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主要还是当时都是买的小院子,当真要住一起还是颇不方便。
欧阳辩很少就是自己搬出去住的,因为他的应酬太多,嘉佑年间时候,苏家父子、曾家兄弟都是在他那里备考的,所以相互之间感情颇好。
不过欧阳修致仕之后,便和欧阳辩住在一起了,即便他其实喜欢的是颍州,但是对自己幼子的喜爱,让他舍弃了颍州的安逸生活。
欧阳修去世后,欧阳辩几兄弟去守陵丁忧,薛夫人等人则是在汴京城居住,欧阳辩提前回来了,薛夫人自然是过来与欧阳辩一家一起住的。
现在人也不少了,欧阳辩夫妻两个,和儿子欧阳茂,以及薛夫人,现在又有一个王桓一起,加上门房奴仆等等,其实人也不少了。
欧阳辩富可敌国,但性子还是喜好简朴,院子其实并不大,但周边的院子都是他的,里面住着的都是他的侍卫们,以他的院子为核心散布出去,方便保证他的安全。
黄好谦的马车进入这个范围之后,立即就被人盯上了,不过马车上挂出一个有特别标志的小灯笼,盯着的人顿时少了很多,有人过去查看了一下,发现只有黄好谦以及车夫两人,便放行了。
不过黄好谦提着的心并没有放下,因为他还是觉得有人在暗处盯着他。
黄好谦被门房引到客厅,一会欧阳辩就出来了,身着燕服,颇为随意,黄好谦赶紧站起来。
欧阳辩呵呵笑道:“最近的弹劾写得不错啊,几道兄。”
黄好谦赶紧道:“有季默提供的材料,我要是还赶不走几个人,那我就是酒囊饭桶了。”
欧阳辩大笑起来。
黄好谦在御史台当御史,每个月都有任务,欧阳辩便给他提供一些材料完成任务,黄好谦战斗力不错,颇是驳倒了一些人,最近声势营造得相当不错。
黄好谦颇有热切:“季默让我调查之事,已经有了眉目了。”
欧阳辩笑容稍敛,点点头,等着黄好谦说话。
黄好谦说道:“吕中丞常用来收集信息的几个吏员,我都查过了,弹劾奏疏前几天,有消息上报的只有一个叫邹绍泉的吏员,最近几天果然去金陵了,估计就是详细调查去了。”
欧阳辩还是不说话点点头,示意黄好谦继续说。
“我在世面上查探了一下,发现那事在吕诲弹劾之前,在京中根本就无人知道,邹绍泉也不可能在汴京城知道,他也没有金陵那边的信息渠道,所以我怀疑是别人通过他递给吕诲的。
所以我去查了邹绍泉的流水,央行和农行我都查了,最终在一家小票号中查到一笔款,是从一个小酒楼拨出来的,我循着这条线往上查,查到了一个叫韩粲的人,是韩琦的旁支同宗。”
欧阳辩的抬起了眼皮,眼睛露出寒光,轻轻咬牙,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
“韩琦!”
欧阳辩心中的愤怒勃发,令一贯都非常淡定的他都感觉有些难以抑制。
“本想着就这么算了,也不想和你多计较,没想到你还是如此不依不饶,我欧阳某人是掘了你家祖坟不成!”
第481章 他死定了!
“韩公与我一生相知,出处进退,无不了然。我死之后,就请韩公为撰墓志铭吧。”
欧阳修也看着欧阳辩,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期待。
欧阳辩坚持了半晌,终于点了点头。
欧阳修加了一句:“你亲自去!”
欧阳辩叹了一口气点点头。
……
欧阳修临终前一幕在欧阳辩脑中闪现。
‘爹啊,您要儿子莫要和韩琦冲突,生怕我吃亏,不惜让我去找他写墓志铭,就是为了表达和解之意,儿子倒是委曲求全了,可人家不领情啊,依然在背后捅刀子,这下子儿子是绝对不能忍了,再忍下去儿子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
欧阳辩在心里默默道。
黄好谦不知道欧阳辩心潮激荡,接着说道:“还有,最近曹国舅和韩琦走得颇近,有人看到之前几日曹国舅拜访韩府,我就留了心眼,让人去驿站查了一下,果然那几天曹国舅有一封来之金陵的信函。”
欧阳辩面无表情。
得,凑一起了。
整个链条都齐全了,曹国舅得到了消息,于是将信息提供给韩琦,韩琦的人买通吕诲收集信息的吏员,然后把消息提供给吕诲。
至于吕诲为什么愿意出手,欧阳辩用屁股想都知道为什么。
这老货是恨老师呢。
这么一通弹劾,不仅有可能将自己赶下台,让老师在京中再无奥援,最重要的是,可以将王安石家中的丑事宣扬得到处都是,至于这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重要吗?
