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蔡确恭敬说道:“便是陛下欧阳辩亲笔所写,您可以看看这字体。”
  吕惠卿已经扫了几眼,上面的确是很有特色的瘦欧体,不过瘦欧体早就流行,近来是因为某些原因,学了瘦欧体的人也都不用了,但能写的人还是很多。
  吕惠卿咬了咬牙,伸手接过撕开,还左右看了一下,发现并没有人冲进来将他拿下,这才忐忑着看信。
  信智商潇洒的字体扑面而来。
  “吉甫吾兄,别来无恙?
  久别经年,辩甚想念吾兄,吾兄之遭遇,辩也听说,甚为遗憾也甚为内疚,吾兄之遭遇,与辩也有偌大的关系,辩深感不安,特向吾兄道歉。
  如今之世事纷繁,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辩在大宋之时,励精求治,可惜大宋积贫积弱且士大夫已经不思进取,不仅助力不大,且阻力极巨。
  辩彷徨痛苦之际,只能退而求其次,假死潜逃于大夏,打算于大夏崛起,行统一中国之事,给黎民百姓一个稳定幸福的生活。
  可惜西夏蛮荒,如今大夏虽然军事无双,然文治却凋零,虽有章惇、苏辙、王韶等等密友襄助,然国事繁忙,我们依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吾兄才华横溢,又心怀天下,如今之大变局,正是改变天下之时,吾兄若是错过此等建功立业之机,就未免过于可惜了。
  因两国隔绝敌视,辩无法亲自去延请吾兄,所以我托蔡持正寄信件于吾兄,陈情一二。
  蔡持正非歹人也,持正乃辩于十几年暗自结交之战友,这几年看似迫害吾等之同志,实则行保护之行为。
  若不是如此,恐我等同志颇有人身之危,持正之所为,实为铁肩担道义之举也,希望吾兄莫要责怪于他,也希望吾兄助辩一臂之力。……”
  看完信件,吕惠卿陷入了沉思,一会之后问道:“蔡中丞与季默何时相识?”
  蔡确赶紧道:“嘉佑二年年末。”
  吕惠卿盯着蔡确到:“哦,那时候蔡中丞似乎还没有科举,恐怕没有在汴京吧?”
  蔡确道:“的确没有,那时候蔡某还在陈州。”
  吕惠卿嘿嘿一笑:“那你们又是从何认识,呵呵,别把吕某当成傻子了。”
  蔡确苦笑一声,他之前做的事情看来真是将吕惠卿给惹恼了,给他留下自己阴险狡诈的印象,到了现在吕惠卿还在误会他呢。
  “吕翰林,这个事情说来话长……”
  “那就慢慢说,拜蔡中丞所赐,吕某时间有的是。”
  蔡确点点头:“那蔡某便详细说说吧,事情过了这么久,也是时过境迁了,说出来也没有什么的。
  吕翰林还记不记当年汴京发生了一起宰相侍妾虐杀女婢的公案?”
  吕惠卿眉头一掀:“陈执中案?”
  蔡确点点头:“没错,宰相陈执中的侍妾虐杀的婢女叫小石榴。”
  吕惠卿看着蔡确。
  蔡确道:“小石榴与一个叫同为婢女的女孩子碧珠是为好友。”
  吕惠卿豁然抬头:“碧珠?”
  蔡确笑了起来:“想起来了?”
  吕惠卿微微低头:“碧珠是季默小时候的贴身婢女,那么这么说来,季默与小石榴也该是认识的,而且关系还很不错。
  所以后来在陈州的陈执中去世后,陈执中的侍妾据说红杏出墙,被陈家族人沉了塘,而那个时候,蔡中丞在陈州……嘶!”
  吕惠卿倒吸了一口凉气:“……是你做的局!”
  蔡确微微点头:“激于义愤,也是受季默所托。”
  吕惠卿垂下眼帘,他已经有些基本相信了,各种线索连起来,蔡确的确是欧阳辩的人,不过他还是不太放心,又问了一句:“当时蔡中丞恐怕还不认识季默吧,你说季默请托,你们是怎么联系的?”
  蔡确笑道:“吕翰林记得一个叫黄好谦的同年么?”
  吕惠卿脱口而出:“陈州黄几道?”
  蔡确抚掌大笑:“可不就是他么!”
