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欧阳辩韩琦那边现在看似落了下风,但他们根基稳固,不是这么一轮打击就能够撼动的。
  蔡京决定去蔡确那边试探一下。
  蔡确近段时间比较清闲。
  市易法已经颁布,他这个主管法规制定的人需要处理的就不多了,因为政治斗争不用他这里处理,而市易法的实施是蔡京在主管,所以他就相对闲一点,不过也只是相对而已,因为还有新的法规在紧急的酝酿之中。
  蔡京的到来蔡确似乎很惊讶:“哎呦,元长这段时间应该很忙啊,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蔡京却看到蔡确的惊讶都是伪装,看着是惊讶,实际上是等他许久了。
  蔡京单刀直入。
  “持正兄是欧阳辩的人吧?”


第451章 投名状!
  蔡京以为自己这么一声断喝,蔡确会大惊失色,没想到蔡确只是笑了笑道:“大宋百官都是陛下的臣子,我也是大宋臣工。”
  蔡京不由得赞叹蔡确的定力,叉手行礼:“还请持正兄教我。”
  蔡确赶紧起身扶起蔡京,感慨道:“匡扶社稷,还得元长这样的年轻人啊。”
  蔡京赶紧道:“元长位卑言微,岂敢大言匡扶社稷,若是有元长能够做的事情,还请持正兄吩咐。”
  蔡确也不客气:“还真是有。”
  蔡京目视蔡确,一副等候蔡确吩咐的姿态。
  蔡确也观察蔡京,不由得为蔡京的姿态所赞叹。
  蔡京虽然比不上欧阳辩狄咏这等人样子,但长身玉立,的确是一表人才。
  蔡确道:“陛下想要改革,那便要改得彻底,所谓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既然市易法要管控所有的商贾,那么皇室在外面的生意自然也是要管控的,大参既然要立威,还有什么比皇室在外面的生意更加合适的呢?”
  蔡京顿时额头出汗。
  蔡确这是要投名状啊。
  “不知持正兄能否说得更加清楚一点?”
  蔡确笑得很温和:“岐王的生意做得很大,而且很多和欧阳辩一体,拿他下手,大参会很开心的。”
  蔡京心中大骂,但脸上却是感激莫名。
  “我明白了,持正兄,等我好消息!”
  蔡确拍了拍蔡京的肩膀。
  “嗯,元长,匡扶社稷的重担就交给你了!”
  蔡京:“……”
  蔡京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的签押房。
  他发现,他这个小人物,已经来到了漩涡的最深处了!
  蔡确看着蔡京失魂落魄的背影,忍不住摇了摇头。
  他很理解蔡京的纠结,但这就是一个投名状,蔡京若是不愿意,也没有人会强迫他,但他只能跟着王安石这艘船一条路走到黑了。
  汴京城纷纷扰扰,却不能破坏开封府新郑县欧阳寺村的安静。
  欧阳寺村在此之前的名字叫开封府新郑县旌贤乡刘村,因为大名人欧阳修葬在这里,里正立即提名更改村民,上报之后得到了允许,已经正式更名为欧阳寺村了。
  欧阳辩自然无所谓,后世原本这村就叫欧阳寺村。
  欧阳寺村也因此而得益,别的不说,欧阳辩给欧阳寺村修的水泥路就让他们受益良多了。
  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可以允许好几辆四轮马车并排行驶,直接连接到新郑县的县道上,欧阳辩又在欧阳寺村里设置乡学,招收村里的适龄儿童入学。
  又在村里面招募青壮年作为守墓队,以免有人前来破坏。
  又因为有很多人前来祭拜欧阳修,有心思活泛的村民在村口开饭店、开香火纸钱店,让欧阳辩有些啼笑皆非。
  不过能够造福一方,欧阳辩对此也没有说什么。
  就是每日里有人前来祭拜,让他想要安安静静的都不得。
  不过他原本就很难真的得到安静。
  所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一个前程远大的未来之星,未来的宰执,无论他在哪里,都有人前赴后继的结识他。
  更何况他就在开封府内呢。
  新郑离汴京也没有多远的距离,有心人只要愿意来,一天足以来回了。
  祭拜欧阳修是个很好的借口。
