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
第49章 小婢女石榴
欧阳辩经过慎重的考虑,他觉得自己做做生意,保证家里衣食无忧,然后以后可以做做学问,单纯一点也未尝不可,这样的一辈子也算是颇为平安喜乐。
为国为民……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澈、欧阳修这些伟大的人会去做的,自己不过是一个想要苟活的幸存者罢了,一脑子来之后世的好逸恶劳贪生怕死,着实承担不起救国救命的重担。
自己就躲在背后,能够伸手的就伸手帮一帮,帮不上忙的可以帮他们解解烦闷,还不能伸手太多,不然会耽误他们的升华的。
苦难对于文人来说从来都不是真正的苦难,那是酝酿他们的精神。
富贵的晏殊,只能写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富贵气象,但流放的欧阳修、苏轼、不被重用的辛弃疾这些一生颠沛流离的文人,却成为中华文化史的精神丰碑。
所以啊,自己就做一个有钱又有闲的废人就好了啊。
欧阳辩再一次成功的说服了自己。
不过这不耽误他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做一些铺垫,比如结识一下各方大佬啊,打点一下关系啊,方便以后可以抱抱大腿啊,不为救国救民,咱就是方便以后有点什么事情有人罩着而已。
东西烧的东西很不错,胖大厨的厨艺原本就很不错,这段时间来经受着欧阳辩的挑剔,厨艺着实提升了很多,烧烤这个东西有讲究,但调料主要占了大部分的功劳,有好的调料,做出来的东西一般不会差。
王雱从来没有吃得这么畅快过,家里虽然不穷,但也不能算是多富裕,平时吃肉也不敢放开吃。
一来是的确是拮据,二来母亲持家简朴。
关键是,家里的饭菜寡淡无味,父亲对吃食没有要求,以至于母亲并没有改善厨艺的打算,做饭的厨娘更是粗手粗脚的,能将食物煮熟就算不错了。
东西烧的东西精细不说,关键是他的调料着实用得太好,王雱感觉这种美味生平罕见,他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食物,竟然让他有泪目的感觉——以前特么过得是什么日子啊!
王雱暗暗打算,小师弟功课不算特别好,以后自己多帮帮他,然后多来蹭蹭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欧阳辩随手夹着烧烤,一边吃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这东西还算不错,但他吃过的好东西太多了,并不觉得有多么惊艳,他隐约觉得有人在看他,抬起头一看,是王雱,不由得一愣:“师兄怎么啦?”
王雱咧嘴一笑,油腻的嘴唇笑得很欢快:“师弟,这里的东西真好吃!”
欧阳辩哑然失笑:“你要是觉得好吃,咱们就有空多来吃吃。”
王雱大力点头:“嗯,不过我不白吃你的,我会帮你做事的,你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
欧阳辩倒是有了些意外之喜,笑着点点头:“好,谢谢师兄。”
帮不帮的无所谓,王雱也帮不上什么忙,主要是收获一份友谊是好事,对于王雱,欧阳辩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不成为敌人就好了。
王雱吃得很畅快,然后吃撑着了,欧阳辩有些好笑,于是让车夫将王雱送回王宅,自己则是慢慢在路上走着消食。
大雪已经停了,路上的雪不算厚,踩在上面咯吱咯吱响,很是解压,作为一个上辈子没有见过雪的人,欧阳辩很是开心。
走着走着脚步轻快了起来,蹦蹦跳跳的踩着雪,倒真像是个小孩子一般。
“四郎?”一声娇俏的声音带着疑问。
欧阳辩赶紧停了下来,把小手背到后面,顿时又变成小大人模样。
后面发来一声噗嗤的笑声。
欧阳辩转身一看,一个娇俏的小婢女提着篮子,篮子里面备有厚厚的布块。
小婢女叫小石榴,是碧珠姐的同乡,也是在某个大人的府上做婢女,因为经常在空闲的时候来找碧珠姐玩耍,倒是因此而认识。
小石榴比碧珠姐还小一点,才十三四岁的模样,模样天真可爱,实际上性格也是颇为天真,一张小圆脸,眉目倒是颇为精致,经常都是未语先笑,煞是可爱。
碧珠也和欧阳辩唠叨过,这小石榴家里有两个弟弟,家里负担大,所以父母就将她送去当婢女,不过宋朝没有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奴仆,并不是卖身为奴,而是签个契约,都是有年限的,小石榴在这位大人府上工作,其实就相当于上班了。
欧阳辩笑着打招呼道:“石榴姐啊,你这是要干什么去啊?”
