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曹家与欧阳辩的恩怨……呵呵,有那么一些,但的确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想必欧阳辩也不会将曹家放在眼里,只是,曹家的确有自己的诉求。”
  韩琦看着曹佾。
  曹佾道:“曹家想要在禁军里有更多的席位,嗯,我们对枢密使的位置也颇感兴趣。”
  韩琦这次冷笑了起来。
  席位不席位的,这对曹家固然是重要,但恐怕最重要的还是枢密使的位置吧。
  曹家估计也有危机感了,曹太皇太后年纪也大了,若是出了点什么意外,曹家就有可能要没落了。
  近几年种家势头颇大,折家也是如此,曹家却是吃了大亏,让出来的位置都让这两家给瓜分了。
  这还是曹太皇太后在的时候,以后若是没了曹老太坐镇,说不得曹家就要败落了。
  所以嘛,利益就利益嘛,干嘛扯什么恩怨情仇,害不害臊!
  不过曹家有诉求倒是让韩琦放下心来,这个盟友倒是可以用一用了。
  曹家想要上枢密使也不是不可以,曹家先祖曹彬原本也是枢密使,倒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可是,曹家除了一个曹佾有点出息,其他的人根本就上不了台面,而且,曹太后若在,曹佾想要上枢密使这样的要害位置,他也就只能呵呵了。
  不过,这和韩琦没有什么关系。
  曹家要和他合作,他也不会承诺给曹佾谋职位,想来曹家也不会这么异想天开。
  现在两家的合作,主要的目的是将欧阳辩给搞下去,这就是他们的共同利益,而欧阳辩这一系倒台之后的各种空缺,谁有能耐便谁拿下便是了。
  可以预想到的是,一旦欧阳辩这一系倒下,韩琦这一系以及曹家这一系立即会成为对手。
  韩琦代表的是文官,曹家代表的是勋贵,在没有共同敌人的情况下,他们原本就该是敌人,只不过是现在暂时联合起来罢了。
  所以,很多细节的东西根本不用谈,谈了也没有什么用,因为未必会遵守。
  ……
  “……季默吾徒,收到你的来信久矣,为师久久未回信,并非对季默你有意见,而是为师不知道该如何与你沟通。
  世人皆说季默之政见与为师类同,其实不然,咱们师徒之政见其实南辕北辙是也,若非二十几年前咱们师徒俩结下的师徒缘分,想必今日会是不死不休的异见者,好在当年为师的坚持,才不至于为彼此结下一个死敌。
  世人谓为师培养出一个奇才,其实谬矣,季默之天才非人力可培养,相反,为师在季默这里受益良多,咱们名为师徒,实则亦师亦友罢了。
  当政之时,为师不允许有异见,所以屡屡与季默相争执,甚至劝说陛下不要夺情,其实就是为了不让季默吾徒影响吾之政策,此事为师思之颇为后悔。
  不过季默后来操纵朝局,让为师灰头土脸的下台,为师更是怒不可遏,然而退居良久之后,在山水之间徜徉多时,又读起令尊之《醉翁亭记》,顿时许多事情豁然开朗。
  接到季默你的信后,你自称此事都是你的错误,其实为师哪里不明白这是季默你的忍让,也是为了让为师能够从容退场,陛下也的确是优容相待,想必季默在其中出大力矣。
  对于读书人来说,不能执政是为一大遗憾,执政后政见不能够实现更是一大遗憾。
  为师却颇为后悔,为师政见不能够实现其实是小事一桩,让天下人因为为师的政见而受害,这才是为师深深后悔之事,好在季默你为为师止损,还在努力帮为师收拾残局,以后史书上提起,定然会夸奖我王安石为国家培养出这么一个无双国士,更会为我王安石而庆幸。
  ……
  令尊之陵园修建至今时日已然不短,我作为好友,却没有立时赶去,虽说是因为政事繁忙,但近来却是闲暇颇多,没有去恐怕还是为师心有芥蒂,不过现在芥蒂已然尽消,为师也该去找好好聊聊天了!