欧阳辩对黄好谦露出赞赏之色。
自己这个同年,虽然历史上寂寂无名,也就是靠着和苏轼兄弟关系好出的名,后来两个孙女都嫁给了苏辙的儿子,没想到他的能力也这么扎实。
黄好谦不仅将蔡确拉拢进集团之中,让他去查吕诲,一下子就将背后的黑手都给查出来了,而且脉络清晰,证据确凿,着实是难得的人才。
黄好谦心中大喜,如果这次吕诲下台……嗯,御史中丞的位置是不能想,但监察御史的位置倒是可以试试啊,苏轼上去了,那么监察御史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啊,以自己的资历,完全是可以上去的。
果然欧阳辩说道:“几道兄,好好干,多和子瞻请教请教。”
这就是许官的意思了。
黄好谦喜出望外,但赶紧压了压心中的雀跃道:“我会的,不过吕诲此人劣迹斑斑,此人久居高位,颇为不妥。”
欧阳辩愣了愣:“怎么说?”
黄好谦从袖中拿出一本账本递给了欧阳辩:“季默,这是吕诲的秘密账户。”
欧阳辩带着好奇地心情打开。
“治平二年八月庚寅,入账3000贯,时吕诲掌管之荆湖南路转运签按察使事贪污案娄齐古脱罪;
熙宁元年冬十月庚寅,入账1000贯,时吕诲掌管之达州常平仓提举公事邵连清私卖赈济粮一案,邵连清无罪释放,官复原职;
……”
册子上诸如此类的记载足足有好几页。
欧阳辩合上册子,一时间无言,一会之后才道:“这些是怎么整理出来的?”
黄好谦笑道:“其实就是入账记录,我从央行的结算系统中调出记录,然后根据时间查询吕诲当时主管之事,然后一一对应就好了,这个银行入账记录真是个好东西啊。”
黄好谦赞叹道。
欧阳辩笑了笑,现在是这些官员没经验,以后等这些发生多了,他们就知道不能通过转账来受贿了。
不过,这一次吕诲跑不了。
以前吕诲被贬谪,那是各方压力平衡的结果,这次则是证据确凿的贪污受贿,他死定了!
黄好谦看到欧阳辩的笑容,笑得更加开心起来。
监察御史,稳了!
他忘记是听谁说的,想要让上官欣赏你,就要做出超出上官期待之外的事情。
符合上官期待,他会认为你是可造之才,可要想让上官刮目相看,就是得干出超出上官期待之外的事情才有可能。
这一次欧阳辩授意的调查,其实就只是调查幕后是否有人。
黄好谦调查清楚之后,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一起调查吕诲的根底,这么一查,好家伙,平日里这么一个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正义斗士,私底下之龌蹉令人心惊胆战啊!
不过黄好谦却是如获至宝,吕诲往欧阳辩身上泼脏水,欧阳辩又岂会放过吕诲,这些证据,就是自己升官发财的依仗!
黄好谦知道自己的诗词歌赋等等不如苏轼苏辙这些人,治国理政等也不如他们,但是自己洞悉人性,私底下做事却是得心应手,只要自己办欧阳辩做好这些事情,以后的升官发财想必也不成问题了。
欧阳辩的确对黄好谦刮目相看,他的确需要这么一些人帮他做这些事情。
“呵呵,几道兄,最近你有和那同乡联系过么?”欧阳辩似乎颇不经意问道。
但黄好谦却打起了精神:“是的,我会经常和他写信,沟通诗词歌赋,询问近况等等。”
不等欧阳辩询问,黄好谦继续道:“持正在兖州干得不错,这次抗旱成绩相当出色,持正说,这一次他自己主政一方,学习了很多,条例司的工作经历,令他受益良多,地方的经历,正是他实现抱负的路径,他干得很是起劲。”
欧阳辩似笑非笑。
黄好谦心中一惊,他说这些是为蔡确说话,他能够感觉到欧阳辩对蔡确的欣赏,所以有意将蔡确推上去,蔡确与他交情更好,蔡确若是得到欧阳辩的重视,那么他也有一个强力奥援。
不过欧阳辩似乎看出了这一点,并且看起来似乎有些不满。
就在黄好谦心中担忧的时候,欧阳辩笑着说道:“持正是个人才,我是知道的,想要回来,还得看他的努力。”
黄好谦连连点头,额头不由得微微出汗。
欧阳辩虽然笑着说话,但话里行间的意思是,蔡确是不是人才,我心里有数,你别乱说,蔡确我想用,但他得多做一些事情,不然他别想回来。
这是在敲打的意思了。
第482章 全面开战吧!
