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欧阳家的子弟会拥有更大的自由,只要你有能力,大元帅当得,宰相也当得。
  各位嫂嫂也别生气,其实这样一来,咱们更有优势,虽然说没有所谓的特权,但终究还是有特权的,只要考好了,进入官场就会顺风顺水,能力差点也没有关系,不要不出岔子,就能够上去,如果是能力出众的,成为高官也是理所当然。
  欧阳家要成为世家,而不是皇家,我只听说过千年的世家,哪里有千年的王朝,哥哥嫂嫂,你们说是吧?”
  听到欧阳辩这么一说,几位嫂子也没有什么好反驳的了,欧阳发几个哥哥却是纷纷赞同。
  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等几位哥哥嫂嫂离去,富蒹葭也回来了。
  “和伯伯们都说好了?”富蒹葭问道,脸上带着担忧。
  欧阳辩轻轻抚摸妻子的秀发,这么些年过去,富蒹葭显得富态了一些,不过还是那么美。
  “是啊,算是暂时敷衍过去了。”
  欧阳辩苦笑着摇摇头。
  富蒹葭不解道:“其实,封伯伯们为王爷,这个事情也并没有什么人反对的吧?”
  欧阳辩点点头:“当然,这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过,我想要做一个更加彻底的改革,我想尝试一下,我现在还年轻,我还有很多的时间去改变,所以不用急于一时。
  至于哥哥嫂子他们,暂时只能这样了,不过子侄的问题,我不是开玩笑的,他们要好好地读书,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官,如果读书不成,那就做一个富贵闲人也未尝不好。”
  “那你所说的世家?”
  欧阳辩笑了笑道:“这个是真的,你看吴越钱氏,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么,皇室是堕落最快的,反而以诗书传家才是最为悠久的,欧阳家要鼓励读书,只要书读得好,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反而有可能传承千年。
  而皇家就不行了,改朝换代之时,嫡系极大可能是族灭,所谓祖宗造下的孽,到了末代他们就得去偿还,这又是何必呢?”
  富蒹葭点点头认可了。
  ……
  欧阳发几兄弟的家就在附近,也都是大户人家的宅院,因为生怕让夏军给逮住,提前跑了,便被拿来安置官员。
  回到了家里,欧阳发与妻子吴氏更换衣服准备入睡,吴氏却是开始抱怨起来。
  “你说幺叔怎么这样啊,这明明是鸡犬升天的机会,这是天下人都认可的事情,他为什么偏偏要压着我们呢,他小的时候我也没有亏待他啊,我对他多好啊,还有咱们的几个孩子,对他那可是亲切得很,每次见他都是幺叔幺叔的,他怎么就这么狠心呢!
  我说你要说说他啊,对外人就那么好,对你们几个兄弟就这么刻薄,你看那什么苏辙章惇的,一个个呼风唤雨,你们兄弟几个就坐冷板凳,三叔还算好,能够去兵部,你和二叔,一个在看馆阁的旧书,一个在工部当泥腿子,你说……”
  “闭嘴!”
  准备躺下的欧阳发被妻子念叨得烦了,大声呵斥了一声。
  吴氏被吓了一跳,然后低头哭泣起来,一边哭一边骂道:“你这个没有良心的,你们欧阳家都是没有良心的!
  人家说妻凭夫贵,你还是公爹的长子,公爹是宰相,但我和你在一起这么多年,却没有享受到半点的荣耀。
  公爹在的时候,你说不能坏了公爹的清名,要我低调行事,你的官职也一直都是这些冷板***爹也不在乎。
  你看幺叔,这简直是平步青云,还成了宋朝最年轻的宰执,而你呢,这么些年半死不活的,我出去与其他的官夫人一起,都不敢大声说话!
  后来还被幺叔拖累,逼得我们不得不从汴京城逃出来,颠沛流离的,好不容易幺叔当上了皇帝,还以为好日子要来了,现在却连个王爷都不给封,还是让你坐冷板凳,你说,兄弟有这么当的吗?
  说什么千年的世家,呸,大家都认可的事情,他偏偏就是不去做,这是要干什么啊,就是为了成就他自己的名声吧!”
