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韦彦冲笑道。
  司马光皱起了眉头。
  源源不断被打包装上车的货物,在司马光眼里看来,那就是源源不断的金钱。
  而这些金钱,将充实西夏的国库,然后变成西夏将士身上的甲胄刀枪。
  西夏骑士穿着精美的甲胄,骑着雄壮的马匹,铁蹄席卷宋朝的如画江山。
  不管其他的城市如何,西夏有这座灵州城,有这个灵州工业园,西夏就不再是过去的那个贫穷的西夏了。
  如今的这个西夏,可以凭借源源不断的生产,从西方那边吸取海量的财富,借此与宋朝对抗。
  以前的宋朝能够用体量克制西夏,能够用更多的人口、更多财富来压着西夏的精锐军队。
  但以后这样的想法就不能有了,因为西夏已经不是贫穷的西夏了。
  他们能够武装更多的骑兵,能够养活更多的军队,以西夏人的战争能力,大宋危矣!
  司马光突然发现,欧阳辩的话可能并不是虚言,而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我能够和里面的工人说说话吗?”
  司马光问道。


第568章 贵族们同意吗?
  韦彦冲笑道:“当然可以,国相吩咐了,只要您安心留在灵州城,随便您走访。”
  司马光点点头,率先往工业园里面走去。
  司马光放眼扫了一下,在路边看到一个巨大的木制牌子,上面刻着各处的工厂的地图,依照上面,可以走到各处工厂。
  很多工厂司马光并不知道,但是在上面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四通车行。
  司马光心中一动。
  在国内,四通车行的老板林通还在开封府内吃牢饭呢,也不知道这边的工厂有没有受影响。
  司马光按照指示前往,到了四通车行工厂门口,有保安拦住了他们,韦彦冲赶紧上去交涉,司马光得以进入。
  入眼便是高大的厂房,高达六七米,里面声音嘈杂,但却井井有条。
  工厂负责人匆匆而来,赶紧和韦彦冲打招呼,韦彦冲让负责人与司马光介绍情况。
  负责人叫梅元重。
  梅元重介绍道:“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集装厂房,所有的零配件都已经按照标准加工完毕,汇集到这里集中装配……”
  司马光仔细地看着装配车间,工人们将车轮装上车架,又挂上他不太懂的一些东西,看起来非常数量,而样式大多是四轮的马车。
  司马光突然问道:“这些也是出口到西边的吗?”
  梅元重道:“很多是供应本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开始浇筑水泥路,四轮马车的预定已经供不应求了。
  供应西边的并不装配,而是出口整车零件,到了目的地才会安装起来,因为整车过去不好走。”
  韦彦冲补充道:“西方那边似乎更加喜欢四轮马车,四通车行的马车到那边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甚至有些皇室专门让人过来定制。”
  司马光点点头,走到一个正在装配的老师傅身边,温声道:“这位老兄弟,可以聊一聊吗?”
  老师傅看了一下梅元重,梅元重点点头。
  老师傅点点头道:“这位先生请说。”
  司马光道:“您这手艺应该是做了不短的时间了吧?”
  老师傅笑道:“那是,小人是这里的技术总监,造车是从学徒时候就开始的了,到现在也有四十多年了吧。”
  司马光惊讶道:“你是西夏人还是宋人?”
  老师傅笑道:“我是宋人,开封陈留的,我是第一批跟着林老板的老伙计。”
  司马光沉默了一下道:“你这背井离乡的,这么大年纪了,就没想着回家与妻儿团聚去?”
  老师傅笑了笑,从旁边拉过一个小伙子:“这个我大儿子,我二儿子在别的车间,老妻已经早就去世了,现在一家人都在这边呢。”
  司马光更是沉默起来,一会道:“你是宋人,这是西夏,你为西夏工作,不觉得羞愧吗?”
