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很难说,如果是有准备的情况下,宋军野战能力也还行,但那要么是骑兵要么是成建制的军队,有可以专门应对骑兵的各种兵种配合,如果是遭遇战,恐怕多少都不够杀的。
  这种开了门送人出去的,大约就和半渡而击没有什么区别了,人才刚刚出去,还闹哄哄的,被人用骑兵一冲击就直接散了,直接屠杀就完事了。
  韩绛想说什么,但墙头的一个偏将突然说道:“帅司,将军,西夏军派了人过来!”
  种谔以及韩绛向下一看,果然有人单独骑马靠近。
  那人喊道:“别射箭,我家大帅有信函给你们。”
  韩绛与种谔面面相觑,怎滴,还要劝降吗?
  但无论如何,总该看看。
  韩绛让人放下吊篮,将信函吊了上来。
  为了避嫌,韩绛是当众把信函打开的,但他看完之后,神色很是怪异。
  种谔接过信函,看到第一句话,脑袋就嗡的一声。
  信封上赫然写着——二哥安好,谊弟拜上。
  种谔愣了半晌,赶紧看正文,他还有些不信,但笔迹和语气,的确是幼弟种谊,幼弟在前几年突然失去了消息,他还以为幼弟是出现了意外,家中老母亲还因此悲痛欲绝,没想到种谊竟然在西夏军中,看起来级别还不低。
  种谊在文中表达了对家中母亲的愧疚,又表达了对几位哥哥的思念,以及对侄儿侄女们的思念,但这些话种谔并不关心,他就想看看种谊写这封信的目的,不是他这个哥哥冷血,而是这事关重大,稍有不慎,就可能让种家灭族。
  果然在下面找到了,种谊说他在西夏军中担任元帅,是西夏军的军方第一人,并且介绍了西夏如今已经是汉人的国度,接下来西夏会成为天下共主之类,大约的意思就是希望二哥种谔能够共襄壮举,以后种家也会更上一层楼等事情。
  种谔对此嗤之以鼻,毕竟种家在大宋也是顶级家族了,虽然有以文制武的传统,但赵宋不得还要依赖他们这些家族么,好好地底蕴深厚的靠山不要,反而去西夏这等蛮夷之国,这不是搞笑么。
  不过种谔还没有来得及多想,下面的却是令他犹豫起来。
  种谊在后面说道,二哥若是打算一条道走到黑,那也没有什么,等炸药爆炸之时,二哥即便还能活着,依然是兵败的结局。
  只是二哥吃了这么大的败仗,以后种家在赵宋的地位就会直线下降,而且赵宋一旦失去了陕西六路,以后不过就是待宰的牛羊罢了。
  希望二哥为了种家计,为了华夏子民计,一起为了大夏的繁荣而努力,这样家国天下都能顾及,咱们的兄弟之情也能顾全,岂不是美哉?
  种谔脸色一阵青白,抬头看向韩绛,韩绛已经露出了戒备的神色,他不由得暗自苦笑。
  韩绛已经对他产生怀疑了。
  种谔大声道:“真是荒谬,准备作战,这是敌人的离间计,不必多管,射箭!”
  射箭自然无法伤害到西夏军,但这却是表达了种谔的态度。
  种谔既然表达了态度,西夏军自然也予以震慑。
  箭如雨下,在西夏军的马阵前面插了一地,种谔远远看过去,前面的骑兵往两边走去,露出中间的大纛旗。
  大纛旗下一个全身将军铠甲的人摘下了头上的头盔,种谔眯着眼看过去,心中不由得一震——果然是幼弟种谊!
  种谊看着马腿前面的箭丛,笑了笑,举手示意,狠狠往下一挥,立即有人持着火把点燃火线。
  种谔眯着眼睛,看着快速燃烧的火线,他与韩绛都没有退,因为他们并非在最前面的城墙,已经退到瓮城后面的城墙,还隔着一段距离呢。
  火线快速地燃烧到了埋炸药之下,种谔以及韩绛见到了有生以来最为震撼的场面。
  几声巨大如同雷鸣一般的声响先后响起,坚固的城墙突然往上跳了起来,巨大的白烟夹杂着大块的碎石四处飞射,即便是隔着许远,他们依然感觉脚下的城墙也跟着跳起舞起来。
  下一刻,瓮城的城墙如同被雨水浸透了泥墙一般轰然倒塌,瓮城上的士兵被压在了城墙之下,烟尘久久不散。


第573章 韩绛之死!
