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辩笑了笑道:“汉礼蕃礼都好,宋夏是兄弟之邦,好好地做生意就好了。”
李秉常心中一怒。
欧阳辩的意思是,别整这些虚的,我才不管你是汉礼还是蕃礼,你掌不掌权管我屁事,我只要做生意挣钱就完了。
欧阳辩拒绝的意思很明白了。
李秉常强笑道:“话虽如此,然而行汉礼之国知荣辱明是非,行蕃礼之国行弱肉强食之行,宋夏虽是兄弟之邦,但行汉礼之兄弟,自然兄友弟恭,行蕃礼之兄弟,恐怕同室操戈啊。”
欧阳辩微微一笑。
李秉常的意思是,梁氏执政行蕃礼,行蕃礼指的就是梁氏,那么行汉礼的自然就是他李秉常了,梁氏有可能会因为利益和宋朝打仗,但他若是执政,他就会向宋朝俯首。
欧阳辩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这样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如果是以前,倒是有点意思,保持边境安稳,自然国泰民安,但现在欧阳辩想要的可不是什么和平。
欧阳辩摇摇头道:“蕃礼也自有一番风味,梁国相也是汉人,也是知书达理之辈,与宋朝之贸易往来也颇为频繁,两国受益良多,实在不宜多动,贸然该制实为不智。”
欧阳辩的意思是,我和梁乙埋合作得好好地,我才不谈这摊浑水呢。
李秉常脸上露出厉色,缓缓道:“可若是朝中大臣贵族皆多反对呢?”
李秉常的意思是,现在合作看似好,但也有许多是没有再合作中获益的贵族,现在这些人反而来支持我了,我若是振臂一呼,他们一定会反对梁氏的,到时候梁氏为了大局,就一定会结束宋夏之间的蜜月,到时候大仗必然再起。
这话颇有威胁欧阳辩的意思,因为欧阳辩是永兴军路的经略使,按照一般的理解,文人不喜欢打仗嘛,若是大仗再起,欧阳辩这个经略使就要首当其冲了。
欧阳辩心中一笑,这可不正好。
他正愁着没借口呢,大仗一起,他这个经略使正好名正言顺干涉军队,正好往里面塞人啊,若是和平时期,他还真的不好干这种事情。
欧阳辩想了想,还真的让李秉常搞点事情出来,否则还真的很难有机会。
“陛下不可!”
欧阳辩脸上露出焦躁的神色,似乎被险峻的前景给吓到了。
欧阳辩低声下气道:“陛下,还是以和为贵啊,宋夏两国,乃是兄弟之邦,大动干戈,受苦的还是两国的百姓啊!”
李秉常心中振奋,以为把中欧阳辩的命脉了,顿时也不再隐藏了:“大学士,帮朕拿回权力,只要朕拿回权力,宋夏两国永世交好,不再擅动干戈!”
欧阳辩苦笑道:“臣能力有限啊,臣只是个经略使……”
李秉常踮起脚尖,在欧阳辩的肩头上拍了拍道:“大学士莫担心,朕知道你的意思,我这里自然有让你说服贵国皇帝的筹码,我只是想问问大学士,可愿意帮朕?”
欧阳辩有些犹豫不决。
李秉常决定下猛药:“朕可以将河东之地割让给宋!”
“什么!”
欧阳辩吃了一大惊。
李秉常肯定的点点头:“没错,黄河以东数州,都可以给宋朝,大学士若是玉成此事,必然会获得大功,肯定可以再次回归中枢!”
欧阳辩心中一动,看来这个李秉常不简单啊,这句话可是透露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意味。
回归中枢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大多是指被贬谪出京者,才会用这么一个词,李秉常想必是知道自己的情况,才会有这么一说。
关键是,自己才刚刚来,李秉常就有了这么一个策划,想来已经是策划了许久了。
“陛下,为什么是外臣?”
欧阳辩盯着李秉常问道。
李秉常笑道:“朕需要大学士,大学士也需要朕。”
欧阳辩笑了起来。
这李秉常年纪不大,可这坐在龙椅上的人,没有一个是真的单纯的啊。
想必李秉常认为,自己被贬谪出京,必定是千方百计想要重新回归中枢,既然都有所求,那么联合在一起也实属正常嘛。
看到欧阳辩的笑容,李秉禅颇为开心:“那么学士是答应了?”
