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罗马尾撕心裂肺地嘶吼起来:“备战,备战,备战!”
然而这个时候再喊,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冲起来的骑兵和站在原地的骑兵,那根本就不是一类的兵种。
银监卫狠狠插进白马强镇军司的骑兵之中,顿时人仰马翻,几个呼吸之后,白马军司的骑兵队就被穿透了,但这还没完,银监卫快速转头,再次穿刺。
都罗马尾倒是带着亲卫大声呐喊,拼命收拢晃乱的骑兵,但就这么短短瞬间又能够拉起多少人?
大多数人就是靠着个人武勇往上冲,但面对成集团的冲锋,根本是没用的,白马军司骑兵再次被穿透!
两次被穿透之后,白马军司骑兵已经失去了抵抗的胆量了,一声呐喊之后,纷纷拨马就逃。
都罗马尾大声喊叫让他们回来,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个时候看起来危险,但只要将他们拖在这里,等翔庆军赶来,就是全歼的局面!
但没有人听他的。
代蔚华带着自己的骑兵团,身先士卒冲在前面,连着穿透了两次,还待再冲杀一次,却看到被亲卫围在中间,还不断在大喊的都罗马尾。
代蔚华眼睛一亮,用马刀指着都罗马尾喊道:“抓住那个人,他应该就是都罗马尾,随我冲!”
代蔚华部一个个眼睛发红,嘶吼着跟在代蔚华的身后冲杀过去。
都罗马尾的亲卫顿时被冲散开来,代蔚华钩镰枪狠狠砸下,将都罗马尾打落在地。
一个骑兵将都罗马尾身侧飞驰而过,伸手一捞,将他挟持上了马背,用马刀刀柄一磕,都罗马尾顿时翻了白眼晕了过去。
代蔚华大喜:“干得漂亮!快去报告狄将军和折将军,已经活捉都罗马尾,可以撤退!”
远处已经有马蹄声轰隆而来,银监卫赶紧撤退,灵州城东城门留下四处逃散的骑兵和尸体。
……
“耻辱啊,真是天大的耻辱,竟然让人在灵州城门口见都罗马尾给活捉了去,废物,真特么是废物!”
梁乙埋大发雷霆。
但雷霆之怒下面,却是一股彻骨的寒冷。
横山盗为什么能够悄悄地抵达灵州城,却没有人汇报回来,让翔庆军有所准备?
要知道这一路上可是有铁门关、白池城、盐池、耀德城等城市关隘,横山盗怎么可能一个都没有惊动,就直接在灵州城劫持了都罗马尾呢?
难道是横山盗将这些城市关隘都给打下了?
这根本不可能,几天的时间,怎么可能将这些全部都给打下来,那么唯一的可能便是——这些城市和关隘,都投降了他们党项的皇帝李秉常了!
其实他还真的是误会了,银监卫能够抵达这里,是因为银监卫是绕开了这些城市关隘,虽然绕了路,但依然比都罗马尾先到,那这就是银监卫已经训练的快行军的训练了。
这些年银监卫纵横大江南北,算是将长途行军给练出来,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时代,没有谁比银监卫更加擅长赶路了。
那不是因为银监卫有马的原因,而是他们更加擅长忍耐疲劳以及懂得科学赶路。
银监卫的意志更加的坚定,这就是根本的原因。
银监卫爬山涉水,绕过城市关隘,然后赶在都罗马尾所部之前埋伏在灵州城附近,然后一举掠走都罗马尾,整个下来简直就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不过这个时候的梁乙埋姐弟不相信奇迹,他们只相信阴谋。
各地监司也不相信奇迹,他们相信的是利益。
……
“妈的,房当氏、细封氏也太无耻了吧,竟然偷偷投降了陛下,这不是抢我的功劳吗,不行,荣进明,立即点兵,我要去向我们的皇帝陛下请命出征!”
野辞袭庆大声骂道。
荣进明也有些惭愧,赶紧道:“是,我立即去!”
第二日,西寿保泰军司点了两万多人浩浩荡荡的出发,将对面的宋朝守将给吓得够呛。
西寿保泰军司和静塞军司相离不远,静塞军司又是在横山地区与西寿保泰军司之间,西寿保泰军司这么一动,静塞军司的颇超东青就有些坐不住了。
这个坐不住倒不是要和野辞袭庆争功劳的意思,而是怕野辞袭庆将静塞军司当成投名状给打了,那才是冤枉呢。
还真别说,野辞袭庆的确有这样的心思。
既然要投李秉常,那么站在梁氏那边的人都是敌人,既然如此,那就干脆给打了,既能够增强李秉常夺权的胜算,又是一个大功劳,何乐而不为呢?
