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欧阳辩敢放权。
他将这些事情给到了他们之后,便不再多过问,虽然也会给总体的目标,但不会对细节多加盘问。
而苏辙等人本身的资历,也不会引起庆州官员的反对。
笑话,这些人都是欧阳辩的同年,一个个都是进士出身,而且都是从中枢出来的,前些时间震惊天下的清丈田亩、税法改制的事情,就是这些年轻人搞出来的事情,谁会轻视他们?
“都来了?”
欧阳辩笑道。
章惇笑道:“刚刚在路上碰到,就一起来了。”
欧阳辩笑着点头:“你们来了也好,相互沟通一下,也好知道彼此工作的进度。”
王韶笑道:“刚刚收到一封信,季默你看看。”
欧阳辩接过一看,大喜道:“太好了,他们终于要来了。”
苏辙看向欧阳辩。
王韶解释道:“季默一直觉得靠边军不太靠谱,所以想在银监卫那边想想办法,不过银监卫那边毕竟是央行的兵,咱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指使。
不过事在人为嘛,种谊将一些年龄稍大的银监卫给退役了,退役了,他们就能够一起来咱们这边了。”
苏辙脸上露出惊诧的神情:“那能有多少人,银监卫也就五千人,退役的话,几百人了不起了吧,这点人也就只能够保护咱们几个人的安全吧?”
王韶笑道:“首批两千人,后续种谊那边会慢慢地腾换,估计到时候会有万人左右。”
苏辙瞪圆了眼睛:“这么多?”
王韶笑道:“不多了,若真是要全力支援,几万人都可以。”
苏辙被吓到了:“银监卫竟然有这么多,不是一直都只有五千人么?”
欧阳辩笑道:“央行在各个官道上都有无数的服务区,每个服务区都需要有银监卫保证安全,而五千人银监卫是指的正规编制里的人,其他的人是作为保安的名义落在各个服务区里面的。”
苏辙道:“那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王韶道:“他们的虽然落在各个服务区,但是剿匪作战的时候都会进行轮换,保证他们不会荒废,所以这些人都是纪律严明、弓马娴熟的骑兵。”
苏辙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一万纪律严明弓马娴熟的骑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是一股可以摧城拔寨的强悍力量!
银监卫的大名他是听说过的,这些年银监卫纵横大江南北,到处犁庭扫穴,偌大的大宋,以前盗匪四处占山为王,可是自从银监卫建立之后至今,大宋可谓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盛世了。
因为大江南北,被银监卫来回清剿盗匪,大的盗匪被清剿,小的盗匪则是被地方官府清剿,自然没有了盗匪的容身之地了。
虽然说银监卫的对手只是一些盗匪,但骑兵毕竟是骑兵,只要纪律严明、弓马娴熟,那就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更别说银监卫面对虎翼军两次获胜,面对大宋禁军,银监卫依然无所畏惧,可见这银监卫的实力至少也是中上!
苏辙道:“这些银监卫来到咱们这里,又没有编制,不是成为私兵了么?”
王韶明白苏辙的意思,赶紧解释道:“子由不必担心忌讳,这些兵来到这里,会落在各个企业名下的保安队,毕竟这边境民风彪悍,没有护卫力量可不成。
咱们的工业园到时候至少也是四五百家企业,一万人分出去,每家企业也不过就二十来人。
而且很多企业都同意供养这些银监卫,兵器、甲胄、马匹他们都会提供,毕竟他们真的是需要护卫队的。”
第368章 梁乙埋!
