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常以先只是拱手,然后也随之而去。
  饶指导员不由得苦笑道:“团长,您可是将他们给得罪了。”
  陈有民嘿嘿一笑:“得罪什么,这不是还留着耶律完之给他们么,放心,我们这么好的关系,他们不会怪我的,而且,这不是给揍了一顿了么。”
  饶指导员看着陈有民脸上的青肿,不由得苦笑连连。
  ……
  耶律完之带着亲卫,没命狂奔想要快速回到耶律宗俭那边去,不然若是碰到夏军,这条命就保不住了。
  一路的狂奔,胯下的马匹跑得满嘴吐白沫,再跑下去恐怕就要暴毙当场了,耶律完之看到前面有一片树林,喜道:“我们先去那树林歇息一下。”
  等走进了一看,耶律完之感觉树林有些眼熟:“这不是嘉山脚下的那片树林么?”
  亲卫看了看,肯定道:“正是,咱们还去里面探查过呢,里面没有人,也没有野兽,正是个歇息的好地方。”
  耶律完之松了一口气:“好,就去那里休息。”
  几十人蜂拥而入,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刚刚进入树林,就有人暴喝:“是谁!”
  耶律完之被吓得一哆嗦。
  树林四处传出急促的脚步声,将他们团团包围了起来。
  耶律完之看了他们的装束,不由得暗自叹息:“时也命也,竟然是自投罗网了。”
  只见得对面走出一个人,看着是将领模样。
  那将领端详了一下,然后哈哈笑了起来:“耶律完之……”
  ……
  汴京。
  欧阳辩在处理几个高级官员的任命,最近原来淮北地区占领地的原州县的官员有不少投诚,在认真甄别之后,欧阳辩给他们新的职位。
  现在大夏官员短缺,只能将目光投向大宋的原官员,虽然吕惠卿、吕青等人劝降了一些好友投夏,但大部分的官员还是在考虑之中。
  经过这段时间的劝说劝降,有部分的官员终于向欧阳辩效忠。
  欧阳辩虽然不太管事,但财权与人事权还是紧紧抓在手里的,这是一条红线,不能随意赋予他人的。
  处理完之后,他正打算休息一下,却见到苏辙以及吕惠卿联袂而来。
  苏辙大笑道:“陛下大喜!”
  欧阳辩一愣:“喜从何来?”
  吕惠卿笑答:“陛下,前线传来好消息,前夜陈有民部率军击败辽军前锋耶律完之部一万多人,斩首二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常以先在嘉山脚下俘虏耶律完之,是以向陛下报喜!”
  欧阳辩闻言笑道:“是陈有民以及常以先啊,果然是猛将!”
  苏辙笑道:“何止如此,王元帅那边还有更多的好消息,耶律宗俭已经被引诱进入真定府,王元帅在真定府城距城而守,引诱耶律宗俭攻城,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目前已经消耗辽军八千多人。”
  欧阳辩喜道:“先让耶律宗俭攻城,消耗他们的力量,的确是个好选择,百姓的疏散工作怎么样了?”
  苏辙道:“据章侍郎汇报,百姓已经南下,一路上有州县配合,还有商会以及各大企业协助,提供运力,减少百姓徒步的距离,老弱妇孺都有车辆相送,青壮年徒步跟随,应该很快就可以抵达密州了。”
  欧阳辩满意地点点头:“密州工业园的立项已经完成,要尽快建设房屋接纳百姓,尽快将百姓组织起来建设工业园,有工作做,有饭吃,才能够不出乱子。”
  苏辙笑道:“陛下说得对,已经在加快进行了,等百姓到的时候,应该会有部分房屋居住,还有大量的简易帐篷暂时居住,至于粮食之类的,直接由远洋集团从海上输入,不会短缺的。”


第626章 羊蝎子蛮好吃!
  欧阳辩笑道:“如此甚好……”
  他顿了顿道:“……子由,子瞻最近给你写信了吗?”
