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这个时候,就该是辽国好好地想一想该如何看待双方的关系了。
  ……
  汴京。
  欧阳辩披着厚厚的披风,踏着厚厚的雪,虽然已经是二月份的天气,但离着春天还有一段时间呢。
  汴京比几年前要冷清许多,这与战后有关系,也与宋朝的市易法有关系,实行市易法一年多时间,京畿附近的商业元气大伤。
  欧阳辩进入汴京城的时候,前来迎接的人群之中,商人的代表们嚎啕大哭,见到欧阳辩就像是见到了亲人一般。
  他们心里苦啊,二十几年的努力成果,就这么被朝廷给搜刮走了。
  欧阳辩只能闻言安慰,并且承诺大夏的商法也会在收复的土地上执行,以前的苛捐杂税全部都予以废除,只缴纳一个增值税就可以了,商人们顿时欢天喜地起来。
  欧阳辩干脆在朱雀大街上发表演讲,内容主要是关于新收复土地的治理。
  “……商税是一方面,其余的治理皆与大夏的其他地方同类,既然是大夏的下辖,便没有丝毫的区别。
  土地将会收归国有,并且将使用权赋予农户,必须要使每一个人都有土地可以耕种,租种国家田地,不必服劳役、不会有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农户只需要缴纳一个田税即可,其余皆归农户所有;
  无论是商户也好,农户也好,只需要缴纳规定的商税或者农税,其余的杂项税收全部废除。……”
  朱雀大街上顿时响起欢天喜地的掌声。
  大宋的平民受各类苛捐杂税的盘剥太久了,这么一个看起来富裕到了极致的风雅宋,实际上富裕的只是上层,而底层的百姓穷苦不堪,连活下去都很艰难,大多就是因为各类摊派的苛捐杂税。
  如果是正常的缴税纳税,其实他们是可以过上颇不错的生活的。
  欧阳辩其实说了不少的东西,比如说即将进行的新一轮大基建、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等等事情,但都比不上他们对于税赋的关心,那才是真正关系到他们收入的事情。
  大夏的首都确定为长安,不过欧阳辩还是来到了开封,陕西六路基本已经稳定下来了,而淮水以北的地区,才刚刚占领下来,他要亲自过来坐镇,这里有他的同年还有以前的下属,他亲自过来的话,能够更快将这么大的土地迅速稳定下来。
  实际上也是如此,安民告示很快分发下去,张贴到各个县城里面,主要就是欧阳辩在朱雀大街上演讲的那些内容。
  央行系官员迅速接管州县的工作,并由中央军配合清理土地,迅速将土地统一分配给农户。
  这是欧阳辩的指示,只有迅速令最广大的农户安稳下来,其余即便有异见的份子,也掀不起大风浪了。
  励行商法,让商户成为欧阳辩最坚定的支持者,而快速执行的土地分配,则是让农户也成为了欧阳辩的拥簇,至于地主们,能跑的早就跑了,留下来的也不成什么气候了,尤其是欧阳辩迅速俘获农户的支持,这些地主没有人可以煽动,只能俯首听命了。
  以前欧阳辩在大宋变法的时候,那时候他们有代表人在朝堂内部捣乱,他们则是在下面纠结团伙集结对抗变法,但现在欧阳辩可是用武力将赵宋朝廷赶走了,这个时候他们就老实了。
  以前的时候他们敢顶着上,是因为朝廷里面有他们的人,但现在刀枪都架到脖子上了,他们当然乖得和兔子一般了。
  有军队的支持、央行系技术型官员精湛的管理技术、欧阳辩出色的战略目光,以及坚定支持的资本阶级和农民,新领地迅速稳定了下来。


第607章 你这是昏君啊!
  汴京城。
  皇宫后花园。
  苏辙、章惇几人在侍卫的带领下穿过重重的亭台楼阁,来到金水池畔。
  远远就看到欧阳辩与儿子欧阳茂一人一张小凳子,聚精会神地看着水面上浮标。
  苏辙与章惇不由得相视苦笑。
  侍卫远远退开,苏辙与章惇几人走了过去,苏辙刚刚要说话,就看到欧阳辩转身,将手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声,苏辙赶紧闭嘴。
  此时水面上荡漾出波纹,欧阳茂赶紧抓起鱼竿,等浮标猛然下降的时候,顺势提竿,可竟然一下子没有能够提上来。
  “嚯,这鱼够大,怕是一条几斤的大鲤鱼了吧,儿子,抓稳了喂!”
