟着赵顼的伴当叫虞嗣汉。
  此时的虞嗣汉站在大殿的门口,不安地往里面张望,自从前线传来的密报送进去之后,赵顼从一开始的暴怒,到现在呆若木鸡一般,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不过虞嗣汉不敢进去打扰,自从来了临安之后,赵顼的性格越来越不好了,之前的老伴当说是干不动了,实际上是恶了赵顼,所以被打发走了而已,对待跟着自己许多年的老伴当尚且如此无情,虞嗣汉可不想步前辈的后尘。


第641章 大宋危矣!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虞嗣汉不敢让人进来点灯,偌大的垂拱殿陷入了昏暗之中,这种令人绝望的黑暗,恰如现如今风雨如晦的大宋朝。
  在黑暗中,赵顼的脸并非全然呆滞,却像是变脸一般,一会平静一会咬牙切齿,一会又换上了阴霾一会却是暴怒无比,像是从地狱中爬出来的恶鬼。
  若是走进了些,是能够听到赵顼说话的,不过此时只有他自己才能够听得到自己的话。
  “……欧阳辩,你这个无耻小人,这些都是朕的,你将朕的东西都给夺走了啊!
  这是朕的天下,燕云十六州是朕的燕云十六州,这等丰功伟绩应该是朕去完成才是,你一个臣子,怎么敢如此僭越?
  欧阳辩啊欧阳辩,你是比朕聪明,也比朕能干,但臣子就是臣子,你怎敢僭越,怎敢回过头来对付朕啊!……”
  赵顼咬牙切齿,神色凄厉,竟如同一个刚刚从地狱中爬出的恶鬼一般。
  可是片刻之后,赵顼又面如平湖一般高深莫测起来。
  赵顼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来了临安之后,他便发现很难再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一会暴怒,一会又觉得什么都可以,一会又觉得世间万物充满勃勃生机,一会又觉得世间不值得。
  此时的他,心情却是平静到了极致。
  一盏昏黄的灯火从门口进来,带来了些许的光芒。
  “陛下,该用膳了……”
  赵顼点点头:“朕思考的时间里面,有谁过来求见朕的?”
  虞嗣汉赶紧道:“曾相公、蔡相公都过来了,还在外面等着呢。”
  赵顼点点头,想了一下道:“晚膳备多一些,请曾相公、蔡相公都进来吧。”
  一会之后,赵顼跪坐在餐桌前,前方左右两侧,跪坐的就是曾布以及蔡京,两人都是言笑晏晏,全无隔阂的模样。
  赵顼却是心中清楚,自己这两个左臂右膀,不仅不和,而且还是恨不得搞死对方的那种。
  蔡京原本是曾布的手下,可是后面被自己一手扶起来与曾布分庭抗礼,由此一来,曾布自然是对蔡京恨之入骨。
  蔡京对曾布也是恨得牙痒痒的,曾布对他提出的政策就没有赞同的,到了最近更是蔡京赞同的,曾布那边的就一定要反对,最近更是将蔡京主持的市易司给彻底废掉了。
  赵顼轻嚼慢咽,一边听着两位宰辅在聊天,不过两位宰辅聊得都是一些无足轻重之事,着实不是赵顼想要听的,他将口中的食物咽下,用西湖龙井簌簌口,两位宰辅赶紧停箸倾听。
  只听得赵顼道:“两位爱卿,今日前方来报,叛军在歼灭辽军三十万军队后,越过沼泽,将长城尽数拿下,也就是说,燕云十六州已经全然在叛军的掌控之中了,这事你们怎么看?”
  曾布低着头,眼眸之中精光闪烁。
  蔡京的神色也是晦涩不定。
  赵顼看着他们的神情,心下不由得深深叹了一口气。
  两人来这的意思,他还能够不明白么,就想探听一下自己是怎么想的,以及如何应对的问题。
  说来也是好笑,两人都是宰辅,明明该他们将这些扛起来,但现在却是总是将目光投向自己,想在自己这里找到答案,若是自己什么都有答案,还要你们这些宰辅做什么呢。
  “两位爱卿难道没有什么想法么?”
  赵顼的话里面带着责备,
  曾布只能硬着头皮说话了:“陛下,此事着实是一个噩耗,虽然现在夏贼没有继续攻过淮河来,但他们随时可以攻过来,夏贼的海军非常强,咱们大宋在水面上根本没有对抗的余地……”
  赵顼忍不住冷哼了一声,欧阳辩的海军,还是挖地他的墙角呢,远洋集团那么大的集团,养出来的庞大的海军力量,这原本该是他的啊!