西夏。
梁乙埋冲破宋军的重重埋伏,终于回到了兴庆,担惊受怕的梁太后看到弟弟带兵回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没办法,兴庆离宋境太近了。
西夏立国对于宋朝来说如鲠在喉,但西夏何尝不是战战兢兢呢。
兴庆离宋境这么近,时刻都处于宋军的威胁之下,一旦宋军有积极拓边的想法,西夏上下便会战战兢兢。
别看西夏对送过呈现出咄咄逼人之势,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罢了。
宋夏两国在军事上互有输赢,谁主动进击,谁主动进入对方的过境,谁的损失便会更大。
这一次梁乙埋之所以杀进宋境几百公里,其实算是报复性的反击,当然也有抢掠一番的想法。
这一番行动算是达成报复的目的,多年在坚壁清野的宋境里其实也抢不到啥好东西,反而经过宋军的一番埋伏,梁乙埋的大军也是损失颇大。
但他不得不这么做,因为若是宋军主动挑衅之下,西夏却不反应,宋军将领必定会更加的过分。
而对于梁乙埋来说,他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梁乙埋和梁太后是姐弟两个,梁太后是李谅祚的妻子,不过来路并不正,原本就是李谅祚的情人而已,被李谅祚生生推上了太后的位置。
李谅祚死后,梁太后垂帘听政,为了掌控朝政,将弟弟梁乙埋拔擢为国相。
不过西夏国内并不那么和平。
嵬名浪遇是夏景宗李元昊的族弟、小皇帝李秉常的叔祖父,老于军事,是西夏的宗室功勋,换句话来说,这是西夏国之干城。
作为小皇帝李秉常的叔祖父,作为李氏皇室的一员,嵬名浪遇自然是支持小皇帝的,嵬名浪遇执掌兵权,为梁氏姐弟所忌惮,于是梁氏姐弟整死了嵬名浪遇。
不过西夏内部的党项贵族可不是那么好降服的。
为了争取党项贵族的支持或者说对抗,梁氏姐弟一是继续推行番礼,二是发动战争,这样梁乙埋才能够统领国内的军队,又可以将国内的注意力引导到国战之上。
转移内部矛盾的最好手段,就是对外战争。
梁太后要坐稳位置,就要有武功,只有带着西夏人不断攻城略地、开疆拓土,建立军事绩效,才能巩固统治的合法性。
这也是梁太后和梁氏外戚唯一能拿出来的东西。
不过这一次被打得狼狈而逃,回到国内之后自然会遇到很多诘问,甚至有人要以此而发难。
不过经过了这几年的经营,梁乙埋姐弟的地位算是颇为稳固了,倒也不算太过于危及。
所以梁乙埋还有余力关注宋境的事情。
宋境里有很多党项人,所以梁乙埋想要知道宋境里面的事情也轻松,无论是派遣奸细过去,还是直接在宋境收买,都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在回到兴庆之后,宋境的消息便不停地传来。
各种消息传来,让梁乙埋姐弟都紧张起来。
大修官道、修建城堡、调集军队……宋军这是要干什么,他们还要将战争继续下去吗?
不过说来也是正常,这一次梁乙埋倾国而出,不仅杀入宋境几百里,而且杀了诸多位高权重的宋朝官员,这对宋人来说就是奇耻大辱,宋人要报复也正常。
梁乙埋不敢大意,赶紧整备军队,准备防御。
没办法,这次之后,他暂时是不敢主动出击了,这一次被宋朝击退,手下兵将怨言颇多,士气更是低落,别说主动出击了,现在连整军备战的事情都有许多将领消极对待。
没办法梁乙埋只能加大赏赐力度,又狠狠的杀了一些人,才将军队的士气给提振起来。
因为军队不太稳,梁乙埋不敢轻易离开,亲自坐镇中军。
西夏国小,人口不过两百多万,但倾国而战的时候却能够有六七十万的士兵参战,其实就是一种全民皆兵的举国体制,所以控制了军队,就是控制了全国。
梁乙埋坐镇中军,一边听取宋境的消息。
中军大帐灯火通明,梁乙埋的亲信都罗马尾与梁乙埋在灯下议事。
“国相,根据探子回报,宋国在大兴土木,四处修路,所修之路据说为水泥路,此路用一种叫水泥的粉末搅拌砂石,呈稠泥状,几日之后便凝固成型,坚愈铁石,利刃皆不能入。
水泥所造之官道,平坦如同水面一般,四轮大马车载重十几石,在上面奔走如飞,全无颠簸之感。
现在永兴军路除了河中府……延安府,延安府……庆州,京兆府……庆州三条主干道在建,还有庆州……宁州,庆州……环洲,庆州……原州,庆州……渭州,庆州……泾州,庆州……镇戎军,庆州……保安军这些将各州连起来的官道也在建设。
一旦这些道路建设起来,各州之间往来的时间就会被大大缩小,互相之间的支援会大大加快,可能一日道几日之间就能够集结起来,对我军威胁颇大。”
梁乙埋脸色阴翳,他点点头道:“这个倒是无所谓,官道之间路线固定,宋军若是敢这么驰援,正好有利我们埋伏。
不过听你所说,这种水泥化整为零,似乎非常方便,那么这种水泥能不能用在堡垒之上呢?”
