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秉不太理解,但这地的确可以给。
杨德昌和林通都是老熟人了,他们算是欧阳辩特意邀请来的,欧阳辩也吩咐过,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反正这久经战乱的地域,除了庆州一座城池孤独矗立,外面都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荒地,给了也就给了。
卢秉的不理解只是暂时的,他很快就明白了。
因为更多的商人汹涌而来,都是拿着钱票过来要买地的,而且都是一张口就是几百亩,不过这次卢秉学乖了,他带着人仔细问清楚买地的需求,然后给与宽松一点的土地,不会一给就是几百亩了。
庆州工业园的土地被哄抢而空。
卢秉回去汇报的时候有些不解道:“这地都还是荒地,虽然便宜,但他们怎么就跟捡了宝似的,都不怕亏本的么?”
欧阳辩笑了笑道:“你啊,眼光上差了一些。
商人逐利,赌性也高,庆州工业园的前景在朝廷决定修建城堡、央行拨款修路、农行大投资进场、西湖城决定进驻的时候,已经是非常明朗了。
庆州作为永兴军路的中心,在这里建一个工业园,到时候这里将会成为整条路的工业中心。
在这里,会形成全面的产业链,在这里,一个行业的上中下游的厂家都会具备,他们只要在这里设厂,就不怕买不到原材料,也不怕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
这样一个地方,就是一个聚宝盆,作为一个聚宝盆,土地更是聚宝盆中的聚宝盆,只要占下来土地,以后入驻的商家越多,土地的升值幅度也就越大!
现在他们花了几百文买下的一亩地,到时候卖个几贯都有可能,你说他们抢不抢?”
卢秉忍不住苦笑:“可我现在无论怎么看,这里都是孤零零的一座孤城啊,外面荒无人烟,这样的地方真的能够发展起来吗?”
欧阳辩笑而不语。
一会之后,欧阳辩吩咐卢秉:“你叫姜汝成过来。”
卢秉快速去了,一会姜汝成匆匆赶来。
“公子,您找我?”
欧阳辩点点头:“如何,工人招募的情况如何?”
姜汝成笑道:“招募工人很简单的,到哪里都一样,咱们的薪酬、吃食条件、工伤保险等措施,任何一个农户都拒绝不了的。
我已经招募了大约五万多人,招募的工作还在继续。”
欧阳辩点点头:“各种后勤工作一定要做好,组织人员也不要掉以轻心,人多就容易出乱子,一定要安抚好人心……算了,这些也不需要我嘱咐你,工业园的事情安排得如何了?”
姜汝成笑了笑道:“土地平整已经开始了,至于通路、通给水、通驿站、通排水也已经在施工中,四通一平嘛,这个要求我牢记着呢。”
欧阳辩点点头笑道:“嗯,这些工作我们还是要帮忙做起来的,不然他们想要很快建设起来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哦,对了,他们有找你帮他们建设厂房吗?”
姜汝成嘿嘿一笑:“庆州城也找不到比我们更加专业的建筑商啊,不找我们找谁呢。”
欧阳辩一笑:“也好,这样风格上、规划上也能达到统一,后面也好管理。”
第366章 建大城以自保!
在安排了招商工作之后,欧阳辩的目光回到了军事上。
这里不是内地,这里是大宋和西夏的交兵所在,在不久之前,这里还是双方大军厮杀的所在。
别说现在堡垒还没有建起来,就算堡垒建起来了,也未必就能够真的固若金汤了。
大宋在没有取得横山之前,想要在陕西这里真正固守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所以欧阳辩不会将这么一大批因为信任自己,而来到这片土地的商人的性命,寄托在大宋的那些边军身上。
大宋的军队固然里面有令人尊敬的人,但大部分都不堪入目,什么奇葩的事情都有。
欧阳辩实在不敢相信他们,即便堡垒建起来,也未必就能够信得过了。
庆州工业园是欧阳辩一切计划的起点,这个工业园绝对不容有失!
所以,欧阳辩要建一个大城!
如果将庆州工业园建成一个大城,那么就可以依靠少量的兵力守住工业成果,即便是外围的城堡被攻陷,庆州工业园依然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来。
关于这个事情,欧阳辩召集了陆采薇、于谋、姜汝成、杨德昌、林通等人,一起来商量这个事情。
“要建城?”