“头,您得尽快决定了,是站李秉常还是站梁氏,若是不尽快决定,恐怕到时候两头都不落好。”
颇超东青的智囊道。
颇超东青迟疑了一下:“你觉得呢?”
智囊是个汉人,闻言一笑:“自然是站在强者的身边。”
“梁氏?”
智囊摇摇头:“形势已经有了变化,现在强者是我们的皇帝陛下!”
第528章 我章惇是大夏之民!
“李秉常?”
颇超东青很是诧异。
也怪不得颇超东青感觉到诧异了,毕竟李秉常方虽然挫败了白马强镇军司的进攻,甚至胆大到灵州城下将都罗马尾给活捉了,但这并不意味李秉常方的实力就胜过梁氏了。
毕竟现在梁氏还占据着中枢呢,现在真正表达归顺李秉常的只有野辞袭庆那个二愣子,但就一个军司的归顺,并不能影响大局。
“呵呵,我们汉人有句话叫名正言顺,大夏是大家的大夏,但终究是李家的大夏。
李秉常若还是以前那个躲在深宫里的小孩,大家认得便是梁氏。
但李秉常既然逃出来了,还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那么他的影响力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现在李秉常的黑鹞子将白马强镇军司打得落花流水,还活捉了都罗马尾,这说明他的实力很强。
有这样的实力,只要有人站在他的身边,他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强。
野辞袭庆这人不简单啊,不仅有野心,还十分的果决,在看到这种局势的时候,立即下注,现在甚至都起拔投靠李秉常了,若是李秉常当真夺回天下,野辞氏的崛起就在眼前了。
头,这个队始终是要站的,现在李秉常的势头非常好,只要咱们静塞军司加入,加上西寿保泰军司和李秉常控制的横山地区,那么这边陲就能够连成一片了。
东边两大对抗宋朝的前线军司,实力不比翔庆军以及禁军实力差,足以抵挡了。
关键是,西寿保泰军司以及咱们静塞军司一起加入皇帝陛下这一边,绝对会形成一股大势。
毕竟李秉常才是名正言顺的大夏皇帝,梁氏不过是后党而已,该支持谁,难道有那么难选择么?”
智囊的话让颇超东青心中一动。
他斟酌了一下道:“那咱们……就向咱们的皇帝陛下效忠去?”
智囊微笑点头。
颇超东青微微颔首:“我先想一想,张先生先去休息一下吧。”
智囊退下。
颇超东青看着智囊的背影,眼中若有所思。
后面有人踱步出来。
颇超东青并不吃惊道:“你怎么看这个张师臣?”
出来的人也是一个汉人,这个汉人叫罗居益,是当地罗姓大族,罗姓大族是汉族,但他们和颇超氏一向合作紧密。
罗居益也是一脸的若有所思:“颇超兄,这个张师臣可不简单啊。”
颇超东青笑道:“当然不简单,从宋境来投的宋人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恐怕张师臣这个名字都是假的。
但我留下他,是这个人着实眼光毒辣,出谋献策,谈天论地,见识极为广阔,他的才华是我生平仅见,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是什么无名之辈,但张师臣这个名字,我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罗居益点点头:“嗯,颇超兄,这样来历不明的人,还是莫要放在身边好,不然恐有肘腋之变。”
颇超东青笑了笑道:“嗯,这个我心里有数,不过罗兄,你觉得他的分析如何?”
罗居益斟酌了一下道:“他的分析不无道理,就目前来说,李秉常还真的有可能夺回权位,既然要站队,我们就干脆站在李秉常这边,否则我们立即就会受到野辞袭庆和黑鹞子的联手攻击,他们是不会允许静塞军司将他们分成两截。”
听到罗居益这么说,颇超东青终于下定了决心:“好,那我们便投李秉常,不过,这个张师臣我倒是要看他是什么人,罗兄,麻烦你将他叫进来。”
罗居益点点头去了,一会的时间,罗居益便带着张师臣归来。
颇超东青笑道:“张先生,我刚想过了,您的建议是非常好的,我决定向咱们的皇帝陛下效忠,不知张先生有何教我?”
