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进步的根本。……”
对于郑雍的解释,司马光还是不置可否,在这个国家里,很多的东西都是似是而非,看似离经叛道,但仔细琢磨又是与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来联系,有些好像是继承着传统的东西,但仔细深究,又只是套着儒家的外壳在做事。
司马光尽量克制着自己不多说话,也隐藏着自己的不满,而事情的走向也让他惊奇,在诸多的政策之下,一块刚刚被占领的土地,原本该是动乱的时期,却偏偏快速地安定下来,而且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他目及之处,所有的人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他们本身从事的领域之内,全没有想着反抗侵略者的心思,大多数人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搞钱!
农民为了每天的补贴,天天钻在沟渠里搞水利工程;
商人为了扩大产品的销售,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甚至有做虚假广告卖假货的;
而官员们毫不知羞耻,一个个与商人们称兄道弟,为了招募更多的商人去他们的辖区内投资建厂,他们不惜三顾茅庐,毫无皎皎君子之风,却像是逐利商人一般;
而本应该教育出圣贤继承人的教育,也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专业充斥其中;
而欧阳辩这个新晋登基的皇帝,不顾民生,立即宣布大建城池,长安城啊,那么大的一座城,那得耗费多少民膏民脂啊!
这一切在他眼中看来大约就是礼乐崩坏的前奏了。
司马光心情很复杂。
面对这种情况,他不知道自己是该觉得开心还是悲哀。
开心的自然是眼看着这个国家就要衰颓了,在他眼里看来,这样的国家是不长久的,既然如此,自然没有办法威胁到大宋朝了。
可是他终究还是感觉到有些悲哀,如果连欧阳辩这样的人,都没有办法营造出一个完美的国度,那么所谓大同,也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在大夏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变革时候,大宋朝迎来了最大的分裂。
河中府一战,大宋朝的三十万军队被打溃,最终李宪收拢了十万军队,退到了渑池固守。
这个消息传回大宋朝,顿时整个朝廷都沸腾了。
失去陕西六路,大宋朝失去未来,失去河中府,大宋朝失去一切。
河中府一失去,开封府便暴露出来了,如果西夏愿意,五十万军队便可以如同潮水一般往汴京而来,到时候他们怎么抵挡?
于是,一个巨大的争议便产生了。
——是纠结兵力夺回陕西六路,还是赶紧收拾收拾逃到江南去?
第588章 南宋!
“不行,我不同意,历来只有北朝完成对南朝的征服,没有从南收服北地的,失去燕云之地,已经让我们处于百年的弱势,若是逃到江南去,大宋就完了啊!”
范纯仁面红耳赤,声音震撼着整个崇政殿。
但立时有人出来持反对意见了。
“荒谬!汴京无险可守,留在这里不是明智的选择,一旦西夏铁骑东出,一路上没有阻碍,我们拿什么去阻挡,河中府三十万军队,尚且挡不住西夏军队,现在三十万军队溃散,只剩下十万败兵,我们怎么挡,你是要拿陛下的安危开玩笑么!”
蔡京站出来大声呵斥道。
参知政事范纯仁气得额头上青筋暴出,这个蔡京,最近气焰熏天,不知道将多少商户弄得家破人亡,范纯仁早就对他不满了,现在竟然敢出来与自己对呛。
“你是什么东西,区区一个中书舍人,竟然与我如此说话!”
范纯仁呵斥道。
蔡京嘿嘿一笑:“范参政真是权势熏天啊,竟然不允许人说话,中书舍人也算是两制官,历来便有建言之权,在范参政的眼里,竟然只能算是个东西!”
“住口!”
旁边有一个人呵斥道,蔡京赶紧拱手而立,因为出声的是他的恩主曾布。
曾布用嗔怪的眼神瞪了蔡京一眼,回头与呆坐在龙椅上的赵顼说道:“陛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蔡舍人的话不好听,但的确是有道理的,汴京城无险可守,若是呆在这里,到时候事有不谐……”
曾布没有往下说,但意思很明白。
现在不逃,等西夏挥兵东出的时候,铁蹄洪流而至,怕是连逃都逃不了啊!
