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约盎此员钡厍费舯缍即淼迷频缜帷
在苏辙与章惇,甚至是他们的同年们,包括公认前三聪明的郑雍以及王韶,都不得不承认,欧阳辩是当世最杰出的战略家。
而且,其实他们不仅认为欧阳辩是当世最杰出的战略家,甚至认为欧阳辩可能跻身中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战略家行列,是可以比拟孙子的。
当然这些只是私下里的说法而已。
不过他们的确认为,欧阳辩最为困难的时候其实是在宋朝为官的时候,那时候真的是诸多掣肘。
苏辙虽然经常吐槽欧阳辩偷懒,但真遇上了大事,欧阳辩也从来不含糊,他的吐槽不过是因为希望看到一个勤勉的欧阳辩罢了。
不过从内心深处来说,苏辙其实也挺矛盾,他知道欧阳辩的做法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对,君王过于勤勉其实会让手下的臣子难以适从的。
仁宗晚年上朝少,群臣吐槽说皇帝不视事,但赵顼倒是勤勉了,却让下面的人很不好做事。
苏辙作为中书令,其实对于现在的状态还是挺满足的,诸多事情他与章惇以及吕惠卿等人商量着来,其实也足以应对了,有了大事,欧阳辩也不会推辞,说实话,这种状态很棒。
而欧阳辩没有分封兄弟的事情,苏辙其实颇为赞同,只是耿耿于怀的是欧阳辩不将欧阳茂封为储君一事,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一个接班人是非常重要的,不过现在欧阳辩也年轻,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回到正事上来。
苏辙道:“辽国这么大的阵仗,咱们需不需要将中路大军或者右路大军调回部分防御?”
欧阳辩想了想道:“谨慎一点倒是应该,不过主要看子纯那边意见为主,这个事情你们可以问问他。
现在河东路、河北西路、河北东路、京东西路、京东东路、京西北路以及淮南东路的情况还没有到彻底稳定下来的时候,维持一定的力量还是必要的,中路大军还是镇守为要。
至于狄虎那边倒是可以抽调一些,宋朝已经被打得伤筋动骨了,西军尽丧,河北军也溃散大部,只剩下赵顼身边的些许禁军堪用,短时间他们也不敢造次。”
对于欧阳辩的判断,章惇与苏辙都没有意见,即便判断失误,也不耽误事,再打回去就是了,宋军的战斗力就是战五渣。
苏辙点点头:“那便如此安排吧。”
欧阳辩点点头:“这些都是小事,现在第一要事是发展经济,要各地州县的官员,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上来了,自然民心安定,要大力发挥央行系官员的经济能力,尽量把他们放在关键的职位上,好发展他们的专业能力。”
苏辙笑道:“放心,你的主张我们早就知道的,凡事都比不过经济大事嘛。”
第609章 不如……咱们将燕云十六州给打下来?
河间府。
进入了三月份,冰雪开始在融化,所谓下雪不冷化雪冷,天气进入了一个极寒的状态。
不过这对于夏军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如今的西夏军人手棉衣棉被棉鞋,保暖防寒这一块上面没有什么大问题。
加上西夏这些年的畜牧业的发展,肉食供应非常充足,普通士兵都能够养出一身瞟来对抗寒冷,所以士气方面并不成什么问题。
而且来之海上的物资供应,尤其是从琉球运来的蔬菜水果,以及海上来的各类海鲜,更是让士兵们的口福不浅。
在这种基础上,王韶对于军队的整顿更是毫不留情。
夏军有战斗力,但军纪上面并不合格,至少达不到欧阳辩要求的人民子弟兵的要求,尤其是原本是西军整编过来的士兵更是如此。
