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前这两位姓蔡的同宗人,实际上政见不尽相同,甚至有时候还会起一些冲突,但这个时候却同时向曾布发难,倒是出人意料地很。
  曾布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赶紧发动御史台审查蔡京蔡确一系的官员,愣是将蔡京扶持起来的官员给赶下台不少。
  蔡京与蔡确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赶紧发动谏院弹劾曾布一系的官员,也让控制下的一些机构对曾布的得力臂膀进行攻击,颇让曾布一系大受损伤。
  一时间大宋朝廷一片混乱,朝官之间互相攻讦,甚至这股政治风波蔓延到了州县之间,有很多人被排挤到了地方,有些人青云直上,有些人莫名其妙被罢官,有些人却以布衣到朝官的转变……
  来到了杭州的大宋朝开始变得魔幻起来。
  在这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朝廷上斗的热闹,可市面上却是一片哀鸿遍野。
  市易司横征暴敛,或者说是巧取豪夺,在朝廷南迁以来,市易司便开始在江南这繁华之地开设,市易司仿佛像是一只大鳄突然进入池塘一般。
  江南的商人们一个个断臂求生,将企业或是低价出售,或是直接将一半的股份拱手让出,如果仅仅是这样,或许还好,问题是,因为市易司的震慑,直接上商业繁茂的江南之地,爆发了一场诡异的危机。
  这场危机无论是在商人眼中看来诡异,在朝廷眼中看来也是诡异无比。
  明明五谷丰登,也并无灾害,但人们却是发现自己手上的钱能够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市面上的物价越来越高。
  赵顼以为有人在囤积居奇,于是下令查索,但是查来查去,却是发现这背后根本无人指使,物价仿佛理所当然的上涨,直到涨到大家都吃不起饭了。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是大宋在欧阳辩的各种改革措施下,强行推动经济的大跨步发展,原本在欧阳辩的计划中,这场大通胀一样会发生的,但欧阳辩是有计划去解决的。
  不过等不到欧阳辩来解决,等大宋这场大通胀发生的时候,大宋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大宋的君臣目瞪口呆地看着大宋迅速的滑落,赵顼意识到,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大宋或许在某一天会轰的一声就倒塌了。
  于是赵顼命令中书省中最擅长经济的曾布去解决这个事情,曾布欣然领命,他干得第一件事就是将蔡京的市易司给撸了,将诸多公司的股份发还给商人,并且向商人承诺,会严格按照商税来执行。
  曾布希望用这种方式来重新建立起大宋朝廷的信誉,蔡京自然不堪善罢甘休,将曾布告上了朝廷,只是赵顼还在看后续的事情,并没有下结论。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更加的诡异起来,曾布举措下,商人们拿回了股份,市面也恢复了正常,但是诡异的的事情发生了。
  商人们发现自己的东西卖不出去了!


第628章 背后有黑手!
  东西卖不出去了!
  这是何其荒谬的事情啊。
  实话讲,以前也的确是有东西卖不出去的情况,但近些年来基本没有这样的情况啊。
  自从嘉佑二年之后到这几年,算是商人们的黄金时代,只有生产出来的东西供不应求的,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大家烦恼的是原料去哪里找,而不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
  接近二十年的黄金岁月,怎么就这么结束了呢?
  其实问题也简单,造成江南如今的窘境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大宋朝失去了大量的土地,淮水以北地区尽数失去,以往京畿一带的的消费,尤其是汴京城的消费,就足以养活天下三分之一的产业。
  其二便是如今的江南片帆不得下海的现状。
  当然不是赵顼不让商人们下海,如果能选的话,他不仅希望海商下海,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成为海商。
  赵顼耳濡目染这么多年,自然知道一些粗浅的经济知识,大宋的繁华,有一半是海外的市场撑起来的。
  现如今大宋失去了汴京,又让夏朝封锁了海面,江南这块宝地生产出来的产品现在面临卖不出去的局面,这些东西再卖不出去,江南的商户就会死掉一半以上!
  赵顼知道这些商户能够给朝廷带来些什么,如果商户大批量的破产,那么大宋的国库也将会见底!
  赵顼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让曾布去解决这个问题,但局势却在往他不愿意看的方向走去。
  他的左膀右臂,一个曾布,一个蔡京,现如今这两个最得力的人,不但不精诚合作,甚至还视为仇寇,国家已经到了快要亡了的时候,他们还在扯后腿内斗!