  欧阳辩兴奋地叫了起来。
  十岁出头的欧阳茂紧紧拽住鱼竿,一脸的紧张,但人小力弱,竟然被鱼竿拽得往前踉跄。
  章惇想要上去帮忙,却被欧阳辩制止住,欧阳茂憋红了脸和河里的大鱼较劲,只是突然脚下一划,加上被一下子的拉扯,竟然扑通掉进了河里。
  苏辙大惊失色喊道:“快救人!”
  附近的侍卫飞奔儿子,却被欧阳辩制止:“哈哈,没事,等等看。”
  却见欧阳茂拽住岸边长长的草根,从水下露出小脑袋来,看到苏辙几人,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抓住欧阳辩伸出的大手,撑着上了岸。
  苏辙却看到狼狈的欧阳茂手上竟然还拽着鱼竿,而且还绷得颇直。
  ——那鱼还在!
  苏辙对于欧阳茂的坚强颇感兴趣,若是一般小孩,恐怕哇得一声就该哭出来了,但却见欧阳茂一上岸,却立即放开父亲的手,然后用力拽起鱼竿。
  那鱼估计也被消耗掉了力气,这次竟然被缓缓地拉了上来,这下子欧阳辩来劲了,赶紧拿起网兜,将看起来足足有十斤大小的红色鲤鱼兜了上来。
  欧阳辩喜道:“今天有口福了,这么大的鱼,一鱼四吃绰绰有余啊,搞个剁椒鱼头、一个油炸鱼翅,一个鱼肉炒酸菜,一个鱼骨汤,哎呀,美滋滋!儿砸,干得漂亮!”
  欧阳茂满是污泥都敲不出样貌的脸上露出笑容,白花花的门牙都露出来了。
  欧阳辩哈哈一笑:“快去洗澡,天气还颇冷,别搞感冒了。”
  苏辙与章惇看着皮实的欧阳茂蹬蹬蹬跑去,不由得露出笑容,不过,在他们看到也是笑眯眯地欧阳辩的时候,却露出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欧阳辩却是浑然不在意,啧啧称赞:“这鲤鱼很肥啊,也不知道是怎么长这么大的,子由和子厚今天必须留下来吃饭,顺便喝点小酒,咱们哥几个多久没有一起喝酒了。”
  苏辙苦笑道:“季默,你这才当皇帝多久啊,这么快就要成为昏君了啊!”
  欧阳辩诧异道:“昏君?这是什么说法?”
  苏辙带着些许的怒气:“你还觉得挺棒是么,你看看,那么多的大事你不去处理,就躲在后花园钓鱼,这传出去多不好听啊。”
  欧阳辩却是不生气,还带着笑:“这不是有你们嘛,三省六部的作用,不就是即便皇帝不能视事,也能够处理好所有的事情才对啊。”
  苏辙恨铁不成钢道:“你……唉,三省六部是能够处理所有的事情,但皇帝若是久不视事,大权未免旁落的啊!”
  欧阳辩哈哈笑了起来:“怎么,是你中书令苏辙要夺我的权,还是他中书侍郎要夺我的权,或者说是尚书吕惠卿要夺我的权,欸,不会是兵部王韶要夺我的权吧?”
  若是一般的大臣听到欧阳辩的话,可能要吓得立即趴地上,但苏辙却是嗤笑了一声:“那就遂了你的意思了吧?”
  欧阳辩笑道:“那可不正好么?”
  章惇笑道:“好了好了,你们别闹了,说正事吧。”
  苏辙摇头叹息道:“不是我要和他闹,你看看他,哪里有半点皇帝的模样,早朝让他改成了每三天一次,要不是我们坚决反对,他甚至想要改成七天一次,这像样吗,明君哪里有这样子的,你看隔壁的皇帝赵顼,那勤恳得很啊,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是歇息的,人家怎么不嫌累咯。”
  欧阳辩不服气道:“那你怎么不拿我与辽国的耶律洪基比,那家伙可是摇筛子定宰相的,我可没有那么荒唐。
  还有啊,我想的早朝可不是七天一次哦,我其实是想一个月一次的。”
  苏辙给气笑了,指着欧阳辩于章惇道:“你瞧瞧,你瞧瞧,有这样么,咱们现在还没有统一中国呢,他就懈怠了。
  还有,我就没有见过这样的皇帝,身体健康得很,却天天不理政事,就知道躺宫里面。
  关键他还不干正事,就算是多纳一些宫女,多造几个人也就罢了,可他就是天天没正行,钓鱼放风筝,除了正事啥都干!”