  面对如此可怖的场面,韩绛与种谔终于明白为什么折家子为什么那么恐惧了,如果他们也是在瓮城城墙上,那么他们也可能魂归幽冥了。
  瓮城倒塌,但西夏军队没有上前,而是在那里静静地等候。
  韩绛与种谔相互看着对方。
  韩绛苦涩一笑:“种将军,你这是想要投敌了么?”
  种谔脸色来回变幻。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种谊说得对,失去绥德城,西夏军可以从这里直插宋朝腹地,截断西军与中原的联系,以前还有堡垒可以依仗,现在看这局面,连城池都无法对抗,还拿什么去对抗西夏军队呢?
  种谔是个职业军人,甚至是精英级别的将领,西夏军队的战略已经相当是完全展现在他的面前了。
  三路大军,中路右路牵制宋军的注意力,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左路大军越过秦凤路,直插庆州,在庆州占领一个非常坚固的据点。
  在庆州的左路大军,牵制这整个陕西六路的注意力,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谁敢乱动,有可能就被攻击。
  左路大军已经在庆州扎根,并且将秦凤路与永兴军路给切割开,让他们无法连接在一起。
  这个时候中路大军与右路大军发起攻击,有炸药的帮助,宋朝的堡垒战略已然是完全失败了,没有堡垒的依托,宋军就得与西夏军队用野战决战了。
  根据种谔的消息,此次三路大军来袭,合计有三十万军队,而这三十万军队,有一半都是骑兵,这还怎么打?
  如今的情况是,西军已经陷入西夏军的包围之中了,面对西夏军的骑兵,宋军是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了。
  换句话说,陕西六路,沦陷了!
  陕西六路,这是何等重要的战略要地,而种谔虽然不需要对整个陕西六路的沦陷负责,但他得负次要职责,一旦他逃回去,除了下狱没有其他的选择。
  而且……面前的这个韩绛,可能会为了脱责,而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毕竟——对面的那个元帅,可就是他种家的人啊!
  毫无疑问,也不用高估韩绛的个人品德,韩绛一定会这么干,原因没有别的,因为韩绛是首要责任,失去陕西六路这么大的责任,韩绛未必会死,但和死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种谔自忖如果自己是韩绛,也一定会将责任推到带兵将领的身上,而且是毫不犹豫的。
  韩绛看到种谔的神情,顿时苦笑起来,他环顾四周的裨将,所有的人都盯着种谔的神情,等待种谔做决定。
  周围的人虽然没有看到信函,但对面竖着的大旗明明白白写的就是种字。
  一笔下不出来两个种字,种家将大名鼎鼎,看着状况,谁都看出来了,对面的主帅就是种家人,所以,如果种谔要投降的话,他们该做如何选择?
  种谔也在观察。
  宋朝虽说执行的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策略的,但对于种家人,尤其是种谔来说是不存在的。
  西军就是以种家人为根基建立起来的,种谔在西军这里干了十几年的将军,可以说,这里偏将都是他的心腹,但是面对这等抉择,种谔依然要慎之又慎。
  就在种谔犹豫不决的时候,对面的西夏军又有人过来送信了。
  种谔这次率先把信拿到手上,展开看了一下,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诸将听令!”
  种谔握住剑把,眼睛盯着诸多将领,大声喊道。
  诸将立正,浑身铁甲碰撞发出整齐的一声响声,然后异口同声回道:“在!”
  种谔举起手中的信函,大声道:“对面的主帅,便是本将幼弟种谊,现如今,吾弟种谊,乃是西夏军方第一人,位高权重!
  他刚刚给我保证过,只要我们投夏,不仅不会有任何的惩罚,还能够官升一级……”
  种谔观察着众人的神情,发现大家的神情颇为复杂,知道这种抉择是很难做的,毕竟大家都是有家有室的人,如果投敌,国内的家族很可能遭受厄运。
  “……我知道大家都有所迟疑,但事已至此,我们的选择不多,要么回去锒铛入狱,要么就拼这一把……”
  韩绛见诸将神情不对劲,赶紧道:“大家不要误入歧途,你们可又想过,一旦投敌,不仅祖上蒙羞,而且你们的家人也将遭受厄运。
  况且,西夏蛮子的那边的承诺你们也敢相信,现在先哄得你们入瓮,到时候你们降了,再将你们一股脑给杀掉了。”
  韩绛大声喝道,但种谔突然暴起,拔出腰间的利剑,一剑就将韩绛的脑袋削了下来,脑袋咕噜咕噜在地上滚着,韩绛的身体犹然挺立,脖子上的动脉血喷出了几米远,将在场的人都浇了个边。
  正值秋季,秋风渐起,已经有了寒意,热血喷洒在身上脖子上,竟然有一股暖意。
  这一剑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他们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做正确的决定,只有横死当场了。
  种谔狠狠地盯着手下们,手上的利剑有血液滴落。
  “当啷!”