吕诲在朝会上当面弹劾欧阳辩,赵顼不仅没有立即给出意见,甚至接下来两天都保持着沉默,于是有人沉不住气了。
吕诲再次上书弹劾这是基本操作了,不过接下来的一些人的弹劾,就有很深的意味了。
上书弹劾欧阳辩的人很多,看似杂乱无章,但仔细一梳理关系,便看得出后面的跟脚了,尚书职方员外郎王克存,大理寺丞王居正,太子中允、集贤校理李清臣,次适屯田郎中成黼……等等,有韩家的人,有曹家的人,也有崔家的人,还有一些暂时看不出派系的人,但欧阳辩相信,只要深入挖下去,总归就是这几家的人罢了。
崔家是韩琦的妻子娘家,虽然韩琦的妻子早逝,但他们依然是紧密依存的家族。
这让欧阳辩基本确定了幕后的黑手。
曹佾和韩琦是发起人,崔家这些是附庸家族,曹家和韩家的外围成员对欧阳辩合力发起弹劾。
朝廷百官看似出身各不同,但各自跟脚站队却是一样可以看出的,虽然皇帝对于什么家族、联姻、师生、同年等等关系是拒绝的,但实际上却是很难杜绝的。
比如尚书职方员外郎王克存,大理寺丞王居正,太子中允、集贤校理李清臣,次适屯田郎中成黼这是个人,就是韩琦的亲胞兄韩璩的四个女婿。
这四个女婿都是所谓的皆闻人材彦,士族钦瞩。
而韩纯彦“女嫁左司郎中姚宗彦”,韩粹彦的女儿,“伯嫁承议郎、徽猷阁待制、提举醴泉观蔡庄。仲嫁朝奉郎、军器监丞蔡监,次继庄之室。季嫁通直郎、充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观、兼修使参详官蔡翛”。
蔡翛是蔡京之子,通过这种婚姻关系,韩氏家族又与北宋晚期很有权势的蔡京家族成为儿女亲家。凡此种种,足见皇帝对于各种官员之间的关系根本就无法杜绝。
而这一次弹劾欧阳辩,就是他们的力量的整体体现了。
赵顼翻阅着堆成山一般高的弹劾奏疏,翻一本扔一半,脸色却是越来越是铁青。
“好滴很,好滴很!”
赵顼气得方言都出来了。
“大伴,你看看,你看看,这一大帮人勾结在一起,家族、联姻、师生、同年、同乡……却在弹劾别人结党营私,哈哈,真是荒天下之大谬!”
黄怀义低着头不敢多言。
赵顼怒气冲冠,伸手将奏疏都推倒在地。
生在帝皇家,又是亲眼看着自己父亲跟着这些文官集团斗着走过来的,又岂能不知道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当年他父亲英宗靠着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压过曹家,逼迫曹太皇太后撤帘,父亲去世后,富弼被驱逐、欧阳修老去致仕,欧阳辩丁忧,韩家因此一家独大。
之前欧阳辩和韩琦联手对付王安石的时候,韩家的力量已经出现过冰山一角,但没有想到,他们的力量已经是如此的强大!
赵顼不寒而栗。
这一刻他深切地理解了为什么他们老赵家喜欢玩平衡,喜欢玩什么异论相搅,因为这些文官们就是稍微一放就能够形成世家,根本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啊!
这一刻,他坚定了他的信念。
……
弹劾奏疏如同雪片一般飞向赵顼的桌上,整个汴京城似乎都在朝赵顼施压,而处于漩涡中间的欧阳辩看起来却丝毫不担心。
欧阳辩没有太猖獗,高了病假躲回家中。
苏轼和黄好谦联袂而至。
苏轼一脸的颓败。
他上书驳斥吕诲,但接下来没有等到吕诲的反驳,百官却像是同时约好了一般,同时弹劾欧阳辩,一下子形成了滔天巨浪,他的驳斥顿时变无人在意了。
苏轼怎么受得了,不断地上书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