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顼点点头,沉默了一会,艰难道:“你想去哪里,朕给你安排,要不,去两浙路吧,那里富庶,去了也吃不了苦,你想去那里待一段时间,等这事情过了,朕立马见你调回来。”
  欧阳辩摇摇头道:“那地方太熟了,去了也没有什么意思,我想去个新鲜点的地方。”
  赵顼道:“你要去哪里?”
  欧阳辩看向侧面悬挂的舆图,笑了笑指了指一个地方道:“就这儿吧。”
  赵顼惊道:“你这是何苦呢,那地方不太平!”
  欧阳辩笑道:“就是因为那里是百战之地啊,正好我去磨炼一番,说不定还能够做出一些事情呢。”
  赵顼急道:“那里太危险了,你另外挑个地方吧。”
  欧阳辩道:“就那里吧!”


第356章 一个段落!
  朝堂里面风云突变,文彦博、富弼相继下台,首相和次相位置暂时空缺,王安石资历尚浅上不去,张方平被扶上了次相的位置,而首相的位置目前还是空缺,而且还有一个参知政事的缺可以补。
  有资历上的人各个眼睛盯着那两个位置,但赵顼并没有着急说话。
  韩琦的小院这些天门庭若市,但韩琦闭门谢客,很多人停驻在韩琦的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这一日,门口依然停留了许多的马车,都是等着韩琦召见的人,但韩琦并没有开门,直到来了一辆简朴的马车,车夫给门子递上了名剌,门子进去汇报之后,一会打开了门,请马车上的人进去。
  这让很多人感觉到惊诧。
  因为韩琦这段时间并不会客,一直都是闭门谢客,现在却在这个人的名剌之下将大门敞开。
  这个人是谁?
  难道是哪位相公?
  他们紧紧盯着马车。
  马车上的帘子掀开,一个昂藏的年青人从车里出来。
  “是他!”
  顿时有人惊呼。
  “他怎么来了?”
  “这位仁兄,这个年轻人是谁?”
  有些人并不认识。
  “欧阳辩!”
  “啊!”
  问的人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
  传闻欧阳辩与韩琦的关系并不好,甚至有些敌对的意思,怎么现在他竟然主动来访韩琦,而且,他不是被贬谪去州县了么?
  欧阳辩在门子的引领下进了门,后面的大门关上,挡住了外面的视线。
  欧阳辩刚刚跨过照壁,就看到韩琦站在屋檐下,这是在迎接他?
  欧阳辩颇有些惊讶。
  韩琦和他父亲欧阳修辈分相当,也算是欧阳辩的长辈了,他一般来说,他就在大厅里面得着,都算是给脸了。
  没想到竟然来到了院子里迎接他,这个规格太高了!
  “世叔,小侄何德何能,竟能让世叔出迎?”
  欧阳辩叉手行礼,微微笑道。
  韩琦笑了笑:“我不是迎接我的晚辈,而是迎接国之干城,这个礼节,该有!”
  看到欧阳辩脸上的不解,韩琦解释道:“季默,此次之事,非战之罪。”
  欧阳辩听到韩琦的说法,忍不住苦笑。
  非战之罪?
  话是这么说,但实话实说,这已经是一败涂地了。
  他事事谨慎,谨慎到有些蹑手蹑脚的地步了,但这些只是在做事上,但政治上的敏感性还是差了一些,否则应该会感觉到这么一股暗流的。
  就是因为政治上的迟钝,所以才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
  这哪里是非战之罪。
  庭前非谈话之所,两人坐定,韩琦令人送了热茶,便挥退所有的人。
  韩琦正想仔细推敲欧阳辩的来意,欧阳辩开门见山:“韩相,我有一事相求。”
  韩琦有些诧异:“季默请说,若是能够相帮,我会尽力。”
  欧阳辩道:“昨日我和陛下告别,陛下问我,谁能够担任首相。”
  韩琦不由得呼吸一滞。
  “……我向陛下推荐了世叔。”
  韩琦的眼里有惊诧。
  欧阳辩笑了笑道:“我想请世叔,坚持将清丈田亩完成,至于税法改制……”
  欧阳辩沉吟了半晌。
  韩琦道:“我答应了。”
  “嗯?”欧阳辩抬起头,他还想着怎么说服韩琦呢。
  韩琦看着欧阳辩的眼睛笑道:“季默,你放心,清丈田亩之事其实已经算是完成了,不过,依然需要有人坚持之前的结果就可以了,这个事情对老夫来说不难。”
  韩琦看到欧阳辩神色惊喜,笑了笑道:“至于税法改制……这个很难,季默有什么交代的么?”