  吴氏还待说下去,却见到平时书呆子一般的丈夫,站在她的面前,咬牙切齿地看着她,吴氏被吓了一跳。
  欧阳发深深吸了一口气,尽量不让满腔的怒火宣泄出来,拿过桌上的冷茶,一口喝下,冷冰冰的茶水下肚,才让他重新有了思考的能力。
  “今晚就好好跟你讲讲这个道理,你给我仔细听着……”
  欧阳发的声音还是那么的温和,但吴氏却听出了里面蕴藏的怒火,平日里在家里一直都当家做主的吴氏,心中有些害怕了。
  “……幺弟有今日,靠的是他自己,而我们有今日,靠的是幺弟,这句话,你能明白么?”
  吴氏不说话。
  欧阳发继续说道:“……当年父亲带着我们从颍州来到汴京城,我们一家六口,只能寄居在舅舅的家里,后来父亲还打算去胡同里面租一个破院子容身,那时候穷啊。
  可就在这个时候,才八岁的幺弟,那么小的孩子,就开奶茶店、开酒楼、做各种各样的生意,这样我们几兄弟才能够过上很不错的生活。
  后来咱们结婚的院子,还是幺弟送的,婚后的生活,要不是幺弟送田地、送店铺,我们能够过得那么滋润?
  我们为幺弟做了什么?
  你说父亲帮助幺弟不帮助我,呵呵,你这就完全搞乱了因果,父亲曾经偷偷与我讲过,他的升职很大程度是因为幺弟的年纪小。
  当年的幺弟做了很多的贡献,有很大的功劳,仁宗皇帝对幺弟寄予很大的期待不愿意拔苗助长,所以将功劳都加在爹爹的身上,是咱爹爹蹭了幺弟的光,而不是爹爹扶持幺弟。
  至于幺弟能够成为大宋最年轻的宰执,呵呵,你当宰执是谁都能当呢?
  幺弟是状元,能力才华都是一等一的,在嘉佑二年榜上那么多的聪明人中,他却能够力压群雄,你看看,现在的章惇、王韶、苏辙、郑雍、梁焘、吕惠卿、林希、曾布、张璪、苏轼等等,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可他们都只能屈居于幺弟之下,你当幺弟这皇帝之位是捡来的呢?
  幺弟假死来到大夏,打败梁氏,又让李秉常心甘情愿的禅让,现在又打败宋朝,占了陕西六路这么大的土地,你当这些都是捡来的?
  若是没有天大的能力才华,不是雄主,这些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
  总之,你要记住,幺弟从来没有在我们这里得到任何的好处,而我们的能够有今天的好日子,全部都是因为幺弟,他愿意给咱们就受着,他要是不愿意给,你也别吱声!”
  吴氏低着头不说话。
  欧阳发叹了一口气。
  “至于愻儿他们……他们读书还是有能力的,也差不多这两年就可以参加科举了,我请人给他们特训一下,考个进士不难的,在大宋考不上,在大夏还考不上么?
  只要他们考了进士,那时候我就算是这老脸不要了,也要给他们谋个好前程,这个幺弟也说了,他不会拦着。
  其实仔细想想,幺弟说的话还是对的,如果真成了皇室,皇室子弟一般都不允许参政,那么都养起来,真就成了废物了。
  反而像这样,大家都得努力,诗书传家,有这么好的基础,欧阳家不难成为世家……夫人!”
  欧阳发好像想起了什么,突然大声喊了一声,将吴氏又吓了一跳。
  “你要死啊,吓我一跳。”
  欧阳发脸色激动起来:“我知道该做什么了!”
  吴氏好奇道:“你想做什么?”
  欧阳发握起了拳头,大声道:“欧阳家从祖父那一代起,便算是诗书传家了,到了父亲这一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到了我们这一代,幺弟更是完成了蜕变。
  但我们欧阳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家风家训,要成为千年的世家,就必须要一以贯之的家风家训。
  幺弟操心天下事,没有心思在这上面,我作为父亲的长子,这个事情我得担起来!
  我的兴趣一直都在古乐钟律之说,究历朝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及天文、地理等等上面,对于家风家训,其实也颇有研究。
  我应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给欧阳家立起来家风家训,这样即便欧阳家不是皇族,也能够真正成为世家屹立千年!”
  吴氏迟疑道:“有这个必要?”
  欧阳发一挥拳头:“当然有必要!从今日开始,我便要将家风家训给整理出来,严格要求欧阳家的子侄们,他们要是敢不听就一个个抓起来打板子,嘿嘿!”
