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的退路,就可以将他们全歼在内地了。
  以前西夏军也经常这样骚扰大宋,不过这次倾国而入倒是罕见,但即便是这样,也不过是肆虐了小段时间就马上退去了。
  对于西夏来说,劫掠是他们的目的,如果陷入长时间的攻伐,他们国内的经济是要先受不了的。


第358章 一个庞大的计划!
  听完于顺的描述,欧阳辩的心理很是沉甸甸的。
  他一开始的打算是先发展庆州的经济,但现在看来这个打算是很难奏效的,没有稳定的环境,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
  想一想,刚刚搞个什么市场之类的,然后西夏人就冲进来抢掠一番,把人给杀了,货物给抢了,甚至还放了一把火,这样的经济怎么发展得起来?
  怪不得这些边境如此的穷困,不是他们不想发展经济,而是根本就没有这个土壤。
  第二天,欧阳辩带着人到处去巡察,入眼的就是破败和贫穷,人烟更是寥寥。
  不过也是正常,经济不好,又随时有战争的可能,正常有条件的人都会往内地迁徙,不会留在这里的。
  再往外走,欧阳辩才发现其实庆州城还算是好的,因为庆州城在永兴军路还算是靠内地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更接近西夏边境的地方,更是百里没有人烟,有人的地方就是城堡了。
  不过这番巡察倒是给了欧阳辩一些思路。
  欧阳辩让人给在德隆府的姜汝成去信,德隆府离庆州城不算特别远,大约过了十天的时间,姜汝成就风尘仆仆赶来,跟着他来的还有以前银监卫和一大帮的勘探人员。
  这几天经过各方的消息,欧阳辩将这次的宋夏之战给拼凑成型。
  五月份的时候,西夏的梁乙埋率领十万军队在距离荔原堡的附近建造闹讹堡与荔原堡对峙,不过那地方其实是西夏的地方,并没有侵入宋境。
  环庆经略使李复圭却认为这是西夏的挑衅,派部将李信率军连夜出击,可惜打败了,李复圭杀了李信,为了一洗前耻,李复圭派兵攻破西夏的金汤、白豹和西和市,斩首几千余。
  七月份的时候,李复圭再次攻伐西夏,不过这次梁乙埋有了准备,在洛河川埋伏重兵,大破宋军。
  于此一役,夏国并不罢休,于是倾国之力,入侵环庆,这才导致了这场惨剧。
  不过这场战争也算是到了尾声了。
  在宋军的顽强抵抗之下,梁乙埋大军在大顺城、荔原堡接连失败,柔远寨又久攻不下,只得转移目标攻击怀安镇,然而也是久攻不下,再次转移攻击西谷寨。
  粱乙埋率数万大军在华池境内各城寨战斗九日,连遭失败。
  这时,朝廷及陕西各路在其他战线对西夏展开牵制性反击,在大夏边境东翼,宋将折可适出兵夏葭芦川;
  中路知渭州蔡挺进军葫芦河;
  环庆东侧宋将刘绍能在直罗镇伏击人侵的夏军接连获胜。
  尤其是居住在西翼青唐一代的吐番首领董毡乘机东进攻击夏国西境。
  夏国太后惊恐万状,梁乙埋担心夏国国内空虚,兴庆、灵武有失,只得领残兵败将而归。
  这场历时不到二十天的战争,不仅让环庆路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也让西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不过这正是欧阳辩的好机会,也是他着急姜汝成到来的原因。
  他要继续建造城堡!
  按照宋朝的防守设施分级,一般来说,城最大,寨次之,而堡最小。
  在环庆这个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带,城寨的作用自然是很大,但孤城难守,这次西夏就是采用围城,然后让骑兵绕城攻击,宋朝只能落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但如果有很多小堡垒呢?
  如果环庆处处有堡垒,堡垒之间相互呼应,西夏的骑兵岂敢进入?
  这样的话,堡垒往内的地方不就是大片的良田了么?
