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又想当皇帝,哪里有个头啊!”
黄怀义的脸更白了。
娘咧,官家这是魔怔了吗,连造反都出来了。
“官家,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赵顼笑了笑:“这里就你我二人……嗯,大伴,你说,季默会成为韩相么?”
黄怀义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得,在这等着呢。
这话不好回答啊,谁知道官家心中是怎么想的。
但是结合最近官家的表现来看,官家应该是有些想法了。
韩琦最近吃了大亏,欧阳辩一系声势大振,官家应该是看到了这一点,觉得韩琦的实力大损,没有必要将其驱逐出政事堂了,留着和欧阳辩抗衡,这才是异论相搅的传统嘛。
官家看来也是得到了老赵家坐天下的精髓了。
如此这般想来,黄怀义便有答案了:“陛下,臣子可能原本就没有这个想法的,但如果给了机会,反而会害了他,英明的君主,自然不会让臣子有这样的机会,这才能全君臣之义。”
赵顼哈哈大笑起来,指着黄怀义道:“大伴啊大伴,你就是个人精呢,不过这话你说对了,好的君王,就不该考验臣子的忠诚,这样反而能够全君臣之义啊。”
赵顼从窗子看向外面,外面星星点点的灯笼密布,天地之间一片雪白,好一个静谧的夜晚啊。
“有了这场大雪,明年便会有好收成!”
赵顼心满意足道。
熙宁七年即将过去,熙宁八年迈着大步走来。
第487章 谋反案!
“国舅爷,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了,这刀子都架到咱们脖子上了,再不反抗,咱们就成了刀下之鬼了!”
韩琦大声道。
曹佾皱着眉头,之前的韩琦淡定自若,怎么现在如此激进?
他转念一想,想到那四十多个被监禁、撤职、调离岗位的中层官员,以及最近的传言,曹佾心中一动——那事难道是真的?
曹佾呵呵一笑:“不至于不至于,咱们弃车保帅,您看,现在不是已经消停了么,如果陛下当真想要韩相去职,早就找您谈话了。”
韩琦深吸一口气。
其实他心里也不太明白赵顼在打什么主意,这一次阵仗不小,连张方平和苏颂都卷进来了,不可能就为了干掉那些中层官员而已。
中层官员的威胁在于未来,而不是现在,虽说这个未来也不远了,但终究是未来,不是么?
如果赵顼他们有这个耐心,等等就好了,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何不再等等呢,何必在这个时候闹这种事情呢?
难道,真的只是欧阳辩的自保而已?
韩琦也对自己的判断起了怀疑了。
不过韩琦毕竟是个老政治家了,他不会如此轻忽,在政治场上,任何一点轻敌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现在欧阳辩已经呈现出进攻的态势了,自己不能被动防御,得主动进攻才行!
韩琦冷笑道:“国舅爷,老夫倒是无所谓啊,虽说三十多个青年才俊虽说损失了,但韩家、崔家的后起之秀如同过江之鲫,了不得十年后,朝堂之中又充斥着两家的青年才俊,曹家么,呵呵。”
曹佾眉头抖动——曹家老太湖一旦过身,曹家的境地就会很危险了。
韩琦说得对,韩家崔家不需要十年,青年才俊就会再次充斥朝堂,因为韩家和崔家都是读书人世家,而曹家是武将出身,因为得罪了欧阳辩,在当时清丈田亩的对抗,折损了一批子弟,让其他的将门趁机侵袭了大部分的领地,以至于元气大伤。
曹家想要再次崛起,其实没有那么简单了,现在还能够依靠曹太皇太后的权势勉强支撑,一旦曹太皇太后过身,曹家即将沦为众多猛兽的目标。
所以,着急的的确应该是自己啊。
想到这里,曹佾一脸的诚恳说道:“韩相误会了,曹家自然要共襄大举的,韩家、崔家、曹家那都是一个阵营的同袍,自然用共同进退的,韩相说什么就是什么,曹家愿韩相马首是瞻!”
韩琦暗自一晒,早这样不久完了,矫情!
韩琦低声和曹佾说了一通话,曹佾满脸的大骇……
……
崇政殿。
赵顼埋头奏疏,一阵脚步声匆匆而来,他不用抬头便知道是黄怀义。
果然,黄怀义的声音响起:“官家,国舅求见。”
赵顼抬起头来,脸色带着不明意义的笑容:“快快有请。”
黄怀义赶紧转身,赵顼拍了拍脸皮,把笑容敛去,换成严肃的神情。
脚步声传来,赵顼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脚步声散乱又急促,完全不像是印象中那个优雅从容的国舅爷。
曹佾出现在门口处,寒冷的天气里,曹佾竟然满脸汗珠子,帽子里竟然有丝丝雾气透出,赵顼心中吃了一惊。
“国舅这是作甚!”