  吕惠卿也笑了起来:“唉,小石榴之遭遇的确是悲惨,持正有心了。”
  蔡确不由得笑得更开心了,吕惠卿叫他的字,不再叫他中丞,里面的意味不言而喻。
  “吕兄谬赞了,不过是激于义愤罢了,当年年轻,脑袋一热就干了,后来也是担惊受怕了许久。”
  吕惠卿笑着摇头,然后很自然的转移话题。
  “季默在大夏还好么?”
  说起这个,蔡确整个人都在放光。
  “当然好啦,现在季默已经是大夏的皇帝陛下,而章子厚、王子纯、苏子由等人,已经完全掌控了大夏的三省六部。
  季默更是已经掌控了大夏的五十万军队,现在已经占领陕西六路,在行当年在大宋没有能够执行的变革,可谓是得偿所愿啊!
  只可惜,大夏因为本身不像大宋这般文化荟萃,读书人极少又水平不高,文治一时间也很难上来,正是吾辈大展拳脚之时,吕兄,季默需要我们!”
  蔡确目光灼灼地看着吕惠卿。


第595章 吕惠卿的觉悟!
  面对蔡确的邀请,吕惠卿心中有些犹豫:“这……”
  蔡确见状心中发急,将吕惠卿策反可是他的第一要务,欧阳辩给他的信里面,吕惠卿可是必须策反的人,若是没能策反吕惠卿,那么他的功绩就要少一半。
  对于蔡确来说,其实心中已经很着急了,大夏的重要岗位越来越少,若是他没有做出足够的功绩,对于他去大夏之后的工作,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吕兄,您这是在犹豫什么呢?”
  蔡确看着吕惠卿问道。
  吕惠卿叹了一口气道:“吕某毕竟深受皇恩……”
  蔡确呵呵一笑:“吕兄,咱们受的不是皇恩,而是吃受民脂民膏,所谓皇恩,还不是赵家人拿着百姓的民脂民膏来给自己市恩罢了。
  咱们这些人,谁不是为了这大宋朝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在变革,可最终的下场是什么?
  王相公被迫致仕、季默被连着贬谪到边境、即便是吕兄您,坐了多久的冷板凳了,还有您的同年们,一个个都在清水衙门里面虚度时日呢,这些您以为就全是那曾布的原因?”
  吕惠卿沉默不语,曾布固然可恨,但赵顼在里面担任什么角色,这个大家不过是心照不宣罢了。
  欧阳辩为什么要假死潜逃去西夏,还不是完全绝望,看不到希望罢了,只能选择去西夏冒死夺权。
  欧阳辩说得对,大宋的士大夫已经没有前进的心气,甚至说,他们已经成为彻彻底底的既得利益者,不仅不会寻求改变,甚至还会成为进步的阻碍。
  其实这一次宋夏战争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欧阳辩的带领下,西夏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一般摧毁了大宋的西军以及北军,生吞活剥一般吞下陕西六路,而大宋朝廷在干什么?
  大宋朝廷没有救亡图存,还在用市易法大举盘剥商人,国库里面存满巧取豪夺而来的铜钱,从下面执行的小吏,到赵顼自己,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却没有一个人在西夏入侵的时候,胆敢站出来说一声要誓死抵抗。
  而他们现在干什么?
  在准备着将海量的资产带到杭州去!
  蔡确见到吕惠卿黯淡的神情,便知道这位已经动摇了,赶紧再加上一把火。
  “季默说了,中国不是大宋的中国,大宋也不是赵家人的大宋,这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是天下万万人之天下。
  中国分裂已久,三国之间相互征伐,死伤无数,对外还被大理、吐蕃诸部、回鹘这等小国欺负,不复汉唐之雄风。
  我等圣贤之传人,正该结束这等混乱之局面,就像秦国结束战国之乱、唐代结束五朝十国之乱,咱们该奋起结束五代以来之乱,如同汉朝、唐朝一般,建立一个巍巍中华。
  吕兄还记得季默所说的一句话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吕惠卿浑身一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何等振奋人心之言语!
  吕惠卿想起了那个意气风发的欧阳辩,以及同样意气风发的自己。
  熙宁年间,欧阳辩首次领制置三司条例司,那时候的大家,一个个充满改变一切的意气,同样也充满着希望。
  那时候,在欧阳辩的带领下,清丈田亩,税赋改制、均输法、青苗贷等等良法的实施,让天下的农户的腰杆子都直了一些起来。
  欧阳辩被迫离开之后,那些人又做了什么?
