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制作的毛衣可贵着呢,你园区里不是有厂家在大力收购羊毛,用来制作高端毛衣的么。
啧啧,会做生意,以后我可以专供上好的羊毛给你们。
还有,除了羊,还有牛、马和骆驼,这些在大宋都是好东西。
现在大宋道路畅通,需要大量的畜力拿来运输,其他还有驴、骡等等,都是大宋境内极其欢迎的产品。
可以这么说,只要我能够养出来这些畜生,就能够卖出好价钱来,你说这投资怎么样,肯定能够盈利的吧?”
卢秉看着笑眯眯地柳览敦,心下却是有些惊悚。
他经常听欧阳辩说搞金融的、搞法律的人都是没有什么人性的,他还不太相信,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卢秉已经看到,在柳览敦海量的资金之下,权贵手下的牧场会迅速的吞噬小牧场、农田,连成一眼看不到边的超级大农场。
而那些失去土地的牧民、农民,要么被卷进这个漩涡里面,要么就只能被赶进城市里面沦为下等人,被人抽筋吸血。
而整个西夏,会被超级大牧场所裹挟,最后田地都会变成牧场,巨大的财富诱惑会蒙住西夏贵族的眼睛……
一旦有干旱饥荒,西夏国就会没有粮食,届时饿殍遍野。
当然,卢秉并没有什么同情西夏人的心思。
他毕竟是宋人,说句不好听的,他来到灵州,也是浑身上下都滴着肮脏的血液。
从庆州工业园带来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横扫了整个西夏的市场,但这个价格,依然有一半的利润。
西夏牧民辛辛苦苦养大的一只羊,卖出去的钱也就够买一个画工精美的瓷盘,而这样的瓷盘,在工业园里面那都是量产的玩意。
庆州的产品搜刮着西夏人的财富,但西夏贵族们却一个个喜笑颜开。
虽然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传说中的狂人,但卢秉却知道此人言出必行。
卢秉对着柳览敦闻名已久,早在他还在县乡做个小官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柳览敦,那时候央行在他所在县里开办事处,当时柳览敦就在办事处实习。
央行的办事处的处长勾结当地士绅,擅自发行了不符规矩的贷款,当时还是个小小实习生的柳览敦就敢揭发,以至于牵连出那一年央行最大的窝案,最高的有分行的行长被裁撤,在当年也是震惊了整个路。
柳览敦揭发了窝案,被调到分行里面工作,这时候柳览敦的能力就发挥出来了,连续几年业绩都是分行第一,甚至在总行那里都能够挂上号。
不过听说此人行事狂狷,似乎和同僚的关系不太好,倒是领导都很欣赏他。
后来就被农行给挖了过去了,就没有怎么听说他的消息了,没想到再次见到,竟然是在异国他乡了。
不过卢秉也没有太在乎,他考察完之后就会庆州工业园去了,那边的事情多如杂毛,他得回去处理才是。
柳览敦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他首先盯上的牧区有夏州把利氏族掌控的大牧场。
把利氏族出自羌族一支党项族把利部,原本在庆州繁衍生息,后安史之乱后,唐朝将这里的部落迁到银夏两州,因此把利氏族和野利、拓跋等族一起成为这里的强宗大族。
不过拓拔族成了皇族,野利、没藏氏等族成为后族,都因此显赫一时,而把利氏族却逐渐被边缘化了,虽然还算是贵族,但如果不能出头的话,渐渐就要被侵吞了。
把利部现在的首领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叫把利亮,党项贵族一般都活不长,要么就是打仗死掉,要么就是在女人肚皮上死掉,而把利氏族上一任首领,也就是把利亮他爹,则是死在宋境里了。
所以柳览敦找到把利亮的时候,把利亮对柳览敦颇有些敌意,不过现在整个西夏都在呼吁要和大宋全面互惠互利的贸易,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拔刀砍掉柳览敦的脑袋。
许多年后,把利亮为他没有第一时间砍掉柳览敦的脑袋而后悔。
不过现在的他并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柳览敦不是自己一个人就来的,而是请了梁太后家的一个颇有头面的族人带过来的,这也是把利亮为他没有第一时间砍掉柳览敦的脑袋的原因。
“你们要投资把利牧场?可我这里并不需要投资,我有人有地有羊,干嘛要接受你的投资,这些我自己挣不好么?”