  赵顼对此事又气又恨,多次对曾布以及蔡京耳提面命,但这两人虽然明面上不斗了,暗地里还是斗个不亦乐乎。
  赵顼当然不是个蠢货,他站在高处,自然能够看出这些猫腻,但要不要将这两人其中一人给去职,赵顼却是犹豫了起来,苦思几日夜之后,最终还是维持了原状。
  这个消息传到了西夏,欧阳辩又是好笑又是叹息。
  “……他呀,还是这般模样,搞平衡啊,还是搞平衡,异论相搅,呵呵,这国家都要亡了,他还是这样……”
  章惇嘿嘿冷笑:“他若是有季默你十分之一的胸怀,咱们又何至于到了西夏,到了今日这种地步,他还是要搞这种平衡,以后若是亡国于我等手上,也须怪不得我们。”
  章惇历来对赵顼看不太上,所以说起话来也不客气,苏辙却也是叹息道:“这么搞下去,最终伤害的还是老百姓。”
  吕惠卿也是冷笑道:“在那大宋朝,百姓何曾有过好日子,那大宋朝,早一些日子亡了,百姓便早日过上好日子,咱们大夏的百姓,过得才是人过的生活!”
  听到老友们的话,欧阳辩只是苦笑不已,说实话,他们愿意跟着自己出来,虽然也是自己的个人魅力,但若不是赵顼让他们失望,他们也绝不会干这等抄家灭族的勾当。
  当然啦,自己若不是因为对赵顼的失望,也不至于假死来到西夏,来干这等刀口上舔血的事情。
  自己这帮人凑在一起,说不上是什么复仇者联盟,但若是说是失望者联盟则是最合适不过了。
  欧阳辩用笑容掩饰自己,他可没有告诉他们,实际上现在宋朝如此境况,可与他也是脱不开关系的。
  蔡京如此积极对付曾布,一来的确是想要与曾布争权夺利,二来则是要利用蔡确这一系的力量。
  与曾布蔡京想比,蔡确看似在朝廷之中不太起眼,但蔡京却是知道,蔡确身后站着的是谁。
  蔡京想要与曾布对抗,那就得借助蔡确的力量,或者说,要借助欧阳辩的力量。
  欧阳辩虽然不在宋朝,但他留下的力量又岂可小觑。
  这些人虽然未必向着夏朝,但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所以大家守护相助,形成了一个中立派系。
  这里面便有嘉佑二年的章衡、窦卞、罗恺、邓考甫、王回、王无咎、吕惠卿、刘库、刘元瑜、苏轼、程颢、杨汲、张载、朱光庭等等。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这么些年过去了,大多都走上了很重要的岗位,这些人守护相助,这股力量若是浮出水面,足够吓坏很多人。
  这些人虽然对朝政失望,但也不是欧阳辩能够随意指使的,但在一些事情上,欧阳辩却能够影响他们。
  比如说这一次蔡京提出的北伐,便引起了他们的共鸣,但北伐这个说法,却是欧阳辩让蔡京提出来与曾布抗衡的。
  蔡京的职务实际上与曾布相差甚远,不过因为皇帝的信任,所以让他炙手可热,也随后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的职责,算是能够与曾布说得上话了。
  但是蔡京想要与曾布平起平坐,最简单的办法便是与曾布作对,一旦曾布没有办法对蔡京做什么,那么对于其他的官员的启示便是——这个人能够与曾布抗衡,所以,这个人的权力与曾布相当。
  这是很奇妙的事情。
  而这个说法能够完美契合嘉佑二年的那些同年的想法。
  曾布的投降论看似符合逻辑,但大宋朝没有几个喜欢这种说法,民间已经有曾布是个大奸臣的说法。
  所以这个事情其实是欧阳辩在背后操作,借助蔡确对蔡京的影响,然后利用蔡京提出的思路,让嘉佑二年的同年也参与其中。
  其实欧阳辩做的这些,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宋朝陷入内耗!