  苏辙有些苦涩地摇摇头:“家兄……唉。”
  欧阳辩不由得有些黯然,他招揽了苏辙、吕惠卿、章惇这些老友,怎么可能错过苏轼,可是苏轼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过,到了欧阳辩发起对宋朝的战争,苏轼更是写信来骂欧阳辩,说欧阳辩是乱臣贼子,甚至与苏辙划清了界限。
  “子瞻,这又是何必……”
  欧阳辩叹息道。
  ……
  广南东路,惠州。
  与北方不同,惠州已经是到处郁郁葱葱,哦,其实在冬天的时候也大约如此,四季的景色也并没有变幻过。
  一场春雨突如其来,密如牛毛的细雨在山间飘洒,郁郁葱葱的山间有一主一仆高一脚矮一脚的前进,
  即便是南国,这春雨依然冰寒,但那主人却毫不在意,虽然春衫已经半湿,却依然兴致勃勃地到处观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吟诵声清冷且洒脱,毫无怨怼之意。
  “……哈哈,季默这首词果真是洒脱,尤其是在此情此景,更是超凡脱俗啊!”
  “老爷。”
  那年轻的奴仆轻声道。
  “嗯?”
  那主人轻嗯了一声。
  “老爷,您对欧阳老爷那般想念,天天念叨他,为什么他给你来了那么的信,您却不愿意回他呢?”
  “瞎扯,我苏轼怎么会想念那个乱臣贼子!”
  仆人不由得苦笑一声不说话了。
  但苏轼却是愤懑无比:“我原本以为他是个无双国士,会为了大宋竭尽心力,没想到他竟然背叛这个国家,甚至行欺师灭祖之事,不仅投了敌国,还甚至行欺君之事,将陛下赶到了江南,这等乱臣贼子,哼!”
  仆人叹息道:“老爷,您爱国没错,可是这朝廷早就是乌烟瘴气了,忠臣被排挤,小人却傲立朝堂之上,一手遮天,老爷您对陛下忠心耿耿,可这又如何,您当年送老太爷灵柩回乡,竟然有人污蔑你四处打秋风收受贿赂,查索无果,就炮制了乌台诗案,陛下也丝毫不为你辩护,这些年,你从黄州到徐州,从徐州到湖州,又被贬谪到了这蛮荒之地惠州,是越贬越远了,这等朝廷,还不如反了呢!”
  苏轼张了张口想要说话,却不知道说什么。
  仆人又道:“二老爷是个明白人,知道这样的朝廷已经没救了,跟了欧阳老爷,现在已经是夏朝的宰相,听说大夏现在明君在朝,君子盈余朝,还有章老爷、吕老爷等等人,都是朝廷重臣,您的同年们,现在基本都在大夏朝廷里,这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苏轼叹了一口气:“季默当了皇帝,对天下苍生当然是好事,但是仁宗、英宗以及当今圣上,对苏某恩重如山,苏某有怎能背弃他们呢?”
  仆人叹了一口气,也不再说这个事情了,转移话题道:“老爷,今日想吃什么?”
  苏轼想了想道:“就想吃口羊肉。”
  仆人又是叹气:“惠州这里远离北方,海上又出不去,哪里还有羊进来,本地羊您有不喜欢吃,即便是来了几只,也轮不到我们买……”
  仆人看到苏轼一脸的遗憾,赶紧道:“……这样吧老爷,我去市集上看看有没有羊蝎子卖。”
  苏轼喜道:“羊蝎子好啊,快快,咱们走快两步!”
  到了实际上,果然好运气买到了一副羊蝎子,苏轼赶紧与仆人回家烹煮,借着几两本地的土酒,过了一把痛快劲头,吃完之后,微醺的苏轼摆开纸张。
  “季默安好: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
  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
  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焦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
  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
  季默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
  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
  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写完之后,仆人问道:“老爷,寄吗?”
  苏轼摇了摇头:“吹干之后收起来吧。”
  说完摇摇晃晃地去躺下了。
  仆人暗自叹息,看着纸上潇洒的字迹,不由得眼泪滴落下来。
  苏轼所写看似潇洒,但其中窘迫却是一眼可见。
  惠州每日只有一只羊售卖,不敢与那些人争抢,只能买个羊骨架子,还摸索出羊架子的吃法,好吃是好吃,但那里比得上羊肉好吃,苏轼甚至自嘲‘则众狗不悦矣’,羊骨上的肉丝都给吃干净了,那狗能开心吗?
  想起以前,老爷在汴京城那也是高高在上的御史中丞,即便是还没有中举之前,在汴京那也是欧阳辩府上的贵客,欧阳老爷多会享受啊,锦衣玉食的,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罪,没想到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连口羊肉都吃不上了。
  还有,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连小少爷都没有保住,在路上受饿受冻,还没有过周岁就夭折了!