小石榴嘻嘻一笑,提了提小篮子:“府上的夫人想要喝奶茶,叫我去买呢。”
欧阳辩看到篮子里备着厚厚的布块,顿时明白了,这是要用来保温的。
“哦,这样啊,石榴姐,闲来无事,我和你一起去吧。”欧阳辩笑道。
小石榴捂嘴笑了起来,眉眼柔和极了:“还闲来无事呢,你一个小孩,能有什么事啊!”
说着小石榴笑嘻嘻地伸手牵起欧阳辩的小手往前走去,一边走一边轻快的抱怨:“……你啊,一天到晚就知道瞎逛,你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子被人婆子给拐走了,你非要出来的话,叫碧珠姐陪着你啊。
……还有,你这衣服也单薄了一些。
……哎呀,你还一直踩雪,这鞋子边上都有点湿了,快,我帮你把雪沫去了,不然一会就湿透了……”
欧阳辩任由小石榴牵着自己的手,小石榴的手有点粗糙,应该是经常干活的原因,但很暖和。
小石榴比自己高了一个头,厚厚的棉服下面是看不出有没有露出尖尖角的,不过有些微红的脸庞倒是颇为吸引人。
欧阳辩有些感慨,后世这么小的女孩子还是个初中生呢,现在却是要帮着家里撑起一个家。
小石榴父母种着一些贫瘠的田地,要养后一家人很不容易,好年份还好,若是遇上不好的年份,那是要挨饿的。
不过即便如此,每次见到的小石榴都是一副元气满满的样子,颇有后世那些日漫里的元气小姐姐。
小石榴一边走一边和欧阳辩讲着自己的事情:“……上个月入秋,大弟弟得了风寒,不过算是小问题,主要是花了一些钱。
阿爹阿娘没有钱,还好我存了一些,嘻嘻,我还给我娘剪了一段棉布做衣服,我娘托人告诉我,她可开心了。
……四郎啊,我在想啊,以后我年纪大了,就要嫁人了,可是我不知道嫁人是怎么回事,碧珠姐每次说起的时候总是会脸红……嗯,你应该也是不知道的,你比我还小呢。”
娇俏天真的声音带着白雾,从欧阳辩的角度看上去,恰好在雪后的蓝天中,就像是一朵朵轻快的白云,少女微红的脸颊好看极了。
第50章 炉前夜话
时间进入十二月份,天气越发冰冷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冰河期的现象。
欧阳辩隐约记得曾经看过一篇论文,论文认为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至南宋光宗绍熙三年是第三个冷期。
据一些史料记载,从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985年)以後,气候又急遽转寒,江淮一带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现。
长安、洛阳一带再唐朝以後可以种植的柑橘等果树全部都冻死了,而淮河流域、江南、长江下游和太湖皆曾经完全结冰,车马可以在结冰的河面上通过。
汴京也变得越来越是寒冷,欧阳辩性子惫懒,这么冷的天气自然不愿意出门,除非必要,否则天天都是窝在家里躺尸,哦,不对,他没有时间躺尸,他得写书呢。
徐福和胖大厨那边的工作他也不过去看看,反正有事他们自然会找上门来。
王安石那边的是没有办法,他不得不去点卯。
经过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的梳理,他的《国富论》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为了方便理解,他没有用文言文写,而是用的白话文来写,连半文半白都不用,生怕有人误解了里面的意思。
欧阳辩的房间烧着炭炉子,上面的装着一根白铁管将炭气排出,上面驾着烧水壶,烧水壶咕噜咕噜的响动,整个房间既暖和又没有炭气的憋闷。
欧阳辩从铺着厚厚的毛毡躺椅上坐了起来,随手提下烧水壶,开始给茶几上的茶壶茶杯浇水,准备给坐在一旁的欧阳修泡一杯热茶,欧阳修刚刚从修史馆回来,一身冷气直冒。
欧阳修拿着一叠手稿,一边看一边皱着眉头道:“内容倒是奇思妙想,也颇符合情况,就是这文笔差了些吧,通篇大白话,让人看着一点都没有美文的感觉。”
欧阳辩笑得差点烧水壶都没有拿稳,自家老子革五代以来华丽骈文的命,他一定没有想到,在几百年后会有人革他提倡的古文的命。
欧阳修嫌弃道:“你笑什么,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这文章拿出去,人家要是问道,这玩意这么粗鄙,还真是欧阳修的儿子写出来的?