  有人手中的兵器落地。
  这一声就像是打开了某个开关一般,当啷的声音不断响起。
  一个种谔的心腹,适时跪下,大声道:“请种帅指点明路,卑下必定马首是瞻!”
  这个声音响起,顿时跪了一地。
  种谔终于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有点虚脱了。
  这短短的时间,事情的转变让他也有些应接不暇,要做的决定重大到连他这样的沙场老将都为难。
  这可是投敌啊!
  希望老幺你不要让二哥我失望啊!
  种谔心中说道。
  种谔派人出去告知种谊投降事宜,然后赶紧安排人去整理瓮城的碎块,给西夏军腾出进城的路线。
  种谔自己亲自去迎了种谊进来。
  兄弟两个见面,种谔先是狠狠地在种谊的铁架上锤了一拳,让种谊身边的护卫吓得把刀都拔出来了。
  种谊赶紧制止,然后恭敬地与种谔见礼。
  种谊是老幺,年纪比种谔要小上二十岁还多,可以说,对于种谊来说,种谔对他来说就像是父亲一般,这里面的尊敬,可不是一般的兄友弟恭可以解释的。
  种谔哼了一声:“你可是让我有天大的为难!”
  种谊愧疚道:“是我让二哥为难了。”
  种谔叹息了一声:“好了,事不宜迟,绥德城你赶紧接手,我要立即去劝降其余的堡垒,既然要降,就得立功!”
  种谊大喜:“好,二哥!”
  种谔苦笑了一下:“种家出了你这么个不肖子,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啊。”
  种谊嘿嘿一笑,也没有多说话,兄弟俩是心照不宣了。
  对于种家来说,什么忠君爱国之类的,其实也不怎么放在眼里了。
  种家祖上几代,都是宋朝的官员,到了种谔父亲种世衡开始在西边于西夏厮杀几十年,种家子弟不知有多少死在这里,他们可不认为他们获得的是因为赵家人赐予的,那可是种家人用无数人的鲜血换来的。
  宋朝对文臣很好,但对于武将可不怎么友善,种家将对于赵家人,那怨气可深着呢。
  其实不仅仅种家如此,折家、杨家也都是如此,尤其是狄家,因为狄青郁郁而终,莫不对赵家人恨得牙痒痒的。
  当然,若是有得选,种谔是不会选择投西夏的,但种谊的出现,却逼得他不得不这么做,不然韩绛一旦告状,种家将估计全部都不会再受信任了,种家必定会从军中被清洗出去的。
  种谔没得选。
  所以他直接杀掉了韩绛,并且要立大功,立天大的功劳,才能够在西夏军中占得更好的位置。
  而眼下最大的功劳,自然是劝降其他的堡垒、城池,将陕西六路完完整整献给种谊心中所说的国相欧阳辩!
  种谔将剑抹了抹,大声道:“五弟,给我一队兵马,我要立即出发,我要去找你大哥以及三哥,让他们一起控制好城池。
  他们一个在环州,一个在镇戎军,将他们拉拢过来,陕西六路就全部都在大夏手中了,有陕西六路,咱们大夏进可攻退可守,从此真正与辽宋三分天下了!”
  种谊点点头,立即安排手下的兰绍华带着一个团护着种谔去劝降。
  种谔火急火燎的带着骑兵团往环州飞奔而去,他的心情焦躁而亢奋,以至于年迈的身躯都迸发出无尽的活力。
  也难怪他兴奋,根据种谊所说,国相欧阳辩即是欧阳修之子欧阳辩,他们一行人已经控制了西夏。
  种家人与西夏战斗了这么多年,自然对西夏所知甚多,种谊说了个开头,他便能够推测出大概的情形了。
  欧阳辩控制了朝政,但毕竟是在党项人的国度,所以欧阳辩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