欧阳辩点点头道:“陛下可有信物,外臣要秘密向吾皇汇报,若无信物,恐难取信。”
李秉常大喜:“自然自然,朕亲书一封,由学士带回,万望学士莫要误朕!”
欧阳辩笑着点头。
李秉常赶紧写信,甚至还盖上自己的私章,将信给了欧阳辩。
欧阳辩告辞。
回去的路上,欧阳辩又是振奋,又是为这李秉常的命运慨叹。
虽然这李秉常有那么几分心思,但如此轻信他人,这位置也坐不稳的,怪不得历史上也没有个好下场。
如果自己想要讨得梁乙埋好感,只需将此信一递,李秉常就会成为国贼,届时不过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罢了。
幸好是我这个大好人啊!
第498章 我不要他胜,而是要他败!
大好人欧阳辩回去之后赶紧让人把信通过急脚递送回京去,这样重要的信息自然得用急脚递。
欧阳辩想要搞事情,但这个事情还真的由赵顼来搞,他自己非但不能搞,还得避着点,不然担上挑拨两国兄弟之邦感情的罪名,那可不妙。
——朝堂上那班人可都可着劲想再踩自己一脚呢。
以欧阳辩对赵顼的了解,这么好的机会,赵顼肯定是忍不住的。
果不其然,急脚递快速地将信件送来,赵顼任命欧阳辩为这件事的主管处理这件事情,李秉常需要怎么配合欧阳辩就怎么配合,最重要的是将河东几个州拿回来。
西夏在河东的几个州可不是什么鸡肋,那几个州不仅面积有西夏三分之一大,而且是河套平原最为肥沃的土地,那里可是上好的养马地,若是拿到那里,对于宋朝来说,那是战略性的扭转。
不用赵顼多说,欧阳辩早就对河套虎视眈眈了。
河套有多么重要?
河套地区对中原王朝意义重大,得之则关中、河北稳如泰山,失之则整个北方震动。
河套不仅仅是养马地、中原王朝的面对游牧民族的缓冲地,关键是,这里对西夏来说也是一块战略要地。
西夏大部分国土沙化严重,唯有河套地区,有高大山脉的存在阻隔了蒙古高原吹来的风沙,黄河的不断冲刷使得河套平原宜农宜牧、土地肥沃。
鄂尔多斯高原面积是河套平原的五倍,自然条件却非常恶劣,沙化严重、缺乏水源、人口承载低。
而河套地区就是西夏王朝的根基所在,有河套,西夏虽然未必富裕,但能够保证不受饥荒,但失去了河套,西夏的抗风险能力就基本为零了。
失去河套,西夏就会失血而快速地虚弱下去。
而得到河套的宋朝,则会变得强壮起来,有河套马的中原王朝,才是强大的中央王朝。
所以赵顼给到欧阳辩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得到河套!
得到赵顼的密令,欧阳辩就好行事了。
欧阳辩将一封信交给现代牧业的运输部门,信件自然会快速地到达李秉常的手上,这个不需要欧阳辩操心。
现代牧业集团在西夏已经完成了渗透,这点小事情手到擒来。
回到庆州,欧阳辩立即视察庆州工业园。
——重新回到庆州,他还没有好好去看过这个位于西北的工业中心呢。
庆州工业园说是西北工业中心,实际上,它可能是世界的工业中心。
在这里,经过六七年的发展,已经拥有百万级别的专业工人,由汴京技校源源不断提供的技校生作为技术骨干,汇聚了这个时代的重工业、轻工业的上中下游配套企业,形成的这么一个工业中心。
如今的庆州工业园,辐射的是西夏、吐蕃诸部、辽国、宋国内部的秦凤路、利州路、成都府路、河东路、京西路,甚至影响力已经传播到了回鹘、再往西的黑汗等等国家地区。
欧阳辩考察之后颇为满意,这里已经形成当今世界最为齐全的工业门类,即便被封锁了,也不需要担心生产不出东西来,只要有原材料,就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各种产品出来。
但欧阳辩今天来的目的不是考察这个,他是来看工业园的护卫队的。
工业园的护卫队队长叫狄虎,是狄青以前的家丁,说是家丁,其实就是最为信任的心腹。
狄青解甲归田后,狄虎和一些家丁就让狄青打发到了欧阳辩这里,欧阳辩将他们放在银监卫里面。
之前欧阳辩来庆州,开建工业园,就让狄虎等人进入工业园护卫队,到现在已经是六七年过去了。