欧阳修不是善写文章吗,怎么连自家儿子都没有教好,这多丢我面子!”
欧阳辩一边冲洗茶具,一边笑着说道:“一开始我倒是想把书写得美妙一点,但后来我还是决定用最平实的话来写,不是因为别的,就是为了传达道理。
这本书的内容光是让人理解里面的概念定义已经是非常困难了,如果还要让人面临文字上的苦难,会让人望而却步的,我这是减少这本书的阅读难度,否则这本书没有办法传播开来的。”
欧阳修疑惑道:“这本书有那么难以理解么,我看了一页,也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啊?”
欧阳辩哈哈笑了起来:“您看的只是前言,是一篇概述性的东西,真正深入的东西并没有涉及,而且我写的这本书,由浅入深,更是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你看得觉得轻松是正常的,你不妨继续往下看。”
欧阳修点点头,伸手接过欧阳辩递过来的茶杯,趁热喝了一杯,浑身暖和起来,赶着这股温暖,把脑袋埋进书里面,房间里面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水壶咕噜咕噜的声音和欧阳修翻动书页的声音,哦,还有欧阳辩微微响起的鼾声。
欧阳修偶尔抬起头看看自己躺在椅子上没有半点正形的幺儿,神情非常复杂,然后又把脑袋埋进书里面,到了后面,忍不住激动的起来走来走去,但又怕惊醒幺儿不敢出声,只是狠狠地握拳挥了几下,表达自己的激动。
欧阳辩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欧阳修还在,不过已经不看书了,就坐在他的书桌前翻看他所作的读书笔记。
欧阳修见他醒来,赶紧过来递上一杯温暖的茶水,温声道:“最近特别累吧?”
欧阳辩笑了笑,能不累吗,写这种学术著作是最折磨人的。
国富论这本书涉及的东西本身就足够深刻,又要根据中国历朝历代的情况进行本土化编辑,还得将其他基本的经济学著作融入进来,尽量多的阐述经济学原理,又意有所指的对宋朝本身涉及的弊端进行分析举例,最后还得将这些内容安排的深入浅出,降低阅读难度,这让他的工作难度翻倍上升。
一个多月的时间看似充裕,但对于一本经得住考验的学术书籍的编写来说,那不过是写个提纲的时间而已,但欧阳辩愣是干成了这件事。
欧阳修看起来已经平静了下来,缓缓道:“你的这本书的确不太容易懂,我也只能看懂六七成左右,但就这六七成已经足够让我感觉到非常惊讶了。”
欧阳辩诧异地挺起身子来:“您能看得懂六七成?”
欧阳修双眼一瞪,怒道:“你说的什么话,瞧不起谁呢,你用白话文,又是举例子又是列数据,我要是连六七成都看不懂,你不是要上天了?”
欧阳辩嘿嘿一笑:“这些毕竟是经济上的东西,您不懂也正常啊。”
欧阳修有些疑惑:“你说经济二字,是经邦济民或者经国济民的意思吗?”
欧阳辩点点头道:“是这个意思,但也不仅仅这个意思,经济经济,指的是国家或者家庭收入的来源和管理中涉及到财货的部分,盐铁茶税这些只是经济中的一部分,它有更多的含义,只要涉及到金钱参与的活动,它都可以叫经济。”
欧阳修严肃道:“你写这本书的用意是什么?”
欧阳辩笑道:“父亲您认为一个合格的官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欧阳修眉头一挑:“你的意思是?”
欧阳辩笑道:“治国理政不是诗词歌赋,不是写文章,它是需要专门的技能的,所谓治国理政,就是国计民生,所谓国家的职能,便是对外维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护国家稳定。
如何维护稳定,不仅仅是文教、设置府衙就能够做到的,最为关键的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
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属于经济的范畴了。
你要让百姓安居乐业,首先他们就是能够自食其力,能够有工作可以做,有田地可以耕种,社会也可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