虽然一直在以银监卫的标准在训练,但时间还不够长,没有办法真正形成一种气质。
王韶一方面在关注辽国的动向,另一方面对军队也是非常关心的,大战一时间是打不起来的,这一场大战终究会发生,但一旦发生,级别不小,即便是辽国,也需要时间准备。
这段时间,就是王韶整顿军队的好时机。
人不能闲,士兵更不能闲下来,一般人闲了也就废了自己,可是士兵一闲下来就要出大事。
治军的人都知道,必须让士兵每天都有事情忙,每天都没有办法闲下来,才能够保持稳定。
或是让士兵训练,或是谈士兵屯田,反正不能闲着。
王韶则是让军队进行军容军纪的训练,作为一个带老了兵的主帅,王韶自然知道军纪就是战斗力的道理。
所以在王韶已经聚集起来的接近十万的大军中,开始了从队列训练、日常的宿舍卫生纪律、三大纪律八大注意,以及近期添加的爱国主义内容。
这个爱国主义主要指中国,这个中国指的就是汉唐以来疆域分裂出来的大夏、辽国以及宋国,着重告诉所有人,大夏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包括打宋朝的两次战争,还有这一次即将开始的夏辽战争,实际上就是一场国家统一的战争。
王韶盯着训练的时候,朝廷的指示也来了,是一份由中书省形成意见,门下省审核,并发给兵部的意见,上面还有欧阳辩的用章。
这是一份朝廷形成的关于宋辽之间关系的大战略。
意见中说道,关于与辽国的关系,夏国这边还是秉承着友好相处的原则,两国之间应当友好交流,如有冲突的地方,该通过使节往来调和矛盾,大夏不会射出第一支箭。
大夏与宋国之间的纠纷,并非大夏的侵略战争,而是一场统一战争,大夏作为唐朝的继承者,有权利也有义务去使国家得到统一,作为本国的内政,外国不可干涉,更不应该以战争的形势予以干涉。
如果有外国胆敢悍然出兵,便由兵部尚书根据形势做出决定,包括宣战、反击、劝降、占领,大夏朝廷会对兵部尚书王韶的决定予以支持肯定。
王韶看完命令之后,不由得笑了起来,旁边的折驹不由得好奇问道:“元帅,你笑什么?”
王韶将意见递给了折驹:“来来,你们也一起看看。”
旁边的参谋将领们鞠季阳、饶芝瑛、兰绍华、桑仲良等人也纷纷围了过来,一目十行看完之后,他们也纷纷笑了起来。
折驹大笑道:“咱们这朝廷也是神奇,哪里有打仗给这东西的。”
王韶却是目光深远:“你们这就想差了,这才是陛下雄才大略的地方。”
折驹诧异道:“哦,元帅这是何意?”
“你们看看,这里有陛下的手书,说明陛下是参与到讨论中去的,叙事也很符合陛下的风格。
陛下一向都喜欢放手,而且很喜欢放权,这一次,陛下将战与和的权利直接给了我,让我根据形势进行决定,而不是让朝廷去决定。
这就意味着,我们有很大的权利根据形势去达成最好的效果,而不是朝廷诸公认为的最好的战果。”
饶芝瑛抚掌笑了起来:“元帅说的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陛下是深知这个道理的,干脆将权利给到元帅,让元帅来决定打还是不打,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去等朝廷的命令,该反击就反击,就不会贻误战机了。”
王韶点点头:“打还是不打的问题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不放第一支箭,但辽国如果敢踏入半步,我们就可以迎头痛击了。
而辽国这么大的阵仗,他们会不来犯边?这根本不可能!所以,这一战,必打!
但是,要打到什么程度,要达成什么成果,这个我们得好好地谈论一番!”
王韶这话一出,几个人顿时兴奋起来了。
兰绍华大声道:“什么成果,这还不简单吗,既然是他们犯边,那就要给他们一个教训,也该付出点什么来,我看,就不如将燕云十六州收回,至此我们将不再受来自北方的威胁!”