工业园的护卫队名称叫护卫队,但人数和装备都不像是护卫队。
工业园足足有一万人的护卫队,身披黑色铠甲,骑着高头大马,配置弓箭马枪马刀,一应齐全,说是最为精锐的骑兵也不为过。
不过也正常,这些人本身就是银监卫出身,不过是换了个名称罢了。
护卫队的人数虽多,但分散在百万级工业园区里面却不太起眼,如今的工业园,占地面积多达二十平方公里,里面厂房林立,一万多的护卫队散落在里面是不怎么起眼,而集中训练的时候是有基地的,相当隐秘,并不为人注意。
欧阳辩在护卫队的集训营地里面观看了护卫队的训练,看完之后,他信心满满,有这一万精锐骑兵在,他搞事情就不需要那么瞻前顾后了。
根据狄虎的说法,这一万护卫队,足以匹敌当世顶尖骑兵。
所谓当世顶尖骑兵,指的当然是西夏的铁鹞子、辽国的铁林军、女真的铁浮屠,以及宋朝的静塞军了。
当然啦,宋朝如今已经没有所谓静塞军了。
静塞军战斗力强悍,将领们都喜欢将静塞军士兵调配到自己的军营来保护自己,静塞军已经被肢解,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将信寄出之后,欧阳辩能做的就是先等消息。
欧阳辩要做的就是那一股东风,至于万事,得是李秉常去做,或者说是让梁太后去做。
欧阳辩可没有期待李秉常能够成事,而是等李秉常失败。
没错,你没有看错。
欧阳辩在等李秉常失败。
欧阳辩的判断并不是源于后世李秉常已经失败的结果来推测,而是基于现在梁乙埋姐弟对于朝政的掌控。
相比起历史,梁乙埋姐弟对于朝政的掌控要跟稳固一些,因为灵州自贸区的开设,让很多贵族得到了利益。
话说的好听没用,名正言顺也没有用,关键还是利益。
贵族们大多以脚投票,谁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就会跟谁走。
梁乙埋是个会做人的,灵州自贸区的利益他并没有全占了,前期给了灵州的贵族,后来分包给西湖城公司去运营,得到的利益可是给到了贵族的。
而且贵族们得到的利益可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大的利益来自于对于货物的零售,这才是关键的利益。
在大部分贵族利益均沾的时候,梁氏后党的地位相当稳固。
而帝党,也就是没有利益可得的部族,大多是偏远部族,虽然战斗力强悍,但对于朝廷影响力却是一般。
远水救不了近火,一旦梁氏姐弟发难,李秉常照样还是瓮中之鳖。
所以,李秉常必败。
但欧阳辩要的就是李秉常的败,而不是李秉常的胜。
梁太后掌控西夏,由于她是汉人,又是后宫干政,所以西夏国内并不能统一对外,一旦李秉常上位,名正而言顺,那么西夏必然会成为宋朝的心腹大患,欧阳辩也会首当其冲,那不就是为李秉常火中取栗了么。
欧阳辩才不做这样的蠢事呢。
第499章 我都要!
西夏王宫。
西夏国主李秉常、大将李清、大学士景询三人在偌大的宫殿里面,宫殿里再无他人,其他的人都被李秉常驱逐去了外面。
“朕已经收到了宋朝皇帝的信了,赵顼愿意帮助朕夺回天下。”
李秉常处于变声期的声音中带着兴奋。
西夏的国主在西夏国内都是自视为皇帝,也自称为朕,国内诏令也是如此,不过与宋朝国书交流的时候就不能如此了。
李清和景询对视一眼,看到彼此眼里的激动。
一般来说,李清和景询都是汉人,他们应该支持梁太后姐弟才是,因为梁太后姐弟是汉人嘛。
但是西夏颇为魔幻的是,汉人的梁氏姐弟要恢复蕃礼,而身为党项人的李秉常却心心念念想要恢复汉礼。
不过这事看似魔幻,内里不过就是政治问题罢了。
梁氏姐弟身为汉人掌控西夏这个党项人国度,就必须靠拢党项人,这样才能够争取更多的支持。
而李秉常身为党项人,他若是跟在梁氏后面,就没有自己的支持者了,他必须争取其余的力量。
而这个力量就是西夏国里面的汉人。
正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