  季默你既然身在其位,就要尽其职,尔之展望为师颇为赞许,其中虽有可供商榷之处,但以季默你之才能,该能妥善处理。
  ……
  话便不多说了,季默若是公干经过或者闲暇时候,便来家中走走,元泽身体不太好,近来卧病在床,似乎病情有加重之意,但时时念着季默你,季默若是有暇,便来看看你师兄,和他聊聊,平平他的心气也罢……”
  说起王雱,欧阳辩突然想起,自己这个师兄似乎也活不久了。
  其实王安石还有一些话没有说,就是王雱的精神已经出现问题了,总是怀疑他的妻子庞氏出轨了,还老是觉得儿子不像他,最后把儿子都给弄死了,最后郁郁而终。
  想起了这事,欧阳辩顿时坐不住了。
  王雱的儿子今年才九岁,叫王桓,小时候就长得粉雕玉琢的,尤其喜欢他这个叔叔,每次去都要屁颠屁颠的跟着,欧阳辩也颇为喜欢。
  但这个王桓却被王雱这个精神病患者给生生折腾死了。
  欧阳辩立即写信让于谋送去金陵,交代于谋要亲自将王桓带回来,至于借口便是收王桓为徒。
  王安石应该会同意的,王安石同意的话,王雱应该是说不上话的,因为历史上王雱和庞氏不和睦,王安石就是亲自帮庞氏找好婆家给嫁出去的,当时王雱还活着呢。
  所以只要说服王安石就可以了。


第473章 缘分啊!
  金陵王宅。
  王安石喜欢金陵,在这里他能够得到安宁,来到了金陵后,王安石闭门谢客,并不与他人来往,所以从一开始便门庭冷落。
  而被人传出王安石与他的弟子欧阳辩不睦之后,更是没有人来了。
  因为现在朝堂上当政的韩琦也好,欧阳辩也好,都和王安石不对付,所以王安石已经是神憎鬼厌,再无人敢来沾染。
  不过最近王宅似乎不太太平,邻居家总能够听到王宅里传出吵闹声和怒斥声。
  虽然有人好奇,但毕竟是人家的家事,旁人也不好管。
  但是奇怪的是,一直门庭冷落的王宅,近期却有几辆挂着欧阳家标志的车子停留,停了几天之后,便带走一个小孩子,有人认出是王安石的孙子王桓,也就是王雱的儿子。
  这就很是稀奇了,王桓才八九岁,这么小的小孩为什么要离开父母,又要去哪里,这问题让整个金陵人都感觉到好奇。
  不过王家人并不与人结交,所以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
  但王安石以及他的儿子可以不出来,下人还是得出来买东西的,有人和他的下人攀谈,一开始下人是不敢说的,但架不住有好事的人,拿着重金诱惑下人。
  下人经不住诱惑,就一五一十的说了,于是事情便被传扬出来了。
  原来王安石的儿子王雱精神异常,总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发疯,最近更是在家里大喊大叫,说什么妻子庞氏红杏出墙,他的儿子王桓也不是他亲生的,因为王桓貌不类己,所以王雱总是借故和庞氏吵架,又经常打骂王桓。
  根据下人描述,若不是王安石拦着,恐怕王桓就被打死了。
  而最近过来把王桓接走的是王安石的弟子欧阳辩派来的,据说是将王桓收为弟子。
  下人期期艾艾说,王雱在儿子被接走后,精神变得更加狂躁,每天都在大骂欧阳辩,认为欧阳辩就是庞氏的奸夫,所以欧阳辩才会接走王桓,王桓不该叫王桓,应该叫欧阳桓!
  下人还推测道,王桓是欧阳辩的儿子可能性颇高,一来年龄是能够对得上的,二来长相也有些类似,王雱虽然清秀,但是长相阴霾,而王桓长相俊秀,而且未语先笑,和欧阳辩极为神似,也怪不得王雱会怀疑了。
  这些就是街头巷闻罢了,闲人们听完一乐,过后就罢了,但却有人悄悄上了心,专门去找了王宅的下人,多方查探后,形成一封信寄回汴京城。
  ……
  韩琦经过了一天的忙碌,精神颇为疲惫,回到家中时候,还没进门就有人汇报道:“老爷,曹国舅来了。”
  韩琦有些诧异,不过他喜怒不形于色,只是点点头,就大跨步走进客厅。
  在客厅内,曹佾见到韩琦,喜滋滋道:“韩相,机会来了!”
  韩琦诧异道:“什么机会?”
  曹佾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取出信纸,递给了韩琦,掩饰不住言语中的欣喜:“韩相,您看看!”
  韩琦接过信纸,扫了一眼,脸色露出哭笑不得神情,但再扫视一遍,脸色却是变得凝重起来。
  曹佾看着韩琦变脸,却是毫不意外,笑道:“如何,韩相,还可以么?”