张师臣看起来并无讶异,似乎早就知道颇超东青会做这个决定了,闻言笑道:“那就请颇超兄发公函,横山那边、野辞氏那边都要发,还有其余的监司以及城市,都要一一发函,这样可以营造大势,让更多人投向陛下,这样大势可成!”
颇超东青点点头道:“那横山那边呢?”
张师臣道:“如果颇超兄信得过,张某这便走一趟,一来向陛下表达颇超氏和罗氏的效忠之意,二来嘛,则是要谈清楚该如何配合作战等事宜。”
颇超东青喜道:“如此甚好,不过,张先生在那边难道有熟人吗?”
张师臣听出颇超东青的试探之意,到了这种境地,便也不再隐瞒,笑道:“实不相瞒,张某之张,并非弓长张,而是文章之章……”
罗居益吃惊道:“章惇张子厚?”
张师臣……哦,不,章惇,他有些诧异道:“罗兄也听说过章某?”
罗居益一脸的惊叹:“章兄的大名,罗某略知一二,我有一个堂弟,就在吐蕃那边做生意,对吐蕃的消息还是知道一些的,近些年宋朝的熙河开边,是两个了不起的年轻人干成的,一个叫王韶,一个叫章惇,了不起啊,了不起!”
章惇谦虚一笑:“主要还是子纯兄的手笔,章某不过是查漏补缺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罗居益赞叹道:“章兄这话就太谦虚了,据我那堂弟说,开边之时,章兄采取的招抚、征讨、屯田、兴商、办学相结合的战略方针,效果简直是拔群,“用兵有机略”,“每战必捷”。。
熙河之役,拓边二千余里,收复熙、河、洮、岷、叠、宕六州,让大夏有腹背受敌之忧,这等丰功伟绩,哪里是一句查漏补缺可以形容的。”
颇超东青的脸色不太好,沉声道:“所以,章兄其实是宋朝的奸细?”
章惇笑了笑道:“非也非也,章某既然来了,就已经不是宋朝之民了,如今的章惇,是大夏之民。”
颇超东青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你是李秉常的人?”
章惇笑了笑道:“颇超兄这么想也行,不过颇超兄放心,章某对静塞军司没有半点恶意,是真心想邀请静塞军司弃暗投明,一起拥护大夏的皇帝陛下。”
颇超东青和罗居益面面相觑,感觉颇为魔幻,一个宋朝人,口口声声说拥护大宋的皇帝陛下,这个世界是怎么啦?
第529章 米粒之光,岂敢与日月争辉?
宋朝文人投靠西夏也有不少,比如说鼎鼎有名的张媛、景询这些人,但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大宋朝不得志,因此对宋朝怀恨在心,干脆投了西夏,以求的荣华富贵。
但章惇明显不是啊。
章惇因为和王韶一起主持了熙河开边,帮大宋朝开创了有宋以来最大的军事成就。
按理来说,有这样的功劳,章惇回去之后高官得做,甚至几年后当上什么枢密使都有可能的。
那可是入相,怎么都谈不上不得志吧?
这么一个人,怎么就隐姓埋名,来到自己的手下,然后怂恿自己去李秉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颇超东青百思不得其解。
“我很难理解。”颇超东青道。
章惇明白颇超东青的困惑,但他只是微微一笑:“颇超兄在意皇帝宝座上坐的是谁吗?”
颇超东青摇摇头,又不是我做皇帝,其余的谁做还不是一样,梁氏掌权还是李秉常掌权,对他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当然啦,如果他能帮李秉常夺得天下,那就不一样了。
“那颇超兄会在意皇帝宝座上坐的是汉人还是党项人么?”
颇超东青又摇摇头,如果介意的话,梁氏执政,他就该起兵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
罗居益道。
章惇笑道:“如今辅佐皇帝陛下的是一帮汉人,皇帝陛下也想要实行汉礼,以后的大夏,将不分蕃汉,党项人也好,汉人也罢,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我这个汉人支持皇帝陛下,那又有什么奇怪呢?”
罗居益盯着章惇道:“你还是没有告诉我们,你到底想要什么?
别和我说什么权势,你若是在乎这东西,在大宋朝就唾手可得,没有必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