赵顼眼神有些恍惚。
西夏那边的消息已经传来过来,河中府兵败的消息传来没有多久,欧阳辩在长安城登基的消息也随之而来,这个消息让赵顼如遭雷击,朝堂上下也是如同煮开了的水一般。
曾布立即上疏请求剥夺欧阳辩的谥号,还请求剥夺欧阳修的谥号,并且将欧阳修的坟墓给扒了。
不过好在朝廷里面还是有不少的人对这个建言表示反对的,所以只是悄悄地将欧阳辩的诸多功绩删除掉,并且将欧阳辩的书籍列为禁书,并且下令对欧阳辩名下的企业动手收为国有。
不过令他们失望的是,大宋境内的西湖城、西工建这些企业已经早就被卖出,而远洋集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更换了东家,现在持有这些企业的人大多是一些不相干的朝廷官员,而且是不太适合查的那种。
其实这些也不过是泄愤之举罢了,赵顼也知道,欧阳辩智深如海,怎么还可能留下把柄给他呢,早就已经做好安排了。
庞大的产业早就被变卖,套现成为资金逃到了西夏那边了,听说西夏在陕西六路大搞建设,恐怕就是套现的资金了。
赵顼心中是极为不爽的,虽然说产业被接收下来了,但欧阳辩套现的资金可能是大宋朝这十几年的发展成果,可能多达十亿贯的资金就这么外流,让赵顼也不由得心痛。
曾布借此机会,发起了一场整肃运动,将嘉佑二年榜的进士纷纷调离岗位,安插上自己的人,还有央行一系出身的人,也都被罢黜,并且换上了自己的人,一时间,曾布成为了这场运动中受益最大的人。
而赵顼对这一切都采取默认的态度,其他的比如范纯仁这一派的人对此并没有出来说话,因为一旦说话,有可能也被曾布一系污蔑为提欧阳辩说话。
所以只能看着曾布坐大。
但后果也来了,当现在范纯仁这边的人想要表达自己政见的时候,发现朝廷上下都是曾布的人了。
赵顼对此态度依然还是默认,因为他有信心掌控曾布,他现在担心的西边。
虽然听说西夏在大搞建设,但是这并不妨碍欧阳辩发起战争,五十万军队啊,那是多么可怕的力量!
所以,现在是走还是留?
留下不是不可以,就是太危险了,虽然说现在国库里能够拿出几千万贯去组建一支百万军队,但能不能抵挡住西夏军队,这是个未知数,或者说,败的几率很高。
这一次河中府之败其实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三十万军队,依靠城池,却挡不住西夏的十几万军队,三十万军队,能够完好的只剩下十万已经失去了士气的士卒。
这些士卒还是精锐的北军!
也就是说,大宋两支最精锐的军队,西军以及北军,都已经被西夏军队打断了脊梁!
到了如今这种地步,他还能依靠什么军队?
厢军吗?
还是紧急组建起来的新军?
赵顼不敢想象,这群刚刚拿起刀枪没有几个月的农民去对抗西夏武装到牙齿的职业军队的场景,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赵顼第一次发现,当面对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国家,大宋的银钱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起来?
赵顼朝曾布看了一眼,曾布顿时会意。
“……所以,陛下,臣认为,眼下第一要事是立即南巡,然后派出使者议和,等咱们整军之后,到时候自然可以势如破竹收回失地,甚至可以打到西夏的本土,活捉欧阳辩这个贼人!”
曾布大义凛然道。
范纯仁却是冷笑不已。
但赵顼已经说道:“诸位卿家认为如何,曾爱卿的建言是老成持正之言,朕觉得倒是可以,你们觉得呢?”
“臣无异议!”
“臣同意。”
“陛下英名!”
……
百官纷纷出声赞同。
范纯仁左右观看,却见自己这边的人大多低下了头,他叹了一口气,大势如此,也只能作罢了。
赵顼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如此,便即刻执行吧,曾爱卿,南巡事宜,由你调派协调,其余人务必精诚合作,共度时艰!”
“是,陛下!”