赵顼惊呼道。
曹佾扑通一声跪下:“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赵顼赶紧道:“国舅快起身,站起来说话。”
曹佾赶紧站起,不等赵顼多问,便急道:“陛下,有宗室密谋造反!”
赵顼被吓得一哆嗦:“此言当真!”
曹佾大声道:“陛下,这是有人投入臣家中的密信,陛下请看!”
黄怀义赶紧接过密信递给了赵顼,赵顼打开观看,曹佾悄悄地观察赵顼的神情。
赵顼的神情变化如同变脸一般,从震惊到淡定,一会又咬牙切齿,一会又露出窃喜的神情,让曹佾不由得暗暗心惊。
曹佾心惊之际,只听到赵顼说道:“国舅所奏之事非常及时,如果此事当真,国舅于国有功,此事朕知道了。”
曹佾迟疑道:“那陛下……”
赵顼挥挥手道:“此事朕自会处理,国舅爷回去好好歇息吧。”
曹佾不敢多说,只能退下了。
赵顼又拿起密信看了一会,脸上露出笑意:“大伴,将开封府蹇周辅找来。”
……
欧阳辩在签押房处理公文,突然有密集的脚步声传来,欧阳辩不免有些奇怪,条例司虽然繁忙,吏员们一个个忙得脚不沾地,但大多都蹑手蹑脚的,不敢打扰了诸位大人,何况自己这里。
他抬眼看向门口,有几个身着公服的衙役,前面一个绿袍官,胸口一个鸿漱补子,看样子应该是开封府的属官。
绿袍官员神色冷肃,一双眉毛上卷,一看就是性格冷厉之辈。
一个吏员快步走了进来道:“参政,那几位是开封府的公差,说是有事情来找参政。”
“哦?”
欧阳辩抬了抬眉头。
“什么时候开封府的公差都能够进条例司了?”
绿袍官闻言眉毛一掀:“你就是欧阳辩?”
欧阳辩呵呵一笑:“以下犯上,你一个从六品,哪里来的底气?”
绿袍官紧紧盯着欧阳辩道:“欧阳辩,你犯事了!”
欧阳辩双手往前一扬,袍袖一挥,背着手昂然挺立:“来者何人?”
绿袍官道:“开封府推官蹇周辅,奉旨稽查李逢谋反案,有人供出,欧阳参政牵涉其中,是以前来请参政去开封府回话。”
欧阳辩心中暗暗吃惊,谋反案啊,那这事可大可小啊!
欧阳辩呵呵一笑:“本官事务繁忙,有事便说吧。”
推官蹇周辅道:“此案涉密,此地人多眼杂,不宜问话。”
欧阳辩笑道:“本官以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即便涉及案件,也要有确凿证据,才能够去开封府接受审问,请问有人指正本官吗,或者说有证据证明本官牵涉其中?”
推官蹇周辅脸色一变,不由得暗道孟浪了,他以为欧阳辩年轻好忽悠,没想到这么难缠。
第488章 熙宁七年的落幕!