  有了安全的环境,可供种植的良田,人烟就会稠密起来,这样,环庆就会繁华起来。
  根据欧阳辩的分析,其实宋军和西夏的战争之中,宋军的胜率其实更高,到了后期宋军更是差点将西夏灭国,前期之所以败绩更多,主要还是因为后勤的原因。
  因为边境经济太差,无法供养大军,所以导致士气不振,更加无法深入西夏作战。
  现在供应边境的粮食都是从内地运送过来的,在路上就要消耗很多,如果在这里就能够产出粮食,还有够自己产生军费,那么要投送军队进入西夏就容易了。
  “您要我们勘测筑造堡垒的地点?”姜汝成皱眉道。
  欧阳辩点点头:“没错,我要你根据地势,然后考虑到城堡之间的相互联动,这一点王韶会帮你们,你们要选好地点,然后给出建造图纸,这些我要汇报朝廷。”
  姜汝成点点头:“这次我带来的人足够多,四散出去倒也足够,大约一个月之内就能够给你,不过,筑造堡垒不会引起西夏的再一次攻伐吗?”
  欧阳辩笑了笑:“这次西夏也算是被打痛了,正好是建造堡垒的机会,而且堡垒不是城,目标也不算大,有西湖城建筑公司,每个堡垒估计很快就能够建好,等建好了,就不怕了。”
  水泥是个好东西,以前建造城堡是非常困难的,但现在有了水泥钢筋,这个难度降低了十倍不止。
  关键是有西湖城工程公司这个庞然大物,整个环庆路一起动工,估计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建造完成。
  宋朝有了西湖城公司工程公司,已经堪称这个时代的基建狂魔了。
  姜汝成自然没有问题,而且颇为欣喜。
  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大工程。
  环庆路这里修建了城堡,那么永兴军路也都得建起来吧,还有河东诸路、宋辽边境,到时候都得建起来,这个工程可不比在国内修路差。
  欧阳辩的打算可不仅仅这些,他想要的更多!
  一个庞大的计划已经产生了。
  欧阳辩写了一封大约一万多字的奏疏,大约也可以称为万言书了,让人快速传递回汴京城。
  赵顼看到欧阳辩的来信,在通览之后不免为欧阳辩的奇思妙想而激动。
  赵顼在兴奋了许久之后,才冷静了下来,仔细地考量了许久,终于决定下来。
  赵顼悄悄召集了首相韩琦、次相张方平、参知政事王安石、苏颂、枢密使韩绛,还有三司使薛向商讨。


第359章 会议通过!
  政事堂、三司、枢密院、两制官相继到齐,赵顼和他们点头致敬,然后让人分发资料下去,而他则是面带微笑看着他们。
  赵顼心中振奋。
  本来西夏倾国入侵之事,的确是让他有些慌张,不过经过诸多人的努力,已经将西夏的梁乙埋逼了回去。
  而欧阳辩才去了没有多久,就递上了这么一份宏伟的计划!
  果然,欧阳辩还是欧阳辩。
  欧阳辩这一次去了边境,看似在政治斗争中落败,其实也是如此,不过欧阳辩最后的举措,却没有失掉了全部。
  欧阳辩在决定去庆州之前,将韩琦推举了上来,挫败了曹家、曾公亮等人的阴谋。
  果然韩琦一上来,就立即对清丈田亩之事进行收尾。
  韩琦的影响力极大,西南的所谓造反,韩琦去了公文之后,他在当地的门生就立即镇抚,如今西南已定,清丈田亩之事已经尘埃落定,再无人能够翻案了。
  而韩琦对于税法改制尤其感兴趣,他接手了欧阳辩的工作小组,现在正在对税法改制进行下一步的推动。
  根据吕惠卿的汇报,税法改制已经差不多到了可以立项的时候了。
  而苏颂成为参知政事、薛向成为三司使都是欧阳辩的建议。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赵顼发现苏颂的能力非常强,在兴修水利,保田防灾,等等实际事务上都有极强的反应能力。
  而薛向在经济上的能力也相当厉害,在三司各种调度上,处理方式灵活,赵顼用起来相当得心应手。
  赵顼发现欧阳辩推荐的人,一般都不涉及所谓派系,而是专门以会干事能干事优先。
  比如韩琦,据赵顼所知,欧阳辩与韩琦实际上是有矛盾的,然而欧阳辩却不顾前嫌,毅然决然的将韩琦推荐了上来。
  果然,韩琦一上来就是巩固清丈田亩的变法成果,然后坚定地推动税法改制,有了欧阳辩在前面组建的专业团队,和打好的基础,税法改制其实已经见到了曙光了。
  而苏颂和薛向的上任,这让赵顼发现在执政之中诸多的便利。
  苏颂和薛向身后的牵扯不多,所以在配合上非常的舒服。
  赵顼很感激欧阳辩所做的安排。
  可以说,欧阳辩输掉了与曹家的政治斗争,但却没有让他做下的政绩归零,反而给赵顼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班底,真要说欧阳辩输了,其实也不对。
  欧阳辩本身就该去地方历练了,想要再进一层,就必须去地方任职。
  资料不少,但看得人都仿佛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半个时辰之后,才有人抬起头来。
  没过多久,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赵顼道:“诸位都看完了吧?”