  欧阳发三兄弟很不耐烦这些应酬,欧阳辩其实也并非特别喜欢,但他想要做一些事情,对这些善意也好,逢迎也罢,都得照单全收。
  官场上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一开始欧阳发还是颇为积极,毕竟他是长子,他总得出面接待,但接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来人大多都是冲着幺弟来的,他不仅没有感觉到被侮辱,反而开心的扔给了欧阳辩,自己跑去草庐中看书去了。
  欧阳辩只能苦笑全部承担下来。
  如果是作为一个风景区,欧阳寺村的人还是少了些,但是作为一个墓园的话,这里的人流就太大了。
  尤其是最近,车马入流水,至于人为什么突然多了起来,当然和时下的政局有关系。
  前来拜访的人也是什么人都有。
  有读书人、有商贾、有官员、有勋贵,来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有些就是纯粹仰慕欧阳修前来祭拜,有些人则是来向欧阳辩示好来的,而有些人相当无聊,是冲着欧阳家陵园的优美景色而来的。
  不得不说,欧阳辩在这里可是花了大价钱的,虽然尽量整饬得简朴自然,但因为当时修建陵园的是当年承建杨德昌杨园的李建造,李建造自告奋勇,非要帮欧阳辩修一个大大地陵园,说是回报当年的恩情。
  欧阳辩推脱不过,只能答应了,但一应费用都要自己出,李建造争取不下,最后只能在工艺上下功夫了。
  虽说建造的陵园占地并不大,但实际范围是很大的,“其坟山地,东至山冈,西至山冈,南至大路,北至山冈,封高冢为记。”
  高冢周围,是赐给保护坟茔的土地,坟地连着土地,共有10顷,土地免除所有的赋税、徭役。
  李建造并没有只把关注点放在陵园内,而是将十顷土地都作为他的作品来建造。
  建成之后,经过两三年的培育,形成了一片相当有层次的植物园。
  陵园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每当出现烟雾升腾的景象,不出三天,就会下起绵绵细雨,如烟如雾,蔚为神奇,附近的人称之为“欧坟烟雨”。
  在陵园外,北依岗阜,丘陵起伏,东临溪谷,溪流淙淙,风景秀丽。
  李建造在这十顷土地上遍种桃花,在桃花盛开的季节,一片粉红色的花海令人沉迷其中。
  至于每年所出之桃子,则是有欧阳寺村的村民作为生活补贴了。
  对于这些纯粹来游玩的人,欧阳辩就不管他们了,他们愿意在桃林中游玩就随他们去,桃林中自然有村民守护,不让他们随意破坏,至于陵园内的平静,就不由他们来打扰了。
  不然每天都招待这些人,他欧阳辩岂不是成为了庙祝?
  而那些来祭拜的人,也不是每一个都值得欧阳辩去接见的,不是很重要的人物自然有管家接待,但今日来人,欧阳辩却不得不自己接待了。


第452章 他急了!
  韩琦一脸的疲倦叩开了陵园的大门。
  让欧阳辩四兄弟都赶紧过来迎接。
  韩琦只留下欧阳辩一人,让欧阳辩带着他去欧阳修的目前祭拜了一番,这才到欧阳辩的草庐里面叙话。
  “韩相,您这是来的哪一出?”
  欧阳辩哭笑不得。
  汴京过来新政,虽说不远,但也不是几步路的问题,韩琦作为宰相,竟然亲自到来,这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吗?
  韩琦一脸的倦意,但强行打起精神来:“闲话少说,一会我还得赶回去呢,老夫过来就是来和你要个准话。”
  韩琦单刀直入直接问道。
  实际上他们的配合还真的是没有任何联系,仅仅是凭着政治家之间的默契在行事,这次韩琦的根据地御史台被清洗,韩琦看起来是急了。
  不过也不能怪韩琦不淡定,宋朝的御史台和谏院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王安石这一次竟然不顾传统,将御史台清洗了一遍,换上了自己的人,也怪不得韩琦连夜奔袭百里,前来找欧阳辩了。
  欧阳辩点头道:“韩相,咱们配合挺好。”
  听到欧阳辩所说之话,韩琦稍微松了口气:“接下来呢?”
  欧阳辩笑了笑:“韩相您白跑了一趟,您若是今天不来,应该就能看到了。”
  韩琦沉思了一下:“张安道还是苏子容?”
