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来日方长,他们也没敢多留,毕竟欧阳辩才刚刚回来,估计也疲乏着呢,众人到了夜间纷纷告别,各自离去。
第二日,欧阳辩被人叫醒来的时候,看到外面的天还没有亮呢,不由得苦笑了起来,回到京城就是有点不好,这个朝会就是避免不了的,想睡个懒觉都不成。
当然,在庆州时候实际上也没有多少睡懒觉的机会,因为虽然有苏辙、章惇、王韶、卢秉等人相助,但该他操心的事情依然避免不了,实际上也是天天早起,但他若是想睡个懒觉也不是不可以。
事情就是这般奇妙,明明都没有办法睡懒觉,但是自发起床就是要心里压力小一些。
就像是前世做上班族的时候,周六日早起那是热爱生活,工作日早起那叫迫于生计,完全是不同的。
富蒹葭作为主母将伺候欧阳辩上朝这个事情看得比天还要重要,欧阳辩其实并不想劳师动众的,但富蒹葭却是不肯。
她是这么说的:“夫君操劳的是天下大事,去上朝更是一家人的荣誉,所以每天出门都得板板整整的出门才是,臣妾操持这个家庭,就该让所有人都为夫君服务才是。”
欧阳辩有些无奈,但他知道富家的教育就是如此,哦,应该说是整个大宋朝的官宦人家的女儿也都大多如此教育的。
不过欧阳辩还是做了一些修改,比如说儿子那么小还需要睡眠,不能这么早把他们翘起来,况且也没有他们什么事。
富蒹葭对此还颇有微辞:“就应该从小就让他们送父亲去上朝,这样他们才知道父亲给他们带来的荣耀以及做官的辛苦,这样他们才会努力的读书以及孝顺父亲啊!”
欧阳辩听这些的时候还是有些哭笑不得的,富蒹葭就是这样,言行举止都很是端庄,更是一板一眼的,丝毫不会怠慢。
不过虽然少了一些情趣,但却很省心。
欧阳辩去庆州做官,富蒹葭就留在家里照顾一家人,将整个家里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丝毫不需要欧阳辩来担心。
这个时代的所谓娶妻娶贤便是如此,尤其是官宦家庭出身的大小姐们,可不是只有大小姐脾气的,大小姐脾气是对着下嫁的夫君去的,若是门当户对或者说上架,她们通常就是一个贤妻良母。
不过富蒹葭说得也有道理,能够上朝可是一个荣誉。
唐朝时期,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
而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每日朝参就是常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
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
到了宋朝又不一样了,因为官员较多,所以能参加朝会的人员官阶都是比较高的。
门下省起居郎以上,中书省起居舍人以上,尚书省侍郎以上,御史台中丞以上,每日参见皇帝。
欧阳辩这个秘书监原本还捞不到上朝的资格的,但他之前是知制诰、现在又是制置三司条例公事官,位倒是未必高,但是权重那是真的重。
知制诰自然不必多说,作为起草敕令的人,自然要现场闻听。
现在朝廷以变法为主旋律,每日上朝很多时候都是关于变法的事情,所以他这个制置三司条例公事官必须到场,以便随时顾问。
能够捞到上朝的资格,在京官中也是一个颇为了不起的资历。
毕竟在上朝的过程中,能够闻听到更多的国家大事,而这个资历在以后升迁之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思量。
所以有时候同是五品官,能够参与上朝的常参官,比起不能上朝的五品官,高下立判。
富蒹葭对此事极为重视,在欧阳辩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她已经悄悄起来了,不怕担心吵醒欧阳辩,因为男的一般睡里面,女的睡外面,这样可以避免女性从男人的身上跨越过去,这在这个时候看来是晦气的。
富蒹葭早早起来,仆人们当然也是轻手轻脚的烧水、准备马车、做早点之类的事情,衣服是早就准备好的,不然等到起来的时候慌慌忙忙来找那是要误事,而且要是穿错了衣服,那是要被风纪官记过的,那是万万不能搞错的。
等到这些准备得差不多了,富蒹葭就会轻轻叫醒欧阳辩,然后将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先给欧阳辩穿上,接着穿上红衣红裳的朝服,又细心地套上绯色罗料蔽膝,挂上锦绶、玉、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这些是统一样式的。
而最外面的则是套上区分官职高低的曲领大袖,下裾加横襴,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登靴或革履。
区分等级的是官服图案和颜色。
在图案上,一,二品的画龙,三,四,五品是山水,以下是花鸟。
至于颜色更好区分,紫色属于三品以上才能用,而朱红是五品以上,七品以上用绿色,像县令这样的九品芝麻官只能用青色。
欧阳辩一身朱红色朝服,他身高体长,穿上了朱红色的朝服,显得整个人十分的昂藏。
富蒹葭痴迷地看着欧阳辩,就像是当年欧阳辩刚中状元时候骑着高头大马游街一般。
不过那个时候欧阳辩还是个小屁孩呢。
富蒹葭忍不住笑了出来。
欧阳辩奇道:“夫人你笑什么?”