  欧阳辩斟酌着语句:“……世叔经验丰富,原不该我这个小辈多嘴,如果世叔需要我有点什么不成熟的建议的话,那就是先巩固清丈田亩的政策,等清丈田亩的成果彻底稳固了,再进行税法改制也不晚。”
  韩琦笑着点点头,就将这个事情略过了,他有自己的想法。
  “季默,你接下来要去哪里就职?”
  欧阳辩道:“庆州。”
  韩琦吃了一惊:“怎么会去庆州,那地方是宋夏边境,非常险恶,陛下怎么会让你去那边?”
  欧阳辩笑了笑道:“是我要求的,我正想去边境看看,也有效仿韩相和范文正公的壮举的意思。”
  韩琦愣了愣,一会之后脸上露出笑容:“也好,去那边去亲身感受一下,对于你以后也有好处,不过,季默一定要注意安全。
  治平四年以来,宋夏边境不宁,这几年西夏总是时不时就入侵,如今到了秋季,估计又是新一轮的侵袭,季默可要注意自身安全。”
  欧阳辩点点头:“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够回归,韩相何以教我?”
  韩琦想了想道:“不要贪功冒进,维持和平就是功劳。”
  欧阳辩从善如流。
  第二日,朝廷公布韩琦接任首相,这个倒是问题不大,毕竟西南之事还得一个压得住的老相来安抚,在当今,韩琦就是最德高望重的一个。
  参知政事的人选倒是有些出乎意料,是原来的三司使苏颂接替,而接替三司使的,却是原来的陕西转运使薛向接替。
  曾公亮等人愕然,原本是他们在背后搞事,想着能够觊觎一下相位,没想到现在连参知政事都没有捞着。
  苏颂虽然在会议上反对出兵,但他其实并非和曾公亮是一路的。
  而三司使这个位置上由薛向来担任,其实还是有些意外的。
  薛向此人干局绝人,尤善商财,讨算无遗策,用心至到,但他得官是因为祖父和父亲的恩荫。
  其实这样的人是颇不受待见的。
  宋朝官员推崇的是进士官和清流官,薛向却是荫官,而且擅长的还是士大夫极为不耻又很不擅长的理财本领。
  所以反而薛向担任三司使的职位反而被人诟病。
  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安排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薛向为人不齿,但比起赶走富弼和欧阳辩,这个事根本不算事。
  汴京的秋似乎比往年要来得早一些。
  落叶的时节便是分别的时节。
  二十二岁的欧阳辩,在秋风凛冽中离开了这个他常住了十四年的地方。


第357章 大灾过后!
  北方的秋天来得早,尤其是越往北走,越是冷得多。
  欧阳辩轻车简从,经过郑州、河南、来到河中,总算是进入到永兴军路。
  可他还不知道的是,通过驿站,不断有军马往京中传递急信。
  信使踩踏着汴京的满地落叶,冲进大宋的权力中心,传递的消息震撼了整个大宋的权力中枢。
  “什么,西夏倾国入侵?”
  “八月,夏人庚辰人寇,攻围大顺城、柔远寨、荔原堡、淮安镇、东谷寨、西谷寨、业乐镇,兵多者号三十万,少者二十万,围或六七日,或一二日。
  环、庆、原三州惨遭洗劫,八月辛巳,环庆路都监、东头供奉官、周门抵候高敏,铃辖、皇城使郭庆,经略司指使、三班借职魏庆宗、秦勃,并为敌所杀!”
  赵顼手脚冰凉,只觉得脑袋嗡嗡响。
  他突然想起了一事:“季默呢,季默现在到了何处?”
  信使茫然不知。
  大伴赶紧道:“根据行程,欧阳大人应该到了河中府,还没有抵达庆州。”
  赵顼暗暗舒了一口气,整个人仿佛虚脱了一般。
  “快召大臣们议事。”
  大伴赶紧道:“是。”
  ……
  “什么,西夏入侵,血洗大顺城、柔远寨、荔原堡、淮安镇、东谷寨、西谷寨、业乐镇?
  连环庆路都监、东头供奉官、经略司指使等都被诛杀了!”
  欧阳辩也颇为震惊。
  怪不得一路过来路上的马匹匆匆呢。
  “季默,咱们还往庆州去吗?”
