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辩点点头:“这个可以有,依照在宋朝时候的定例即可,这是被证明过的,不过不能只让农行一家去做,多找几家银行来做,一定要加强监督,别让善政变成苛政。”
“是!”
几件大事都谈得差不多了,百官也都身心疲倦了,欧阳辩看了看笑道:“朕已经命人准备了工作餐,一会大家一起吃个工作餐……”
百官闻言一喜。
却听欧阳辩继续说道,而且脸色变得肃穆起来,百官心下一动,便都悄悄正襟危坐。
没从,是坐而不是站。
大夏朝的早朝是偌大的会堂,皇帝坐在上面,三省宰相坐在第一排,六部尚书侍郎级别的坐在第二排,以此类推。
一开始大家都想着按照大宋那般的早朝模式来安排,欧阳辩却是不同意,觉得大家都要坐着开会,有椅子有桌子,才能够放置各种资料以及记笔记,这才是工作的态度,都站着怎么记录嘛。
这些是闲话,现在最关键的是欧阳辩所说的事情。
“……河中之战后,大夏初步掌握了陕西六路,按照我们原本的规划,我们应该是稳固现有的基础,将陕西六路全部消化,以此夯实我们的基础,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次扩大版图,一步一步的蚕食宋朝。
不过现在情况有所变化,我建议,立即出兵,占领河东路、河北西路、河北东路以及京东东路的大部或者部分,最好是能够将宋朝赶到淮水以南去!”
“什么!”有人惊呼起来。
百官一个个都露出震惊的神色。
欧阳辩的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将宋朝的首都都给打下来,将宋朝赶到江南去,也就是说,相当是灭国之战了。
一般来说,中国的王朝一旦首都沦陷,朝廷从北赶到南方,大约后世的历史学家便会对此定性为南北了,原本的朝廷为北,后面的朝廷便是南,对于宋朝来说,那便是从北宋变成南宋了。
这是个名义上的事情,也是个实质上的事实。
关键是,如果要占领的是淮水以北地区,加上陕西六路的话,那么这个区域的大小已经与原本的西夏国土差不多大小了,现在陕西六路才刚刚平稳下来,就立即去占领这更大的区域,这是不是一个好的主意呢?
这个是很难说的清楚地,但大多数人是感觉太过于仓促以及冒险了。
中书侍郎章惇经过允许,起来表达自己的疑虑:“陛下,关于这个事情,您能详细解释一下理由么?”
欧阳辩笑着点头道:“当然,我的理由如下:
首先,这是个军事上的机会。
这个理由源于一个情报,现在汴京朝廷已经开始在准备迁都,因为河中府之战大败,汴京朝廷自认为没有办法抵挡我们,所以打算迁都杭州,在这种情况下,宋军定然人心浮乱,这是个极好的军事上的机会;
其次,是政治上的考虑。
汴京对于宋朝意味着很多,汴京没有丢失,宋人是一种心态,汴京若失,宋人的心态又是另外一种。
对于如今的宋人来说,汴京便是他们的精神依托,我们如果能够拿下汴京,将沉重的打击他们,从此宋朝再也无法与我们对抗了。
这么一来,我们反而会成为正统,成为吸引宋人的王朝,加上京畿靠近江南,我们离人才地更近,届时我们就不会再有人才的问题了。
最后便是经济上的考虑了。
朕之所以想要占下淮水以北地区,主要还是想打通大夏的出海口,这是个经济问题,同样也是个战略的需要。
现如今,对外经济是非常重要的,海洋贸易甚至比丝绸之路还要重要得多,打通出海口,咱们西夏就再也不缺资金了。
关键的一点是,宋朝靠海,江南又是海洋贸易的重镇,如果不能从海上遏制宋朝,那么,想要彻底击败南宋,将会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如果能够在海上封锁南宋的出海贸易,那么以我们的体量,足以困死南宋,到时候就可以用最小的力量拿下宋朝,然后专心对付北方的庞然大物了!”
第591章 这一战必须打,而且还得大打!
听到欧阳辩的说法,大家面面相觑。
中书令苏辙苦笑道:“陛下所说大部分我是认同的,尤其是军事上尤其如此,但是,想要封锁宋朝是需要水师的吧,咱们大夏……有水师么?”