都罗马尾皱了皱眉头道:“这个倒是没有听说过,探子在庆州城中探听到宋国枢密院下文要大建堡垒,但具体却没有探听到,似乎是在一群商人之间互相传播。”
梁乙埋掀了掀眉头:“商人?”
都罗马尾点点头道:“说来也是奇怪,庆州城中现在聚集了很多宋国内地的商人,都是腰缠万贯的大商人,据说是新任知州召集来的。”
梁乙埋听到这里似乎意识到什么东西,冲着都罗马尾点点头:“仔细说说。”
都罗马尾赶紧将自己所知的情报给梁乙埋汇报了一下,梁乙埋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都罗马尾赶紧问道:“国相可是发现了什么?”
梁乙埋道:“你说新任的庆州知州是那个写明月几时有的欧阳辩?”
都罗马尾点点头。
梁乙埋想了一下笑道:“那倒是有意思了。”
第369章 环庆路经略使韩绛!
都罗马尾楞了一下:“国相的意思是?”
梁乙埋毕竟是西夏国相,对于敌国的事情了解更多一些。
“这个欧阳辩,他的父亲是宋国的前宰相欧阳修,自己更是贵为状元郎。
在知庆州事之前,是宋国的知制诰,这一次是被贬谪而来的。
至于为什么被贬谪,据说是因为在宋国清丈田亩,被士大夫所不容,这才被排挤到了永兴军路。
呵呵,这就有意思了,你可知道,这欧阳辩在宋国被称为财神爷?”
都罗马尾:“……”
“……国相,我对汉家文化不是很了解,但根据我粗浅的认识,状元郎一般不应该被称为文曲星下凡么,为什么不叫文曲星,反而叫财神爷呢?”
梁乙埋哈哈笑了起来:“这你就不知道了……”
梁乙埋扫视了一下,指了指都罗马尾的腰带道:“这条腰带你知道什么来路么?”
都罗马尾看了看道:“这是我的妻子给我购置的,据说花了不少钱,至于是什么来路,我还真的不清楚。”
梁乙埋笑道:“你身上的腰带、帽子、皮鞋都是从宋国而来,是宋国一家非常有名皮草作坊,哦,宋人称为公司。
这家公司叫江南皮革厂,你看,上面有印了一只黄色的鹤,是因为厂长叫黄鹤,所以以此为标志。”
都罗马尾愣了愣:“那和欧阳辩有什么关系?”
梁乙埋道:“有关系,欧阳辩创立了一家叫农行的钱庄,江南皮革厂就是农行名下的公司。
不仅如此,你身上的棉衣、棉裤,家里的棉被,大多都是来自一家叫江南棉服厂的公司产出。
大多数这些昂贵的东西,都是农行旗下的公司,所以,你明白为什么他要被称为财神了吧?”
都罗马尾暗暗咂舌。
他知道他这一身行头究竟有多贵,西夏的达官贵人无不以穿这些来自宋国的奢侈品为荣,他的妻子对黄鹤的各类包包更是痴迷,家里有一间屋子就是专门为了陈列包包而留置。
他也听说过有很多贵妇人收藏包包,收藏皮鞋之类的东西,那些东西连他都觉得贵得咂舌不已。
原来这源头是在这里呢。
所以,这欧阳辩究竟多有钱呢?
“那国相,这个欧阳辩来到庆州,又召集大批的商人,他这是想要做什么?”
梁乙埋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他会做什么,不过他此次是被贬谪来的,所以未必就真有什么抱负,这么一个财神爷,一来就是召集商人,莫非是来做生意的?”
都罗马尾突然道:“国相,有可能,因为庆州城在建设一个叫什么工业园的东西,据探子消息,那些商人在那里买地,似乎要大建工厂什么的。”
梁乙埋有些不解:“他到底想干嘛,这种四战之地,他难道不知道,建设得再好,一场战争之后,就全部都化为灰烬了。”
都罗马尾点点头:“就是啊,难道有诈?”
梁乙埋哑然失笑:“这有什么诈的,我们忌惮的不过是宋国在边境建造堡垒,他们若是在庆州那里建造堡垒,那又有什么用,我们现在忌惮的是大顺城、柔远寨这些城堡,庆州城太远,城堡建在那里有什么用处。”
都罗马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