  章惇也苦笑起来,对着欧阳辩道:“这事子由说得对,现在的事情那么多,你也该多上上心,还有,储君是国之大事,你也得上心了,王朝初立,你也得让跟着你卖命的人安心才是啊。”
  面对苏辙与章惇的指责,欧阳辩还是不悔改,面不改色的狡辩……哦,解释道:“天下诸事纷繁,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处理的,这也是设立三省六部的意义所在,群策群力,才是解决事情的最优解。
  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这就是最好的架构啊,至于皇帝嘛,作为一个象征其实也就蛮好的,我若是插手太多,你们反而不知道怎么做事了。
  至于储君什么的,茂儿还小,还是别给他那么大的压力,让他成长为一个心理与身体健康的人再说吧。
  而且,我也不是没有教育他啊,你们看看,他现在身体强健,而且性格坚毅,这不是我的功劳吗?
  你们觉得我在荒废时日,实际上并非如此,你们也说了,储君乃是国之根基,我专心教导茂儿,这难道不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么?”
  苏辙与章惇同时苦笑。
  苏辙无奈道:“季默你这瞎几把扯的能力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


第608章 这一战必须打!
  章惇呵呵笑道:“好了好了,大事要紧,季默,今日子纯的左路大军来信……”
  欧阳辩看向章惇。
  章惇虽然笑呵呵,但掩饰不住他的忧心忡忡:“……辽国在边境线聚集了十几万的军队,而且根据探子回报,辽国国内也在征集粮草送往边境,数量级别不低,发起战争的可能性极高。”
  欧阳辩点点头,神色也并没有什么意外,更没有惊慌之色,甚至还笑了起来:“这一战毕竟是难以避免的吧。”
  之前对话一直与欧阳辩对呛的苏辙谈到了正事,却是对欧阳辩的说法颇为认可。
  “陛下说得极是,大夏起势太快,不仅将陕西六路收入囊中,现在还将河北也占下来,将宋驱赶到了淮水以南了,这等势头想必辽国看了也是忌惮的。
  加上咱们占了河北,就全面与辽国接壤了,咱们有了陕西与河北的膏腴之地,加上我们强大的军队,辽国对我们心有忌惮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辽国想趁着我们在河北立足未稳,将我们从河北赶出去,他们占下河北这块膏腴之地,一来打击了我们,二来这块地他们不取白不取嘛。
  所以,季默说得对,这一战的确是避免不了的。”
  欧阳辩笑道:“没错,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将他们打痛了,他们就不敢来了,至于这一战要打多久,不是我们来决定,而是要由辽国人来决定,他们想打多久就打多久!”
  章惇苦笑道:“打仗可都是烧钱的玩意呢。”
  欧阳辩笑了起来:“不要怕打仗嘛,现在河北与陕西刚刚拿下来,正是需要振作经济的时候,战争也是振作经济的一种方式嘛。
  你们中书要将这个事情给重视起来,仗呢照打不误,生产也是要抓紧,利用给军队供需的机会,将河北陕西的经济给搞起来。
  还有,远洋集团不是联系上了嘛,他们蛰伏了那么久,现在该把船动起来了。
  庆州工业园的产品走西域,远洋集团也需要大量的产品,从庆州工业园运出来还是太远了些,京畿附近的生产只够供应附近的需求。
  这样的话,完全可以在密州登州等地设立工业园嘛,嗯,就设一个密州工业园吧,如此一来,大夏便有庆州工业园、汴京城以及密州工业园三个工业中心了。
  庆州工业园、与密州工业园的外贸挣回来的钱,完全可以投入到基础建设之中,百姓从基础建设中获利,就有了消费能力。
  有了消费能力,市场就会越来越好,市场越好,咱们的国库就会越来越充裕。
  打仗打得不就是钱嘛,不怕,咱们越打越富!
  辽国……呵呵,就他们的军队,也是不堪一击,若不是咱们暂时没有那么多人治理国家,我都想立即将幽燕收回了。”
  听到欧阳辩如同吹牛逼一般的说法,苏辙与章惇却是眉开眼笑,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追随欧阳辩的原因。
  无论境地多么的艰难,但在欧阳辩的眼中,就没有真正有过难题,尤其是假死之后的欧阳辩,更是如同龙入大海一般,彻底的放开了手脚,无论是击败梁氏,让李秉常退位,甚至拿下陕西六路以及淮水以北地区,欧阳辩都处理得云淡风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