百官轰然响应。
朝会之后,朝廷南巡的消息传扬出去,整个汴京城乃至于开封府,全然乱了套起来,城中富户一个个着急慌张,赶紧收拢财产,准备跟着朝廷南下。
很多人将汴京城的房子都挂了出来,标上一个难以想象的低价,想着抛售出去,积攒一些现金在手上,到了江南那边,可是要大量花钱的!
只是现在这种情况,哪里还会有人看好汴京城的未来,敢接手的寥寥无几,所以房子也只是挂了个寂寞。
汴京城的富户顿时后悔不迭,没有在早前就在江南那边买房子投资,这般一来,资产的缩水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了,甚至这么一折腾,破产的可能都有。
当然也有稳住不动的人,当然,他们不是不愿意动,着实是动不了,他们算是小康之家,如果一动,他们立即就得破产,到了江南那边,根本没有立足之地,还不如留在这里碰运气呢。
毕竟有消息传扬,现在的西夏可不是党项人当政了,皇帝与大臣,可都是宋人,而且据说还都是嘉佑二年那一榜的进士,再怎么说,这也都是宋人嘛,总不能如同党项人那么残暴吧?
实际上,汴京城里还有一帮趁机接盘的商人,这些商人消息灵通,他们有渠道知悉西夏那边的政策,知道西夏已经确立起重商的政策。
也就是说,即便到时候西夏占领汴京,依然会尊重自己这些商人的财产,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倾颓之祸,明明是抄底发财的好机会啊!
所以一时间整个汴京城到处都是鸡飞狗跳,要不是禁军压着,各路牛鬼蛇神就要蹦跳出来了。
实际上也是如此,在朝廷正式宣布南巡之际,很多地底下的牛鬼蛇神都跳了出来,用各种门路捞钱。
段位低的,主要是小偷小摸,了不起趁乱打砸抢,然后被禁军杀了不少,好在禁军也是人心惶惶,也没有办法全面管控;
段位稍微高点的,则是以手段哄骗,说什么在江南那边有田地房屋可以买卖,或者说什么江南那边有做官的,可以帮人谋个什么职位之类的,反正最终都是要归结到钱财上面,颇有不少人上了当;
段位很高的则是抄底工厂,对于各类产业,尤其是矿山这些带不走的重资产,用几乎打折腿的低价报价,而且还不许还价,爱卖卖,不卖就等着被西夏军占领罢了,现在这种时候,最重要的是现金,而不是这些资产。
至于土地,那真的是贱如草芥了,没有人愿意接受土地资产,因为大家都知道,西夏执行的是土地国有,现在即便是低价接手土地,到时候西夏即便是赎回,也就给个最低价,也挣不了几个钱,有这个钱,多抄几栋院子或者干脆买几个工厂,不香吗?
曾布也有烦恼,不过烦恼并非来之错综复杂的南巡之事,他只需要居中调和即可,事情自然有手下去做。
他烦恼的是资产贬值问题,虽然说手上有大量的搜刮来的现金,但事情来得突然,他也没有办法将资产都给套现,所以手头上也有许多的重资产,现在这个情况,这些重资产是一定会贬值的,想到要贬值那么多,他就心痛得有些抽抽。
第589章 长安将会是一个没有城墙的都城!
长安城。
长安城已经成了一个大工地。
大约八千万贯的长安城改造规划,让长安城到处都是施工的工地。
因为之前的破坏实在是太严重了,想要将长安城重新打造成成为都城,必须从上面到下面,都必须进行改造,其实与重新打造一个城池也没有区别了。
如果是在宋朝,肯定有大量的文官会反对这么劳民伤财的大动土木,但在西夏却是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因为这是属于基建的一部分。
八千万贯的钱洒了进去,让京兆府的百业瞬间都躁动了起来,受益者遍及整个永兴军路。
尤其是京兆府的商人以及百姓。
商人承接了各类物资的供给,而百姓则是积极投入到了工程的建设之中。
当然不仅仅是建设家园的心思,更多的是因为建造过程之中是有工资的,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在如此庞大的投资之下,整个市场的活力都被激发起来了。
而此时,西夏的朝廷却局促在长安城的角落里面办公,因为长安城已经是个大工地,无论是各坊市也好,还是宫室,大多都推倒重建之中,所以他们只能委委屈屈地在这里办公了。
不过欧阳辩以及百官并没有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