  欧阳辩笑了笑:“苏大参。”
  韩琦一惊。
  欧阳辩笑道:“苏大参治世能臣,当然知道经济一旦受损,对于国家的伤害有多大,他是个正义之士,自然会挺身而出。”
  对于欧阳辩的说法韩琦不置可否,但心内却是心惊,一直传说欧阳辩和苏颂关系好,但还真的没有想到他能够指使苏颂上书。
  韩琦不知道的是,欧阳辩的确没有能耐指使苏颂,苏颂不过是因为不耐在政事堂当一个泥雕木塑罢了。
  政事堂里面有韩琦和王安石,连张方平都说不太上话,更别说资历更浅的苏颂了。
  欧阳辩写了一封书信过去,阐明此次市易法若是实行,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苏颂立即同意上书。
  韩琦斟酌了一下:“苏子容是虽是副相,但分量……”
  欧阳辩当然知道韩琦的意思,韩琦的意思是苏颂虽然是参知政事,但在赵顼的眼里,估计也就是凑数的,以他的分量不足以撼动王安石。
  欧阳辩点点头:“加上张相呢?”
  韩琦骇然看向欧阳辩。
  欧阳辩淡定如故。
  ——我就算是告诉你这也是张相自愿的,恐怕你还是不会相信的吧?
  当然啦,张方平的想法可能和苏颂不同,苏颂可能想去地方发挥点实际作用,张方平的想法可能是将王安石踢出政事堂,然后他也能够掌控大权。
  但在韩琦的眼里,就是欧阳辩连张方平也能够指使了。
  滑稽。
  “若还是不行呢?”
  韩琦问道。
  欧阳辩直直盯着韩琦。
  韩琦自嘲一笑:“那就得老夫赤膊上阵了吧?”
  欧阳辩笑而不语。
  韩琦道:“这个安排很好,不过,老夫觉得,未必就能够撼动陛下的心思。”
  欧阳辩叹息了一声,韩琦说的没错,还真的是未必能够撼动自己这个老师。
  历史上王安石的下台,那可是各方合力,加上天灾以及一些大事,才令赵顼怀疑自己的决定,这一次,因为各种条件已经产生了变化,欧阳辩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欧阳辩道:“韩相,尽人事听天命吧,我还准备了一招,只是现在还不适合说出来……”
  韩琦也没有追问,他认为自己赤膊上阵就是最后的手段了,如果自己都没有办法令赵顼改变主意,天下人……嗯,或许只剩下欧阳辩一人了。
  毕竟这位不仅是赵顼的同窗,还是当年能够面谏仁宗的猛人啊!
  欧阳家传统嘴炮,非同小可!
  韩琦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赶回汴京城。
  相比来时的仓惶,回去的时候还算是多了几分底气。
  若是连苏颂和张方平的加入都无法改变局面,那他韩琦也该退了。
  在进入汴京城之前,韩琦让马车停在惠水岸边,掀开窗帘让冷风灌入,倒是颇有风萧萧易水寒之感。
  不过韩琦毕竟是一个冷酷的政治家,在短暂的情绪低落之后,马上又振作起精神,让马车再次动起来进入汴京城。
  没有多久,他就接到了苏颂和张方平联袂上书的消息。
  这个消息令韩琦感觉到振奋的同时,又震骇于欧阳辩的能量。
  朝野上下都在等赵顼的反应。
  张方平和苏颂这两人虽然在宰执中话语权不大,但话语权不大的宰执依然是宰执。
  在等候的时间里,朝堂上下竟然陷入了沉默之中。
  然而民间却是热闹非凡,组建了一段时间的市易司终于出手了,一出手就是重磅消息。
  在陈州门外西湖城的附近不远处,有一个相当繁忙的工厂,这个工厂主要是制作皮草的。
  从西北边境进来的经过硝制的羊皮牛皮狐狸皮等等皮毛,在这里被制作成为各类的皮草制品,比如皮毛大衣、皮包、皮鞋、皮带等等成品,然后从这里销往全国。
  但今天这里被新晋上任的开封知府韩维带着衙役给控制了起来,一起带队的人还是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参详官蔡京。
  皮草厂的管事气得浑身颤抖质问道:“你们可知道这里是谁的产业?”
  蔡京呵呵一笑:“不管是谁的产业,都应该受到市易司的管束,市易法公布了这么久,怎么你们就不去市易司进行报备呢?”
  管事怒道:“瞎了你们的狗眼了是不,这是圣上的亲弟弟岐王颢的产业,你们也敢查封?”
  蔡京面对管事戳到他脸上的手指,还有喷洒过来的唾沫视而不见,只是淡定的下令:“将工人赶出去,查封货物,将整个工厂封起来,派人看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