  韩琦点点头:“可以试试了。”
  曹佾笑道:“哈哈,就算整他不下,也可以让他声名狼藉,狼狈不堪,以前他那死鬼父亲不也是这样被贬谪出京的么!”
  韩琦点点头:“个人问题的确不好自证,不过,国舅爷,你可想好了,这种手段使出来,若是整不倒他,以后欧阳辩恐怕也不会顾忌手段了。”
  曹佾呵呵一笑:“曹家和欧阳辩原本就是不死不休的仇恨了,他不走,曹家就起不来,既然如此,又何必忌惮什么手段。”
  韩琦皮笑肉不笑的点点头:“老夫只是提醒一下而已,国舅爷心中有数便好。”
  曹佾笑着点头:“韩相放心,本国舅这么一点担当还是有的,就是现在这个事情该怎么操作?”
  韩琦想了一下道:“这种街头巷闻,不宜让其他的官员弹劾,最好是找言官去做。”
  曹佾苦笑道:“御史台和谏院咱们都使唤不动啊!之前濮仪之议的时候,韩相将司马君实那班人都得罪光了,他们还能够听您的?”
  韩琦沉吟了一下道:“让他们知道就可以了,这帮自诩君子的言官,他们会忍不住的,别看他们好像关系挺好,但……呵呵。”
  曹佾眼睛一亮:“韩相说得是,他们是君子嘛,大义才是最重要的,那韩相,这信给给谁呢?”
  韩琦想了想道:“吕诲。”
  曹佾抚掌大笑:“妙啊,妙啊!”
  换成是司马光和苏轼等人,可能他们还真的不会弹劾。
  但吕诲就不同了,吕诲虽然有可能钦佩欧阳辩的为人,但这事情涉及的是王安石。
  吕诲与王安石仇深似海,当年吕诲就弹劾王安石,甚至不惜给王安石带上一定十宗罪的帽子。
  现在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以及王安石的亲传弟子欧阳辩,竟然有这样的丑事,那吕诲怎么可能放过,一定要将其传扬得沸沸扬扬,令王安石丑闻缠身才能够遂他的意!
  曹佾在大笑之后,忍不住看了韩琦一眼,心道这个韩琦看似正人君子一般,还有人夸奖他纯正而质直,没想到这手段竟然是如此的阴狠,真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没想到韩琦也在看他,曹佾尴尬一笑。
  曹佾没有想到的是,韩琦的想法也是类似。
  韩琦想的是,人人说曹国舅性情和易,仪度善美,通音律,善奕射,喜作诗,且端拱无过,善于自保,真纯臣也,不像是传说中的国戚,只是没想到竟然是个如此阴狠的角色,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两人眼神对视,相互露出和善的微笑。
  曹佾起身身告辞。
  曹佾走出女墙后,他偷偷啐了一口:“呸!伪君子!”
  韩琦在客厅里也是啐了一口:“呸!真小人!”
  缘分啊!
  都说宁得罪真小人,也莫得罪伪君子,欧阳辩这是全都给惹了。


第474章 千里为官只为财!
  事实证明,千里为官只为财还真的是千真万确,即便是国难财,照样有人前赴后继。
  这一次遍及半个国家的国难,依然有人惦记上那些个救命粮。
  最近这段时间,吕惠卿领衔的监察队在河北西路的齐州查获一起窝案,整个齐州的州县官员都陷了进去,把河北西路转运使运过去分给齐州的赈济粮食,二一添作五,竟然给分了!
  而齐州的百姓走投无路,只能融入北京城讨一条生路,大量的流民涌入引起了当时在北京巡察的小队的注意,于是循着流民的消息,一路摸进齐州,齐州已经成为一片人间地狱,万里无人烟,千里无犬鸣。
  巡察队赶紧将消息通报汴京,欧阳辩听闻了这个消息,简直不敢相信,他想不到会有人胆敢这么做,就算是没了良心,也不至于没了脑子吧,但事实上就这么发生了。
  吕惠卿亲自带着禁军赴齐州,果然如同巡察小队所报,而且目及之处,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吕惠卿派出人手一一锁拿,将涉及之人全部捉拿,就地审问,这么一审让人更加愤怒,这伙人当真是肆无忌惮,他们借助齐州靠近登州港以及密州港,竟然借助信息不流通,两地要粮,同样要来的粮也是给卖了。
  但这种手法不是单纯的错误,密州港那边肯定有内应,否则不可能领出来粮食。
  吕惠卿往里查,在查到密州港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