杨德昌忍不住张大了嘴巴。
也怪不得杨德昌吃惊,庆州工业园占地多达十平方公里,也就是一万五千亩左右,而繁华独步天下的汴京城,也不过只有三十四平方公里而已。
现在欧阳辩却说他想要建一个相当于三分之一汴京的大城!
这么大的城池,要花多少钱呐!
欧阳辩笑了笑道:“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现在庆州工业园给排水这些已经在规划了,这些原本就是要做的,然后里面的建设都是买地商人筹资自建,现在我们需要建的就是一个城墙而已。”
林通苦笑道:“就光是这个城墙,就不知道要耗资多少呢。”
欧阳辩看向姜汝成,这里他才是专家。
姜汝成笑道:“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若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来造,花费其实也没有多少,比如之前修建汴梁城的时候,发动了大约六十多万的劳工,而拨出的钱实际上也不过是七八十万贯而已。
当然啦,人力大多是来之禁军和厢军,以及通过征发徭役而来,人力这一块的成本是没有计算进去的。
如果把劳力算进去的话,可能会多达六七百万贯。
但是,之前建城需要开采砖石,这里面耗费的人力极多,而当时的各种建设设备也落后,所以要动用那么多的劳力也正常。
到了今日,建造一座大城实际上没有那么艰难,也不会耗费那么多,想一下,西湖城公司在全国各地建设西湖城,每座西湖城都是二十几分之一的汴京城大小,比起很多城池都要大得多。
建城这个事情对西湖城工程公司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也花费不了太多,单纯修建城墙的话,大约两百万贯就能够拿下来!”
欧阳辩点点头问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是值得修的,到时候整个庆州工业园的年产值肯定会超过千万贯,为了安全,这两百万贯值得花!”
林通和杨德昌对视一眼,杨德昌道:“那这笔钱从哪里出?”
欧阳辩看向陆采薇道:“这笔钱还是庆州来出吧,当然,需要农行贷款给我们,抵押的话,就以庆州工业园的商税作为抵押吧。”
陆采薇忍笑道:“嗯,可以,利息肯定会给个优惠的。”
欧阳辩笑了笑道:“卢兄,现在工业园已经确定有多少家企业进驻?”
卢秉对答如流:“大大小小的企业大约有三百多家,主要是以制造终端为主的企业,上游的企业大多还没有进驻。”
欧阳辩皱起眉头:“这样不行,上中下游的企业这里都要有,无论是原材料也好、半成品也好,都得在这里找得到供应商,这样才能够真正形成规模优势,将成本降到最低,卢兄,你得花点力气,实在不行,请大宋商会帮忙推荐一些上游的企业,请他们进驻进来。”
杨德昌和林通赶紧道:“这个我们商会会安排,欧阳大人请放心。”
欧阳辩笑着点头:“如此最好。”
在杨德昌和林通的协助下,愿意进驻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欧阳辩每日都花精力关注工业区的进展。
工业区是他整个大策略的关键,所以他非常上心。
不过,搞定商户只是最开始的一步,最困难的在于永兴军路薄弱的基础。
这里这么多年战争的摧残,让道路、经济基础都非常地薄弱,而且经常征兵,让本地的男丁都比其他的地方要少。
姜汝成在招募民工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不得已只能从其他的地方调拨工程队进来。
而要开发永兴军路,这官道就得率先开发,因为无论是堡垒还是工业园,都需要大量的材料去建设。
好在最主要的材料是水泥,陆采薇已经让大宋最大的海鸟水泥厂进驻永兴军路,为了供应永兴军路的大建设,在庆州城附近建大型水泥厂,这个水泥厂专门供应工业园。
而堡垒的水泥,则是另外建设了一个水泥厂供应,至于官道所需的水泥,则是在每个大城都建了一座专门供应。