  章惇问道。
  章惇是欧阳辩此次带过来的帮手,除了章惇,还有其他几人,都是是从央行或者工作组中提拔到身边的,这一次他要来庆州,这些人想要跟随,欧阳辩也需要有人帮忙,也就让他们一起来了。
  除了章惇,还有王韶、苏辙、侯书献、卢秉、王如翼、曾伉、王广廉等七人。
  至于吕惠卿、曾布等人则是各有各的职责,没有办法和欧阳辩一起。
  欧阳辩看了看章惇:“当然要去,如今那边估计已经乱成一团了,咱们得去收拾烂摊子去。”
  欧阳辩加快进行,连河中府都不去了,直接赶往庆州。
  一路上到处都有逃难的人,也有败兵到处乱窜,一片兵荒马乱的模样。
  据逃难的人说,途径大顺城、荔原、柔远、安疆寨等等堡寨,已经破烂不堪。
  抵达庆州的时候,庆州城门紧紧关闭。
  欧阳辩让人喊了半天,才从城墙上放下一个竹筐,将欧阳辩的诰身吊上去,一刻钟之后,才将城门打开,从里面涌出大批的官员,将欧阳辩迎进城中。
  欧阳辩一边和庆州官员寒暄,一边观察庆州内部的情形,他不由得暗暗皱眉。
  都说边境穷苦,但在欧阳辩想来,庆州城是庆州的中心,应该不至于多穷,可这一路过来,庆州城里的商铺凋敝,一看就知道这个城市很穷。
  欧阳辩也算是见多识广,在东南和汴京之间跑了那么多的地方,还真没有见过这么穷的城市。
  看来常年的战争已经完全摧毁了这里的经济了。
  庆州的官员对于欧阳辩的到来是非常欢迎的,并没有什么敌视的情况。
  可能是觉得欧阳辩只是来镀金的,所以交好会更好吧。
  毕竟以欧阳辩这样的天之骄子,估计镀个金,回去之后估计就要提为什么阁学士之类的。
  到时候去主政某个部门几年,然后在四人头过渡一下,就要当宰相了。
  对于这样的人,不交好,还要去得罪,不是脑子有坑就是被驴踢了。
  所以庆州的官员不仅没有敌意,还一个个殷勤得过分,将欧阳辩送进府衙,然后请欧阳辩晚上去赴宴。
  欧阳辩自然不会拒绝这样沟通感情的机会,这庆州城里的一些情况他还得多了解呢。
  不过大战刚过,庆州的官员有些心不在焉,晚宴并没有太热烈,人心有些涣散,欧阳辩也没有在意,相互敷衍了一番,便揭过了,算是相互混了个眼熟。
  倒是之后的来人让欧阳辩对于如今环庆路的情况有些些许的了解。
  来人是柔远堡的将军,庆州四个堡垒,大顺城、荔原、柔远、安疆寨都有一个将军镇守,来的人就是镇守肉圆堡的将军,叫于顺。
  于顺对于此次大战犹然有些心有余悸:“此次西夏几乎是倾国而出,大约人数有二十来万。
  他们分别派兵围住了大顺城、荔原、柔远、安疆寨,让我们不敢出城。
  然后其余的人马越过堡寨,进入内地抢掠,高都监,魏指使等人恰好在外视察,被堵住了,这才惨遭屠杀。
  此役西夏血洗环庆路百余里,抢掠之后已经退出,稍后估计朝廷会派人来,这次算是过去了。
  不过这个烂摊子不好收拾啊,之前还算是繁华的各地,现在已经是废墟一片了!”
  欧阳辩点点头:“大顺城、荔原、柔远、安疆寨四个堡寨并没有损失是么?”
  于顺点点头:“并没有,我们虽然抵挡不住,但是守城还是没有问题的,西夏人少,不会把人消耗在攻城战之中的。”
  欧阳辩点点头。
  西夏之间有横山隔绝,然而横山在西夏的手里,所以西夏是占据了主动权的,宋朝无险可守,只能筑造城堡作为防线。
  大顺城和柔远城都是范仲淹在庆历时候建造,正是有了这些城堡,大宋才算是有了立足的根基。
  不过城堡能够控制的范围太小,而边境线又太大,所以西夏军可以通过围城,让城内守军不敢出,而西夏军进入内地进行掠夺。
  这一次就是这样,不过并不是说这些城堡没有作用,若是没有这些城堡,西夏军就敢长驱直入,有了这些城堡,一旦宋军截断他们的退路,就可以将他们全歼在内地了。
  以前西夏军也经常这样骚扰大宋,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