  老爷现在好似过得潇洒,但内心的苦闷却是能够探知一二的,每日里自己也坐诗词,但经常念起的却是欧阳老爷的诗句,写了许多的东西,但却不愿意寄出,连二老爷的来信也都不回。
  草屋之中传出鼾声,苏轼睡得十分的香甜,仆人摇头,没有几两酒下肚,老爷恐怕又要失眠一晚上。
  这一路贬谪的路上,老爷佳作如同繁星,但生活的苦难却如同跗骨之蛆一般跟随者他,而苦难则是来源于那个叫曾布的大人物。
  “呸!奸臣!”
  仆人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
  “老爷若是愿意去西夏就好了,以老爷与欧阳老爷的交情,怕不是得直接给个宰相来做?”
  仆人美美想道。


第627章 经济危机来了!
  仆人名叫苏鱼,按照欧阳辩的说法,有羊肉还得有鱼肉,羊肉与鱼肉在一起,那才能够叫鲜嘛!
  这名叫苏鱼的仆人在主人酣睡之时,擅自做了一个决定,他决定让这封信去到它该去的地方,于是,这名叫苏鱼的仆人冒着细雨,将信件送去了邮政,花了几文钱买了邮票,但在写地址的时候却犯了难。
  这封信是给大夏皇帝的,但他们却是在大宋境内,这封信若是写上夏朝的地址,这封信送不到那人手上不说,自家老爷还得成为通敌的奸细。
  仆人只能垂头丧气的准备回去,却意外撞见了一个人。
  于是这封原本不准备被寄出的信函,通过秘密渠道从大宋的南方,辗转到了汴京城,并且被快速送进了皇宫之中,来到了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手上。
  看到苏轼在书信里面描述的羊蝎子的做法,欧阳辩先是笑了起来,继而却是淌下了眼泪,并且连连摇头叹息道:“子瞻啊,子瞻,你这是何必呢!”
  在这两个老友之间发生的事情,虽然在彼此之间刻骨铭心,但如今牵动天下目光的却是辽夏边境之间发生的战争。
  辽国突破了大夏沿袭宋朝建设的水长城,以千里水长城阻拦辽国的骑兵,但根据消息,辽国军队已经突破水长城,向着真定府、太原府扑去。
  这样的消息让在江南的南宋朝廷蠢蠢欲动起来。
  “臣认为,这个时候正该两面夹击,咱们大宋与兄弟之国辽国,一起击败乱臣贼子欧阳辩的狼子野心,收回淮北,甚至收回河套!”
  蔡京大声道。
  从南下以来,赵顼对蔡京的倚重越来越多,尤其是蔡京主持的市易法在江南的实施,让朝廷国库变得更加丰盈起来。
  蔡京也是个擅长顺着杆子爬的主,借助这个机会攀上了赵顼,很快就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因为市易司快速地膨胀,他掌控的人越来越多,竟然能够与曾布对抗了。
  曾布执政相对保守,面对此次辽夏之间的战争,曾布认为,辽宋之间打了那么些战,事实证明,主动进攻的人终究不可能胜利。
  以此类推,夏朝攻宋,宋朝却被击败赶出淮北,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夏朝不仅比大宋实力强,甚至夏朝的实力不是辽国能够比拟的。
  这是个逻辑的问题,所以,曾布认为,辽国大举进入夏国控制的地方,越是深入,就会越容易遭遇失败,这是不可避免的。
  而大宋想要延续国祚,最好的方式便是向南发展,向海外发展,若是非要与夏国在陆上纠缠,最终失败的只有大宋。
  曾布的言论有不少的人赞同,但原本是曾布手下的蔡京却在这这个事情上与曾布唱反调。
  蔡京大力抨击曾布,说曾布是个投降派,或许是已经准备好向欧阳辩投降了,请陛下将曾布拘捕收监,好好地查一查里面的关系,免得间谍祸害大宋。
  曾布气得脸色发青,想着治一治蔡京,但令人意外的是,蔡确与蔡京占到了统一战线上。
  之前这两位姓蔡的同宗人,实际上政见不尽相同,甚至有时候还会起一些冲突,但这个时候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