  气氛一下子有些尴尬起来,附近的面带异色。
  老师傅却是神色如常:“这位先生说笑了,您是咱们大宋的大官人吧,也就是您这样的大官人,才会将这些看得很重,我们这些小民啊,挣钱糊口才是大事,什么国仇家恨啊,我们是不太在意的。”
  司马光鄙夷地看了老师傅一眼,摇摇头道:“果然是愚昧无知啊。”
  老师傅的儿子气得脖子都涨得通红,但这么多大人物在,倒也不敢造次。
  老师傅拉住儿子,转过头来与司马光说道:“在林老板找我造车之前,我已经是失业了好久,老妻生了一场大病,没钱治走了,那时候两个儿子还小,绝望的时候,林老板给了我们一碗饭吃,就一直跟着到了现在。
  都是京畿之地,汴京城里的贵人们奢靡无比,我们陈留县的百姓与我一般境地的车载斗量,我还算是好的了,还有许多农户,地都被占了,那叫惨啊,卖儿鬻女的,活都活不下去了,哪里有口饭吃,那可不就是去哪里么。
  你看看这里的人,呐,就是那些还有些生疏的,也是从大宋来的,千年的黄河决口您知道吧,他们都是家乡被淹了的,走投无路,只能往外走,在这里,大家也能够吃上饭,甚至还能够买房娶媳妇,你说,我们在大宋可以么?”
  司马光怒道:“若都是你们这帮,国还是国么,好好地华章之国不待,偏偏来这蛮夷之地,你们这是数典忘祖啊!”
  一直都很冷静的老师傅也被司马光给激怒了,语气变得激动起来:“数典忘祖?
  我们若是有半点选择,也不会冒着莫大的风险背井离乡……哦,这不是背井离乡,这是异国他乡啊!
  人离乡贱,更别说离开自己的国家,若是有的选,你道我愿意么?
  可问题是,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你们是天天能吃饱。
  不仅如此,还能够吟诗作对上酒楼,然后鄙视我们这些下里巴人,嘲笑我们愚昧,嘲笑我们不知道爱国,去你么的吧!”
  梅元重急道:“诶诶,李师傅,好好说话嘛,你别骂人啊。”
  司马光被骂了一通,但却没有怎么生气,只是叹息了一声,然后走了出去,也不回去,在工业园里面逛了许久,与很多工人接触聊聊天。
  结束之后,司马光沉默了许久,更韦彦冲道:“如果工厂到处都是,那倒是能够养活不少人。”
  韦彦冲笑道:“工厂暂时就这个了,也就容纳个几十万人,更多的人是在农场和牧场工作,一样也是大企业,他们不愁吃穿,也不愁医疗,都会给安排好的,比起自己种田可好多了。”
  司马光顿时感兴趣起来:“说说。”
  韦彦冲道:“从去年开始,大夏在国相的领导下开始变革,将土地回收,所有人都能够按照家庭人头分田地。
  然后由中粮集团注资成立了七大企业,农牧民可以用土地入股,占得份额。
  农牧民可以在集团农牧场里面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挣薪俸,还可以年底分红。
  每个公司里都会组建工会,农牧民可以参与到管理中去,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现在的农牧民积极性可高了!”
  司马光都听呆了,急急问道:“西夏的部落贵族们同意吗?”


第569章 我们都是讲究人!
  听到司马光的疑问,韦彦冲笑了笑:“当然是同意的,这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嘛,作为西夏的贵族,自然要为国为民嘛。”
  司马光一脸的你骗鬼的表情。
  韦彦冲只能解释一下:“国相认为,贵族承受国民供奉,受万民尊敬,为国民做贡献也是自然,他们愿意将占有的资源给让出来,这本身就是贵族该做之事。”
  司马光盯着韦彦冲道:“不愿意的呢?”
  韦彦冲笑了笑:“不愿意的就没有资格成为贵族。”
  “那之前的那些部落首领呢,他们愿意将土地贡献出来,那手上的权柄呢?”
  司马光继续追问道。
  韦彦冲道:“人生来平等,部落首领本身就是在压迫他人,本不该如此。
  我们自然不会让他们继续下去了,也不怕与司马公您明说,此次之革命,是比宋朝的清丈田亩更加彻底的革命。
  在国相的领导下,将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分给农牧民使用。
  农牧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与各企业合作,而企业雇佣他们,给他们分红,他们也可以参与到管理监督之中,人人都是主人。
  至于不同意的贵族也好,部落首领也好,这由不得他们。
  他们占有的土地原本就该是全体国民所有,他们不愿意交出土地,那就交出他们的性命,这很公平。”
  司马光整个人都斯巴达了,结巴道:“你们把贵族部落首领都给干掉了?”