  曾布停了停,以为赵顼要说话,但赵顼停了下来,曾布赶紧继续说道:“也就是说,只要夏贼想要对付我们,我们需要防御的地方太大的了。
  之前至少我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夏贼还没有掌握燕云之地,这样一来,夏贼就始终要面临着辽国的威胁,但如今夏贼侵占了燕云之地,他们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听到曾布的判断,赵顼忍不住悲从中来。
  是啊,欧阳辩掌握了长城,辽国想要再打夏国就很难了,而且,辽国现在丢了三十万大军,内部可能都要发生不稳了,更别说去对付夏国了。
  这么一来,大宋危矣!
  贼军势大,难道我赵家的基业就要由我这一代而止,那朕有何颜面去见历代的先帝啊!
  赵顼忍不住落泪。
  蔡京赶紧安慰道:“陛下,事情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候呢,臣认为,夏国经过连年的征战,恐怕国内也是疲敝久矣,现在夏国已经占了咱们大宋淮水以北地区,又收回了燕云之地,也就是说,现在有大块新占的土地,他们想要在这些地方稳定下来是很难的,这需要时间,所以,咱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准备!”
  听到蔡京这么说,赵顼精神一振:“爱卿快说说,咱们该做什么?”
  蔡京道:“陛下,臣认为,这是一场持久的对抗,一方面,咱们固然要不断地扩军以对抗夏贼,但内部的经济也要梳理好,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清晰了,夏贼的海军强大,又占据了陆上丝绸之路,咱们想要发展经济,外向型的经济已经是不可能了。
  既然如此,咱们国内的产业结构得进行全面的调整,要转换成为能够满足军事战争的战时经济,也就是说,咱们依然要对经济进行严控,让经济自由发展是不可能的了。”
  曾布眼神阴霾。
  蔡京说得冠冕堂皇,也有几分道理,但落实到了实处便是——市易司还是得继续存在!
  市易司对于曾布的利益没有太大的伤害,但市易司是蔡京的政绩,若是承认市易司的政绩,那便是承认蔡京的执法正当性,这不是曾布希望看到的。


第642章 曾布失势!
  “陛下万万不可!”
  曾布大惊失色阻止道。
  赵顼看向曾布,看看曾布是怎么个说法。
  曾布痛心疾首道:“陛下,天下人苦市易法久矣……”
  这话一出口,赵顼的脸色便一下子变得沉了下来。
  曾布心下一个咯噔,但随即心下一横:“……市易司盘剥商人,令经济遭受重创,方才有如今这等哀鸿遍野之局面……”
  赵顼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
  市易法一直是他的得意之作,国库也曾因此充盈,让臣工都称赞那是熙宁之治,都说他是难得一见的明君。
  即便是后来他觉得有些不妥当命曾布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纠正,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一些微调罢了,总体对于国家是有益的,而且是大利,这是他最觉得自豪的地方,怎么能容得曾布污蔑。
  但曾布已经打算不管不顾了,他知道,赵顼对蔡京是越来越信任了,而他曾布,却逐渐有些边缘化的感觉了,再不反抗,恐怕他也要退出政治舞台了。
  “……陛下,市易法固然是良法,但执行他的人却未必是良人,臣接到很多的举报,各地的市易司在管理的过程中,勾结了一些奸商侵吞正当经营的商人资产,甚至不惜将人逼得妻离子散,这等人间惨剧到处都在上演!
  陛下,如今这种国家危亡之际,正该团结所有的人去对抗北方的敌人,而不是在内部搞这些动作,肥了很多不走正道的人,却让更多的人破产,陛下请三思啊!”
  蔡京呵呵冷笑道:“曾相公此言过矣,市易法之本质,并非针对小商人,而是针对那些操控市场的大商人。
  这些大奸商操控物价操控市场囤积居奇,有时候还会发国难财,这些奸商,又有什么好同情的。
  而且,咱们陛下可并没有下狠手,只是对他们进行管理,甚至都不白拿他们的股份,还会帮他们开拓市场,这是合则两利罢了。
  反而是曾相公您,据说您的亲人那边也把持了不少的产业吧,呵呵,市易司的人与我汇报,问我对这些产业要不要进行管制,我当时还说曾相公一心为国,恐怕不用我等多事,曾相公都会很快将这些资产交于朝廷管理的。
  没想到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曾相公不仅没有这么做,现在还在为奸商们说话,嘿嘿,难不成是那些奸商将他们的资产托付在曾相公的手上了?”
  曾布紧紧盯着蔡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