把利亮年纪虽轻,但还真的不太好糊弄。
柳览敦却呵呵指着外面飘洒的黄沙笑道:“您看看,如果是百年前,这里自然是一份百年的基业,可是现在,沙漠侵袭,你这个牧场还能够撑多久?
怕不是再过个十几二十年,这个牧场就要废掉了,你还想挣钱,到时候这点祖上留下来的基业都没有了,把利部还能不能存在就要看天意了。”
第390章 农行在夏的掠夺史(四)
“你!”
把利亮伸手握住了腰上的利刃。
柳览敦只是呵呵冷笑。
把利亮没有拔出腰中的利刃,因为柳览敦说的是对的。
夏州已经越来越不行了。
西夏都城原本可不是兴庆。
在兴庆之前,西夏的都城是灵州,而灵州之前,也是最初的立都所在其实是夏州。
至于为什么要从夏州迁移到灵州,最终确立在兴州。
这既是政治形势的需要,也是放弃不利的自然条件、选择优越地理环境的结果。
由于环境变迁,宋初的夏州已深处沙漠,加上地震破坏,已经变得残败不堪。
就连灵州的地理条件都比夏州好得多。
所以夺取灵州后,李继迁毅然将都城迁往灵州。
兴州优越的自然条件,不仅夏州无法望其项背,就连灵州也大为逊色。
因而,都城由夏州迁灵州,再迁兴州,就成了必然趋势。
也就是说,夏州这里,已经成为被放弃之地了。
而这几年来,夏州的环境越来越差了,就像现在,明明该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而夏州却是黄沙漫漫。
“你既然知道这里越来越差了,你干嘛还要在这里投资,你就不怕投资打水漂了?”
把利亮怀疑地看着柳览敦。
阿爹说过,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哦,不对,党项人没有这句话,应该叫没有白送的羊羔。
柳览敦笑了笑:“我可没有想着要做什么长久的生意,投资嘛,有做长期的有做短期的,你这里做做短期的投资还是可以的。
我建议你还是接受我的意见,咱们好好联手捞一把大的,到时候你们挣到了钱,干脆迁出这里,去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岂不是更好?”
把利亮心中一动,口中却道:“故土难移……”
“呸,难移个鬼!”
柳览敦呸了一声,把利亮大怒。
“……你们把利部的故土是庆州好不咯,这里算个鬼的故土啊,哦,好吧,你们非要这么说也成,毕竟也在这里生活了百年时间了,怎么的,还住出感情来了,游牧民族欸,还想在一处住久?”
柳览敦的嘴巴相当毒,若是卢秉听到了,估计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这家伙和同僚的关系不太好了。
这嘴巴有朋友才怪。
陆采薇对他评价相当有意思。
“是个人才,可惜长了一张嘴。”
……
把利亮被气得满脸通红,刀子都拔出一半了,可是看到梁家的人笑嘻嘻地看着他,便没有勇气拔出来。
梁家人权势滔天。
“谈合作就谈合作,别老想拔刀子。”
梁家人轻轻道。
把利亮深深吸了口气,将刀子摘下来扔到了一边。
“你说说,想要怎么合作。”
今日是无法善了了。
把利亮心中悲哀。
父亲此次死在了袭击大宋边境的战事中,连带着部落里的战士也死伤惨重,回来的人十不存三四,把利部落的衰落已经成为必然了。
现在想靠着这牧场休养生息的期望也要破灭了。
把利亮心中悲哀。
今日这梁家人带着宋人来,估计不是宋人想要这牧场,而是这梁家想要才是吧。
见到把利亮的神情,柳览敦却是收起了玩世不恭的神情,诚恳道:“把利兄弟,此次来我们确确实实是想来和你们把利部合作的,我们是为了利益而来,但该是你们的利益,也半点不会侵占,请您放心。”
把利亮倒是有些诧异:“此话当真?”