  韦彦冲摇摇头:“深明大义的人还是挺多的,只是干掉一部分,剩下的大部分就很明智的配合了,倒不用搞得腥风血雨的,不讲究。”
  司马光浑身发寒:“你们要攻打宋朝,若是占领了土地,是不是也要实行这一策略?”
  韦彦冲理所当然地点点头:“这是自然,这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必要一步。
  若是改朝换代之时,还不能给予普劳大众以公平,那这改朝换代又有什么意义?
  司马公一直同情底层百姓,难道不认为这是应该的么?”
  司马光摇摇头:“你们这样不行的,若是宋朝的地主知道你们的做法,他们一定会拼死都要和你们抗争到底的。”
  韦彦冲呵呵一笑:“我们原本就不指望他们,我们依靠的是劳苦大众,国相说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最广大的。”
  司马光不说话了。
  不过他并没有停止下来,而是去了农场牧场,与那些在农牧场里面工作的人交谈,探索他们的生活,并为他们的吃食,他们的医疗条件,他们的居处,以及孩子接受的教育而感觉到震惊。
  司马光是个学者,在政治上他显得迂腐,但在学术上却是顶尖的,欧阳辩展示出来的这种模式,让他想起了《礼记·礼运》篇中对大同世界的理想的描述。
  如果世界上当真有大同世界,那么现在西夏农牧场里面的生活,或许就是最接近了的吧?
  司马光一下子有些糊涂了。
  他本能的觉得欧阳辩的做法并不好,欧阳辩在西夏可以灭部落首领,那么去了宋朝就会灭掉地主绅士。
  而地主绅士,与大宋朝的读书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欧阳辩要灭掉这么一个阶层,这让他感觉到不寒而栗。
  作为大宋文人的一员,司马光为自己的身份而骄傲自豪,也肩负起家国天下的理想,虽然大宋朝让他失望,但他还是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家,没有之一。
  但是,他理智的一面告诉他,他一直抨击大宋朝的地方,在西夏这个地方,却是真正做到了让百姓有尊严的活下去。
  西夏的这种模式,其中有一点是司马光最为欣赏的,就是这里的农牧民抗风险能力比起宋朝的百姓抗风险的能力要大得多。
  ——因为公司会给他们兜底。
  根据他的了解,这些农牧民在公司里面工作,薪俸如同官员一般每月发放,还能够照顾到一日三餐,生病了农牧场里面有农牧场医院,孩子则是集中在农牧场的学校里面上学,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项叫分红的收入,根据公司的盈利,进行按照占有的股份进行分红。
  也就是说,即便是灾年,他们的风险也被公司所承担了,他们只需要承担分红部分的风险就可以了,完全不必担心在灾年的时候卖儿鬻女。
  这难道不是大同世界么?
  好吧,即便不是大同世界,比起大宋的农民,就知道这种生活有多幸福了。
  大宋的农民要承担什么?
  ——田赋、各种杂税、身丁税、科率、和籴、和买……等等。
  这些赋税徭役,早已经榨干了农民的血泪;
  在征收赋税徭役的过程中,这些底层的百姓还要忍受官员的强征暴敛、强取豪夺的行为。
  所以,大好年景的时候还能够勉强果腹,可若是稍微灾年,农民就只能背井离乡。
  司马光想起那个四通车行的老师傅,不也是因为这样才被迫到这异国他乡谋生么?
  司马光茫然了。
  宋朝是华章之国,文人墨客的天堂,可那却是底层百姓的地狱。
  这西夏虽说也是汉唐之后,可在宋朝看来却是蛮夷,但这蛮夷之国,虽然没有文化荟萃,但百姓却能够安居而乐业。
  司马光将自己关在屋子思考了好几天,还是没有答案。
  就在他打算找欧阳辩的时候,却被告知,宋夏之战已经开始了,欧阳辩没有时间见他。
  司马光大急,堵在欧阳辩的行在外面,叫嚷了许久,欧阳辩这才重新见了他。
  “司马公,抱歉抱歉,实在是事情太多,怠慢了您。”
  欧阳辩一脸的愧疚。
  司马光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