  田地兼并愈加严重起来,税赋改制的成果也被侵吞,各种苛捐杂税再次如同雨后的春笋一般蓬勃长出,而青苗贷也被各地的官府收拢,变成官府收割百姓的敛财工具,更别说现在的市易法,简直就是让官府变成合法抢劫的条文!
  吕惠卿的消沉,并不仅仅是因为被边缘化的原因,与以前变法的成果被侵夺,以前的变革也大多人亡政息相关。
  他甚至有一度怀疑,他们所做的一切真的有意义么?
  如今想来,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似乎也不过是少年意气罢了。
  但是,这个时候,似乎又有一道光出现了。
  这道光在以前也是他的光。
  而这道光,现在似乎已经变成了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个声音如同黄钟大吕一般在吕惠卿的耳边轰鸣。
  吕惠卿是痛苦的。
  这种痛苦在他变革时候存在,在他无法变革时候显得更加的深刻。
  这就是聪明人,或者说是愿意将时代责任扛在自己身上的人的痛苦。
  愚昧的人、麻木的人、只关注自己的人,他们不会感受到这种痛苦,只有睁开了眼睛看到了世界,看到了社会的扭曲、国家的腐朽、大厦将倾却无能为力的聪明人,才会感觉到锥心之痛。
  越是聪明、越是清醒,就越是痛苦。
  他将自己埋头在典籍之中,游览在知识的世界里,才算是暂时忘却了痛苦,可是一旦回归现实,这种痛苦便如影随形。
  越是痛苦,越是绝望的人,在看到欧阳辩所说之话,所作之事,才会真正感觉到像是被一轮太阳所吸引!
  欧阳辩在大宋变革无果,就果断去了西夏,不惜斗梁氏,让李秉常禅位,到得如今,竟然击败大宋,真正在西夏以及陕西六路实行惠民之策,这等知行合一之举,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怪不得以苏辙之才华、章惇之才智、王韶之机智、种谊之大局,以及诸多才华横溢之同年,都不约而同跟随在他的身后,连面前这个狡诈且位高权重的蔡确,都拜服在他的身前,这是何等之魅力?
  吕惠卿沉默了许久才道:“蔡中丞,你堂堂御史中丞,堂堂四入头,以后必然是宰执之人,为什么愿意为季默所驱使呢?”
  蔡确笑了起来。
  “吕兄你自己也该有答案啊,您看啊,苏辙、章惇、王韶、郑雍、梁焘、林希、张璪、吴居厚……啧啧,这些人,那一个不是宰相之才,可这些人早在熙宁年间,就毅然决然跟着季默去边陲,您认为呢?
  还是您觉得我蔡确阴险奸诈,行事不择手段,所以就不该有理想,不该怜悯黎民、不该为了中国恢复汉唐雄风而努力?”
  吕惠卿脸色变得生动起来,从豁然开朗,到面有愧疚,又有期待之色渐渐产生,神情之复杂,令蔡确都感觉到生平仅见。
  不过蔡确心里知道,此行已然大功告成!
  “呼!”
  吕惠卿长出一口气,眉眼之间的阴霾全然化去,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一股生机勃勃的气象在他的身上重新焕发出来。
  蔡确感觉面前这个已经头发藏着银丝的老男人,恍惚之间像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般。
  吕惠卿锐利地眼神看着蔡确,轻声道:“说吧,如今第一要事是什么?”
  蔡确大喜:“吕兄,你……”
  吕惠卿断然道:“废话少说,说事情。”
  蔡确赶紧道:“季默所忧虑之事乃官员之事,西夏官员奇缺,需要大量的官员治理州县,我这身份不行,还得依仗吕兄。”
  吕惠卿点点头:“我知道了,此时交予我来办即可。”
  蔡确赶紧道:“我来帮忙。”
  吕惠卿似笑非笑地看着蔡确。
  蔡确自失一笑,带着些许的苦意:“吕兄还是信不过我。”
  吕惠卿微微一笑:“此事事关重大,关于许多人的身家性命,名单我若是给你,便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你放心,这个功劳是我们两个的,但该找谁,名单都有谁,这真的不能给你。”
  蔡确点点头,他心里也清楚,吕惠卿信不过他也正常,这事情也的确重要,若他蔡确如果是来用计的,取了名单之后交予曾布或者赵顼,那么到时候欧阳辩的人不免被一扫而空,风险的确是太大了。
  不过蔡确也佩服吕惠卿的杀伐果断,在决定之后立即全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