鞠季阳也道:“这话我认可,我们主动发起攻击当然不好,但是既然他们来犯,那就趁这个机会夺回燕云十六州。
朝廷的想法无非是争取之间建设稳固陕西六路以及这次新拿下的大片土地,这与我们拿下燕云之地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只要我们能够夺回燕云之地,辽国想要入侵,就得好好忖度了。”
鞠季阳的话让王韶眼睛一亮。
王韶是大夏最杰出的战略家之一,当年他一步一步筹谋,为朝廷取下河湟之地,给大宋朝争取到了极大的战略空间,正是因为他的战略目光。
而就现在的局势看来,夏辽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烈度不会低,甚至可能是国战,以他的眼光看来,防御是个好办法,但这并不符合西夏军队的风格。
如果是宋朝,防御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宋朝的后勤能力太差,赵顼与其说是大宋的皇帝,还不如说是开封的知府,他能够管理的也就是开封府这么个地方而已。
但大夏是真正的举国体制,后勤能力极为强悍,大夏的公司制,大约可以相当是国企体制,对于资源的整合能力那绝对是这个时代的顶尖选手。
所以,进攻才是最优解。
不过,这个战怎么打,王韶还是需要与辽国接触后才能够下决定,毕竟辽国不是大宋。
虽然欧阳辩说辽国军队的战斗力也就与大宋类似,但辽国与宋朝百年的和平,王韶也并不知道辽国军队的水平如何,这得打一打才能够知道的。
第610章 辩只要一个请求……
看完朝廷的指令,折驹等人兴奋地去做准备去了。
目标不是定定就算了,还得制定实现的计划,才能够真正的实现。
收回燕云可以说是大宋朝所有的文人以及武将的愿望,不过大宋朝廷上下早就被建国初期的那几场败仗给吓得没有了志气,即便是赵顼,也不敢拿辽国下手,只敢与西夏龇牙。
王韶看着下属们纷纷忙碌起来,自己悄悄到了角落,这才展开欧阳辩给他的私信。
“子纯兄安好!
自从子纯兄出征以来时日已久,辩甚为想念,最近因为想念子纯兄,饭都少吃了几碗(划掉)觉都没有睡好……”
王韶不由得忍俊不禁。
“……这一次辽国想要打我们,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耶律洪基那个糊涂蛋以为可以借此机会称称咱们的分量,咱们便该给他一个教训,至于能够打成什么样子,其实我也是不担心的,有子纯兄在,保国土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给他一些教训为是,我这边自然是支持子纯兄的,子纯兄大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之后有什么后果,辩自然为你担着,万勿缩手缩脚。
辩只问子纯兄,兵够否,粮足否,兵械可否趁手,锐气是否锋利,如果不够,子纯兄随时可以与我说道,辩自然会为子纯兄补足。
辩只有一个请求——干他娘的!”
王韶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让参谋部的折驹等人都有些惊疑不定起来。
……
汴京。
那个觉都睡不好的欧阳辩,此时与儿子欧阳茂欧阳蒙在湖边烧烤,富蒹葭与陆采薇也在旁边帮忙。
欧阳辩在躺椅上躺着,暖融融的阳光洒落下来,十分的惬意,一本书盖在脸上,发出微微的鼾声。
富蒹葭陆采薇见怪不怪,两个儿子也认真的用毛笔蘸着蜂蜜刷鸡翅。
欧阳茂低声道:“蒙弟,你的家庭作业完成了吗?”
欧阳蒙也低声道:“倒是完成了,哥哥要抄吗?”
欧阳茂笑了笑:“瞎扯,什么抄不抄的,那叫抄吗,那叫借鉴!”
欧阳蒙低声嘎嘎笑了两声:“哥哥说得对,读书人的事情,的确是不能叫抄嘛。”
欧阳茂哎了一声:“可惜啊,明明我们是可以当皇子的,当了皇子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可惜爹不让。”
欧阳蒙呀了一声:“咱们不是皇子吗?”
欧阳茂嗤笑了一声:“什么呀,咱们是白身好么,爹是要我们考进士的呀。”
欧阳蒙哦了一声道:“考进士没有什么吧,咱们爷爷、大伯二伯三伯以及咱爹都是进士,想必这进士也不难,我娘说哥哥和我都像是父亲小时候,都是聪明得很,几个伯伯能够考上,想必咱们也不难。”
欧阳茂嘿嘿一笑:“难倒是不难,关键是,明明可以躺赢,干嘛要这么费力啊!”
欧阳蒙却是嘿笑了一声:“哥哥您这主意可是打错了。”
欧阳茂一愣:“这是何意?”
欧阳蒙笑道:“您不知道皇子其实更不得闲,我上次听到老师和爹抱怨,说现在咱们的教育根本不合格,他觉得我们太闲了,说是要将他自己的那本通志给咱们当教材呢。”
欧阳茂咋舌:“那本爹给赐名资治通鉴的大部头?”
欧阳蒙心有余悸点点头。
欧阳茂倒吸了一口凉气:“司马光害我!”
欧阳蒙赶紧低声道:“哥哥,言多必失!”
欧阳茂赶紧住口,脸色却是有些惊慌。
欧阳蒙也是愁眉苦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