柳览敦点点头:“没错,因为这个事情还得把利部落竭诚襄助才行的。”
把利亮看了一下梁家的人,点点头道:“那你说说,该怎么合作。”
柳览敦道:“此次大宋农业银行携手梁氏商行,共同组建一个畜牧业公司,农行注资一百万贯,占七成的股份,梁家注资五万贯,占股一成,把利部落以牧场为资本加入,占股两成,咱们这个畜牧业公司就叫现代牧业集团吧,以后有其他的牧场加入的话,我们就按照比例稀释股份即可。”
把利亮不太明白,柳览敦便给解释了一番。
把利亮对于牧场的估值其实还算是满意的,因为他这个牧场估值有二十多万贯……嗯,挣大发了。
柳览敦也说的清楚:“把利兄弟,说实话,我不是冲着你的牧场而来的,而是冲着把利部落的人来的,把利部落的畜牧技术据说是夏国最好的部落,所以我希望能够携手把利部落一起把牧业集团给经营好。”
把利亮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反抗的情绪了,连连点头:“柳兄弟您说,我们该怎么做。”
柳览敦笑了起来:“我有几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还得你这个行内人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首先,我们要把附近的牧场都收购过来,当然啦,方式有多种,愿意卖的我们就卖,不愿意卖的可以拿牧场入股。
我们要形成一个大牧场,这样才能够进行现代化的养殖业,这是规模上的考虑。
其次是技术上的革新,根据我的调查,畜牧业的关键在于牧草、选种。
现在的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是理念落后,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牧民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的把握不够明确。
而且对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式并不了解,仍旧秉承着旧的较为落后的畜牧业思想。
认为畜牧业还应该是农舍畜舍连接,共处一舍,牲畜在牧民住所前后游荡,难以与现代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再次,畜牧业结构不科学,如今夏州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产量品质、生产效率仍旧不高,对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生产缺乏统一的标准,无法与市场以及国际化接轨;
再次,草地资源逐渐减少,随着牲畜种类和数量的增多,对草地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多,同时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程度愈加严重,导致草地资源退化问题严重。
我们应该加强对畜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设施的新建,要主动浇灌牧草,全力打造畜牧业生产规模化、高水平的面貌,使得夏州成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领头羊。
另外,我们可以收购田地开展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等,这样可以饲养更多牛羊。
还有,在产、供、销上面也要进行创新,我们要建立产、供、销一体化,建立产业基地,形成基带农的发展模式……”
把利亮:“……”
梁家人:“……”
柳览敦看到两人的神情,便知道自己说得过于书面化了,这些给大宋那些读书人看都未必看得懂,何况是这些部落头人。
第391章 农行在夏的掠夺史(五)
“简单来说,就是牧场不够,我们就自己修水利来养草,这样同样的地能够养活的牛羊更多,牛羊的种类咱们也要进行选择。
吃肉的咱们就算出肉多的羊,出毛的就养出毛多的羊,然后还有专门产羊奶的奶羊什么的,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出经济效益嘛。”
把利亮这下子懂了。
听起来倒是有道理的。
把利部这个牧场虽然很大,但是因为生态环境的原因,能够承载的羊越来越少了。
如果能够兴修水利、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这些饲料的话,的确可以承受更多的羊群。
听起来前景好像蛮不错?
“还有,把利部的兄弟姐妹们,虽然在这个牧场里面占有股份,但是劳力是另外给薪俸的哦。”
柳览敦笑道。
“什么意思?”
把利亮问道。
“就是说,两成股份的分红,你们可以部落内自己分配,而参加牧场劳动的人,每月会发工资,当然,不劳动的人自然是没有的。”
柳览敦解释道。
这下子就没有问题了。
以后占据大宋进口畜牧产品一半份额的现代牧业集团在今天正式成立了。
后来有人在写西夏经济史的时候,是这么记载这么一段历史的。
【……农行在西夏灵州自贸区开放之际,恰如其时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