众人纷纷点头。
是啊,无论是所谓战略上的考虑,还是经济上的考虑,都需要一只足以镇压宋朝的水师才行,可是大夏只是一个内陆国家啊,去哪里找水师?
这个话就像是后世的一个笑话,所谓世界第一海军蒙古海军一般的可笑。
欧阳辩却是笑了笑道:“陆行长,这个事情你给大家解释解释。”
陆采薇笑着点点头站了起来,面对大家道:“关于水师的问题,由我来与大家解释吧。”
百官忘记了饥饿,盯着陆采薇,看看有什么惊天的机密。
陆采薇微微鞠躬,然后直起身子道:“在之前,宋朝有一个最大的海商集团,叫远洋集团,所有人正是陛下。
后来的陛下假死秘密来到西夏,之后远洋集团便拆解售卖,其实那只是假象,因为远洋集团的资产已经转移,精英船员以及护卫队已经转移到了倭国。
远洋集团与倭国租借九州岛作为大本营,实际上控制了渤海、黄海、东海以及南海,以及东太平洋的海域。
不仅如此,同样操作的有福建造船厂,现在已经改造成为太平洋造船集团,分别在吕宋以及九州岛的长崎设有船厂。
现如今已经拥有百艘战舰,护卫军数量超过两万,一旦大夏打通出海口,便能够协同护卫军执行对宋朝的封锁。”
百官露出惊喜之色,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夏对宋朝的优势就越来越大了。
所有的人都知道,当宋朝退缩到淮水以南,甚至退到长江以南地区,那么对于大夏来说,便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了,天险是很难逾越的,历史上的南朝通常能够依仗天险与北方的强敌对峙,甚至对峙个几十年都很正常。
如果大夏的敌人只有宋朝也就罢了,慢慢耗着也就是了,但契丹不会看着大夏做大的,最终来辽国与宋朝会联手对付大夏,到时候对大夏来说,就是最为困难的时候。
如果有海军的封锁,先断了宋朝的外贸经济,那么形势便会对大夏有利许多。
不过,即便如此,百官依然心有疑虑。
毕竟一旦打通出海口,大夏便会横亘在宋辽之间,辽国是不是会感觉到威胁,而因此趁乱发动抢夺宋朝退却之后形成的权力真空,或者宋辽之间直接联手打西夏,到时候大夏面临的局势将会无比的糟糕。
欧阳辩看到大家伙凝重的神情,也并不生气,只是笑道:“大家就可行性讨论一下嘛。”
兵部尚书王韶微微皱着眉头,他的脸色比起之前要好了很多,欧阳辩请了很多的名医帮王韶调理身体,因为干预得早,所以并没有转化为恶症,现在除了身体稍微弱一些,已经与常人无碍了。
欧阳辩看向王韶:“王尚书,你怎么看?”
王韶站了起来:“我讲几句?”
欧阳辩笑着点头:“当然,什么都能讲,集思广益嘛。”
王韶微微点头,但并没有什么笑意:“陛下的想法很大胆……”
百官神色有异,因为这种说法毕竟有些不太恭敬,不过王韶与欧阳辩都没有什么异色。
一来二人是同年,二来欧阳辩与王韶的感情相当好,都是很多年的老伙计了,三来嘛,欧阳辩对于王韶的专业性是很认可的。
王韶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战略大师,当然啦,还是得将欧阳辩排除在外,因为欧阳辩毕竟是开了天眼的。
但是现在面临的是历史上并没有发生的事情,虽然也有后来的金元两朝可以参考,但形势毕竟不同,那么听一听真正的战略大师王韶的意见是很有必要的,欧阳辩也不会对王韶的话有所介意,毕竟这个想法还真的是很大胆。
“……不过,从军事上是可行的。”
王韶说道。
众人看着王韶。
王韶笑了笑:“近些年来,我研究了陛下的战略思想,陛下的战略思想非常独特,与当今的打法是有所区别的,尤其天马行空,比如说特种战、大迂回、以及游击战,还有一个闪电战。
这一次如果咱们要拿下淮水以北地区,那我们要面对的困难便是辽国的插手,如果陷入攻防战,对于我们来说,便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况,在战况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咱们准备不足的情况便会暴露出来。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咱们国内在搞大基建,投入的物资以及资金是海量的,相当于是在两线作战,如果在战场上也要两线作战,那将会是个大麻烦。
我的建议当然是能够延后就延后,最好是等到夏收完成之后,到时候我们就有足够的军粮,那时候多打打也无所谓了。”
听到王韶的意见,欧阳辩不以为忤,反而笑了笑:“就从军事上来讨论就好了,如果让你去打,你需要多久,要怎么打?”