  别看现在宋朝囿于江南,海面上也被大夏海军给封锁了,但仅仅是江南诸路以及其余南方各路,就足够宋朝养出强军。
  说南宋弱的,可以看看岳飞,若不是赵家人不成器,岳飞直捣黄龙,这史书恐怕就不是后世的模样了。
  南宋窝囊,但潜力上却是不可轻忽,所以大夏在对付辽国的时候,欧阳辩还将目光投射在宋朝的身上,利用蔡京想要争权夺利的想法,趁机搞浑宋廷的水,让宋朝陷于内乱,这样一来,大夏就能够专心对付辽国!


第629章 大宋的大萧条!
  宋朝外部被封锁,与辽国隔绝,在海面上更是被大夏封锁,赵顼倒不是没有想过于西夏在海上一较长短。
  但是才乍一打听情况,就打消了正面对抗的念头。
  宋朝的几个造船厂,已经被大夏海军给抢掠了一番,不仅叫人员全部掠走不说,还放了几把火烧了个干净,当然,这个说法是主管人的汇报,里面还是颇多疑点的。
  如果是抢掠的话,不可能几个大型船厂被抢掠地干干净净的,连一个幸存者都没有,连同造船工的家属都被抢掠走,这怎么可能嘛。
  其实倒不是完全没有船,江南的海商是有船的,但根据汇报,江南海商的船已经是落后一两代,现在远洋集团的船是分为军舰和商船的,军舰的打造更加厚实,而且还有其余的特殊之处。
  普通的商船即便比军舰大,但真打起来是打不过军舰的。
  江南海商的船大多是商船,而且吃水量也不如大夏海军的军舰,即便是改造成军舰,恐怕也是不堪一击的。
  赵顼倒是想要组建一支海军,毕竟强不强另说,总得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嘛。
  但宋朝内部的经济危机一爆发,赵顼的计划就只能搁浅了。
  经济危机不是突然就爆发的,其实里面有许多的征兆,不过没有人意识到罢了,等到爆发的时候,赵顼等人才意识到经济危机是何等的可怕。
  在元丰四年的夏天,宋朝迁都杭州一年之际,北方的邻居夏国与辽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原本该好好看戏,或者说参与到战争里面去的宋国,却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萧条。
  这一场大萧条的影响极其深远,不过此时宋朝的君臣只能够面面相觑,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知道有人在欧阳辩的著作中看到欧阳辩对于经济危机的预测。
  当然啦,这所谓的有人,其实就是赵顼。
  现在欧阳辩的著作在大宋是被禁止的,欧阳辩的痕迹也尽数被抹除,即便有出现欧阳辩的名字,大多也是不太好的描述。
  所以,除了一些人秘密收藏的部分书籍,欧阳辩的著作在市面上已经绝迹,也就赵顼自己藏了部分。
  在大萧条发生之际,整个市面哀鸿遍野,明明大家都有钱,大宋的国库里面更是藏着满满的钱粮,而地主家更是粮食满仓,账面上更是有极大地金钱数字,地里面的粮食压弯了根茎、牲畜肉质紧致饱满,而各个工厂生产的产品还是精美而丰富,但是,粮食也好,牲畜也罢,产品也好,突然间就卖不出去了!
  但稀奇的是,人们发现产品卖不出去,手上的钱也越来越不值钱了,物价是一天一个样,于是穷人买不起东西,东西也卖不出去。
  这场大萧条的爆发其实是从市易司发还股份开始的,曾布受赵顼指使拨乱反正,将市易司侵占的股份发还给原本的商家,但原本的商人已经不太相信了,拿回来的股份,立即拿出去发售,而被扣押的存款什么的,一被放出来,商户立即去银行兑出来,他们宁愿将这些钱埋在院子里,也不再愿意存入银行了。
  因此,原本的农行,现在已经更名为大宋银行的农行,顿时被各地的商人给挤兑破产了,赵顼看着不对劲,赶紧让央行插手,没想到引起了更大的挤兑潮,这下子连央行都扛不住了。
  赵顼一看极了,赶紧让户部带着国库拯救两大国有银行,但他们没有想到当所有人都失去了信心之后会变得多么可怕。
  他们根本就不顾朝廷官员的劝说,非要将所有的存款都提出来,于是央行扛不住了,只能宣布暂停承兑。
  于是更大规模的大萧条开始了。
  工人开始失业,农民本身因为被众多的苛捐杂税剥削,本身就没有消费能力了,消费者没有了消费能力,于是,大部分的产品开始滞销,工厂开始大规模的破产。
  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