  吴氏:“……”


第594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汴京。
  吕惠卿从馆阁中出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整个汴京正在做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搬家,因为朝廷要移到杭州去,这一次也不知道还回不回得来,所以重要的东西都要一起转移过去。
  这是个庞大无比的工程。
  吕惠卿从参知政事被踢回馆阁,每日的工作就是在这方寸之地与图书相伴,虽然很寂寞,但也不至于无聊,对于爱书的人来说,其实也算是个好去处。
  不过心中终究还是苦闷,毕竟曾经站在权力的巅峰,却被一脚踢到角落里,看着以往的手下呼风唤雨,的确心里不是很好受。
  尤其是曾布这个小人得志,更是对他百般排挤,更是让吕惠卿恨得牙痒痒的。
  朝廷南迁之事与吕惠卿的关系不大,但馆阁的图书迁徙,还是与他有关系的,这段时间,他就是在忙这件事情。
  其实这也是个大工程,宋朝百年积累下来的图书何止千万,这些书有古籍、有本朝的书籍,还有很多是起居注以及朝廷的各项文件,都得分门别类整理好,打好包装,然后由运输队整体运走。
  不过图书的序列并不靠前,靠前的是一些更加之前的东西,比如说黄金钱财古董字画之类的,还有许多官员抢占运输资源,图书更是被排在了后面。
  如今整个汴京城已经是一片繁忙,到处都是一片狼藉,达官贵人资产众多,可以带走的东西更是不少,带不走的只能就地拍卖,卖不出的也只能派一些家人在这里看守着,还是存着侥幸之心。
  吕惠卿家产不多,只用了两辆马车就够了,不过新来的公文让他留守汴京城,吕惠卿倒也无所谓,即便是西夏打来了,里面大多也是他的同年,尤其是欧阳辩,那更是多年的密友,总不至于将他打杀了吧。
  相反,他内心深处更是有着一种隐约的期待。
  在繁忙的街道上,吕惠卿的马车经过艰难的跋涉,才终于回到了家里。
  吕惠卿的儿子吕渊在门口候着,见到吕惠卿,赶紧上前道:“父亲,蔡中丞来了。”
  吕惠卿愣了愣:“蔡确?”
  吕渊赶紧点点头:“是的,爹爹,蔡中丞已经来了好一会了。”
  吕惠卿低着头想了一下说了一声好,然后才抬步往里面走去。
  蔡确与吕惠卿来往不多,而且蔡确与蔡京走得较近,吕惠卿鄙夷蔡京为人,所以对蔡确也看不太上。
  尤其是蔡确接替苏轼任职御史中丞之后,更是曾布的头号打手,指哪打哪。
  吕惠卿的诸多手下,包括嘉佑二年同年以及央行系官员的边缘化,可以说都是蔡确下的手,这样一来,关系能好才怪呢。
  蔡确就在客厅里候着,见到吕惠卿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是深深作揖,口中说道:“吕翰林,蔡某给您请罪了,以前多有得罪。”
  吕惠卿侧身避开,冷冷一笑:“吕某担当不起蔡中丞的大礼,如此时刻,蔡中丞不在家中整理万贯家财,跑吕某家作甚,吕某两袖清风,恐怕也没有什么好打秋风的。”
  蔡确苦笑道:“哎呀,吕翰林对蔡某的误会可是大了啊!”
  吕惠卿似笑非笑:“哦,是吗,吕某可不觉得是误会哦。”
  蔡确苦笑摇头,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想要递给吕惠卿,吕惠卿却没有伸手接。
  “别,蔡中丞,您先说明白了。”
  蔡确解释道:“这是一位故人托蔡某转交的信件,您一看便知。”
  吕惠卿依然还是不愿意接,还冷笑道:“蔡中丞,吕某也不知道是什么故人,我就怕一接,门外就会有大量的人马进来,到时候吕某就成了叛逆了吧?”
  蔡确苦的整张脸都成了苦瓜状了:“唉,吕翰林,这……唉,好了,蔡某就直说了吧,其实蔡某是大夏皇帝陛下欧阳辩的臣子!”
  吕惠卿脸色大变,快速朝庭院中扫了一眼,发现没有人之后,才暗暗舒了一口气,但神情却是没有放松:“你竟然是敌国的奸细!”
  蔡确苦笑道:“没错,蔡某就是敌国的奸细,吕翰林若是要告发我,可以随时去告发。”
  吕惠卿盯着蔡确看了许久,这才点了点信件说道:“那你说说,这位故人是谁?”
  蔡确恭敬说道:“便是陛下欧阳辩亲笔所写,您可以看看这字体。”
  吕惠卿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