王韶点点头:“那我就随意说说,大家姑且听着就是。
我认为,要打便要直击要害,在宋廷迁都之际,咱们打他们一个半渡而击,直接攻击汴京。
这个时候,他们本身就人心惶惶,一旦我们打过去,便会成为溃逃。
到时候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会有心思来拦阻我们,他们只会想着一起渡江,逃离我们的追击。
这样一来,占领这些地方花费的力气不会太大。
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隐患就是,一旦契丹南下,我们就会在匆忙之中,不得不与契丹血战。
因为前期的准备不足,我们将会面临粮草不足,在没有本地民众支持的情况下去打这么一场战争!”
听到这里,欧阳辩已经心中有底了,但是百官却满是忧虑。
辽国毕竟是不同的,这是一个真正的区域大国,领地比宋夏两地都大,以前大家在宋朝的时候,便对辽国充满恐惧,因为辽国就像是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刃一般。
宋朝对辽国的战争,除了太祖与太宗之时互有输赢,到了真宗时候,便只剩下屈辱了,尤其是澶州之战,更是让宋人感觉耻辱。
之后便是年复一年的岁贡,虽然偶有摩擦,但已经没有再有大规模的战争了。
这里面有息事宁人的想法,但更多的可能是恐惧了。
这种恐惧的记忆依然在影响着他们。
看到百官的忧虑,欧阳辩笑道:“如果我说,辽国不足为惧,你们觉得如何?”
百官看向欧阳辩。
欧阳辩笑了笑:“今年七月,耶律乙辛乘耶律宗元游猎的时候,意图谋害皇孙耶律延禧,耶律宗元接纳大臣的劝谏,命皇孙一同秋猎,才化解耶律乙辛的阴谋。
耶律宗元昏聩,政治腐败,国势已经逐渐逐渐衰落。
这种情况下,耶律宗元并没有进行改革图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地主官僚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
可以说,辽国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辽国了,现在的辽国,不过是空有一个架子,军队的战斗力可能与宋军也相差仿佛。
辽国号称全国皆兵,但真正能打的也不过是二十万宫帐军和部族军而已,而辽国数量最多的京州军,与宋朝的厢军就是一路货色,只能做炮灰罢了。
即便是宫帐军与部族军,实际上战斗力也早不如前了,或许我们的战略目标可以稍微改改,第一战略目的是打通出海口,第二战略则是消灭辽国的有生力量!
这是个大好机会,辽国若是乖乖的也就罢了,他们若是敢进入宋朝这块土地,便是我们迎头痛击的时候。
我们固然在这些地方没有支持,但我们毕竟是汉族政权,他们是契丹人,是真正的异族,你说,百姓是支持我们还是支持他们?
即便百姓并不支持我们,那也没有关系,我相信我们的军队,这总比去辽国的土地上与他们打一战要好得多!”
王韶眼中已经满是钦佩,他自诩在战略上是顶尖的,但唯独佩服欧阳辩,欧阳辩的这番话,简直是站在山巅俯视大地。
不过王韶依然还是有话说。
“陛下,不是我唱反调,一旦真的打起来,我们的粮食从哪里来?”
欧阳辩笑了笑:“你能够在辽国插手之前打穿宋朝,打通我们的出海口吗?”
王韶愣了愣:“能是能,可是……”
欧阳辩抚掌笑道:“那就没有问题了。”
陆采薇赶紧插话道:“如果能够打通出海口,粮食的问题就完全没有问题,我们的海军可以准备海量的粮食供应军队。”
王韶大喜:“此言当真?”
欧阳辩佯怒道:“君无戏言!”
王韶激动起来:“那臣支持打这一战,这一战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