蹇周辅带着人怏怏而去。
欧阳辩却是皱起了眉头。
一会曾布和吕惠卿等人过来,欧阳辩安抚了一下,然后就去求见赵顼,然而赵顼那边传来消息,说赵顼事务繁忙,暂时无法接见。
欧阳辩顿时知道事情大条了。
欧阳辩派人去查询的所谓“李逢谋反案”也有消息传来了。
事情起于熙宁七年腊月,沂州百姓朱唐告李逢有逆谋。
负责提点刑狱的官员王庭筠审查后,认为“逢谤朝政,或有指斥之语及妄说休咎”但没有实际证据,且认为告发者朱唐告人虚妄。
这个事情不知道怎么的就到了赵顼那里,赵顼于是让蹇周辅来调查这个案件。
欧阳辩派去探听的人还得知蹇周辅查出涉及李逢一案还有河中府观察推官徐革、医官刘育、将作监主簿张靖、武进士郝士宣、进士李侗等多人,其中更包括牵连宗室赵世居。
听到这里,欧阳辩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所谓“李逢谋反案”他可能不清楚,但是“赵世居谋反案”他就顿时想起来了。
结合探听人的信息和他前世的了解,这个事件的原貌顿时勾勒了出来。
案件的关键人物是李逢。
此人是徐州人,曾任余姚主簿,后来不做官了。可能对朝廷不满,他经常发牢骚,“语意悖乱”。
北宋时期,有一句预言私下里流传——“太祖后当再有天下”。
这句话源于宋太祖安葬时,司天监苗昌裔看到太祖陵墓的风水后,说了一句话:“太祖后当再有天下。”
李逢本身就对朝廷不满,可能听闻了这句预言后便积极活动,后来结识了宗室赵世居,经常出入赵世居的府邸。
赵世居是宋太祖的四世孙,赵德芳的曾孙。
赵世居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交友,结识了各类人物,李逢便是赵世居结识的众多人物之一。
案件至此,调查的焦点就指向了赵世居。
经查赵世居“结纳匪人,议论军事,怀挟谶语,寻访天文变异、朝廷得失”。
调查发现,司天监秦彪、医官刘育、将作监主簿张靖等人都与李逢赵世居有接触,其中司天监秦彪还曾送给赵世居一幅《星辰行度图》,赵世居自己还藏有一本《攻守图术》。
事已至此,宋神宗不得不怀疑赵世居真的有谋反的意图。
欧阳辩和赵世居没有直接的往来,但赵世居和嘉王頵有关系啊!
——医官刘育曾在赵頵府上的任医药祇应。
而蹇周辅查案的时候,发现嘉王赵頵与欧阳辩来往颇密切,嘉王的产业大多从欧阳辩这里半买半送,因此可以认为,这些都是欧阳辩在向乱党输送利益,以支持谋反事业。
嘉王赵頵是赵顼的亲弟弟,排行老四,虽然不像岐王一样和欧阳辩同窗过,但也是流着鼻涕起就跟着欧阳辩混的,欧阳辩发了之后,他也跟着岐王赵颢一般,死缠烂打在欧阳辩这里买了一些产业。
欧阳辩面沉似水。
谋反案对于欧阳辩来说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他是和岐王往来,和赵世居并没有接触,对于欧阳辩来说,他是赵顼的的红人,当然没有背叛赵顼的必要。
但是现在赵顼的态度却有些微妙。
之前约定好的清理韩琦的事情,赵顼没有执行,而欧阳辩求见赵顼,赵顼又借口事务繁忙不见。
赵顼这是想干嘛?
欧阳辩隐约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他让人密切关注此事,并且暗地里也在做准备,如果事情有变,也好有所应变。
事情果然和历史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在十来天后,赵顼终于答应将欧阳辩了,不过并非单独召见,而是聚集了政事堂、枢密院、两制官一起商量该怎么定案。
全场赵顼不和欧阳辩眼神交流,欧阳辩的建议也只是被采纳部分。
欧阳辩认为“世居当行法,其妻及男女宜宽贷,除属籍可也。今此一事,既重责监司,厚购告者,恐开后人诬告干赏,官司避罪,将有横被祸者。愿陛下自此深加省察。方今风俗,不惮枉杀人命,陷人家族以自营者甚众。”
实际上的处置是:
“赐右羽林军大将军、秀州团练使世居死,翰林祗候刘育陵迟处死,试将作监主簿张靖腰斩。”
“司天监学生秦彪、百姓李士宁杖脊,并湖南编管;
大理评事王巩追两官勒停,知瀛州、祠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刘瑾落职,知明州,前翰林侍读学士、礼部侍郎滕甫落职,候服阕与知州。”
宋太祖四世孙赵世居被赐死,刘育凌迟,张靖腰斩。
这是宋代少有的严惩。
北宋对大臣、对宗室历来都是温情脉脉的,这次看到却是极度冷酷的一面。
此外,他们亲人都遭到牵连。
“世居子孙贷死、除名、落属籍,隶开封府官舍监鏁,给衣食;
妻女、子妇、孙女,并度为禁寺尼;
兄弟并追两官勒停,伯叔兄弟之子,追一官,停参。
刘育妻子分配广南,为军员奴婢。张靖父母妻,决杖,广南编管。”
嘉王赵頵原本多次“议论时政”,因为涉及此案,结案后他“尔后惟求医书,与其僚讲汤液方论而已”,彻底远离政治。
欧阳辩没有被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