富蒹葭抿嘴笑道:“没有什么,好了夫君,赶紧走吧,再不走就要迟到了。”
欧阳辩挥了挥衣袖,笑道:“好,那你睡个回笼觉去,这天色这么黑呢,其实真不用的,我可以自己来的。”
富蒹葭哀怨地看着欧阳辩,欧阳辩赶紧闭上了嘴巴往外走去。
富蒹葭这才露出笑容跟在了后面。
第413章 这可不能忍了!
乘坐马车,仆人挥动马鞭,在空中一个炸响:“起行咯,老爷上朝咯!”
站在屋檐下的奴婢们齐齐道:“恭送老爷!”
欧阳辩忍不住捂脸,好久没有经历这么一趟,还真的有些不太习惯了,他感觉甚为羞耻。
马车辚辚,一转弯来到了御街之上,黑暗之中,御街上已经有不少的马车挂着灯笼而来,灯笼上挂着主人的姓氏。
这路上一般不会打招呼,大家都窝在车上闭目养神呢,即便是天天上朝的人,也绝不会习惯这么早起身,这个时候起来大多还是昏昏欲睡的状态,所以没人愿意和别人打招呼,也没有人愿意别人来和自己打招呼。
谁还没有个起床气呢。
不想别人来打扰自己是因为想多歇息一下,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那真的是怕撞别人枪口上。
这样也好,欧阳辩可以不必和别人打招呼。
大宋朝每天早上其实不仅只有一个朝会,而是有两个朝会在同时进行。
一个是在文德殿常朝,另一个则是垂拱殿早朝起居。
欧阳辩要参加的是垂拱殿早朝起居。
这个朝会才是真正重要的朝会,而文德殿常朝其实已经是形容虚设了。
因为宋朝的利益沿袭唐朝,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宋代朝会分爲听政和礼仪两大内容,朝參就是官員參拜君主的一套礼仪活动,北宋前期的朝參制度,在杂糅唐、五代制度基础上,又增添了部分新内容,因此造成制度设计上的重复。
所以这才出现了两个朝会同时在进行的局面。
而两个朝会都需要宰执在场,因为垂拱殿的朝会更加重要,所以文德殿的朝会只能流于形式了。
欧阳辩来到了垂拱殿外等候,他来得比较早,也许是因为从庆州回来后的第一天上班有点兴奋的原因吧。
不过其他的人也陆续到来。
欧阳辩的官职品阶虽然在这垂拱殿早朝上算是吊车尾的,但是论知名度和权力,那可是排在前列的。
知名度不用多说,欧阳修之子、豪放派词宗、变法领袖之一、皇帝面前的红人、可能还是大宋最有钱的人,这些头衔哪怕只是拥有其中一个,虽然未必名闻天下了,但能够进入朝会的官员就一定会认识他。
所以欧阳辩叉着的手就没有机会放下来,笑容像是长在了脸上,但他已经感觉到脸已经有些僵硬了。
好在有资格上朝的人不多,满打满算下来也不过是几十个人。
欧阳辩不仅脸皮发僵,眼皮子也在不断地下垂,年轻人精力是好些,但对睡眠也更执着。
其实不仅欧阳辩如此,其他人脸上的疲倦和张口说话时候带着口气,就知道他们其实也还没有真正的清醒呢。
文官们一直在鞭策皇帝,要做一个明君、要做一个勤勉的皇帝,但是皇帝当真勤勉起来,他们又要叫苦不迭了。
宋朝的君主日朝听政制度从太祖、太宗建立、真宗执行,而仁宗、英宗则是因为太后垂帘听政以及身体的原因,并没有严格的执行,但赵顼不一样,他精力旺盛,勤勉程度比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以及英宗都要勤勉得多,从执政以来,没有一日是缺席的。
而且赵顼即便是在一些原本不需要上朝的时候,比如说旬日、节假日、出宫巡幸的时候,他依然坚持上朝。
这让欧阳辩暗自吐槽,是不是赵顼因为从小看仁宗和英宗被大臣喷不够勤勉,所以他坚持上朝,其实是一种带着报复性的行为。
哼,你们不是喜欢喷皇帝不够勤勉么,那我就勤勉到了极致,让你们无话可说!