也就是海鸟水泥厂是大宋最大的水泥厂,是西湖城多年培养出来的庞然大物,已经和西湖城工程公司形成了极大地默契,否则还真的是跟不上这个建设的步伐呢。
堡垒还没有见到影子,毕竟需要积攒材料在规定的时间里同意建造,否则容易引起西夏的注意。
而官道和工业区则是在快速地兴建。
有人向欧阳辩汇报,说是发现了西夏探子的踪迹,不过不见西夏那边有什么反应。
不过也正常,工业区不是军事设施,这个所有人都知道,西夏忌惮的是军事设施,对于商业的设施他们还没有那个精力来打击。
不过也是因为西夏刚刚入侵的原因,这番入侵看似西夏得了便宜,但实际上对西夏国力的消耗很大。
大宋虽然被抢掠几百里,但这里原本就是坚壁清野的战略地,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抢的。
被杀掉了一些士兵和将领,也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就是面子上不太好看罢了。
所以别说这个时候大宋是在修工业区了,就算是修堡垒让西夏知道了,他们未必还能兴兵动众过来。
说句实在话,西夏人少又穷,除了横一点之外,和大宋这样的高富帅当真是不能比。
战争拼的就是国力,西夏能打,但是打一站之后国内就得有一大批人破产,所以,他们和大宋保持这种态势也是无可奈何。
请假一天——梳理一下思路
换了地图,要重新梳理一下线索,今晚就不更新了,明天继续更新。
第367章 银监卫来了!
永兴军路作为唐朝时候的政治中心,官道自然是非常完善的,而西夏立国以来,这里成为边境,为了方便内地资源输入,官道自然是时时修缮的。
不过大多都是黄泥路,经不起折腾,坑坑洼洼是难免的,但路基毕竟还在。
这一次要将永兴军路和内地连接起来的水泥官道,从开封……郑州,郑州……河南府,河南府……河中府,河南府……京兆府等等,都已经有水泥官道连接,现在要修的就是河中府……延安府,延安府……庆州,京兆府……庆州这三条主干道。
而以庆州为核心的永兴军路内部的道路,也在积极快速地修建。
其中包括庆州……宁州,庆州……环洲,庆州……原州,庆州……渭州,庆州……泾州,庆州……镇戎军,庆州……保安军等等。
这些支线如同众星拱月一般,将庆州拱卫起来。
“季默,如果是要发展经济,我们将落脚点放在京兆府不是更好,毕竟京兆府经济基础更好,又离边境远一些,环境上更加的安全?”
苏辙道。
欧阳辩笑了笑道:“京兆府作为唐时京畿,经济基础的确比庆州要好很多,但对我们来说却不适合。
一来我是知庆州不是知京兆府,将工业园放在那边我们不太能够插得上手,别说进行管理了。
二来,京兆府还是离远了些,虽然是比较安全,但没有办法形成规模优势,对对于西夏的辐射力就不足了。”
苏辙点点头,对欧阳辩的说法表示赞同:“是的,你考虑得有道理,不过光是依靠边军还是不够稳妥,季默有筹划吗?”
欧阳辩点点头:“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了。”
苏辙知道欧阳辩做事历来稳妥,便不再多问。
庆州官衙另一个地方,王韶正在处理军机要事,收到了一份信函,看到封面,便直接揣在怀里往欧阳辩的公廨走去。
王韶在路上碰到了章惇,便一起通行。
门房回报之后,欧阳辩叫他们一起进去,发现苏辙也在。
来到庆州之后,欧阳辩能够专心关注经济的事情,就是得益于这些老同年的帮助。
苏辙帮忙处理政事,王韶帮忙管理军事,章惇则是四处走访大户,其他的人也是各有各一摊事情在做。
说起欧阳辩这个幕僚,恐怕是天底下的独一份。
苏辙、王韶、章惇等人都是嘉佑二年的佼佼者,若是外放出去,那也都得是知县级别的了,再过个几年,到了中央,那都得是重要岗位了。
现在他们却请愿跟着欧阳辩来到庆州这里,帮着欧阳辩处理这些事情。
不过他们却没有一个觉得怀才不遇。
因为欧阳辩敢放权。
他将这些事情给到了他们之后,便不再多过问,虽然也会给总体的目标,但不会对细节多加盘问。
而苏辙等人本身的资历,也不会引起庆州官员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