  韩琦赞叹道:“非常棒的想法。”
  赵顼点点头:“薛爱卿,你在永兴军路当过转运使,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你觉得这份计划书如何?”
  薛向微微皱着眉头道:“想法的确很有开创性,但是想要实现很难。”
  赵顼道:“仔细说说,困难都有那些。”
  薛向点点头道:“这计划书内容不少,但总结起来就是两点,发展经济,然后依托经济实现对西夏的压制。”
  这个总结相当准确,大家都点点头。
  “这份计划认为,永兴军路百战之地,处于西夏轻骑可以随时威胁的危险境地之中,所以要发展经济,必须先建立起来安全。”
  大家也都点头,是这个道理,没有安全别说经济了,人都留不住。
  “所以计划建议在安全上做文章,而计划提出的堡垒计划,我认为可行,但难度很大。”
  韩琦看向薛向。
  “这个计划的为难之处在于,永兴军路贫瘠,而建造堡垒花费极大,所以必须内地输送大量的物资钱财,耗费极大,不过,以如今大宋的国库倒也算是支撑得起。
  关键是,西夏对于咱们构建城堡极为警惕,一旦他们发现我们构建城堡,恐怕要再次发起战争,阻挠我们构建城堡,而城堡的建造很难短时间建造完成。”
  赵顼点点头:“这一点倒是可以问问专业人士,朕让让人去请了西湖城建筑工程公司的总工程师来,大家可以听听他的说法。”
  韩琦等人看向来人,来人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在诸多朝廷重臣的注视下有些战战兢兢。
  韩琦笑道:“不用紧张,大家就想听听你的意见而已。”
  来人勉强笑了笑道:“是是,陛下、诸位相公,小人是西湖城公司的工程师,名叫吴牧。”
  韩琦点点头道:“你知道我们叫你来的目的吧?”
  吴牧点点头:“诸位相公是想咨询一下堡垒的建设吧,正好小人给诸位相公讲解一下。”
  吴牧从自己带来的文件中拿出来一份图纸。
  “诸位请看,这图纸其实是我们姜汝成姜总带团队去考察了之后,结合军方意见设计出来的堡垒图纸。
  我们设计的堡垒图纸是标准化的,尽量在保证最佳防护的情况下,结合了易于建设、最少的建设材料、最便宜的造价等等诸多优点之后设计出来的这么一款堡垒。
  这款堡垒的有点就是性价比高、建造成本低、建造时间快,还能够达到最好的防护效果。”
  薛向问道:“堡垒需要多久时间建成?”
  吴牧道:“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一个半月即可完成。”
  “什么?怎么可能这么快?”
  诸多重臣面面相觑。
  尤其是韩琦,他和范仲淹搭档的时候一起建过堡垒,当然那些是城,但小的堡垒也有见过,至少都是五六个月的时间,甚至一年几年的都有。
  吴牧解释道:“主要是材料的进步,以前筑造堡垒需要开采石头,现在则是使用水泥结合沙子就可以了,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其实一个半月的时间还是往多了计算的。”
  薛向激动了:“陛下,若是如此,这个计划或许可行!”
  赵顼点点头:“这是何意?”
  薛向道:“材料这些我们可以秘密运送,西夏也不容易察觉,建造的时候西夏也未必立即就会察觉到。
  即便他们察觉到,他们未必就立即出兵,因为根据他们的经验,修建堡垒城寨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一般都会在修建得差不多的时候来打击我们,摧毁城寨,这就给了我们建设的时间了!”
  诸多重臣都点头,这个连他们都是第一次听说,西夏那边应该更加没有听说过,等他们反应过来,城堡估计都已经修建完毕了。
  薛向继续说道:“其实堡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