不过,这种吐槽也仅仅是一种吐槽,因为赵顼是真的喜欢。
根据史书记载,赵顼从登基开始到驾崩,除了真的因为生病和因为皇子夭折伤心过度的时候才会暂停朝会,其余的时间当真是一日都不可或缺。
这是个真正的工作狂。
关键是,垂拱殿的朝会工作强度很高,有时候一早上都汇报不完,得在宫里吃完饭继续讨论,讨论完了才回各自的公廨办公。
但这对赵顼来说还不够满足,他不仅从头到尾参与朝会,还会不断地接待没有办法参加朝会的官员,以此获得更多的消息。
文官们虽然私下里抱怨,但不会真的说出来。
也没有等多久,垂拱殿大门洞开,百官按照官品高低鱼贯而入,欧阳辩自然是吊了个车尾,不过也好,他刚刚回来,对于制置三司条例司里的事情还不够了解,自然是以不发言为好。
听着韩琦等人汇报工作,欧阳辩微微闭着眼睛,仿佛回到了好些年前他做起居注官的时候,那时候他也是这么听着大臣们汇报着天下的大事,然后或是思索或是吐槽,从里面获得了很多的经验。
不过这么些年下来,百官的面孔也不断地在变化,一些老面孔渐渐消失,也有一些新的面孔补充了进来,说来也是好笑,欧阳辩虽然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其实他已经是三朝元老了。
欧阳辩刚刚回来,他是想着先低调混日子,先偷偷摸摸的猥琐发育,但世情历来就是这样,你怕什么,就会来什么。
在汇报完一些常务之后,韩琦就发起了战争。
当然,矛头不是指向欧阳辩的,欧阳辩才刚刚回来,也还没有做什么,也没有值得抨击的错误。
韩琦的矛头指向的是制置三司条例司。
韩琦认为,制置三司条例司虽大臣主领,然终是定夺之所,不关中书﹑枢密院,不奉圣旨直可施行者,如此则是中书外又有一中书也。
而且条例司聚集了一些儇薄无行、只知言利的年轻官员,变乱祖宗旧章,简直就是误民害国!
听到这些指责,欧阳辩在后头忍不住低头苦笑,这是将他也骂进去了。
所谓儇薄无行、只知言利的年轻官员,可不仅仅是指吕惠卿、曾布他们,可还是包括他自己的。
吕惠卿、曾布等人虽然是他的同年,但他们的思想很多都是承袭他的理论的!
可以说,抨击他们就是抨击欧阳辩。
这可不能忍了!
第414章 家传手艺不能丢!
王安石气得满脸通红。
因为韩琦的指责相当刻薄,韩琦说条例司聚集了一些儇薄无行、只知言利的年轻官员,变乱祖宗旧章,简直就是误民害国,而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王安石一力坚持成立的,这相当指着他的鼻子骂,你这个家伙是个奸臣,是在祸国殃民!
这如何能忍?
就在王安石正想反驳的时候,就听到后面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陛下,臣有话说!”
礼仪官皱了皱眉头,后面的那是五品官,还轮不到他们说话呢,他正想说话,却听黄怀义轻轻咳嗽了一声,礼仪官顿时心领神会:“是哪位说话,请站出来。”
百官纷纷往后看去,门口光亮,从里往外看看不太清楚,但能够看得官服和身形,的确是个五品官。
赵顼道:“是欧阳卿家么,你站得有点远了,请到前面来说话吧。”
欧阳辩道:“是。”
欧阳辩迈开大步,大长腿跨了十来步便来到了御座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